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八

秘書國史

漢時天子所藏之書,皆令人臣得觀之。故劉欲謂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而司馬遷為太史令,細石室金匱之書。劉向、揚雄校書天祿閣。班?進讀群書,上器其能,賜以秘書之副。東京則班固、傅毅為蘭台令史,並典校書。曹褒於東觀撰次禮事。而安帝永初中,詔謁者劉珍及博士議郎四府掾史五十餘人,詣東觀校定《五經》、諸子傳記。竇章之被薦,黃香之受詔,亦得至焉。晉、宋以下,此典不廢,左思、王儉、張纘之流鹹讀秘書,載之史傳。而柳世隆至借給二千卷。唐則魏徵、虞世南、岑文本、椿遂良、顏師古皆為秘書監,選五品以上子孫工書者,手書繕寫,藏於內庫。而玄宗命弘文館學士元行沖,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群書四錄》。以陽城之好學,至求為集賢院吏,乃得讀之。宋有史館、昭文館、集賢院,謂之三館,太宗別建崇文院,中為秘閣,藏三館真本書籍萬餘卷,置直閣校理。仁宗覆命繕寫校勘,以參知政事一人領之,書成,藏於太清樓,而范仲淹等嘗為提舉。且求書之詔,無代不下,故民間之書得上之天子,而天子之書亦往往傳之士大夫。自洪武平元,所收多南宋以來舊本,藏之秘府,垂三百年,無人得見,而昔時取士,一史、三史之科又皆停廢,天下之士於是乎不知古。司馬遷之《史記》、班固之《漢書》、干寶之《晉書》、柳芳之《唐歷》、吳竟之《唐春秋》、李煮之《宋長編》、並以當時流布。至於會要、日曆之類,南渡以來,士大夫家亦多有之,未嘗禁止。今則實錄之進,焚草於太液池,藏真於皇史,在朝之臣非預篡修,皆不得見,而野史、家傳遂得以孤行於世,天下之士於是乎不知今。是雖以夫子之聖,起於今世,學夏、殷禮而無從,學周禮而又無從也,況其下焉者乎!豈非密於禁史而疏於作人,工於藏書而拙於敷教者邢?遂使帷囊同毀,空聞《七略》之名;家壁皆殘,不睹《六經》之字。鳴呼?希矣!

○十三經註疏自漢以來,儒者相傳,但言《五經》。而唐時立之學官,則雲《九經》者,《三禮》、《三傳》分而習之,故為九也。其刻石國子學,則雲《九經》,並《孝經》、《論語》、《爾雅》。宋時程、朱諸大儒出,始取《禮記》中之《大學》、《中庸》,及進《孟子》以配《論語》,謂之《四書》。本朝因之,而《十三經》之名始立。其先儒釋經之書,或曰傳,或曰箋,或曰解,或曰學,今通謂之注。《書》則孔安國傳,《詩》則毛萇傳,鄭玄箋,《周禮》、《儀禮》、《禮記》則鄭玄注,《公羊》則何休學,《孟子》則趙歧注,皆漢人。《易》則王粥注,魏人。《系辭》,韓康伯注,晉人。《論語》則何晏集解,魏人。左氏則杜預注,《爾雅》則郭璞注,《梁》則范甯集解,皆晉人。《孝經》則唐明皇御注。其後儒辨釋之書名曰正義,今通謂之疏。《舊唐書,儒學傳》:「太宗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訛謬,詔前中書侍郎顏師古考定《五經》,頒布於天下。又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國子祭酒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經正義》,令天下傳習。」《高宗紀》:「永徽四年三月壬子朔,頒孔穎達《五經正義》於天下。每年明經,令依此考試。」時但有《易》、《書》、《詩》、《禮記》、《左氏春秋》五經。永徽中,賈公彥始撰《周禮》、《儀禮》義疏。《宋史?李至傳》:「判國子監,上言:『《五經》書既已板行,惟《二傳》、《二禮》、《孝經》、《論語》、《爾雅》七經疏未修,望令直講崔頤正、孫、崔等重加讎校,以備刊刻。』從之。」今人但知《五經正義》為孔穎達作,不知非一人之書也,《新唐書》穎達本傳云:「初穎達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判受詔撰五經義訓百餘篇,其中不能無謬冗,博士馬嘉運駁正其失,詔更令裁定,未就,永徽二年,詔中書門下與國子三館博士、宏文館學士考正之,於是尚書左僕射於志寧、右僕射張行成、侍中高季輔就加增損,書始布下。」

○監本二十一史宋時止有十六史,今則並宋、遼、金、元四史為二十一史。但遼、金二史向無刻本,南北齊、梁、陳、周書人間傳者亦罕,故前人引書多用《南、北史》及《通鑒》,而不及諸書,亦不復采遼、金者,以行世之本少也。嘉靖初,南京國於監祭酒張邦奇等請校刻史書,欲差官購索民間古本,部議恐滋煩擾,上命將監中十七史舊板考對修補,仍取廣東《宋史》板付監,遼、金二史無板者,購求善本翻刻。十一年七月成,祭酒林文俊等表進。至萬曆中,北監又刻《十三經》、《二十一史》,其板視南稍工,而士大夫遂家有其書,歷代之事跡粲然於人間矣。然校勘不精,訛舛彌甚,且有不知而妄改者,偶舉一二。如《魏書?崔孝芬傳》:「李彪謂崔挺曰:『比見賢子謁帝,旨諭殊優、今當為群拜紀。」此《三國誌?陳群傳》中事,非為隱僻,今所刻《北史》改云:「今當為絕群耳。」不知紀群之為名,而改「紀」為「絕」,又倒其文,此已可笑。又如《晉書?華譚傳》未云:「始淮南袁甫字公胄,亦好學,與譚齊名。」今本誤於「始」字絕句,左方跳行,添列一袁甫名題,而再以「淮」字起行。《齊王同傳》末云:「鄭方者,字子回。」此姓鄭名方,即上文所云南陽處士鄭方,露版極諫,而別敘其人與書及同答書於後耳,今乃跳行添列一「鄭方者」三字名題。《唐書?李敬玄傳》末附敬玄弟元素,今以敬玄屬上文,而弟元素跳行。此不適足以彰大學之無人,而貽後來之柵笑乎?《十三經》中《儀禮》脫誤尤多,《士昏禮》脫「婿授綏姆辭曰未教不足與為禮也」一節十四字。《鄉射禮》脫「士鹿中旌以獲」七字,《士虞禮》脫「哭止告事畢賓出」七字,《特牲饋食禮》脫「舉者祭卒觶拜長者答拜」十一字,《少牢饋食禮》脫「以授屍坐取簞興」七字,此則秦火之所未亡,而亡於監刻矣。至於歷官任滿,必刻一書,以充饋遺,此亦甚雅,而鹵莽就工,殊不堪讀。陸文裕《金台紀聞》曰:「元時州縣皆有學田,所人謂之學祖,以供師生廩餼,余則刻書。工大者合數處為之,故讎校刻畫頗有精者,洪武初,悉收上國學,今南監《十六史》諸書地裡、歲月、勘校、工役並存可識也。今學既無田,不復刻書,而有司間或刻之,然只以供饋贐之用,其不工反出坊本下,工者不數見也。」聞之宋、元刻書皆在書院,山長主之,通儒訂之,學者則互相易而傳佈之,故書院之刻有三善焉:山長無事而勤於校讎,一也;不惜費而工精,二也;板不貯官而易印行,三也。有右文之主出焉,其復此非難也。而書之已為劣生刊改者,不可得而正矣。是故信而好古,則舊本不可無存;多聞闕疑,則群書亦當並訂。此非後之君子之責而誰任哉?《舊日唐書》病其事之遺闕,《新唐書》病其文之晦澀,當兼二書刻之,為《二十二史》。如宋、魏諸國既各有書,而復有《南史》、《北史》,是其例也。

○張參五經文字唐人以《說文》、《字林》試士。其時去古未遠,開元以前未改經文之日,篆籀之學,童而習之,今西安府所存唐睿宗書景龍觀鐘,猶帶篆、分遺法。至於宋人,其去古益遠,而為說日以鑿矣,大歷中,張參作《五經文字》,據《說文》、《字林》,刊正謬失,甚有功於學者。開成中,唐玄度增補,復作《九經字樣》,石刻在關中。向無板本,間有殘缺,無別本可證。近代有好事者刻《九經補字》,並屬諸生補此書之闕,以意為之。乃不知此書特《五經》之文,非經所有者不載,而妄添經外之字,並及字書中泛博之訓。予至關中,洗刷元石,其有一二可識者,顯與所補不同,乃知近日學者之不肯闕疑而妄作如此。

別字

《慢漢書?儒林傳》:「讖書非聖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別字。」近鄙者,猶今俗用之字;別字者,本當為此字,而誤為彼字也,今人謂之「白字」,乃別音之轉。山東人刻《金石錄》,於李易安《梭序》:「紹興二年玄歲壯月朔。」不知壯月之出於《爾雅》,而改為「牡丹」。凡萬曆以來所刻之書多「牡丹」之類也。

○三朝要典《宋史?蹇序辰傳》:「紹聖中,為起居郎中書舍人,同修國史。疏言:『朝廷前日正司馬光等好惡,明其罪罰,以告中外。惟變亂典刑,改廢法度,訕讀宗廟,脾睨兩宮,觀事考言,實狀彰著,然蹤跡深秘,包藏禍心,相去八年之間,蓋已不可究。質其章疏案牘,散在有司,若不匯輯而存之,歲久必致淪失。願悉討奸臣所言所行,選官編類,人為一帙,置之二府,以示天下後世大戒。』遂命序辰及徐鐸編類,由是招紳之禍無一得免者。」天啟中,篡輯《三朝要典》,正用序辰之法。門戶之人,其立言之指各有所借,章奏之文互有是非。作史者兩收而並存之,則後之君子如執鏡以照物,無所逃其形矣。偏心之輩謬加筆削,於此之黨則存其是者,去其非者;於彼之黨則存其非者,去其是者,於是言者之情隱,而單辭得以勝之。且如《要典》一書,其言未必盡非,而其意別有所為,繼此之為書者猶是也。此國論之所以未平,百世之下難乎其信史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