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之卷 第二十八章 雄心(上)

大宋宣和七年四月十一,壬子。

基隆。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木頭匣子。

長、寬、高都是一尺兩寸,沒有上漆,沒有打磨,更沒有雕刻,完全是一個用幾塊榆木板釘起,說好聽點是樸實,說難聽點根本就是趕工出來的破爛貨。

匣子向空氣中散發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讓人噁心的味道,類似於鹹魚,但比臭鯗更令人作嘔,將御書房裡的木犀香氣攪得一團糟。

趙瑜斜著眼睛看著這個匣子,眉頭和鼻子都皺著,毫不掩飾心中的嫌惡。

「二郎,你不喜歡?」趙文饒有興緻的看著難得出現在趙瑜臉上的表情,能讓雄踞七海、虎視天下的東海王出現這種反應的事情,這世上已經不多了。

「我要這東西做什麼,豬頭肉還能下酒,這玩意兒能嗎?」

「還以二郎你會高興太廟裡又多了個收藏品!」

「是別人送來的,又不是我斬獲的,我可沒臉拿到太廟裡去。」

趙文大笑起來,的確,能送入太廟的只有通過血戰獲得的戰利品,這匣子里的什物可不夠資格。不過他很清楚,趙瑜如此嫌惡,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那二郎你打算怎麼處理呢?丟掉?還是轉送?」他問道。

「送給我們的哪位族叔做壽禮如何?百年死敵最後地皇帝的首級,他應該會很喜歡罷。」

「不是應該。是肯定!道君皇帝不像二郎你這樣重臉面,肯定會興高采烈的把這匣子里的天祚皇帝首級,祭告天地、供入太廟的。」

是的,這是天祚的首級。

收到這份突如其來地禮物,趙瑜和趙文都是吃驚不已。任誰也想不到,當年長生島上的漏網之魚,會帶著這樣地一份大禮來投奔東海。而當看見改頭換面。化妝成僧侶的完顏活女被帶到眼前的時候,天津的文武兩位主官也同樣的驚詫莫名。

對於應州發生的戰事。東海的情報網並沒有放過,而天祚皇帝在那場戰事以後,又沒了消息也是事實。再加上一系列天祚地隨聲物品和印璽做證據,讓人不由得深信完顏活女的解釋。

不過吃驚歸吃驚,東海上下對遼國天子的首級卻都沒什麼興趣,趙瑜現在的反應也說明了這一切。儘管他並不懷疑完顏活女來投的真實性——再怎麼說,拿天祚遺骸來送禮未免也太大方了。天祚皇帝雖然昏聵無比。但他畢竟是遼國存續的標誌,只要能確認他的死訊,金國治下的州縣瞬時就會安穩下來。用他地首級,換取一個在東海安插間諜的機會,那也是太大材小用了一點——只是,這份禮物對於實現趙瑜的目標卻是反效果。

不確認天祚死訊,金人就不敢南下,在宋金海上之盟中。金人也跟大宋約定『不得存天祚,彼此得即殺之』。後院起火,對於在外的大軍來說,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趙瑜盼靖康之變,已經盼了許久,不想再看到金人的行動再被耽擱。如此節外生枝之事更非他所願。

趙瑜拿起與天祚首級一起送來地印璽,比起現在趙瑜所用、由大宋所賜金質的東安王印,這枚由青玉製成、三寸大小、以龍為鈕的定命寶當然要貴重許多。雖然這不是遼國的傳國璽——早在兩年前,遼國國璽就已經落入金人之手——但也足以證明首級的身份。

「把這枚印璽,再加上天祚皇帝的首級一起送去東京。大張旗鼓點,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的傳到金人的耳朵里。」趙瑜把大遼定命寶在手中一拋一接,漫不經心地下著命令。

「知道了。」趙文點頭。他很清楚,給道君皇帝送禮是虛地,真正的關鍵是要讓金人確定耶律延禧地死訊。不管怎麼說,在完顏部中。完顏活女並不是無名之輩。在余睹谷中突然消失、繼而又出現在東海的他。再加上天祚的首級與印璽,應該能讓金人相信這一切。

「來人!」趙瑜對門外喚了一聲。一個才十歲出頭長得眉清目秀的南洋小土著應聲走進趙瑜的御書房中。

「把這個匣子和玉璽收入閣中放好!過兩天會有人來取。」趙瑜指了指匣子和印璽,對小土著說道。

小土著點頭行禮,小心翼翼的捧起兩物,倒退了出去。進出書房的過程中,他沒發出半點聲音。

「這就是武弟送來的閹人?」趙文看著小土著一進一出,轉頭問著趙瑜。

趙瑜眯起眼望向趙文,大有深意的一笑:「明知故問,不是你給武兄弟出得主意?」

「呃……」被趙瑜直言拆穿,趙文乾笑了兩聲,心中卻是一陣發寒,他沒想到趙瑜連這點私密之事都一清二楚,「我也是看宮裡人手實在太少了,諾大的宮裡,輪班的近衛營不算,就二三十個宮女服侍,連一般的大戶人家都不如。以我東海的國勢,不說跟大宋比罷,好歹也不能比金人差啊。所以就寫信跟武弟提了一句。沒想到他便自作主張送來了這麼百十號被閹割掉的土著。」

不必趙文說,趙瑜也知道作為一國之主,身邊沒有幾個內侍,在外人眼裡總是一件奇怪的事。只是也許是來自後世的偏見也說不定,他一想到身邊圍著一群陰陽怪氣、不男不女的東西,心裡就有些不舒服。因此一直以來,東海王宮中都沒有宦官的身影。

為這事,連陳正匯都暗地裡勸諫過數次。士大夫們沒一個會喜歡閹人。但他們也知道,宮廷中,不可能只用侍女。但若是用那些正常的男性,免不了會鬧出些傷害王家顏面地醜事。現在趙瑜身邊人少,看顧得過來,到也無妨,但總得為日後考慮。

所以今次之事。不只趙文,連陳正匯都參了一腳。如果沒有陳國相提醒。趙文這位海寇出身的總參謀長也想不到要為趙瑜準備宦官。接到趙文的書信,趙武精心挑選了百多個聰明伶俐、賣相也過得去的土著男孩,讓手下的軍醫把他們都處理乾淨。東海的外科手術水平獨步於這個時代,做起閹割手術來,比起東京城中那些父子傳承上百年的蠶室快刀手,技術仍要強出許多,手術死亡率甚至壓到百分之五以下。

對於三人此舉。趙瑜感覺很矛盾。一方面是陳正匯和趙文瞞著他自作主張,讓他心中很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清楚幾人之所以會這麼做,完全是一派忠心,為他考慮罷了。想罵也不好罵,誇也不便誇,只能默不做聲地笑納了了事。

而至於被送來的這批閹割後地男童。趙瑜倒沒多少想法,拿來用就是了,好歹是宮中人手補充,而且這些小內侍看起來與平常男孩沒什麼兩樣,不像趙瑜想像中的那般讓人不快。

僅僅兩三天的功夫,趙瑜便已經習慣了身邊多了幾個內侍。有了這些宦官。他便用不著拿身邊的侍衛充當雜役,也不用再看到一個個侍女在身邊搔首弄姿,用著也十分順手——尤其只聽不說的這一點讓趙瑜很欣賞,真不知道趙武是怎麼培訓出來的。

「這次就算了。」趙瑜搖頭說著,「但以後絕不可如此自作主張。」幸虧這些人是趙武送來,若是其他將領,他免不了要起些疑心,更不會放心使用。「不過,既然用上了,就得把章程立起來。萬事都得有個名目。總不能日後隨心所欲的讓閹人入宮。」

「二郎。你有什麼想法?」趙文問道。他心知趙瑜一旦把話說出口,多半心裡已經有了盤算。

「我對內侍官制也不熟悉。還是讓陳先生去操心。」內侍官依大宋例,本就是政事堂地轄下,不論是宮內晉陞還是出外任職,都要宰輔籤押同意才行,所以那些閹人見了宰相無不戰戰兢兢,全無舊唐時的威風——當然,如今的童貫、梁師成等人是特例——現在趙瑜把草創製度的任務交給陳正匯,也是為了防止日後出現閹宦亂國的景象,「不過,我不打算用漢兒為內侍,華夏神胄,不能用之為賤奴。」

「都用土著?!」趙文奇問道。閹割四夷的幼童入宮是漢家王朝的傳統,這也是征服者的象徵,但畢竟用得多地還是漢人,別的不說,就是語言交流也方便。「今次武弟送來的百多人里,會說漢話的好像就只有寥寥幾人罷?要是用得漢人,根本不會有這個問題。」

「教小孩子說話有什麼難的?不過幾個月的事。倭人、高麗、南洋土著,又或是党項、女真都可以,崑崙奴也行,就是不得用漢人。有那麼多異族可用,何必害自家人。」趙瑜可不在乎什麼語言不通,他只是不想看到漢人被閹割。

能來到這個時代,他隱隱地有著自己是天選之子的想法,尤其是近年來手中的實力日增,離大位也越來越近,更是覺得自家有天命在身。上天不會無緣無故把他送來這個時代,那他的任務是什麼?趙瑜時常會想起這個問題。

僅僅為了防止中原淪入韃虜之手?還是更進一步,讓中華文明圈範圍變得更大,讓漢人的腳步走得更遠?在他想來,應該是後者。這個時代,就趙瑜看到的、聽到的以及了解到的,就算沒有他出現,富庶繁華的大宋比起四夷也要遠遠強出數百年,就連遼國天佑皇帝,在他鑄造的銀佛背後,也刻上了『願後世生中國』地字句。這樣地文明不該毀於只知殺戮劫掠的蠻族!

把漢家文明擴張到全世界,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