第七百二十五章 江南的三座大山

在座除了宋既,還有劉興純和李方膺,前者擔著安定江南的重任,掌江南軍政事務,後者以布衣身份在江南推動人心變革,對民情有更多了解。

「政事堂去年就定下了江南官府下鄉方略,由國中精幹官員掌總監察,江南留用官員溝通上下,本地胥吏經辦實務,考慮得倒是周到。八百多官員也已早早分批講訓過,追著韓都督大軍腳後,奔赴各地,就任署理知府、知縣、同知。有江南義勇軍和早前經厘金局轉手掌握的衙役支撐,地方安靖事務正步步到位。」

劉興純先談他手裡這一攤,在他看來,亂相雖無關大局,卻也讓人憂慮。

「入江南的官員雖多,可僅只是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就劃有三十二府,二百零七縣。八百人撒下去,只能提綱挈領,維持大面。」

「方略重點是留用江南本地官員,但因李紱之前破罐子破摔,抹了滿清府縣衙門的威權,舊朝官員六神無主,散去大半。因此不得不倉促拔起眾多胥吏,而這些人泥沙摻雜,難以甄別。少了本地官員連通上下,新任官員難以把握到治政細務和具體民情。」

「此事官家也知,還自軍中抽調穩重可靠的軍官,緊急講訓,補全法司官員,讓江南官府先完成刑政兩分這一步。主官專註於安靖民生,江南行營才能穩住江南大局。」

「江南之亂,不僅在本地新復,也在北面。年羹堯等人北退,河南、山東等地流民入江南,其中還夾雜著各色教匪亂賊。這些亂子非兵事,必須得親民官料理。這個時候,政事堂還要按部就班,一力推行官府下鄉,臣覺得有些操之過急。」

劉興純轉了一個大圈,實際在抨擊政事堂依葫蘆畫瓢,要將英華本地已經成熟了的官府下鄉體制雷厲風行地推下去。也不管江南剛復,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安定。

官府下鄉過程夾雜著大量問題,一個是財政體制的確立,一個是吏治,一個是官員施政理念和經辦事務的變革,而這又要牽扯到讀書人關於華夏道統的再認識以及對英華天道的認同。

英華在兩廣、湖南和福建等省也是花了好幾年功夫才解決完這些問題,而且經驗也未必能用在江南,現在急吼吼地就在江南開搞,劉興純覺得江南之亂,根子就在官府下鄉這一樁事上。

宋既搖頭道:「並非是官府下鄉讓江南生亂,而是在江南新復,仍在亂時,此刻推行官府下鄉,阻力最小,非議最少,二者因果可不能顛倒了。」

作為西行三賢里政經造詣最深的一人,政事堂所頒行的江南改製法令,大多出自宋既之手。劉興純當面告御狀,他自然要講透道理。

「我英華國體迥異於歷朝歷代,為三千年未有之變。非封建,非郡縣,而是容農稼、工商、資本和民約天憲於一身的大一體。官府下鄉,不僅是安民、征賦、行法,還要推動資本重組天下,惠澤萬民,同時也要鉗制資本,管控工商,扶弱恤貧,不致害民禍國。」

「這幾年來,我英華資本由龍門而出,已卷江南髓里。此時奪了滿清的皮面,若是不趕緊由皮入里,把住根脈,資本就要為禍江南,到時情形更不可收拾。早年田價狂瀾,魚頭街風波的故事,怕要在江南更烈十倍上演。」

「此事徵兆,已在另一樁大事上有所顯現,這個稍後臣再細談。就說這官府下鄉,雖因行事之人不太堪用,搭起來的架子,常人也只見官吏多出數倍,害民也隨之數倍,但就如治病,這些苦痛在所難免。制在勢前,先立制,再清勢……只要江南人心能歸攏到華夏道統之下,了悟英華天道的士子越來越多,一步步將架子上的爛肉剔換掉,製成勢順,江南融入我英華,也就指日可待了。」

宋既這番話出自治政者角度,功利氣息太重,李方膺不滿了。

「我英華天道,與官儒道統相悖,要得江南人心,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其間關節曲折,有些事就該體諒江南人心,暫緩推行。官府下鄉倒還是其次,在龍門就學的江南士子,對我英華江南施政哪一樁最不滿?族田分戶!」

李方膺話里既有無奈,又有憤慨:「族田的確不容於我英華國體,可就在廣東,十來年消解,現仍未盡全功。而江南不同於兩廣福建,宗族勢大,族田眾多。整個松江府,一成以上土地是族田,維繫著整個松江府的富戶士紳。」

「我英華在江南行新政,在這田畝事上照搬族田分戶之策,這對江南士紳富戶來說,不僅是絕族惡政,更導人心爭利,變親為仇,道德淪喪。」

「原本族田為一族共有,族中人戶都分沾其利。現在官府推著民田過官契,過了官契,買賣就有官保,卻不認族田這一項,必須定到具體的人戶名下。人心都是逐利的,官府這麼推,大家都想著分掉族田,可族田怎麼分,根本就無公平服人之法。以強凌弱,以狡欺愚,樁樁醜事在這江南升起,民德敗壞,數十年未見!」

李方膺感慨道:「草民在龍門辦學,鼓吹天道,以天人之倫、義利一體為旗號,本已漸得人心。可此事喧囂而起,學子當面詰問,說我英華導人爭利,以致骨肉相殘,義在哪裡?而天人三倫的人人自利而不相害根本就是大謬,你看,連族親都難各自得利而不相害,更何況無親之人?草民學識淺薄,無顏以答……」

劉興純也嘆氣道:「各府縣官員都在抱怨這事,就說蘇州府,一月多來,民間爭族田案已累積了上千起,出了好幾十條人命。」

李方膺很急切:「這一策不趕緊停下來,怕要成江南諸亂的線頭!我看政事堂諸公,是高坐廟堂太久,不知行事輕重了!」

宋既沒說話,就拿眼角偷瞄著李肆,這事顯然是政事堂替某人背了黑鍋。

李肆臉色未變,王顧左右而言他,「宋既,你說說剛才還未細談之事。」

宋既趕緊道:「總管說的是官府下鄉,秋池兄說的是族田分戶,以臣所見,這兩樁確有生亂之處,但都不及臣要說的一樁事緊要。」

他停下來,略略整理思緒,再沉聲道出兩字:「漕賦!」

嘉定城北,羅店鎮黃家村,那十多個自山東逃難來的男女暫時歇在村裡的磨坊里。洗了臉面,換了身乾淨衣服,大姑娘如仙女一般,閃得整村都亮堂了不少。她拉著村裡的婦人道家常,老頭漢子們都借故在一邊蹭著,就覺偷偷看到個側臉,已是滿心舒爽。

當大姑娘跟婦人們聊到生計時,男人們也終於有了機會搭腔。

「還要收漕賦啊?俺們就是被漕賦害破了家,再遇上了兵災,這才朝南逃荒來的。」

大姑娘自稱姓米,喚作米五娘,說到漕賦,一臉痛恨,村人們頓時覺得這米五娘就是自己家裡人一般,無比親切。

之前招呼村人給這些難民湊雜糧的許三搖頭道:「收了幾百年的漕賦,哪能一下就不收了呢?天底下沒這種好事。」

米五娘眨巴著大眼睛,似乎不甘夢想破滅,繼續道:「就算還收漕賦,可聽人說,聖道皇帝仁德,減了六七成田賦丁銀,日子怎麼也該好過一些呀。」

許三苦笑道:「漕賦不是改折色了嗎?江南這邊的糧商可比你們山東的狠多了,咱們的糧食根本賣不出價。」

米五娘傷心地道:「還以為江南換了皇帝,就能有好日子過了呢。」

許三一臉認命的坦然:「皇上是好皇上,興許是下面人沒變,咱們運道不好,張制台那種清官再遇不到了。」

米五娘似乎有口無心地道:「清官老爺也指不上,真盼著救苦救難的菩薩能下凡……」

許三點頭道:「是啊,就盼著菩薩下凡,讓咱們糧食能賣出好價,對付得了漕賦。」

屋子裡響起哭聲,許三的婆娘出屋招呼著許三,說兒子是不是得病了,許三再沒了聽米五娘脆亮嗓音,偷瞄她白皙臉蛋的心思,急急奔進屋裡去。

看著他的背影,米五娘嘴角掛起不知道是憐憫還是不屑的弧線。

龍門江南行營正堂里,聽宋既說到「漕賦」兩字,眾人神色各異,李方膺是不忍,劉興純面帶不甘,李肆卻是緊縮眉頭。

「此事在蘇州就議過了,現在是有了什麼變化嗎?」

李肆可沒忽略這事,嚴格說,五年前跟雍正訂立《滸墅和約》的時候,他就在這事上下了不小心力。如今這局面,雖不是他主動推動,至少也是袖手旁觀,清清楚楚看著事情一步步演變至今的。

漕糧、加耗、漕項,加在一起,就是漕賦。

清承明制,視漕運為「天庾正供」,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和山東八省征漕糧,經運河北輸。總額為四百萬石,算上加耗,征糧實際接近六百萬石。還不止糧,漕賦也包括銀子。對糧戶來說,正賦一石額,就意味著兩石乃至更多的負擔。

收漕賦如收田賦,自然免不了雜項加派,成了陋規。李肆前世歷史裡,滿清在漕賦上有過三次大的加賦,都是將雜派轉為正賦,然後再生雜派,繼續轉正賦這個老套路。

早在五年前,英華圖謀江南時,就有無數人獻策說,以水師斷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