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水仙酒樓」是清河市新開張的一家高檔餐廳。

今天是經委呂主任宴請外賓,又有徐市長出席,飯店總經理作了精心安排。除名廚掌勺外,又把休息間布置一新。迎門的小桌上擺了一個大得像花籃似的花瓶,插上了一大把鮮花,有點像人家租了來舉行婚禮似的,不倫不類。沙發前的長條茶几上還特別擺上了進口的便箋和圓珠筆,以備不時之需。除了穿梭的服務小姐之外,還增加了戴白手套的領班和部門經理恭候兩側。總經理更是跑前跑後,唯恐哪一個環節出點差子。

李傑明陪同陳昆生步入休息間時,呂高良已經端坐在沙發上喝茶了。陳昆生剛被介紹給呂高良,兩人還沒有說上一句話,酒店總經理就慌慌忙忙地過來通報:

「徐市長來了。」

呂高良兩手撐著沙發扶手,讓胖胖的身軀站了起來。他慢慢地往前邁了兩步,神了神西服的下擺,挺起胸,這才快步走到門前。

陳昆生跟在李傑明身後,也隨著往前挪。

待一行人已在門前站定,才聽得門外一陣喧嘩,幾個人快步走了進來。為首的是一位小個子大眼睛的男人。從他輕快的步伐推測,他應該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可從他昂首微笑的面孔以及左顧右盼的神氣看來,特別是從他那當仁不讓走在眾人前面的姿態和四處尋視的目光中,陳昆生感到他就是徐市長無疑了。

在座的,除了陳昆生,全是徐市長的部下,無須介紹。呂高良抓緊時間向市長彙報,無暇顧及陳昆生。有呂主任在前,李傑明自然不便上前,只在一旁陪笑。陳昆生更是沒地兒站,退到了屋子的一角。

徐市長仰身坐下,接過服務小姐遞上的熱毛巾,連頭帶臉地擦了個痛快。然後用小毛巾輪換著慢慢地擦自己那雙向呼呼的手,從手掌手背到指尖一一擦來,擦得非常仔細非常專心,根本沒覺得一大屋子人正屏心靜氣地瞧著,等著。直到擦著那最後的一個小姆指尖時,才垂眼望著小指甲蓋兒大聲問了一句:

「怎麼,客人還沒到?」

市長的時間是多麼的金貴。市長到了客人還沒到,這無疑該是個不大不小的事故。呂高良忙回過頭,略帶質問地沖著李傑明問:

「派車接去了沒有?」

「去了,去了!早去了,可能是堵車了。」李傑明忙欠身應著。

徐市長沒有再說什麼,把用過的小毛巾扔在了茶几上。

「徐市長啊,」呂高良挺了挺肚子說,「今天你能來,對我們經委的工作可是極大的支持啊!」

徐市長已端起茶杯正要送到唇邊,聽到比自己大出一個年輪的呂主任說出這話來,立刻停住手,笑道:

「呂主任,你這話就不實事求是了。哪回你叫我,我敢不來呀?」

徐市長斜脫著一雙雙眼皮兒大眼睛,客氣話中不失市長的威嚴本色。

「嘿,嘿,」呂高良一疊聲的笑,兩腮上多餘的肉歡快地抖動著、說,「我還真是輕易不敢驚動市領導啊。有時候是真沒辦法啊!現在這些外商,尤其是港台的,比我們還看重接待規格。有市長在座,他們就有一種受寵感,我們再談什麼就好談得多。」

「『受寵感』?哈,哈,」徐市長笑道,「呂主任,我要真能起這麼大的作用,以後用得著我的時候,我隨時可以作貢獻。」

兩人說笑了一陣,呂高良才言歸正傳:

「今天來的這位王先生,是美籍華人,現在住在香港,很有經濟實力。據我們了解,他回國看了幾次,想投資建廠,北京、廣州都去過,只是舉棋不定。」

「哦嗬?怎麼看上我們這個小地方了?什麼關係來的?」

「也沒有什麼關係,是我們環保局一個幹部介紹的。」

「誰呀?」

「姓林,叫林……林什麼來著?李主任,她叫林什麼?」

「林雁冬。大雁的雁,冬天的冬。」李傑明趕緊站起來。

「噢,她來了嗎?介紹人也該請來嘛。」

「我們請了,不巧她下鄉了。」李傑明不失時機地請老伯父站起來,把他介紹給市長,「林雁冬同志的父親來了。」

陳昆生早已起立,這時趕緊上前,給徐市長遞上名片,轉身又給呂主任送上一張。

「好,好,」徐市長抬身接過名片源了一眼,再抬臉看了一眼面前站著的人,又盯著名片疑惑地問道,「陳?……不是說,林……?」

「我女兒跟我愛人姓。」

李傑明又忙著介紹著:

「小林同志的母親就是婦產醫院的林教授。」

「噢……我知道,知道,婦產科專家林秀玉同志,是她吧?」

「啊,徐市長,怎麼……您認識,我愛人?」陳昆生瞪大了眼睛,大為意外。

「認識,認識。她是我們家的救命思人呀!我的孩子就是林大夫接生的。要不是她,母子倆說不定早沒命了。陳……陳昆生同志,回去一定替我向林大夫問好。」

「好的,好的。」陳昆生眼望著市長連連點頭,覺得老這麼站著也彆扭,就下意識的往後挪了兩小步。

「林家可是清河的大戶人家啊!我記得,你岳父也是很有名氣的人物嘞!前幾年我們編地方志,好像還提了他一筆。他現在……」

「我岳父早過世了,解放不久就……」

徐市長點點頭,又問:

「那麼,今天來的這位王先生,是林家的關係?」

「是的,是的,」陳昆生好不容易有機會與市長平等交談,當然不會忘記突出自己,「……我愛人和我女兒去香港探親,我都和她們說,這位王先生雖然是個資本家,還是應該多接觸接觸,做些工作,爭取他回來為清河的建設出點力。」

徐市長拿杯子喝了一口茶,微微點了點頭,又轉過臉去問呂高良:

「你們準備跟他談什麼項目?」

呂高良把頭朝市長這邊靠了靠,放低了聲音,說道:

「他在加拿大有造紙廠。我們想讓他在咱們的造紙廠投點資。」

一聽這話,徐市長頓時斜了他一眼,用食指點著他鼻子的部位,哈哈笑了兩聲:

「老呂呀老呂,你那個爛攤子不怕把人家嚇跑?」

「這就看怎麼談了。」呂高良也笑了笑,面不改色。

正在這時,門口有人喊了一聲「來了」,就見市經委外辦主任、市工業局長陪同王耀先走了進來。以徐市長為首的主人們早已紛紛站起來,並自動排成一行。

王耀先一眼就看出,滿屋的男士個個西服革履,唯獨沒有女士,當然也就沒有他盼望見到的林雁冬小姐。

外辦主任把貴賓迎進來,給主人一一作了介紹。

不知是林雁冬缺席,還是參觀了幾個工廠,跑了一整天,頗感勞累,王耀先對於市長、主任等官員們,雖也做出笑臉,寒暄周旋,但畢竟肌肉疲倦,笑得有點敷衍,聲音也欠宏亮。待走到末尾,見到陳昆生,他才露出了較為真誠的笑臉,聲音也大了:

「伯父,見到你太高興了。」

陳昆生自覺有了面子,兩頰放光,緊緊握住對方的手,不住地說:

「王先生,你辛苦了,辛苦了!」

「哪裡,哪裡!回來一次,就給伯父添麻煩了!」

徐市長已經朝大圓桌走去,可這位貴客還在和老伯父說個沒完。這種情況之下,李傑明只好走過去,裝著沒看見似的插在了兩人中間,又伸出一條胳膊朝徐市長的方向指去:

「王先生,這邊坐吧!」

「好,好,」王耀先一邊點頭,一邊反倒退後一步躬身讓道,「伯父,請!」

「王先生,你請!請!」陳昆生站著不動,知道自己不能再往前走了。

「來,來,都請過來坐!」徐市長早已在圓桌正中站定,等得有點不耐煩。

王耀先在徐市長身邊坐下,陳昆生也就半推半就在王耀先旁邊的位子上坐下了。

主客坐定,服務小姐又送了一次熱手巾。大概是因為才和人握了手的緣故,徐市長又一次仔仔細細地擦著自己的手,一邊老朋友聊家常似的問起客人「是第幾次回大陸呀」,「參觀了哪些地方呀」,「對本市的印象如何呀」等等,跟電視台上播的中央首長接見外賓時的口徑一致。不等客人回答,徐市長又非常謙虛地說到本市起步較晚,雖然近幾年有些進步,但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在90年代的今天可以說是很落後的。然後又說到王光生在海外見多識廣,一定要像一家人一樣對本市各方面工作多提寶貴意見。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嘛!

王先生也照例說了許多大陸發展很快、開放政策很好之類駕輕就熟的話。不過,清一色的男人世界畢竟缺少情趣,他嘴裡說出來的話也是乾巴巴的。

「這次王先生到清河來,我們很希望……」

正當徐市長想把話題引到合作項目上來,並介紹一下本市的優惠政策時,王耀先忽然側過臉去低聲問陳昆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