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之卷 第二十六章 失算(下)

眼見著衢山航標烽火遙遙在望,鄭家的兩艘船隻相繼在海上划了個弧線,輕巧如一葉扁舟,無聲無息的把船頭改向了東北方。站在船上,如果閉起眼睛,忽視掉海風,根本感覺不到船向發生了改變。

「不愧是衢山船坊的船,打著馬大工的字型大小」鄭凌抬腳踩了踩甲板,「操舵轉向比起泉州打造的那些貨色強了不知多少。」

「哼!」鄭慶冷哼一聲,「四千五百貫一艘,要是再差了,還有的人買嗎?」他是不忿氣,在泉州,普通的新造千五百料海船頂天了一千八百貫,若是換了樟木、格木等上好木料加以精雕細琢,也不過兩千五的樣子。但這衢山船倒好,下水兩年,跑了兩趟南洋的二手貨都敢報出四千五百貫的價碼,且是實打實,不待還價的。虧了這兩艘船是在泉州掛牌的,要是在興化軍老家裡,鄭慶早提刀子把那趁火打劫、漫天要價的船牙子砍成兩段了。

鄭凌撫摸著船舷。長條船板厚厚的釘了三層,釘孔和船板之間都被油灰封住,撫過去,平滑一片,就如新磨的銅鏡一般,他讚歎著:「這手工,四千五百貫錢花得值啊!再說,要是駕著家裡的福船來昌國,就太扎眼了!」

「……嗯!說得也是!」鄭慶點頭。鄭凌說得確是沒錯。這兩年,兩浙外海上跑的新近海船,都是仿著衢山船的式樣,船身修長,桅杆高聳,形制同舊式海船差了不少,與福船的區別一眼就能看出。要是突然有兩艘福船行在一群衢山船中,就如一群白羊中混了兩隻黑羊進來,的確扎眼,說不定就會被趙家的眼線盯上。雖然按鄭凌早前的猜測,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但這點風險不值得冒。

「不過,」提起衢山船,鄭慶便想起一直想問卻又忘了問的事,「衢山船那麼多,何必一定要買衢山船坊的,其他船坊出品的衢山船應是便宜不少罷!家裡公帳也只剩三四萬貫了,買這兩艘船一下去了三成。」

鄭凌笑了一下:「既然要買就買好的,不上不下,錢花的卻冤枉了。慶叔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我潛去衢山探查的時候,也曾順道去兩浙路的幾家大船坊走了一趟。在那幾家船坊,與我們腳下這兩艘形制相同的衢山船,作價也要兩千五百貫,但做工還不如泉州的精細。跟衢山比起來,差得更遠。」他搖頭感嘆:「明州船場傳承幾百年的老字號,畢竟不是那些新起的暴發戶能比得上的。」

「就算如此,四千五百貫也太貴了。衢山船坊,這型號新制海船卻也不過三千五!跑了兩年的舊船,竟然比新的還要貴上一千貫!」提起這事,鄭慶就是一肚子火氣,福建路上從來都是鄭家拿刀斬人,現在卻給中介舊船買賣的船牙子血淋淋的反斬了一刀,他鄭慶幾曾吃過這等冤枉虧。

「沒奈何!」鄭凌很無奈,「衢山船坊的訂單都排到四年後了,哪裡等得起!?不過……只要攻下衢山,奪了船坊,到時要船有船,要錢卻也有錢啊!」說著,他陰陰笑了起來。空中一絲殘月映照,鄭凌臉上的陰影扭動,一片猙獰。

衢山船坊每年出產各式大小海舶一百五十餘艘,其中最好的兩成留作自用,其餘的則向外發賣。兩浙路的船主們對此趨之若鶩,爭先搶購,就算要排隊等上幾年也毫不在意。當年浪港寨的幾次海戰,以及良鄉船行的順利運作,早把衢山船坊和馬大工的名號打出去了。船速快,載貨多,抗風浪,易操縱,同時還經過了海戰的證明,極是堅實耐用,哪個船主不喜歡這樣的船?

鄭凌笑聲一收,又扳著手指算道:「我找人計算過衢山船坊的成本,材料人工都加上,平均一艘船仍能凈賺上五百,一年發賣一百二十艘,那是整整六萬貫!我們家不惜壞了名聲,拉下麵皮,辛辛苦苦的在海上來回跑著,每年也不過掙上七八萬貫!衢山單單一家船坊就快趕上家裡全年的收入了。何況他們是凈入,而家裡還要貼上老本去喂那些餓狼!……實在差得太遠啊!」

鄭慶連連點頭,這些數字他聽鄭凌說了多次,但每次再聽,心中依然會升起一團熱火,灼得口乾舌燥,眼中都冒著金光。為這些錢,就算再次下海做賊都值了。他望著遠處,夜色下那條如蛟龍般細長的陰影,只看得一群肥羊在上面跳動。衢山並不僅僅是一家船坊,衢山港、良鄉船行、還有一些雜用作坊,都是日進斗金的買賣。衢山牌的牙刷牙粉,自從鄭凌在衢山走過一趟後,現在鄭家上下日常都在用著。

現在誰還能記得,在五六年前,衢山前身的浪港寨,卻僅是個窮得叮噹響的鄉下破落戶,鄭九當年每每聽人把他跟昌國的窮鬼趙櫓相提並論,總是不屑的吐口口水。但風水輪流轉,從五年前開始,浪港寨就日漸興盛,漸漸把鄭家甩在了後面,尤其是趙瑜當家後,衢山島上彷彿變成了金山,去過當地的客商都大讚著島上的富庶,反觀鄭家,鄭九雖是升了官,但財一點沒發,家計反而日漸窘迫,一點棺材本都快蝕光了。兩廂對比,鄭慶不由得感嘆著:「趙二郎還真是有些點石成金的本事啊!」

心中的感慨脫口而出,他立刻驚醒,這話不該在鄭凌面前說的。鄭凌、趙瑜兩人年歲相當,鄭凌一向把趙瑜視為假想敵,對趙二郎的成績並不服氣。當然,這只是鄭凌私下裡的想法,只有親近之人方才知曉,若是公開出來,卻只會惹人譏嘲。臨危出陣、大敗官軍的浪港趙二,在江湖上的評價,比背信棄義的鄭九還要高上許多,遑論沒什麼名氣的鄭凌。

鄭凌輕搖頭,對鄭慶的失言並不在意。平日里,若是有人這麼說,他定會怒氣難耐,但今天,趙瑜的一番心血眼見著都要化為流水,給鄭家做了嫁衣裳,他又怎會再生閑氣?他自負而笑:「趙二郎武功過人,又有經濟,實是一等一的人才,只是說起謀略,還差了那麼一點。」

見鄭凌自誇,鄭慶隨口附和了幾句,心下卻隱隱有些憂慮。鄭凌恐怕沒有想過,幾乎把鄭家陷入絕境的買路錢,可是衢山當先奉上,而福建路上酒店驛站中的那些傳言,也不會憑空自生,如果這些都是有人暗中操作,除了衢山,還會是誰?若是趙瑜如此深謀遠慮,那這次偷襲真的會如預計中的那般順利嗎?不過,這些想法也只能放在心底,大戰當前,作為首領,慢軍心的話不能亂說。所謂一言成讖,故老相傳,開戰前,若是將領說些不吉利的話,戰鬥時往往就會實現。這雖是迷信,但鄭慶卻也不會去故意犯那忌諱。

衢山漸漸近了,原本海平線上的淡淡陰影已成了一團濃墨,鄭慶算了下風向船速,大約還有一個時辰就要到衢山船坊港。他扭頭對鄭凌道:「凌哥兒,該把孩兒們喚起來了!」

鄭凌點頭:「慶叔說的是。」他喚來遠遠地站在一旁的兩個親衛,吩咐了幾句。一個親衛奉命下艙,而另一個則奔到船艉樓上,從懷裡掏出火摺子,燃起後,在空中划了兩個圓,又揮舞了幾下。不一刻,後面的那艘海船,也亮起一點火星,在空中舞著,做出回應。

底艙下的振動傳了上來,一陣一陣,鄭凌用腳底板感受著,笑道:「還是衢山船能載人。一條船里擠了四百兵卒,帶著兵甲弓弩,若是同樣大小的福船,三五天內就要有疫病了。哪比得衢山船,還有空地兒裝食水。」

鄭慶深表贊同:「確實如此。」吊床是個好東西,而衢山船的船艙布置則更加精妙,要說起船隻設計,馬林溪的確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名匠師。

密集的腳步聲在甲板下響起,漸漸移到艙口,一批百人的鄭家子弟兵著甲持兵,跟著幾個頭領,分隊成列,行了上來。在鄭慶、鄭凌身前,整隊排列,齊齊低頭行禮。他們是此戰先鋒,而其餘三百士卒還在底艙守候。

鄭慶頷首回禮,立在眾人面前,也不多話,一指遠處的衢山陰影,引得眾人齊齊望去。厲聲道:「衢山就在那裡,金銀財帛也在那裡!能搶到多少,就看你們本事!若不想再過苦日子,今天就給我拚命!日後是喝粥吃飯,便要看今日!」

百人齊聲低喝,如同平地中捲起一陣悶雷,炸得人耳嗡嗡作響。一百多雙眼睛,泛著綠光盯著衢山,如狼,似虎,儘是貪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