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中日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第八卷 日本(一) 第十三章 孫子兵法

「你說什麼敵人在哪裡建了雷達站?你保證看清楚了嗎?」聽到回報,丁文彥立刻嚴肅的反問道。「你確定是雷達站嗎?」

聽到丁文彥的對話,張曙光顯然也嚴肅起來,在丁文彥的示意下連忙拿起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可是迫不及待的丁文彥顯然已經等不急電腦緩慢的開機了,轉而一把手胡嚕掉桌子上剩餘的花生和杯子,拽過一張朝鮮地圖耐心的比對起來。

「熙川與大興之間的妙香山附近~~!」耐心的聽著電話里的彙報,丁文彥用手指順著地圖上紅綠的線條小心的指點著。

「這裡,敵人在這麼靠前的地方布置雷達站?」看到丁文彥放下電話,張曙光立刻急迫的問道,「這,有點太大膽了吧。」

「是啊,太大膽了,除非他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附近部署的應該是朝鮮的一個步兵師,最好通知他們,把這裡的敵人用火力覆蓋掉,打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出他們的真實意圖來。」手指用力的按著地圖上的一個點,丁文彥若有所思的說道。

「清津,大興,……平壤~~!呵呵,老丁,你來看看,這三者幾乎處於一條線上啊~~!」耐心的對地圖端詳了好一會,張曙光忽然樂呵呵的說道。

「是啊,對於地面部隊來說,直線距離意味著最長,最艱難的一條路,而對於空軍來說,則意味著最短的一條路~~!」聽到張曙光的話,丁文彥沉吟了半晌後,低聲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敵人或許會派空軍打擊平壤?」張曙光一點就透,立刻反應道。

「或許吧,不過如果敵人真這麼做,為什麼不把前哨雷達站,安置在榮光呢?那裡只比大興附近靠後60多公里,但是卻更安全,至少目前是敵人控制~~!」雖然張曙光說出了丁文彥的設想,可是卻仍然沒有解開他的疑惑。

「可是妙香山海拔高啊,目前敵人無法獲得全部制空權,無論是前線的防空導彈,還是那些老舊的MIG-21至少都對他們有所威懾,這樣的話,預警機根本無法飛到附近,所以只能依靠地面雷達引導了。如果是我,要建的話,也會選這裡的。」聽到丁文彥的疑惑,張曙光思考了一會回答道。

「也不對,榮光前面是大峰山脈,這邊則是飛虎嶺山脈,這現在幾乎成了敵我控制線的代名詞,敵人如果真是考慮到引導用的話,為什麼不把雷達站設在大峰山脈中,而非要設在危險的妙香山呢?」張曙光的解釋,並沒有讓丁文彥滿意,他繼續說道。

「起碼制導距離上要遠一些。」張曙光說完這個理由,自己都覺得有點蒼白。

「不可能,難道敵人就僅僅因為這個理由,而而甘願冒讓自己的意圖暴露出來的危險嗎?」丁文彥冷冷的反駁道。

「那現在這裡辦?按雙方規定,這裡最高的指揮官是金大胖子,按理你得到任何情報都應該迅速彙報給他的。」看到丁文彥苦惱的樣子,張曙光連忙提醒道。

「是啊,現在也只有這樣了,那裡是他們的主要防區。」丁文彥無奈的說道,「叫平壤電話~~!」

「誰也不許幫他~!」看到有戰士要接過殷勇背上的裝備,老何忽然大喊了一聲制止道。

聽到老何的話,殷勇倔強的甩開身邊戰友的胳膊,然後吃力的把朝鮮翻譯的屍體向上顛了顛,繼續緩慢的走在隊伍最後。

「知道錯了嗎?」用眼角的餘光看了一眼殷勇,老何忽然沒頭沒腦的問道。

「知道了~~!」聽到老何的話,殷勇忽然大聲回答道。

「那說說吧,到底錯在那裡了?」聽到回答,老何嚴肅的轉過頭,繼續問道。

「無論對方是什麼人,哪怕是仇人,只要到了戰場上,都是戰友,就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殷勇吃力的挺了挺胸,繼續大聲回答道。

「是啊,就算是仇人,只要到了戰場都是戰友,記得,別把自己想的太強,蘭波只是電影的產物,真正的戰場,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們的戰友~~!」老何這句話既向是說給殷勇,又向是告訴在場的所有戰士一般。

「好了,把背包給我吧~~!」抬頭看了一眼殷勇全是汗水的臉,老何小聲說道。

「閣下,既然敵人已經發現了我們的前進雷達站,想來他們的指揮人員一定可以推測錯我們的真實意圖的~~!」參謀拘謹的站在先崎一身邊,小聲說道。

「中國古代,有個叫孫子的著名軍事家,他曾經寫過一本叫《孫子兵法》的書,雖然現在看起來,這本書相當的幼稚,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甚至當時的世界,這都是一本足以領先世界上千年的軍事著作,書中的主要含義,就是要讓軍隊隱藏自己的意圖。中國人在這本書的浸淫下,甚至連生活習慣中都透露著兵法的內涵~~!眾所周知,中國人是最善於隱藏自己意圖的民族,而戰爭也是同樣的道理,窺探敵人的意圖,隱藏自己的意圖,雖然戰爭到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所謂的高科技,但是這是否說明我們不需要兵法和謀略了呢?」沒有回答參謀的詢問,先崎一忽然反問道。

「全球軍事現代化的發展,確實為兵法謀略提出了新的挑戰~!」參謀顯然沒理會先崎一的問題,遲疑的說道。

「NO,NO,軍事現代化又怎麼樣,只能代表武器打的遠了點,偵察看的遠了點,士兵速度快了一點罷了,其實真正的決戰仍然是要靠這裡~~!」先崎一說到這裡,指了指自己的豬腦。

「這裡是中國三十年代後期,一直到現在所有戰爭的資料,包括戰役的部署,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從這裡,我們能看到什麼?」雖然不指望參謀能回答,先崎一仍然繼續問道。

參謀遲鈍的搖了搖頭。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人兵法上面,至少領先世界五十年~~!三十年代中國人發明的遊記戰理論,至今仍然廣泛的被使用在所有的戰場上,只不過現在的名字被冠以恐怖襲擊罷了,而同時期德國發明的閃電戰,蘇聯的裝甲大縱深理論,顯然在告訴發展的空軍力量面前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可是為什麼同時期的游擊戰卻仍然如此有活力,不會過期變質呢?這就是中國人的高明之處,再來看看五十年代後中國人的所經歷的所有戰爭,在這裡我們完全排除中國士兵驍勇的因素,單單看看那些將領們的指揮謀略,就完全可以領略到中國人的高明了。」先崎一說到這裡,興緻勃勃的打開卷宗。

「五十年代,朝鮮戰場,中國人已經投入了大部分兵力,可是偉大的麥克阿瑟將軍顯然仍然沒有意識到中國人已經全面參戰了,這明顯是料敵不明,而在三次戰役時,偉大的麥克阿瑟準備誘敵深入,可是卻被中國人很快識破了意圖,雖然後來的李微奇敏銳的發現了中國人後勤上的弱點,但是卻對敵人的意圖仍然不甚明了。

六十年代,中印戰爭,中國人更喜歡多路出擊,至少這樣的行動在現在仍然被很多國家的將領所排斥,可是我們在這裡卻可以清晰的看出這樣的好處,印度的防禦部隊被迅速的牽制在了自己的陣地上,根本無法進行機動轉移和迂迴,只能在敵人的打擊下苦捱著,並且最終在中國人包抄下被殲滅,顯然當時的印度指揮官根本不知道,到底那裡才是中國人的主力,或者他仍然執著的尋找中國人主要的進攻方向,卻不明白,中國人的進攻地點是可以隨著戰爭的變化而轉變的。

七十年代,中越戰爭,這次中國人明顯發揮了兵力上的優勢,雖然看似是全線推進,但仍然以雙線進攻的方式進行,並且主攻的角色迅速的在兩者之間轉換著,逼迫越南人與他們進行大兵團作戰。

以上這一切,都表明了一點,中國人善於把敵人調動起來,然後在敵人運動中尋找破綻消滅他們,而現在,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先崎一說到這裡,得意的笑了起來。

「您的意思是……」參謀聽到這裡,立刻興奮的追問道。

「當然,讓他們猜忌去吧,雷達站仍然按命令部署,對平壤的空襲計畫繼續執行,我們也要將朝鮮人調動起來,一旦平康一線的朝鮮部隊回防平壤,第六兵團將迅速佔領平康,將南北朝鮮的通道徹底卡死。」先崎一說到這裡,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

※※※

「一、和平誓約無相違者,天地縱雖盡,不可有改變。然則迎大明皇帝之賢女,可備日本之後紀。

二、兩國年來有間隙,勘合貿易近年斷絕。此時改之,官船商舶可有往來。

三、大明、日本通好不可有變更之旨,兩國朝權大臣,可寫下宣誓詞。(中略)

四、對大明割分八道,以四道並國城(漢城)可還朝鮮國王。(中略)

五、四道者既返還之,然則朝鮮王子並大臣一兩員為質,可渡海赴日本。(中略)

六、朝鮮國王之權臣累世不可有違背之旨,此可寫下誓言。

上述各節,已向大明敕使詳細陳述之矣。

文祿二年癸末六月二十八日

秀吉朱印」

——錄自《續善鄰國寶記》文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