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魚龍變化 第一一二六章 殺盡倭奴覓封侯

遼陽,欽差督師行轅。

一大早,李昖照例帶著三位宰輔重臣叩轅門問安,值守的錦衣官校態度還算客氣,把他們請到花廳裡頭,落座奉茶。

正巧秦督師麾下親信陸遠志從庭前走過,尹斗壽趕緊站起來拱手問道:「秦侯爺起來了么?勞煩通傳一聲。」

「早著呢,咱們侯爺操勞國事、夙夜憂惕,夜裡老深才睡下,早晨總是起來晚的,還不都是為了你們朝鮮惹出來的這遭,對吧?」陸胖子呵呵地笑著,胖臉上的表情很欠揍。

眼睜睜地看著這廝揚長而去,尹斗壽裝了滿肚子氣,小聲抱怨:「什麼操勞國事,只怕是和兩位寵姬在床上操勞!」

尹斗壽是飽讀詩書的朝鮮儒家門生,這回真被氣壞了,才把平時無論如何都不肯說的話脫口而出。

「尹兄噤聲,當心隔牆有耳,被人風言風語傳幾句,壞了我主的復國大業。」李山海不咸不淡地說這麼兩句,端起茶碗撇撇浮沫,故意在國王李昖面前,顯得自己比尹斗壽心性持重。

柳成龍滿臉苦笑:「李兄,尹兄,秦督師如此作為,難道光復三都、廓清八道的大業,竟能托於此人?我看大明朝爭激烈,所用督師浪得虛名,咱們還得重用李舜臣等忠君愛國之士,徐圖恢複。」

李舜臣確實很能打仗,柳成龍加意提拔他,公心之外也有私心,因為李舜臣是他的親信。

國王李昖神情木然的坐在椅子上,茶水騰起的熱氣讓他的臉更加模糊,已落到亡國的境地,手下三位重臣還在勾心鬥角,他該大哭一場,還是乾脆一頭碰死算了?

秦督師架子大,早晨睡懶覺,朝鮮君臣卻不得不一大早跑來,等在廳上枯坐。

日上三竿,茶水換了幾遍,都寡淡得沒味兒了,終於後堂傳來一迭聲地喊,李昖等人精神一振:秦督師總算出來了!

秦林蟒袍玉帶而出,玉帶上沒掛那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兒,手裡也沒搖泥金摺扇,倒是腰間多了柄七星寶劍,九龍玉帶也不像尋常官員那樣束而不系、鬆鬆垮垮地懸在胸腹之間,而是以武將戎裝的方式緊緊扎在腰間,整個人顯得英氣勃勃,加上凝練有若實質的眼神,盡顯漢官威儀、英武氣象。

怎麼今天秦督師好像變了個人?朝鮮君臣暗暗納罕。

時至今日,李昖早不顧一國之主的體面了,反正除了三大臣也沒外人在這裡,他直截了當地跪在秦林腳下,連聲哀告:「小邦淪陷日寇之手,萬民倒懸、生靈塗炭,渴求王師之情,實如大旱之望雲霓、嬰兒之盼父母……且小兒臨海君、順和君被日寇俘虜,恐日久有變,則小邦綱紀不存,天朝威嚴何在?」

前面愛惜百姓的話都是幌子,後頭一句才是他的真心話,日寇襲來,國家淪陷之際,李昖離國逃往明朝避難,臨海君、順和君兩位王子被俘,日本如果利用這兩位搞個什麼監國,或者乾脆登基,再遙尊他為太上,效法宋高宗南渡故事,那李昖才傻眼了呢。

正所謂主辱臣死,李昖鬧到這步田地,三位朝鮮大臣也不能安安穩穩坐著了。

李山海聲淚俱下:「日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晉州被屠,百姓死者六萬餘,督師督師,何忍坐視?」

柳成龍軟硬兼施:「聞得督師平台召對,允諾五月平朝,如今遷延拖沓,豈不是欺君之罪嗎?」

尹斗壽怒髮衝冠,合身往秦林懷中撞去,伸手就拔他腰間佩劍。

莫不是要學藺相如澠池會上劫秦王,逼秦督師從速出兵?

李昖、李山海和柳成龍齊齊大呼:「不可!」

秦林兀自笑嘻嘻的,瞧著尹斗壽作何舉動。

卻見尹斗壽搶到寶劍,立馬倒轉過來橫在自己脖子上,瞋目怒視:「秦督師如不答應發兵,尹斗壽一腔熱血,即濺於督師之身!」

你死了才好!柳成龍和李山海大大地鬆口氣。

秦林不慌不忙笑容可掬:「尹議政何必如此?本侯這寶劍甚是鋒利,你拿穩了,小心割破脖子。」

話音剛落,尹斗壽果然覺得脖子涼涼的,伸手去一摸,有血浸出,嚇得他面如死灰,趕緊把劍拋下。

秦林輕輕巧巧接住劍柄,重新插回腰間鞘中,瞅著尹斗壽呵呵直樂:朝鮮君臣要真有伏劍自刎的剛烈,早就和日軍拚命戰死沙場了,何必如喪家犬般遠逃千里?

鬧了老大一場沒趣,李昖也沒臉待下去了,朝秦林長揖到地,轉身就朝外走,一邊走還一邊拿袖子抹眼淚:「總是我朝鮮命中該有此劫,天兵天將久久不發,我事天朝為君父,督師卻不肯待我為赤子!」

李昖雖然窩囊廢,對中國還是忠心耿耿的,被欺負之後立馬就找中國求援。

聽他說得可憐,秦林就笑了,看在他這點忠心上,招招手:「回來,誰說本侯不肯發兵?本侯即刻就要揮師南征!」

李昖喜出望外,立刻走回花廳,控背躬身擺出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柳成龍等人卻有幾分不耐,暗道秦督師莫不是哄咱們?遼陽方面,祖承訓的三千鐵騎幾乎全部扔在了平壤,就剩遼東總兵楊紹勛麾下數目不多的駐軍,再加上秦林帶來的不到一千錦衣官校,這點兵馬還不夠日軍塞牙縫的。

剛才走掉那陸胖子,一搖三晃的過來稟告:「戚帥麾下傳騎轅門外聽令。」

戚繼光?朝鮮君臣面面相覷。

秦林呵呵大笑:「快傳!」

那傳騎三十多歲,臉上溝壑縱橫,一看就是飽經北地風霜的軍中死士,單膝跪下抱拳行禮:「奉平倭總兵官戚繼光上啟秦督師,薊鎮新軍一萬五千奉徵調出山海關,經寧遠、廣寧、海州,日行百里,已過鞍山驛,距遼陽三十里!」

朝鮮君臣驚喜交集,戚繼光果然厲害,用兵之速真如飆發電舉,來得這麼快!

接官亭,秦林和戚繼光老友重逢,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戚繼光正當花甲之年,這個時代的武將都注重打熬身體,俞大猷活到七十六歲,鄧子龍年過古稀還在第一線衝鋒陷陣,戚帥未經摧折,面色黑紅飽滿,鬍鬚猶帶青黑色,只兩鬢略呈霜染,一雙虎目尤其精光灼灼,舊戰袍隱有血染,鑌鐵甲觸手生寒。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好一位當世名帥!

戚繼光虎目含淚,語聲掩去說不盡的辛酸,只剩下激動難平的喜悅:「時隔經年,末將枯坐薊鎮,聞得督師北定陰山、南平緬甸、揚威西洋,末將好生羨慕,恨不能投於麾下效力……如今終於輪到末將了,在秦督師帳下聽用,又可馳騁疆場,殺敵報國!」

秦林把臂言歡:「此次小弟奏請朝廷將戚老哥起複,正要借重一二。戚帥虎威之下,什麼平秀吉、小西行長、加藤清正,不過泥豬瓦犬耳,何足道哉!」

督師與名帥,同時大笑。

遼東名將李如松帶著三百鐵騎站在不遠處,戚繼光從薊鎮過來要經過遼東,自然瞞不過李家父子,李成梁即刻點兵要搶在戚帥前頭到遼陽,可遼東鐵騎雖精強,都是有家口田產的,倉促間大軍開拔,哪裡就能辦得到?李如松只好讓弟弟李如梅攢促後隊跟來,自己帶了三百親衛和戚繼光同行。

小部隊和大軍行動完全是兩個概念,戚繼光大軍日行百里已經極快,李如松只帶了三百親衛,一人雙馬,要搶到他前面卻也不難,可要打日軍,三百騎頂個什麼用?李如松由此知道自家父子治軍不如戚繼光,乾脆連這點風頭也不去爭了,謹守副將的本分。

戚繼光倒肯替李如松美言幾句,秦林與他略為寒暄。

朝鮮君臣就喜得眼淚鼻涕都快掉下來了,李昖搶上來連連作揖打躬:「不知秦督師、戚少保何時進兵?或三日,或五日,鄙人著令下邦官吏安排嚮導,籌措糧草。」

「兵貴神速,還要什麼三五日!」秦林大笑,然後斬釘截鐵地下達命令:「即刻出兵!傳令各軍,賞格一律加倍,發內帑直撥軍前,殺敵記功銓敘從寬,戰死將士典恤從優,擒斬敵有數名將者,賞銀千兩!朝鮮地方官員有敢推諉扯皮的,以延誤軍機論處,本侯持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李昖君臣悄悄把舌頭一吐,這位秦督師的威風實在大,惹不得也。

幾十員錦衣官校把秦林的話齊聲大吼三遍,邊軍將士歡聲雷動。

「末將得令!」戚繼光朝秦林抱拳行軍禮,然後翻身上馬,手中鎦金虎頭槍一擺:「各官將聽真,隨戚某往朝鮮平倭!」

火槍手鐵盔鐵胸甲、刺刀閃爍寒光,邊軍騎士腰系戚家刀、肩負迅雷槍,炮兵用偏廂車正廂車推著佛郎機、虎蹲炮,斥候夜不收遠遠撒開……新軍將士的隊伍在遼東平原上拉開,矯矯如龍,戰歌聲直入雲霄: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