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你還磨蹭什麼?」

姜貽新平時輕易不急,可你也別惹他。他要是急了,那小三角眼一瞪,兩片薄嘴唇一閉,大長臉嘟嚕下來,也怪嚇人的。

「來了,來了!」

林雁冬忙把女友遞給她的一份《環保通訊》塞進包里,轉身從丁蘭蘭的辦公室飛跑了出來,用手把不聽話的長髮朝後撂了撂,又回過頭去笑著叮囑了一句:

「這事你可要保密!」

靠山縣出了人畜飲水中毒事件,姜貽新幾天沒睡好覺。好不容易查清了污染源,控制了事態發展,清河水的黃磷含量降下來了,警報算是解除了,昨晚他回到市裡又連夜召集有關人員開會開到半夜,準備了今天上午向經委彙報的事故處理報告。

對於統管全市工礦企業的市經委的「護犢子」的態度,姜貽新早已領教過。特別是他們那位呂高良主任,是市裡唯一過了年齡杠杠仍然在位的「老清河」,歷任書記、市長對他都另眼相看。他是清河的工業權威。他不點頭,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姜貽新知道,這塊硬骨頭不好啃,少不了要有一場唇槍舌戰。

坐在車上,姜貽新板著臉,一言不發,好像還在生氣。林雁冬懶得理他,正好抓這空檔,從包里取出那份讓她牽掛的《環保通訊》,一眼就看到那條「啟事」:

根據局長會議決定,並經省新聞出版局批准,本刊自九月一日起改名《環保通訊報》,暫定每周一期,四開四版,向全國公開發行。為了集中力量辦好這張報紙,本刊自即日起終刊。希望熱心支持本刊工作的廣大環保工作者,一如既往地支持《環保通訊報》,熱心供稿,並提出寶貴意見。

據丁蘭蘭透露,《環保通訊報》定編六人,除了現有的兩人外,還差四人,報社已經向金局長提交了調人的名單,其中就有林雁冬。

「真的?」

「騙你不是人!」丁蘭蘭是《環保通訊》的通訊員,剛從省里開了會回來。

真的,肯定是真的,林雁冬在心裡早已相信了。

調我回省局去,她向金滔已經提過不知多少次。儘管他嘴上從來沒有答應過,可他以實際行動……啊,一切是多麼好!

他應該知道,她是多麼殷切地期待著這一天的來到!

「看什麼呢,你?」姜貽新側過臉來問。

「沒什麼。」林雁冬笑著,忙把那張帶給她喜訊的小報塞進了小挎包。

她今天情緒特別好,老是想笑。

「呂高良可不好對付!」姜貽新根本沒注意她的小動作,只顧想自己的,又叮囑說:「咱們盡量擺事實、講道理,你少說話,尤其不要說帶刺兒的話。」

「我當啞巴。」林雁冬又笑了起來。

「也別嘻皮笑臉的。」

「姜局長,您少操點心吧,今年您的頭髮可是全白了。」

「老了,不中用了!」姜貽新撫著一色的白髮。

「姜局長,您也該自己放鬆一下,會跳舞嗎?」

「跳『6』!」

姜貽新總算哼哼的笑了兩聲。

車子開到經委大院,他們熟門熟路登上二樓。剛步入長長的甬道,還沒有瞧見呂主任的辦公室在哪兒,早有呂主任的白凈尖臉兒的秘書迎了上來,引著客人進入了會議室。姜貽新心裡一沉:連他的辦公室都不讓進,看樣子是不歡迎了。

不一會兒,這位瘦高條兒的秘書又端著兩杯茶進來,彬彬有禮地一一放在客人面前,還笑嘻嘻地說:

「姜局長,這是呂主任自己的綠茶,他說請您品嘗。」

姜貽新一見這陣勢,知道呂高良一時半會兒不會露面,心想我又不是來飲茶的,約定了時間來談事,你把我晾這兒算什麼?他一肚子不高興,可又不能跟人急,只好點頭說道:

「謝謝!呂主任正忙著哪?」

「剛有個電話,馬上就來。對不起,姜局長!」

「沒關係,沒關係!」

秘書隨手把門帶上,偌大的會議室里只剩下姜貽新、林雁冬兩個人和擺在他們面前的兩杯綠茶。

姜貽新揭開茶杯蓋子吹了吹,茶倒真是好茶,飄出一股沁人的清香。

還沒有等姜貽新把這杯茶喝完,那位秘書又把呂高良的大茶缸端了進來,擺在姜貽新對面沙發邊的茶几上,轉身又走了。

「姜局長,瞧見沒有,人家呂主任當官當得多有味道!」林雁冬喝著茶說,「人還沒有到呢,茶先到了,這是什麼派頭?您也學著點兒呀!」

姜貽新還喝他的茶,只把眼皮抬了抬說:

「人生來不一個命,誰也學不了誰!」

倒也是。林雁冬心裡想。若論資格,姜局長一點不比呂高良淺,論工作能力也絕不比他差,更不要說工作責任感,為人處事的厚道勁了,哪一樣比不上他呂高良?可怎麼偏偏人家就是說一不二,他就處處受氣,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怎麼搞的?這也太過分了。」又過了10來分鐘,姜貽新沉不住氣了。

「我找他去!」林雁冬站了起來。

「別,別!」姜貽新忙把她攔住。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還沒有見人,先就聽到呂高良那底氣十足宏亮的聲音了:

「李傑明呢,分工他管環保,他怎麼不來?去,去,快把他叫來!」

這之後,呂主任的風采才展現在客人面前:雪亮的襯衣,乾淨的皮鞋,合體的西服,名貴的領帶,通體都透著那麼一股鮮亮,一股躊躇滿志改革開放少壯派的紅火勁兒。

「對不起,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呂高良笑容滿面地伸出手來,嘴裡蹦出一連串的道歉,你不接受都不行,「老薑,你怎麼搞的,又瘦了,可要注意身體噢!林……啊,林雁冬,見過,見過,能幹的女將!還真得好好謝謝你,替我們拉來個財神爺。」

相形之下,客人們就太拘謹了。姜貽新只在嗓子眼兒里「嘿嘿」了兩聲,一句應對的詞兒也沒有。林雁冬倒是想回他幾句,局長守在跟前,也啞巴著不敢放肆。

「這回,又讓你們辛苦了!」呂高良端起他的大茶缸喝了幾口說,「唉,我們這些廠長啊,滿腦子就是生產、生產,產值、產值,一點環保意識都沒有,真是叫人頭疼!」

「呂主任,是不是我們先彙報一下情況?」姜貽新總算開口了。

「我看,還是等一等吧,姜局長,等李副主任來了,咱們一塊兒談吧!」呂高良挺客氣地徵求意見說。

姜貽新只好點頭,等著吧,誰叫人家的門坎高呢。又過了一會兒,李傑明才匆匆地跨進門來。他一進門也是道歉聲不斷:

「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

「你躲什麼?」呂高良斜眼瞧著他,開著玩笑,「明明知道上午姜局長要來研究化工廠的問題,你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哇!」

「不是躲,倒是想偷個懶兒!」李傑明笑笑地在呂高良身旁坐下,說道,「我心想,一來有姜局長他們拿處理意見,二來有呂主任審批,我正好……」

「好了,好了,你別解釋了。姜局長,你們說吧!」別看李傑明如今也在經委的領導班子里,在呂高良眼裡還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那個小青年。

「是不是讓林雁冬同志把簡單的情況先講一下?」姜貽新客氣地問。

「也好。」呂高良點了頭。

「這次化工廠黃磷廢水污染,是清河最嚴重的水污染事件。」林雁冬早等得不耐煩了,聽著李傑明的油嘴滑舌特別反感,瞪了他一眼,一點開場白都沒有,立刻進入主題,「據靠山縣環保局和當地群眾反映,自從化工廠黃磷車間開工以來,多次將黃磷廢水排人清河,使河水嚴重污染。9月2號,污水排放達到高峰,到4號,三天時間裡,共有121人飲水中毒,死魚3萬4千多斤,鴨子2500多隻,耕牛9頭。更嚴重的是,使靠山縣境內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發生困難。」

「不像話!」呂高良沉下臉。

「死魚3萬4千多斤?」李傑明想了想,猶猶豫豫地問,「這數字是怎麼統計上來的?準確嗎?」

「當然是下面報的。」林雁冬心裡冷笑,你整天在機關,不知咱們的數字怎麼來的?

「好了,好了,」呂高良擺擺手笑了一聲,「這還不是神仙數字!現在出了事,要求賠償經濟損失,換了我,也會往高里報的。」

「我們跟縣裡說了的,損失不能虛報。」林雁冬憋著氣,心想,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你這當官的怎麼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牛啦,鴨啦,有一隻算一隻;死魚要撈上來過稱。」

「過稱?」呂高良從鼻孔里哼了一聲。

林雁冬還想申辯,姜貽新趕緊使眼色把她止住了。

「人有死的沒有?」呂高良又問了一句。

「多虧搶救及時,還沒有死人。」

「沒有死人,這就好!」李傑明長出了一口氣。

「好什麼好!」林雁冬白了李傑明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