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之卷 第九章 懲戒(下)

政和六年十一月十三,壬寅。

基隆堡,參謀室軍議堂。

這一日,自趙瑜以下,基隆堡內地所有東海頭領們,都聚集到這間軍議堂中,細細聆聽關於對交趾作戰,參謀室所作出的戰前分析。

經過了數年的發展,東海參謀室早已不是當初十幾個初出茅廬的小子聚集打混、凈出些餿主意的地方。現在的參謀室,已是擁有五十多名具備豐富作戰指揮經驗的軍官,以及兩倍數目的軍士和實習生,完全正規化的軍事機構。除了軍法和人事,東海的一切與軍事有關的計畫、條例、軍備生產、情報搜集,都是由此處擬定,再交由趙瑜過目批准,最後推行實施實施。

參謀室轄下,有制定軍事計畫的作戰房、有掌管情報、地理的職方房、有負責編寫訓練大綱、制度條例的訓練條例房、還有監督軍備設計生產的軍器監,相對於尚處在草創階段的東海政府機構,屬於軍事系統的參謀室已可算是獠牙、利爪俱已長全,開始對外張牙舞爪的猛獸。

這個一百六十多人的軍事機關,直接控制著東海十一處大小軍寨的兩千守軍,三十一條擁有火炮的重型戰船、四千七百名水兵,和四個營總計三千人的野戰陸軍,除此之外,東海所有商船,都可以隨時轉換身份,讓東海參謀室所掌控的兵力再添上四百條海船。一萬兩千人——東海對外號稱精兵兩萬,並不是信口開河。

兩萬精兵,在東亞大陸上,絕不算多。大宋擁兵百萬;契丹雖然接連大敗,幾十萬強軍灰飛煙滅,但仍能同西夏一樣,聚集起三十萬以上地兵力;女真剛剛興起。雖然人口不盛,不過全力動員。依然能湊齊十萬精兵,足以橫掃天下;而高麗、日本辟居一隅,難以與以上各家爭雄,但也都各自擁有數萬甲兵。

東海現在的這點人,對比起上述各國,簡直微不足道。不過,如果目標是南洋諸國。卻是綽綽有餘。麻逸、占城、勃泥、三佛齊,這些環南海的土著邦國,軍備不興,兵力不盛,無一家可與東海抗衡。就算是最強的交趾,儘管必要時能拉出七八萬大軍,但真正屬於常備兵員的『天子兵』也不過萬餘。

「其中,駐紮在交趾國都升龍府。相當于禁軍,護衛交趾宮室的御龍、武勝等八軍,各有兩百人,總計不過千六。除此以外,還有雄略、永健等九軍,總計三千人。屬於雜役廂軍,並沒有多少戰鬥力。」

「也就是說,如果以最快戰速直入富良江,攻打升龍府,讓交趾各州府來不及救援,我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就只有這四千六百人?」趙瑜問著拿著短棍,指指點點、侃侃而談地參謀,低頭看著眼前巨大的沙盤。

東海地製圖技術獨步當世,而輿圖擁有量也僅次於大宋。這些地圖、海圖都珍藏在參謀室輿圖閣中。放滿了幾十具架閣。海圖囊括了凌牙門(新加坡)以東。日本以西,南洋、東海、北海等三大海域;而地圖。則不但有大宋沿海各州縣的,還有契丹遼東、女真會寧、高麗開京、日本太宰府、交趾升龍府等東海商人踏足過地域、城市。

趙瑜面前長闊各有半丈的沙盤,就是根據幾十張與交趾有關地圖,綜合起來所製作的。用了上百斤的蜜蠟和木屑,整整費了兩天時間。包括了交趾沿海州縣,以及從入海口到升龍府的富良江兩岸的地形地貌,道路關卡和兵力部署。有此細緻詳盡地沙盤,參謀的敘述也就直觀了許多。讓以趙瑜、趙文為首的,所有圍在沙盤旁的頭領們,都能聽得心領神會。

那參謀指著升龍府的模型:「如果加上城中百官家中的家丁、護衛,也許能有五六千人。而且,一旦攻擊不順,讓交趾人緩過氣來,把城裡的百姓組織起,屆時要面對的將有兩萬人之多。但只要利用火炮和炸藥,以最快速度攻進城中,那麼能給我們造成威脅地,就只剩八個軍一千六百的交趾禁軍。」

「有道理!」眾頭領紛紛點頭同意。面對面的白刃戰不同於站在城上射箭擲石,不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其心理、神經絕對經受不起近在咫尺的血腥和殺戮。東海軍常年整訓,在最下面直接帶隊的隊正隊副們,也都是在戰場上見過血地漢子,自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而那些沒經過多少訓練的雜兵,以及臨時徵募起的百姓,助陣打順風仗可以,一旦正面廝殺,『一潰千里』、『紛紛作鳥獸散』,對他們來說並不是誇張的形容詞。

「根據你們計算,此戰需要出兵多少?」趙瑜又問道。

「自然是越多越為穩妥!不過按大當家你的要求,要在十日內出兵。這麼短的時間,所能調集的兵力,最多不過八千人。如果再留下必要的守島兵,能動用的陸軍營頭就只有兩支,戰船十五艘,商船四十艘,總共六千人。」

「只有六千?」趙文皺眉道,「攻城難於野戰,而巷戰又難於攻城。升龍府好歹也是擁有數萬丁口地大城,如果攻進城中,陷入巷戰地話,那該如何處置?就這六千人,兩個陸軍營,能夠完成升龍府中的城內作戰任務嗎?」

「不會有巷戰!」參謀搖頭道:「升龍府城周不過十五里,城內屋舍緊密,又多是以竹、木為材,只要進城後放把火,分兩千人守住幾條穿城大街,就完全不用擔心在巷戰中損耗兵力。剩下地四千人,就算留下守船的必要人手,也足以攻下交趾王宮。」這參謀說得輕描淡寫,一張嘴便把升龍府的幾萬軍民送進了火海。不過在場眾人聽得也只覺平常,殺得只是交趾的土著,悲天憫人、於心不忍的矯情,在他們這些人心中,絲毫也無。

「富良江水文如何,龍王號戰列艦能否駛入?升龍府的港口碼頭又如何,能停靠多少料的戰船?」趙瑜接著問道。升龍府在富良江入海口上游近兩百里,如果江水不夠深,又或是港口太過狹小,東海的戰船就很難派上用場。

東海的三十一艘戰艦分為戰列艦和巡洋艦兩個等級。其中戰列艦隻有三艘,高達四千五百料的載重,各裝備有二十四門長炮,分屬趙瑜、趙武和陳五——趙瑜的座艦即號為龍王;而其餘二十八艘巡洋艦就小了許多,不過八門炮,兩千五百料;雖然東海這些戰列艦和巡洋艦的火力,相對於後世的西方戰艦,薄弱得可笑,但在這個時代的海洋上,卻找不到任何對手。

面對這三十一艘超越時代的戰艦,最好的辦法,就是躲在內河中,不要出海。大宋入海河川難以計數,除了揚子江、浙江等少數幾條河流外,其他河流,就算是黃、淮、濟、閩,以東海戰船的吃水深度,貿然深入,擱淺的幾率極大。若是交趾的富良江也是如此,這一仗可就難打了。

「大當家放心!就算到了升龍府,富良江仍有近兩里寬,江心水道也有數丈深,龍王號可通行無礙,而升龍府碼頭,去年曾加以擴建,停泊下五千料的海船沒有任何問題。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此行是逆流而上,風向亦是難定,以戰船入江,快得話,也許兩日,慢得話,也許十天都到不了。這樣恐會貽誤戰機。以參謀室的意見,載兵入江的船隻還是用車船為上。」

「車船?」趙文問道,「可是昌化江里的那三十艘?」東海為了把瓊崖的石祿鐵礦所產出的礦石運至昌化港,都是利用車船沿江往返,其速度不是張帆划槳能比。

「正是!」

趙文皺眉:「車船無帆,難道你要人踩著踏板,從瓊崖行到交趾嗎?四五百里的海程啊!」

「系在海船之後就可以!」參謀立刻答道,顯得胸有成竹,「現在是冬日,瓊海的風浪不大,用繩索拖曳,三十艘車船至少能有二十艘可抵達富良江口。這還是最壞的預計,當初把這些車船從基隆拖到昌化,兩千裏海路,也不過散了六艘,其中的四艘,最後還是自己經海路回的台灣。」

趙文哦了一聲,不再言語,這事他幾乎都忘了。

參謀繼續說道:「為以防萬一。過海時,士兵可以留在海船上,等到了江口,再行換乘。而且所有的車船,在設計建造時,都留有兩門炮位,裝上火炮,不必擔心交趾的水軍。以車船的速度,只需一天,便能殺到升龍府外……」

頭領們不斷詰問,參謀對答如流。最後,趙瑜滿意點頭,「看起來你們倒是做了不少功課,算得上滴水不漏了!」

參謀躬身:「謝大當家誇獎!」

「既然如此,計畫就這麼定下來了。此戰事關重大,就由我親自領軍。十日之後,兵出交趾!得讓李乾德知道,宋廷可以在他殺了十萬軍民後繼續封他官做,但我東海,卻會讓他明白,什麼叫『明犯強漢者……』」趙瑜頓了一頓,接著厲聲大吼:「雖遠必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