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踴躍

朝會以失敗而告終,內閣那邊又死活不贊同發行國債的提議,如此,黃來福只好採用最後一種方法了。

其實黃來福可以理解為什麼閣臣百官們都提議向百姓們加征農稅,因為這筆錢最後怎麼樣也加派不到他們頭上去,就算加派,完全可以轉嫁到小民頭上去。

而萬曆皇帝的開礦榷稅,主體是向官員、富戶、大商賈們徵收商稅,自然是遭到天下百官及御史們的強烈反對了,這也是為什麼朝會中御史們突然竄出,反應激烈的緣故。

大明的文官集團發展到現在,思想始終處於極度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們從小飽讀聖賢書,立志修身治國平天下。另一方面,他們時時又存在著公利與私利之爭,特別是進入明中期後,所謂的官員,早己是商賈及地主士紳的代名詞。

在朝中,百官們可以大談百姓之苦,但如果天下賦稅由小民向他們頭上傾斜一些的話,他們又會啞口不談,或是強烈抗爭。特別是明末時,出於利益的考量,幾乎整個文官集團都站到皇室的對立面去,這也是為什麼明朝皇帝不得不持續重用太監的緣故。

對這內中的緣由,黃來福多少還是了解的。至於戶部不願意背上發行國債的包袱,什麼國之體統都是廢話,他們不願意承擔責任罷了。

看來只有自己出面了!

在朝會後,黃來福對萬曆帝道:「皇上,閣臣及百官不贊成發行國債,這也不要緊,就由微臣獨自來發行好了,微臣有信心,先期第一批國債,至少可以籌備白銀三百萬兩以上!」

萬曆帝嘆了口氣,道:「只有如此了!」

他感動地看著黃來福道:「黃愛卿,有勞你了!」

黃來福又說起了以前那句話:「為皇上分憂,微臣義不容辭。」

……

有關朝會的消息己是在京師中傳得沸沸揚揚,而這幾天中,又是傳出風聲,那個黃來福,要繞過戶部,獨自承擔國債發行之事。

立時這個消息讓京師輿論一振,百官們都是興味昂然地看著黃來福忙這忙那,心想到時倒要看看這個武夫會出什麼丑,各人言談中,都頗有興災樂禍的味道。

只有許多在京師的商人們生出了許多心思,這些天中,與黃來福交好的晉商會館值年首人王崇義迎來了拜訪潮。

一連多天,黃來福招渠源銳及王崇義敘話,神神秘秘的,更是引起外界的普遍猜想。而且關於這個事情,還成為許多北京市民茶餘飯後議論的熱門話題,很多茶樓酒肆,都在傳揚著各樣的內幕消息。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五日,京師,棋盤街晉商會館。

這天,在會館的大廳上,可說是商賈雲集,不但在京的晉商頭面人物,就是許多京商,徽商,粵商,湖商,閩商等在京頭面人物,今日也是濟濟滿堂。

此時在上首中,晉商會館值年首人王崇義正與渠源銳言笑晏晏,二人不時低語著什麼。而在下首兩旁,一干錦衣華服的商人們也是神情各異,不時有人在交頭接耳著。

王崇義站起身來道:「諸位,諸位,今日我們有幸,請到渠大掌柜,來為大家講解黃大人發行的債券之事,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當面詢問渠掌柜,相信他會回答大家所有疑問的!」

渠源銳也是站起身來,向各人團團一揖道:「諸位前輩,源銳受軍門所託,向外界發行東征債券一事,大家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可以詢問鄙人,鄙人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由於閣臣百官的強烈反對,黃來福自然不能用國債這種有著明顯標記的名稱,而改用了東征債券這個私人味道濃厚一點的名字。

在場的商人們都是商界中翻滾出來的,所謂民間的借貸也見多了,他們中許多人就是辦錢莊的,債券是什麼意思,他們自然知道,雖然有點新鮮。當下一個商人站起來道:「敢問渠掌柜,這東征債券,將會如何發行,利息又如何算呢?」

渠源銳道:「我們這個東征債券,面額不等,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記名債券,大家可以自由轉讓買賣,而且年利很高,每一年付息一次,年息在一錢二分左右,五年後,還可以償付本金。」

說著渠源銳拍拍手,幾個夥計出來,向各人展示了幾張此次發行債券的票樣,只見這些債券都是樣式精美,上書「東征債券」幾個大字,還有票面金額,還本期限,債券利率,發行人山西鎮總兵黃來福名字等,上面還蓋著黃來福的總兵大印。

債券面額每張最小一百兩,最大面額為一萬兩。

眾商人紛紛傳看,都是心動,按現在民間的利息計算,年息一年超過一錢五分的,屬於高利貸。不過年息在一錢二分,也算是回報非常豐厚了,由不得各人不動心。

這種利息,放在後世也是非常可觀的,這也是黃來福第一次發行債券,所以盡量回報高些,等以後上了渠道後,利息就不會這麼高了。

不過各人傳看的同時,又起了另一個疑慮。

一位京商又道:「黃軍門名滿天下,非是我等信不過黃大人……只是,這個,我想請問渠掌柜,黃軍門發行這個債券,有什麼擔保抵押沒有?」

眼下的大明還沒有什麼信用債券之說,要發行債券,肯定要有什麼明顯的財產擔保抵押,雖然這些年黃來福在大明的商業神話,讓許多商賈們想與他合作。

而且每張債券也都蓋上黃來福的總兵大印,不會到時找不到負責的人。不過一碼歸一碼,購買這個大批量的債券,自然要有相應的擔保才穩妥。

渠源銳道:「當然,這個諸位是不用擔心的。我大明王師所向無敵,將來打敗了倭人後,肯定會讓倭人賠錢賠地,以皇上對黃軍門的信任,將來這個償付,諸位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不過渠源銳這個說法倒是讓各位商賈們不以為然,大明打勝仗是肯定的,不過要說到戰後讓倭人賠償軍費,這就不一定了。而且眼下這債券是以黃來福私人的名義發行,就算到時倭人賠償軍費給朝廷,這筆錢能否能讓黃來福支配也說不定。

好在渠源銳接著道:「當然了,除此之外,黃軍門還將用五寨堡各處的農場工廠,還有塞外及京師各地產業作抵押擔保,所以諸位完全不用擔心。」

有了渠源銳這句話,商人們便放心了,其實他們不是信不過黃來福,這幾年來,黃來福每做什麼事,都是有利可圖,商人們相信黃來福此次發行債券,也同樣是如此。各人擔憂,也是出於更穩妥的想法,聽說黃來福做出這個姿態,大家就放心了。

底下人更是紛紛交頭接耳,許多人都是喜形於色。

這時又有一徽商站出來道:「渠掌柜,您方才說債券有兩種,這種不記名債券我們己經知道,另一種是什麼?」

底下人紛紛附合,道:「對,是什麼?望渠掌柜告知!」

渠源銳眼神炯炯地看著眾人,道:「另一種債券,比較特別,要記名,單筆最低為十萬兩,而且沒有年息,將來也不償付本金。」

立時驚訝的議論聲傳遍了整個大廳,這種債券也太奇怪了吧,黃來福不擔心賣不出去?不過眾人都知道內情肯定不會這麼簡單,議論了一會後,眾人聲音低了下來,聽渠源銳怎麼說。

渠源銳道:「大家或許奇怪為什麼記名債券會如此,我要告訴諸位的是,購買了記名債券之後,將來便可以參於日本國與朝鮮國的貿易!」

在渠源銳的解說中,將來大明徵朝勝利後,讓日本國賠款不說,還將強迫日本國簽訂條約,開闢多個通商口岸,所有購買了記名債券之人,都可以參與貿易,還享有種種特權。到時大家可以分區包干,日本國哪片區域,由誰主導貿易,債券買得越多,分到的區域越大。

至於大明許不許全面開放本國商人出海貿易,日本國到時會不會簽訂條約,開放通商口岸等,這點不用擔心,萬曆皇帝己經金口玉言,答應了黃軍門的請求,大家要對皇帝與黃總兵有信心。

不但如此,到時大明也會與朝鮮國開闢貿易,到時購買債券之人,都可以取得優先權。

聽著渠源銳的解說,在場中人,都是砰然心動。

雖然從隆慶年開始,大明慢慢己經放開海禁,許可商人們出海貿易,不過說實的,這種規模還不全面,限制很多,朝貢貿易,還佔了主導地位。

說實在,這種朝貢貿易有許多具體而繁瑣的規定,如規定各國的期限、入貢的船隻、船隻停靠的港口、隨從人員、貢物品類等,而且還有很多年限。

如規定琉球國每兩年一貢,安南、占城、朝鮮等國每三年一貢,日本國每十年一貢,且每一貢期人限200名,船限2艘,並發給編有號碼的勘合證,勘合不符者不予接待,而且定期作廢,有新的勘合才可貿易。

不過當時海貿的利潤是非常大的,大明的絲、棉、錦繡、針、鐵鍋、瓷器、古錢、古字畫、藥材、漆器等,都是日本國民非常喜歡的,價格也相當昂貴!絲綿每百斤可賣銀200兩,紅線每百斤可賣銀70兩,水銀每百斤賣銀300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