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雁雁,快,李傑明在姜局長辦公室等我們呢!」

丁蘭蘭一陣風似地跑進了辦公室。

「來了,來了,我得把材料帶上啊!」

林雁冬正把文件往自己的公文夾里塞。

儘管還是初夏天氣,她卻只穿了薄薄的衣裙。講究的繡花襯衣束在幾乎拖地的大花長裙里,更顯出她服裝模特兒似的修長的身材。大約為了不太超越季節,她又在肩上披了一件魚網似的開絲米質地的毛衣。兩隻袖子按時髦的穿法,隨隨便便地挽成扣,鬆鬆地搭在胸前。

「市經委是怎麼搞的?我們環保局開個小小的現場會,有他們什麼事兒,也來插一杠子?」林雁冬挽著丁蘭蘭的胳膊往外走。

「聞著香味兒了唄!咱們把馬踏湖的污染治好了,人家總結經驗來了,明擺著的摘桃子嘛!」被男同事們背地裡稱為「性感女郎」的丁蘭蘭,是出了名兒的刀子嘴。

「管它呢,馬踏湖水清了,咱們無愧於良心了。軍功章嘛,誰愛要拿去!」

「你倒大方。我看哪,趕明兒學完雷鋒就該學你啦!」

兩個姑娘笑嘻嘻地進了二樓姜局長的辦公室。

姜貽新正坐在沙發上,陪市經委副主任李傑明聊天。

李傑明是清河市最年輕的局級幹部,被人們稱為「一顆正在上升的新星」。他剛過而立之年,一米八三的個兒,長得儀錶堂堂,正興高采烈地對姜貽新說:

「姜局長!呂主任給我交代了,一定要把你們的現場會開好,要把治理馬踏湖的經驗在全巾推廣,把我們清河巾的環保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登上一個新台階!」

姜貽新連連點頭,那一頭灰白色的蓬鬆的長髮也隨之不斷的顫動。他看上去精神疲憊,卻仍然眯著小三角眼,做出笑臉,一個勁地說:

「太好了,太好了。」

辦公室的門剛被推開,還沒容姜貽新開口,李傑明立即站了起來,一邊推著鼻樑上架得好好兒的眼鏡,一邊伸出手說:

「小林,好久不見了!」

林雁冬笑了笑,也把手伸出去。

「咳——還有我呢,李主任!」丁蘭蘭揚起手一招,做了個西方電影中常見的打招呼的手勢。

「喏,小丁,你好啊!」李傑明也抬臂把手心朝外一揚,還了一個很新潮的手勢。

「喔,你們都認識啊?」姜貽新還靠在長沙發上,對李傑明同自己這兩位年輕的部下挺熟的,頗感驚訝。

「我們常在一起跳舞,」丁蘭蘭笑道,「李主任的探戈跳得特棒。」

「不行,不行,我也就是瞎跳。」李傑明對姜貽新說,「現在在單位里負一點責任,可跟你們那一代不同了。你們那一代多有威信,說話有人聽!現在不行了,像我們這些新提上來的,誰聽你的?沒有辦法,跟誰都得溝通。跳舞,也就是跟年輕人溝通的一種手段。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跳舞,太耗時間了。」

「李主任,那以後你別找我們跳舞了。」丁蘭蘭說,「何必呢,不喜歡跳,硬跳,多累得慌呀!」

「李主任您可真夠逗的,也沒人逼著你跳呀?」林雁冬也帶笑不笑的在一邊說。

「我不是這意思……」李傑明顧此失彼。

「好了,好了,」姜貽新出來解了圍,「來,你們說說吧!李主任想了解一下現場會的準備情況。你們兩個,誰先說?小林,要不你先彙報一下會議材料……」

李傑明忙笑著打斷他的話說:

「姜局長,您要這麼說,我可要回去了。呂主任是派我來學習、取經的。他對環保局這個現場會非常重視,還準備到會上講一講。所以,我們市經委也得做點準備工作。我今天來,就是想先把馬踏湖的治理經驗學到手。」

「哪裡,哪裡!」姜局長連連地搖著手,「李主任大客氣了。沒有市經委的大力支持,我們市的環保局能幹什麼?」

「哪裡,哪裡!」李傑明也搖起手來,「支持環保工作,也是我們份內的事,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兩位姑娘已經在上級和客人對面的沙發上坐下。見頭頭們仍在那裡以極其真誠的態度說著極其虛偽的套話,丁蘭蘭湊在林雁冬耳邊小聲評論說:

「瞧這些當官兒的,整天說這些沒用的,累不累呀!」

林雁冬也湊在丁蘭蘭耳邊說:

「老薑頭可不說沒用的,他指著人家拿錢呢。」

「沒錯兒!會議經費還沒有著落呢。」丁蘭蘭在辦公室管行政,了解內情。

雙方一個回合過去,姜貽新才眨了眨缺少光澤的三角眼,說道:

「李主任這麼謙虛,那好吧,小林,不叫彙報,你先把馬踏湖整治的情況簡單說一下。」

林雁冬把一個紅色的硬夾子放在自己的膝蓋上,低頭看了看面前的材料,又抬頭看了看對面的上級和客人,微笑道:

「其實,馬踏湖的污染情況,經委的同志都清楚,就不用多說了吧?」

姜貽新看看李傑明,不知道他想聽不想聽。今天這個不叫彙報的彙報會,是李傑明提出來的。人家想聽就說,人家不想聽就別說,說了也沒用。

李傑明盯著林雁冬好看的眼睛,一時走了神,什麼也沒聽見。待醒過夢來,忙說:

「對,對,這都是盡人皆知的,不用說了。」

林雁冬把夾子里的文件翻過去好幾頁,著重講了馬踏湖治理工程的技術方案、集資情況和統一思想認識的必要性與艱巨性。也許由於這個工程是她參加工作以來注入心血最多的第一個工程;也許是這總結勾起了她許多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回憶,她講得很激動。有時侃侃而談,像潺潺流水;有時慷慨陳詞,如滔滔瀑布。不要說是李傑明,連她的頂頭上司姜貽新和好友丁蘭蘭,都覺得這林雁冬真夠能說的。

最後,林雁冬才講到了工程的受益情況:

「治理後的馬踏湖總面積是六萬畝。經濟面積達兩萬三千畝,其中蘆葦種植面積一萬畝,藕五千畝;養魚六千五百畝。現在馬踏湖區的人是家家戶戶一隻船,頓頓桌上有魚蝦,前幾年老百姓把馬踏湖改名臭水坑,現在有叫它清水湖的……」

「好,好。」李傑明連連點頭。

「我只補充一點,」姜貽新拖著疲倦的聲音說,「馬踏湖地處清河上游,是清河的源頭之一。馬踏湖變成清水湖,對改善清河的水質也是有益的。當然,這種效益不可估計過高。」

「是啊,是啊。」李傑明又點頭。

「清河的污染,問題就大了。」林雁冬說,「馬踏湖和清河是互相影響的。馬踏湖治理了,可以部分改善清河水質;可是,清河還是在馬踏湖南邊流著,清河不清,污水還能從地下滲人湖裡。本來,我們建議旅遊局把馬踏湖開闢為旅遊點。他們說,關鍵就是南邊這條臭水河的問題……」

「好了,好了,」姜貽新長嘆了一口氣說,「丁蘭蘭,你把會務方面的情況彙報一下吧。」

「我們原訂會期是兩天,」丁蘭蘭說,「因為是環保系統的會,只請了各區縣環保局的,每個單位來兩個人,地點就在縣招待所。聽姜局長說,經委的意思是,會議由經委和環保局共同召開,這樣會議的規模就要擴大……」

「對,」李傑明說,「我們呂主任的意思是,要把各工業局、各大中型廠礦的一把手都找來,用馬踏湖這個典型,給他們上一堂生動的環保課。」

「呂主任這個建議太好啦!」林雁冬叫了起來。

「好是好,就是……」姜貽新欲言又止。

「姜局長,關於會議經費,我們也有一個建議。」李傑明說,「我們可以讓馬踏縣拿一部分,經委出一部分,你們環保……」

一聽這個實打實的建議,姜貽新的臉上才天晴了一會兒,笑呵呵的立刻說道:

「本來是我們環保的事,我們當然要拿一份。就這麼說定了,咱們三一三十一,具體會務我們包了。」

該說的都說了,李傑明笑嘻嘻地起身告辭。走到門邊,他像是忽然想起,又叫住林雁冬說:

「小林,你是不是有個姓王的親戚在香港?」

「姓王的親戚?在香港?沒有呀!」

「我昨天接到一個香港長途,是一個叫王耀光的打來的。他說是你把我的電話留給他的。」

「噢……有,有,」林雁冬想起來了,「不過,不是什麼親戚,是我外婆家的朋友。他說他想到大陸來建廠,我以為他說著玩的呢,怎麼,他真要來呀?」

「好像有點意思。」李傑明說,「小林,這位王先生要是真來了,還得請你幫我們做做工作啊!」

「義不容辭。誰讓我自己沒事兒找事兒呢!」

送走了李傑明,丁蘭蘭拍著林雁冬的肩膀,歪著腦袋悄悄地笑道:

「嘿,你注意沒有,他說話的時候,眼睛老盯著你!」

「誰?」

「裝傻,戴眼鏡兒的唄!」

「眼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