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浪漫和野蠻

蕭勝幾乎快笑爛了臉,五百萬兩銀子啊,雖然這是未來五年內,經營整個南洋的所有預算,但海軍也能分到老大一塊。前景更為光明的是,李肆定下了先南後北的國策,海軍的預算起點也會水漲船高。

可接著他就陷入了快樂的痛苦中,沒人……現有的海軍,都是一路拉扯起來的,很有些虛胖。再這般急速擴張,人才可遠遠跟不上需求。海軍「總舵主」老金訓出來的水手,兩三年間,就從纜帆手一路升到船長,跑跑海路還成,真打起仗來,他能放心嗎?

更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是歐羅巴哪國在打英華的主意?這事不徹底弄明白,就很難有針對性地作準備。

李肆也一直在疑惑這個問題,直到郎世寧和陳興華從會安回來,帶回了南洋公司和小謝的報告,才依稀有了把握。

法蘭西人……

這不是猜測,而是廣南王阮福淍的「供詞」。他向小謝坦白,因為英華掌握了交趾,延續並嚴格執行鄭主當政時禁公教的政策,法蘭西傳教士擔心英華染指廣南,會將他們驅逐出廣南,因此提出了由法蘭西出兵廣南,幫他守住國土的方案。阮福淍不清楚,這份方案是不是已由傳教士遞給了法蘭西攝政王奧爾良公爵,傳教士說了,只要他在協議書上簽字,這事就能成。

阮福淍對英華當然無比警惕,他名義上的主人黎皇已被英華控制,英華真要收拾廣南,不管是名義還是實力,都是輕輕鬆鬆。而在他看來,英華之所以一直沒對廣南下手,只關心會安的商路把控,原因也正在於,廣南一地,現在還夾雜著葡萄牙人和法蘭西人,英華對此有顧忌。

但對於法蘭西人,阮福淍更為警惕,雖然放任他們傳教,但卻不敢讓他們插手國政。暹羅王的覆轍就在眼前,他可是記憶猶新。法蘭西人打什麼算盤,他很清楚,那自然是要效仿暹羅舊例,控制廣南。廣南人寧願服從同樣是黃皮膚的華夏人統治,也不願服從金髮碧眼的歐羅巴人統治,就如暹羅人一樣。

因此,在經過痛苦的權衡之後,阮福淍選擇了向英華低頭,把法蘭西傳教士的話,乃至建議書都原原本本遞給了小謝。此時阮福淍已透過交趾事例,知道了這位通事館的知事,可是代表英華的顯赫人物。

答案似乎就此揭曉,意圖對英華不利的,就是法蘭西人。

接著事情又有了進一步進展,耶穌會透過郎世寧,向李肆透露了另一件壞消息。法蘭西耶穌會向羅馬教宗克雷芒十一世遞交了呈情書,要求對英華髮動「聖戰」,理由是英華頒布的《宗教令》有悖羅馬教廷統治全球信仰的宗旨。

這份呈情書跟來自全球各地的傳教士討伐異端,懲處阻礙傳播福音者的呈情書一樣,都只是一種態度,而無實際鼓動力。但由教宗轉給法蘭西攝政王后,跟他收到的出兵廣南的建議書湊在一起,就有產生化合反應的危險。

雖然廣州耶穌會的消息,有誇大危險,藉以向李肆示好,希望能鬆動公教禁令的用意,但這也確實進一步驗證了法蘭西人即將對英華不利的消息。

聖道二年二月初,葡萄牙國王若望五世的特使來到廣州,覲見聖道皇帝,這位全名為亞歷山大·米特羅·德·門得斯·索薩的特使,在李肆前世歷史上,六年後才會到達中國,借慶賀雍正登基,爭取澳門葡人的權利。

但如今南中國已歸英華,澳門更被直接收回,索薩爵士提前了六年到達,成為第一位覲見李肆的歐羅巴國王特使。他此行目的,自然更為明確,為澳門葡人「聲張正義」。

作為雙方建立平等而友好的外交關係的基石,索薩爵士向李肆通報了另一個不好的消息,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接到了馬尼拉總督的報告,不清楚馬尼拉總督具體說了什麼,但宮廷里傳出消息,國王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那幫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反賊,是不是也要置疑我的王位?必須讓他們學會尊重傳統,尊重既成事實。」

好了,再加一個西班牙……

如果說法蘭西人跳腳,是因為英華侵犯了他們在安南的「神聖宗教權利」,那麼西班牙人跳腳,想必是心虛不已。近百年來,西班牙人經營呂宋,可是殺得華人血流成河,他們自然不願意見到華夏之國注目南洋,那將意味著他們的罪行面臨清算。

當李肆確認南洋威脅來自於這兩個國家時,心說果然是蛇鼠一窩……

耶穌會的委婉示好,葡萄牙特使的「聲張正義」,李肆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原則絕不會變,但從關稅和來往居住等方面給了優惠,安撫住了這兩方人馬。

接著李肆就將形勢預判丟給了蕭勝,一句話:「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底線就是,絕不許一條洋人的炮船開進伶仃洋!老蕭你就看著辦吧。」

蕭勝燃了,預估形勢,法蘭西和西班牙兩國,在南洋現有的力量不足以威脅到英華,必須要從本土出動大軍。兩國從出兵意向到艦隊進入南洋,怎麼也要一年時間。

聽起來時間可夠長的,可對海軍建設來說,卻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蕭勝召集海軍各路要員群集香港,一同投身到海軍大躍進的宏大事業中。

首先是清點海軍家當,現在海軍就只有一個南洋艦隊,下轄香港、南澳、崑崙三支分隊。計有海鯊級兩條,海鰲級十八條,軟帆海鯉級三十條。硬帆海鯉級因為只適合近海作戰,都不計入艦隊兵力。

跟歐人戰艦相比,英華戰艦所載火炮明顯偏少,主力戰艦海鯊級只有十六門二十斤炮,相當於歐人的24磅炮,原因自然是英華海軍現階段在南洋的敵手,沒有太過強大的武裝。同時英華所建海軍的思路,也是以高速巡航艦為核心。

如果只比單層炮甲板的巡航艦,蕭勝覺得,英華海軍現有的兵力都足以應付法西兩國。以不列顛在1702年建造的戈斯波特號巡航艦為例,這艘巡航艦也就跟一千料的海鰲級差不多大(五百多噸),載有40門12磅炮,已是不列顛最強大的巡航艦之一。英華的海鯊級炮雖然少,威力卻遠勝對方,硬碰硬打起來,戈斯波特可不是海鯊級的對手。

可法西兩國不是不列顛,此時對僅僅只承擔偵察聯絡和輔助作戰任務的巡航艦還不怎麼注重。但他們又不可能出動戰列艦隊到亞洲來,戰列艦可都是他們的海上長城,只用來爭奪歐洲制海權。真要被豬油蒙了心,派大隊戰列艦來,這萬里跋涉,不知道要死多少水手,要沉多少條船。畢竟戰列艦載員多,速度慢,操控性差,可不適合萬里奔襲。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兩國出動雙層甲板的三級戰列艦作為巡航艦領艦,帶著一隊四五十門炮,不列顛人稱呼為「護衛艦」的四等艦以及更少炮數的五等巡航艦來,這跟蕭勝最早「六十門炮戰艦,十條以上」的預估雖有差距,也不算太大。

拿巡航艦去跟這些戰艦拼,顯然沒什麼勝算。

因此海軍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造艦,但造什麼艦,白延鼎、胡漢山、魯漢陝、老金等海軍要員都各有看法,在蕭勝面前吵得不可開交。

胡漢山是巨艦大炮派,堅決主張造三層炮甲板的戰列艦,在他看來,海上對戰比的就是誰船大誰炮多!只要有幾條大艦,裝上七八十門大炮,再改造海鰲級,升級火炮,就足以對敵人形成優勢。

白延鼎是堅定的「狼群」戰術擁護者,他認為巨艦大炮是洋人最習慣的戰法,英華海軍沒什麼經驗,不能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就應該多造海鯊級這種中等戰艦,同時改造海鰲級,以數量制勝。

魯漢陝和老金是保守派,覺得海鯉級那麼多,完全可以改造海鯉級,用小船狗海戰術。海鯉級也是四百料船,已經不算小船,大多數洋人商船也就這麼大個頭。

最終蕭勝拍板,三層炮甲板的大艦就別指望了,但兩層炮甲板的大船必須要造,海鯊和海鰲級也要改進。

「海軍的人是最金貴的!我們沉得起船,損失不起人!」

蕭勝這麼解釋著自己的定策,原因很簡單,船越大,人越多,沉掉一條船,就要損失大批人手,三層炮甲板大艦,一條就得七八百號人,損失一條船,海軍就要傷筋動骨。英華海軍的人,不管是帆纜手還是炮手,那都是寶貝,很難訓得出來,補充得足。

白延鼎和魯漢陝、老金所提倡的中小船戰術,也存在致命缺陷。那就是沒有能跟敵人正面抗衡的戰船,跑得再快也是白搭。同時呢,船越多,對船長、大副和舵手等的需求也越多,人才壓力更大。

蕭勝的定策,眾人不得不贊同,的確,海軍是技術兵種,人才匱乏,一切得「以人為本」。

英華海軍創建以來,一直都貫徹著這樣的宗旨。為何要在炮座上下功夫,為何在一千二百料的大船上只擺了十六門炮,這都是為了節省人力。海鯊級定員才一百五十人,同級別的歐羅巴戰艦,定員將近三百人,這就是思路的差距。

胡漢山搓著手,興奮地道:「那麼,咱們來規劃兩層炮甲板的大船吧。」

三層沒了,總算能有兩層的,在這南洋,也算是絕難見到的巨艦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