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靈魂開竅時的風景

《美國》這本書里描繪的風景是精神獨立的早期風景,充滿了混飩和掙破這混飩的強烈情感。涉世不深的精神洋溢著生動,眼前洞開的黑暗使一切都變得無比奇異。有一股強大的磁力,將詩人吸進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許他暫時還不知道那個世界的真正起源,他只知道,他看見了與常人看見的完全不同的景色,他已經身不由己了。用自己激激情追隨奇蹟,描繪文,這是他唯一的選擇。當我們跟隨詩人進人這個陌生的世界探險時,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驚嘆:「多麼奇異啊!世界竟然是這樣的!」除了驚嘆之外還有恐怖,慘烈的事件不斷,甚至可以聞到血腥的氣味,那是新生兒從子宮裡誕生出來的氣味,伴隨著刀割般的疼痛——痛感來自分離。在這樣的文本里,創作成了不可思議的事,也成了一場追逐奇蹟的馬拉松運動;而不論那奇蹟有多麼的陰鬱、可怕,只因為靈魂自己能發光,它照亮這一切,一切就變得可以忍受了。是的,誕生的喜悅壓倒了分娩的慘痛。

文中多次提到有一種不寧靜的、陌生的「自然力」在主宰人類,也主宰著主人公。就是這股力使得主人公卡爾如同中了魔似的,馬不停蹄地奔向自己的命運,奔向藝術的故鄉。這種「自然力」實際上就是支撐詩人信念的根本。它的超級強大的外表往往掩蓋了它的發源的真實所在,因而誤使人們到外部去尋找。主人公卡爾是一位不平凡的少年,他的不平凡就在於他有著特殊的視覺,總能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東西,比如那種自然力。同時他的特殊感覺也害了他,使他不能再過一般人過的那種生活了。那種力是很奇怪的。你不看它時,它不來找你;你一看見它,它就要扭轉你的全部生活。一旦它主宰了人,人就再也無法逃脫,只能無限期地被它壓榨。世界隨之成了煉獄,能夠不死而又熬過來的人,才能有幸體驗到那種拯救。這部長篇小說就是這種神秘的力初顯神通的展示。這種力給人的表面印象往往是負面的,就好像它要摧毀個性,滅掉人體內的衝動似的。只有仔細感受過了之後,才會發現表面的印象全是錯誤的。那股力的後面隱藏了說不清的、奇怪的意圖,那意圖還未充分顯露。雖然被神奇的力所控制,主人公決不會放棄掙扎,停止努力。他正置身於矛盾之中,從幼稚走向成熟,未來的前景既寬廣又深邃。

全書貫穿了少年的傷感情緒,剛剛從精神上斷奶的主人公固執地嚮往著憐愛、溫情和庇護,一邊在征途上前進,一邊夢想重返那田園牧歌似的母體。而一種嚴酷的理性則針對他的這一弱點,不停地粉碎他那些虛假的夢、把世界的真實本質一層一層地剝給他看,讓他看了傷感,也促使他慢慢堅強,逐步地拋開不必要的憐憫心,義無反顧地投身於精神的追求。由「美國」作為象徵的這種理性精神,同主人公的傷感形成鮮明對照,一道構成了全書的基調。這種理性是精神覺醒的標誌。它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個毛孔,據守在每一個變遷的關口上,以便隨時向主人公說「不」;它不是要消滅傷感,取而代之,它只是要主人公不停留在傷感之中,只是要把他推向更高級、更純粹的情緒體驗。從母體出來後的一切體驗都是新奇的,不能適應的,情感只有不斷自我革命,磨出一層硬繭,才能在新情境之下發展。然而,關於古老的歐洲、關於家鄉、關於父母的苦澀而甜美的夢,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完全消失,反而以嶄新的形式再現了出來。那是否定之後的再否定,是命運的輪迴,而不是復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