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青海長雲暗雪山 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

儘管一家人難得團聚一次,但如今既是職分上下,杜士儀對現在那位鄯城令賈世增著實是不能放心,因此只留了妹妹和妹夫兩天,他就送了他們啟程。鄯城距離大唐和吐蕃邊境只有百多里,王容本待勸說杜十三娘先在湟水留一陣子,等崔儉玄那邊萬事上了正軌再去鄯城,卻被杜十三娘婉言謝絕了。

「嫂子,有我和孩子們在十一郎身邊,他做事就能多十分勁頭。更何況,阿兄擔當隴右節度,即便萬一有什麼戰事,絕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困守鄯城的。至於治理軍民,十一郎早就有相應的手腕了。」

在都督府門口送走了崔儉玄杜十三娘和孩子們,當杜士儀從王容口中聽到她轉述的這些話時,不禁笑了起來。然而,杜廣元卻不免遺憾,拉著父親的手就嘟囔道:「阿爺,阿爺,什麼時候再把琳表姐和朗表兄,還有朋弟他們接來鄯州都督府?」

聽到這話,王容頓時嗔道:「人才剛走,你就想著接人家回來陪你玩?」

「不是不是。」杜廣元最怕母親,此刻趕緊一五一十地說道,「阿爺之前不是說等我這次回來,就送我到精英堂和大家一塊讀書練武嗎?我是想著,多了表兄他們,人更多,別人也會覺得阿爺是真心的……再說了,秀實阿兄這一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我每天都怪寂寞的……」

連最初對段秀實極其讚賞的王容,也沒想到這短短數月的功夫,杜廣元最親近的不是兩位表兄王勝和王肜,也不是兩位族兄杜明瑱和杜明瑜,而是段秀實。王勝和王肜雖說被王元寶教得不錯,可對於天之驕子的杜廣元,面上總難免會多幾分殷勤,心裡總難免會多幾分妒意;而杜明瑱和杜明瑜雖出身京兆杜氏,可和杜士儀早年一樣,家境較為普通,於是多了些剛強,可待人難免會多幾分偏激。不管四人中的哪一個,對杜廣元總是客氣多於親近,指斥其非就更不可能了。

反倒是崔朗和崔朋,家境既然優越,一個是杜十三娘教出來的,一個是崔五娘教出來的,性子明朗,處事大方,雖不能說有多好學,可卻能和杜廣元平等相待,作為玩伴,杜廣元更喜歡他們也不奇怪。

杜士儀略一思忖,也就想通了這一點,笑著摩挲了一下兒子的頭,繼而就開口說道:「等你入了精英堂,文武上頭都能名列前茅,到時候我就和你姑父姑姑商量,讓他們把你那表兄表弟送到湟水這精英堂來和你一起讀書練武!」

杜廣元登時眼睛大亮,抓著父親的手一下子攥得更緊了:「阿爺此話當真?」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杜廣元自幼被王容壓著讀書寫字,成語典故記了無數,此刻不禁高興地歡呼了一聲,放開父親的手後像模像樣躬身一揖:「阿爺既這麼說,孩兒讀書去了!」

見兒子又沖著自己一揖,反身步子輕快地飛奔了回去,王容從乳母徐三娘手中接過還不太懂事的女兒杜仙蕙抱在手中哄了一陣子,她方才似笑非笑地對丈夫說道:「遣將不如激將,你竟然把這兵法用到自己兒子身上了!」

「誰讓廣元是我兒子?忠嗣對我說,廣元對於自己認準了要去做的事情,往往會全神貫注堅持到底,可對於別人要他做的事情,他就有些敷衍馬虎了。既然如此,就讓他自己認準一個目標向前,如此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杜士儀笑著在女兒那粉嫩嫩的臉頰上輕輕掐了一下,這才嘆了口氣說,「不過,對自己的兒子都要用激將法了,我這父親還真不好當!我得去找忠嗣商量商量,精英堂的武課,也得請他費費心了,畢竟,他的本事,如今隴右軍將已經心服口服!」

崔儉玄上任鄯城,先清理之前累積未結的案子,然後統計租庸調以及兩稅舊賬,最後清理縣廨胥吏數量,將在編和不在編分成兩部,分別加強考績。緊跟著,他招募遴選出了五十個武藝頗高的退伍軍卒,手執大棒作為治法隊,從事街頭巡邏和糾察,但凡遇到當街鬧事鬥毆以及其他不法之事,立刻緝拿,當日立決,不過一個月,鄯城風氣就為之一肅。上上下下再也不敢背後議論這位新任明公乃是杜大帥的妹夫,就連軍伍中人也不知不覺多了幾分敬畏。

至於杜士儀,他的精力自然不可能放在小小一個鄯城。秦州地震的後續效應,須臾就顯現了出來。田地的復耕興許還容易一些,但重建的人力和錢財方才是重中之重。短短兩個月,從隴右節度處撥付的錢糧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因此,他在斟酌良久之後,再次把新婚未久的張興派去了涼州面見河西節度牛仙客,商量了一件大事。至於南下蜀中雅州的信使,亦是早早悄然出發了。

這一日午後,杜士儀正在給宇文審剖析科場試賦的立意高遠問題,以剛剛得到的今歲博學鴻詞科試題《公孫弘開東閣賦》作為展開,自己隨手做了個賦頭。儘管如今他位高權重,詩賦答和已經不多了,但因為位高權重獨當一面,較之當年試賦三百篇的習作,立意更多了幾分高遠之氣,自是說得宇文審連連點頭。他當然不知道,剛好到門口的杜甫正好聽到,不知不覺竟是聽住了。

「試場之中,考官喜好固然重要,然則自己的風格,卻才是揚名的根本。譬如太白,詩賦豪邁不羈,大氣雄渾,堪稱仙品;譬如浩然,詩賦清淡簡樸,然而淡而有味,渾然一體,因此可入逸品;而浩然的詩與摩詰又有相似之處,然則摩詰因磋磨之故,禪意佛心處處融入詩中,於是閱之便彷彿令人心情寧靜,再加上曾為狀頭,在凡人眼中,自然更勝浩然一籌;而又譬如子羽、少伯、季凌等,或醉狂,或豪邁,或大氣磅礴,或開闊疏朗,坊間傳唱其名句,自是各有一絕。」

宇文審少有聽杜士儀評判這些名士詩賦,此刻不禁問道:「杜師評判之語,固然中肯,可如季凌先生、浩然先生,都蹉跎科場,而青蓮居士更是未曾一試,此次得杜師舉薦方才前去應博學鴻詞科,這又是何故?」

「試場考的是名,但也需要有朝中顯貴賞識,否則固然名聲再大,難達天聽,也是枉然。更何況,就算是為陛下所知,倘若陛下只以你為詞臣,只看重你那七步成詩的才學,卻不在意你是否有經世濟國之能,你雖位列朝堂,仍難免有懷才不遇之心,如你剛剛所說這三位,就極有可能拂袖而去了。」

「那子美呢?」

宇文審突然提到杜甫,杜士儀頓時愣了一愣,卻沒想到自己居然漏掉了這樣一個重要人物。

他自失地笑了笑,這才說道:「子美之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單論科場題名進士及第,子美不無機會。然則如今子美的經歷,較之太白、浩然、摩詰、子羽、少伯、季凌等人,尚有不足,因他年輕之故,其才尚不得盡展盡顯。說到底,詩賦發自肺腑,有豪闊之心,若無豪闊之經歷,也是做不出來豪闊好詩的。當年燕公也好,如今的張相國也好,雖則文名卓著,但更多的是因為仕途登頂為人高山仰止。若是等到後世論詩賦高低,他們卻未必仍為頂峰。顛沛流離的,不得志的,直面時弊的,其詩賦之高遠,決計會居於二張之上!」

前頭聽到杜士儀評論自己的志向一語中的,杜甫只覺得一顆心滾燙滾燙,險些就這麼衝進去,可聽到杜士儀說自己經歷比其他人有所不足,他頓時愣住了,甚至於杜士儀說過自己科場題名機會很大,他都沒太在意。仔仔細細掰碎了思量經歷不足這句話,他漸漸就明白了幾分。雖說父親仕途平平,可終究祖父留下來還有些底子,足夠他自小生活富足,不像其他人那樣或見識了世事坎坷人情冷暖,貶官流離鬱郁不得志,他太年輕,一切都還剛剛起步。

就在他心亂如麻的時候,突然感到肩膀被人用力拍了一下,緊跟著就傳來了一個聲音:「子美為何一個人孤立在此?」

回頭髮現是張興,杜甫頓時更有些慌亂。在門前偷聽無疑是典型的聽壁角,君子不為,而他剛剛實在是因為聽得著實太過於聚精會神,完全忘了他可以大大方方進去。正當他尷尬之際,書齋大門陡然大開,開門的宇文審只看了杜甫一眼,彷彿不知道其站了好一會兒似的,笑著說道:「原來是奇駿正好回來,撞上了子美?不要在外頭說話,杜師請二位快進去!」

張興剛剛只不過是一時興起拍了杜甫的肩膀,這會兒見其有些失魂落魄,他頓時醒悟到,只怕是杜士儀在裡頭說什麼讓其聽見了。善於察言觀色的他立刻略過此節不提,上前行過禮後就含笑說道:「大帥,我此行不負使命,終於是說動牛大帥同意了!」

「為了茶事,一而再再而三勞動河西牛大帥,若非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也不會出此下策。」杜士儀苦笑一聲,隨即便打起了精神,「蜀中茶商處,仲通已經都去一一見過了。從即日起,貨賣吐蕃之茶價,浮漲一成,這高價所得會由此輸入秦州,作為重建之資。子美,等到這第一批款項到位,你就去一趟秦州見段判官!」

如今雅州那邊是張簡以雅州長史,判都督事,知劍南道茶引使,已經答應嚴打不法茶商私自市茶,同時浮漲從雅州入吐蕃的政府指導茶價一成。當然,截留下來的這些錢,足夠雅州好好圍堰造渠,修繕橋樑,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