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二

○而《孟子》:「望道而未之見。」集註:「『而』讀為『如』,古字通用。」朱子答門人,引《詩》:「垂帶而厲」,《春秋》:「星隕如雨」為證。今考之,又得二十餘事。《易》:「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翻解:「而,如也。」《書·顧命》:「其能而亂四方。」傳釋為「如」。《孟子》:「九一而助。」趙岐解:「而,如也。」

《左傳·隱七年》:「歃如忘。」服虔曰:「如,而也。」《僖二十六年》:「室如懸罄。」註:「如,而也,」《昭四年》:「牛謂叔孫,見仲而何?」註:「而何,如何。」《史記·賈生傳》:「化變而嬗。」韋昭曰:「而,如也,如蟬之蛻化也。」《戰國策》:「威王不應而此者三。」《韓非子》:「嗣公知之,故而駕鹿。」《呂氏春秋》:「靜郭君炫而曰:不可。」又曰:「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荀子》:「ポ然而雷擊之,如墻厭之。」

《說苑》:「越諸發曰:意而安之,願假冠以見;意如不安,願無變國俗。」又曰:「而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新序》引鄒陽書:「白頭而新,傾蓋而故。」後漢《督郵斑碑》:「柔遠而邇。」皆當作「如」。《戰國策》:「昭奚恤曰:請而不得,有說色,非故如何也?』·疵曰:『是非反如何也?』」《大戴禮》:「使有司日省如時考之。」又曰:「然如曰《禮》雲《禮》雲。」又曰:「安如易,樂而湛。」又曰:「不賞不罰,如民鹹盡力。」又曰:「知一而不可以解也。」《春秋繁露》:「施其時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淮南子》:「嘗一哈水如甘苦知矣。」《漢樂府》:「艾如張後。」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無為如治,高如不危,滿如不溢,」《太尉劉寬碑》:「去鞭拊,如獲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奸。」《郭輔碑》:「其少也,孝友而悅學;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易》王弼註:「革而大亨以正,非當如何?」皆當作「而」。《漢書·地理誌》:「遼西郡,肥如,莽曰肥而。」《左傳·襄十二年》:「夫婦所生若而人。」註雲:「若如人。」《說文》:「需從雨,而聲。」蓋即讀「而」為「如」也。唐人詩多用「而今」,亦作「如今」。今江西人言如何亦曰「而何」。

《周禮》:「旅師而用之以質劑」註:「『而』讀為『若』,聲之誤也。」陸德明音義雲:「『而』音『若』。」《儀禮·鄉餘酒禮》:「公如大夫入」註:「『如』讀為『若』。」

○奈何「奈何」二字,始於《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左傳》:「河魚腹疾,奈何。」《曲禮》曰:「國君去其國,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廟也!』士曰:『奈何去墳墓也!』」《楚辭·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九辯》:「君不知兮可奈何!」此「奈何」二字之祖。《左傳》華元之歌曰:「牛則有皮,犀尚多,棄甲則那!」直言之曰「那」,長言之曰「奈何」,一也。又《書》:「如五器」,鄭康成讀「如」為乃個反。《論語》:「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音亦與「奈」同。

六朝人多書「奈」為「那」。《三國誌》註文欽《與郭淮書》曰:「所向全勝,要那後無繼何!」《宋書·劉敬宣傳》:「牢之曰:「平元之後,令我那驃騎何!」唐人詩多以「無奈」為「無那」。

○語急《公羊傳·隱元年》:「母欲立之,已殺之,如勿與而已矣。」註:「『如』即『不如』,齊人語也。」按此不必齊人語。《左傳·僖二十二年》:「宋子魚曰:『若受重傷,則如勿傷。受其二毛,則如服焉。』」《成二年》:「衛孫良夫曰:『若知不能,則如無出。』」《昭十三年》:「蔡朝吳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則如違之,以待所濟。若求安定,則如與之,以濟所欲。』」《二十一年》:「宋華多僚曰:『君若受司馬,則如亡。』」《定五年》:「楚於西曰:『不能如辭。』」《八年》:「衛王孫賈曰:『然則如叛之。』」《漢書·翟義傳》:「義曰:『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左傳》正義曰:「古人語然,猶『不敢』之言『敢』也。」

古人多以語急而省其文者。《詩》:「亦不夷懌。」「悸」下省一「乎」字。《書》:「弗慎厥德,雖侮可追。」「可」上省一「不」字。「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上省一「豈」字。「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人」下「刑」下「及」下各省一「乎」字。《孟子》:「雖褐寬博,吾不惴焉。」「不」上省一「豈」字。《禮記》:「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

《公羊傳·隱公七年》;「母弟稱弟,母兄稱兄。」註:「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謂『不如』言『如』矣,齊人語也。」○歲天之行謂之歲。《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歲二月,東巡狩」是也。人之行謂之年。《書》:「維呂命王,享國百年。」《左傳》:「季魄曰:『我二十五年矣。」「絳縣人有與疑年,使之年。師曠曰:『七十三年矣。』」「於是昭公十九年矣。」《史記》:「蓋大公之卒百有餘年」是也。今人多謂年為歲。《周禮》:「太史」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歲也。自今年正月朔至明年正月朔,年也。」

古人但曰年幾何,不言歲也,自太史公始變之。《秦始皇本紀》曰:「年十三歲。」

今人以歲初之日而增年,古人以歲盡之日而後增之。《史記·倉公傳》:「臣意年盡三年。」年三十九歲也。

○月半今人謂十五為月半,蓋古經已有之。《儀禮·士喪禮》:「月半不殷奠。」《禮記·祭義》:「朔月月半,君巡牲。」《周禮·大司樂》:「王大食三侑。」註:「大食,朔月月半,以樂侑食時也。」晉溫嶠與陶侃書:「克後月半大舉。」然亦有以上下弦為月半者。劉熙《釋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比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是則所謂月半者弦也,《禮經》之所謂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體而言之也;望曰半,以日數而言之也。

○巳吳才老《韻補》:「古『已午』之『巳』亦謂如『已矣』之『已』。」《漢律·歷誌》:「振美於辰,已盛於巳,」《史記》:「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鄭玄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愚按古人讀「巳」為「矣」之證不止此。《淮南子》:「鬥指巳,巳則生,已定也。」《說文》:「巳,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已為蛇,象形。」《釋名》:「巳,已也。陽氣畢布已也。」《詩》:「似續姒祖。」箋雲:「似讀如『巳午』之『巳』。巳續姒祖者,謂已成其宮廟也。」《五經文字》:「起從長巳之巳。」《白虎通》:「太陽見於巳,巳者,物必起。」《晉書·樂誌》:「四月之辰謂之巳,巳者,起也,物至此時畢盡而起也。」《詩。江有汜》亦讀為「矣」,《釋名》:「水決復人為汜,汜,已也。如出有所為,畢已復還而入也。」「以享以祀」亦讀為『矣』,《說文》:「祭無已也。從示,巳聲。」《公羊傳》何休註:「言祀者,無已長久之辭。」《釋名》:「商曰祀。祀,已也,新氣升,故氣已也。」今人以「辰巳」之「巳」讀為士音。宋毛晃曰:「陽氣升於子,終於巳。巳者,終已也,象陽氣既極回復之形。」故又為「終巳」之義。今俗以有鉤為「終已」之「已」,無鉤為「辰巳」之「巳」,是未知字義也。季春三月,辰為建,巳為除,故用三月上巳拔除不祥。古人謂病癒為已亦此意也。

「戊己」之,「己」,篆作己。「辰巳」之「巳」,篆作[1234],象蛇形。隸書則混而相類,止以直筆上缺為已,上滿為巳。

○裏《激梁傳》:「古者三百步為裏。」今以三百六十步為裏,而尺又大於古四之一,今之六十二裏遂當古之百裏。《毅梁傳》:「鞍去國五百裏。」今自歷城至臨淄僅三百三十裏,《左傳》:「黃人謂自郢及我九百裏。」今自江陵至光州僅七百裏。邾子謂:「吳二千裏,不三月不至。」今自蘇州至鄒縣僅一千五百裏。《孟子》:「不遠千裏而來」,「千裏而見王」,今自鄒至齊至梁亦不過五六百裏,又謂;「舜卒鳴條,文王生歧周,相去千有餘裏。」今自安邑至岐山亦不過八百裏。《史記》張儀說魏王,言從鄭至梁二百餘裏。今自鄭州至開封僅一百四十裏。戚夫人歌:「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汝?」貢禹上書言:「自痛去家三千裏。」自今瑯邪至長安亦但二千餘裏,趙則二千裏而近。是則荀子所謂「日中而趨百裏者」,不過六十餘裏,而千裏之馬亦日馳五六百裏耳。

《王制》:「古者百裏,當今百二十一裏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殆未然。○仞《說文》:「仞,伸臂一尋八尺。從人,刃聲。」《書》:「為山九仞。」孔傳:「八尺曰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