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一遇風雲便化龍 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

相比當年赫連勃勃的統萬城,雲州的四面城牆原本不遜多讓。即便這裡一度被廢棄了四十餘年,但當初雲州還在大唐手中時,修補的就是北魏建都時的夯土城牆,堅實的基礎讓杜士儀少用了很多功夫。再加上雲州位於北方,雨水本來就比江南稀少,北面城牆上最底下的那些北魏舊城垣,縱使大力士用錐子也不過能扎出淺淺的小洞,更不要說是其他破壞手段了。

然而,當年北魏遷都洛陽之後,為了斷絕鮮卑貴族的北歸心愿,孝文帝曾經一度下令重建故都平城的南城牆,將其面積進行了縮減。儘管此事並未完全完工,但歷來雲州禦敵都是旨在北面,唐初打劉武周之後,一度又再次將雲州南牆毀卻,可以說,整座雲州,最新的也就是此處了。

對於城牆來說,最新並不意味著最牢固,就好比此刻司馬承禎跟著杜士儀巡視了四面城牆,最終來到南牆時,眉頭也不禁緊蹙了起來。他善於相面卻很少對人賣弄,更不要說賣弄推休咎這種神乎其神的手段了。然而,杜士儀卻注意到了他一再看天色的舉動,最終忍不住問道:「司馬宗主是在觀天象?」

「月落星沉,豈是人力能夠計算的,更何況我又不是當年那位赫赫有名,寫下《乙巳占》的李太史。那次你成婚之日,正逢彗星犯紫微,陛下急著召見我,結果我又沒本事搶太史令的職責,還不是人家怎麼說,我怎麼圓?」司馬承禎不以為意地一笑,見杜士儀先是愕然,旋即恍然大悟,想是明白了那日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固安公主都被絆住的緣由,他這才笑道,「我在山間隱居了幾十年,不擅星相,但對於觀雲,卻有些經驗。我在天台山的時候,還記錄了一本觀雲錄。」

都說老馬識途,很多經驗豐富的農人牧人,常常能夠分辨各種雲的變化對天氣造成的影響。然而,會和司馬承禎這樣詳細記錄,而且還著書分析的,大約就是鳳毛麟角了。所以,杜士儀立刻警醒了起來,忙開口問道:「那宗主如今可是觀雲有所得?」

「否則你以為我為何要反客為主,大半夜的,硬是攪擾你帶著我這老朽四處奔走?」司馬承禎見杜士儀恍然大悟,他想了一想,最終開口說道,「你們商量出的戰略大計究竟是怎麼個安排,我這方外之人不想知道。但從白日抵達雲州,到此刻我所見的雲而言,恐怕一日之內,這天氣便會驟變。至少有五成可能,一日後就會下雪。」

下雪?這個時候下雪?在這個雲州城上下軍民在高價糴米的情況下,發瘋似的剛剛幾乎秋收完畢的時候下雪?這怎麼可能!

如果不是因為司馬承禎絕非信口開河的人,杜士儀絕對不會相信。但是,六月飛雪絕非只有竇娥冤,更何況七月,儘管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但絕不是碰不上的。五成可能下雪的幾率對於眼下的雲州城來說,絕對是不容忽略的!於是,他轉身凝視著司馬承禎,再次問道:「宗主,你的意思是不是,即使不下雪,這天氣也會一瞬間天寒地凍?讓人措手不及?」

「驟寒的可能,應有七成。眼下這會兒,風向就已經變了。」

風向的變化,根本沒有留心白天刮什麼風的杜士儀根本沒有察覺到,但是,他既然把用兵交給了王忠嗣這樣的專家,那此刻,他就決定相信司馬承禎的觀雲之術。可是,一想到天氣驟寒也會給雲州軍馬帶來非同小可的後果,當從此刻尚還平靜的城頭下來,他立時把司馬承禎送回了都督府,旋即招來了最信得過的赤畢,命其火速前往知會王忠嗣。想到他有意把之前和契丹交易的毛皮囤了許多在白登山上,他少不得又讓人去通知王培義預備支援王忠嗣,最後方才差遣人前往太原府報信。

畢竟,如今的并州大都督府儘管變成了北都太原府,可還是凌駕於整個河東道各個州縣之上!眼下不會再有人懷疑他是危言聳聽了。至於太原尹以及太原府的屬官們是否知道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和司馬承禎過境,眼下又是個什麼反應,他就顧不上了!

他記得很清楚,當初漢高祖劉邦被困白登山的時候,便是連日雨雪不斷,以至於最終陳平之計固然使得匈奴退兵,可漢軍依舊損失慘重。只希望王忠嗣能夠把他的提醒聽進去,及時用上白登山中囤積的那些毛皮禦寒。

因而,等到一個人回到都督府和衣而眠,一整個晚上只對付了兩個時辰的覺之後,他在迷迷糊糊醒過來之後,竟是睡眼惺忪地披著衣服趿拉著鞋子來到了窗前,只是那麼推開窗戶一小會兒,他便敏銳地感覺到那股撲面而來的寒意。確實降溫了,儘管還不算太冷,但越發佐證了司馬承禎的推斷。

在天寒地凍的天氣里,打一場雲州保衛戰么?

等到回身整理了一下身上衣裳,又套上了那緋色的官袍,杜士儀便沉聲吩咐道:「來人!」

隨著一個人影推門進來行禮,杜士儀不禁愣了一愣:「霽雲?怎是你?」

和他給陳寶兒起了學名,卻依舊習慣性地昵稱其為寶兒不同,自從正式給南八起了學名南霽雲,杜士儀便一直都用霽雲二字呼之。此刻,南霽雲低頭捧上了茶盤,隨即低聲說道:「赤畢大叔出城公幹,其他人也各有各的職責,只有我閑著沒事幹,既為近衛,自當隨侍杜長史。」

儘管這話乍一聽彷彿沒什麼問題,可細細辨別,杜士儀卻聽出了一股不甘心之意。他也不說話,只是若有所思地打量著這個少年,直到南霽雲面上漲得通紅,他方才淡淡地問道:「怎麼,是覺得我不放你去隨軍出戰,所以心中不服?」

「霽雲不敢!」南霽雲一下子抬起了頭,咬了咬牙說道,「是霽雲武藝不精,軍略不通,再者又從未經歷戰陣……」

「不,戰陣你已經經歷過了。那一天晚上的夜戰,你生擒賊首,功勞不小,之所以未曾酬功,因為斬殺馬賊之首,算不上什麼大功勛。但是!」杜士儀打斷了他的話,迴轉身到主位上坐下,這才問道,「你就沒想過,如今的雲州城還有多少人?」

「這……」南霽雲先是一愣,隨即一下子臉色就變了,「長史的意思是說……」

「雲州如今幾乎就是空城,而且,當初的誘敵之計是不可能再用了,畢竟,如今雲州城居人已經有四千,騰不出從前那麼大的地方來一場關門打狗!最重要的是,雲州城內所剩下的軍馬,比之前那一夜更少!此前以多打少,尚且死傷不少,更不要說眼下除卻突厥三部,更有可能還有兵馬來犯。如果到了那時候,四面城牆,王將軍羅將軍侯將軍全都不在,你以為雲州城內,除卻貴主與我,還有何人能在矢石之中可獨當一面?」

南霽雲只覺得胸中一股血氣直衝腦際,竟是疾步上前,脫口而出道:「我!」

「很好,有志氣!」杜士儀見其立時露出了振奮的表情,不禁莞爾,「好了,從今日開始全城戒嚴,隨我登城牆!」

司馬承禎儘管並不是能掐會算,但他猜測的除卻突厥三部的另一撥敵人,在這一日雲州大白天照舊四門緊閉後,終於在晌午時分現身。儘管毗伽可汗曾經在和大唐使臣的交談中,輕蔑地視奚人契丹為奴狗,但三族之中交戰之外,投奔吞併也很不少,所以此刻看著那一支逾兩三千人服色亂糟糟的軍馬,杜士儀一時半會難以分辨出究竟是哪一族的人。

當其中打頭一名騎手一箭射上牆頭,儘管只是試探性地一箭,但那橫貫二百步的一箭,杜士儀身邊的南霽雲立時為之色變。準頭暫且不說,但他如今尚未有如此臂力!他雖有名師,卻所學時間太短,而且家中貧窮,身量還是這幾個月在雲州方才躥高長壯……可是,即便有這樣的自知之明,看著那一箭而來的威力,他仍然生出了難以抑制的躍躍欲試。這便是戰場,這便是守家衛國的戰場!

而這種變化,杜士儀自是看在眼裡。眼下的南霽雲畢竟還不是張巡身邊最得力的心腹大將,還不是那個因賀蘭進明拒絕出兵援助,怒起離城回身怒射佛塔,半支箭深沒塔身,箭法幾乎可堪稱為無敵的睢陽名將,可終究那股豪氣已然紮根於心中!

目睹那鋪天蓋地的箭雨往城牆傾瀉了下來,避入箭樓的杜士儀見投石機已經開始運作,便對左右厲聲喝道:「各位身後便是雲州,便是你們的妻兒老小!守則生,退則死!只要守住半日,王將軍便會回師,屆時便可讓敵人首尾難顧!」

此刻隨他左右的,原本就是固安公主精挑細選出來最忠心耿耿的狼衛,以及他的隨從護衛中跟從最久者。那齊刷刷的轟然應諾在鋪天蓋地凌厲的箭鏃破空聲中,立時傳入了在城牆上惶然難安的士卒們耳中。

儘管雲州城復置至今不過大半年,但有聖意在,杜士儀卻早早劃定了整整兩個里坊作為工坊,招募到的所有工匠都群居其中。他給予了這些工匠最好的待遇,但卻暫時限制了這些人的自由。因此,床弩他還來不及立時三刻大規模生產,但投石車他卻早早預備好了整整二十架,石彈也預備了一定的數量。今晨開始的組裝並沒有耗費太多時光,但在拋射的箭雨之中發射投石,已經足以讓從未真正經歷過戰陣的士卒們產生了深深的恐慌。

城內大部軍馬都已經出城了,他們只得區區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