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挽狂瀾 第七百八十九章 皇長子,護身符

五月初二這一天,從下午開始,整個宮城就瀰漫在一股緊張的氣氛中。縱使是平日得寵的范弘金英,也竭力不往御前湊,只是一遍遍地派人往永寧宮打探消息。乾清宮和仁壽宮滿是進進出出的人,不時還能聽到裡頭傳來的小聲喝斥。然而,一直到傍晚,永寧宮中仍然是沒個准信,於是,張太后聽說朱瞻基在乾清宮坐不住,竟是打算親自前往永寧宮探視,連忙打發了這幾日住在宮中陪伴她的朱寧去乾清宮一趟。

朱寧一踏進乾清門,就發現外頭全是站著泥雕木塑一般的內侍,而裡頭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皇帝的怒斥聲。情知生產這一關對於如今的女子來說竟是大半個鬼門關,即使準備齊全也是如此,她隱約能體會皇帝的心情,於是沿白玉台階拾級而上時,她便在心裡打起了腹稿。

然而,才剛剛上得一半台階,她就看到朱瞻基已經是氣咻咻地出了殿門。兩相一打照面,她連忙屈膝行禮,見朱瞻基來不及多說便匆匆往下而來,她便又上了兩步,輕輕伸手攔在了這位天子面前。果然,皇帝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鐵青一片。

「寧姑姑這是奉了太后的旨意來攔著朕?」

「妾不敢。」

朱寧收了手,攏手又行了一禮,隨即低聲說:「皇上,太后亦知道皇上惦記孫貴妃,但永寧宮如今是血光之地,以天子之尊前往,恐怕更添變數。除了這個,妾還想說的是,如今永寧宮上下必定是盡心竭力,皇上就是到了,也不能入產房去見貴妃,在外頭等的時候,聽著那聲音,只會更加心焦。若是皇上因此遷怒於上下人等,她們一慌張做錯了什麼事情,豈不是更加糟糕?再者,之前已經有一位國師和兩位佛子再加上一位貨真價實的天師給孫貴妃祈過福,天底下的待產婦人,誰能比得上她的福運氣運?」

范弘金英是之前東宮的老人,在張太后面前極有臉面,此前自然能夠借差事避開,陸豐更是借著東廠有急務一整天都沒進來,而王瑾素來就是伺候朱瞻基,別人可以躲,他卻只能苦勸。之前為了打消朱瞻基往永寧宮去的主意,他在朱瞻基面前連額頭都磕破了,卻依舊攔不住這位天子,此時隨身跟著,他已是做好準備回頭被張太后怒責一頓,誰知道天上竟掉下來一位救星。因此,這會兒他在心裡對朱寧千恩萬謝,忙也在旁邊附和了一句。

「皇上,郡主說的是,這永寧宮如今上下都正忙的時候,皇上一到又要驚動他們服侍,這兩頭兼顧怎忙得過來?若是皇上心憂貴妃娘娘而責了她們,還真的保不齊會出事。先頭挑選的都是最好的穩婆,您就在乾清宮安心再等一等吧。」

朱瞻基已經有些猶豫,王瑾這麼一說,他默立良久,終於點了點頭。朱寧見他終於打消主意,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因笑道:「太后也牽掛著孫貴妃,一直打發人去,隻言片語聽著不齊全,所以妾現在就打算帶人去一趟永寧宮。皇上安心些,說不定轉瞬就會有喜訊來。」

同樣是安慰,但不同的人說出來,這效果自有不同。此時此刻,朱瞻基難得笑了笑,點點頭目送朱寧離去。等到人走了,他方才扭頭瞧了瞧一旁的王瑾,見其額頭又是青紫又是破皮,竟是找不到什麼好地方,瞧著極其狼狽,心裡倒是有些過意不去,但卻板起了臉。

「趕緊回去讓人給你敷點葯,都是御用監太監,走出去讓人瞧著這模樣像什麼樣子?以後勸諫的時候也悠著點,別沖著朕的火頭來,殿前那都是金磚,你的頭可不是鐵頭!」

吃這一番呵斥,王瑾卻覺得眼睛一酸,心裡卻是一暖,忙跪下應了,卻仍是親自把朱瞻基攙扶到了殿內,這才到了後頭小宦官值夜的屋子,叫了人為自己敷藥。之前情急之下不覺得,如今用棉布蘸水擦洗了傷口,他方才忍不住一陣陣吸氣,到最後塗抹上好金瘡葯的時候,他更是死死攥著拳頭,到最後全部包裹好了,又用暖額包上遮掩,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傷口乍一看不覺得,可剛剛清理乾淨還真是嚇人。公公那時候真是膽氣,皇上的臉青成那個樣子,大夥都躲了,只有您敢上去勸。那金磚都是死沉死沉的,您竟然還能碰頭。要不是您替咱們出頭,回頭咱們這些在乾清宮伺候的,恐怕都得挨板子不可。」

我要是不出頭,等太后發起火來,也一樣逃不過一頓好打!

王瑾心裡這麼想著,嘴上卻不會說出來,只是深深嘆了一口氣。接過另一邊一個宦官殷勤遞過來的涼毛巾,擦了擦油膩膩的臉,隨即又洗了手,他就對面前幾個乾清宮掌事的宦官說:「剛剛的事情看到沒有?別嫌咱家啰嗦,以前咱家讓你們敬著郡主,你們還有些不以為然,可今天要不是郡主一番話把皇上勸住了,回頭太后追究起來,那就是上下一起倒霉!如今皇上雖留下了,但心緒必定還是七上八下的,趕緊回去好好侍奉著!」

幾個宦官連忙答應著去了,卻只有兩個人挪了窩,其餘三個磨磨蹭蹭走到門口,卻都轉了回來,其中一個見王瑾不滿地瞪了過來,他忙低聲說:「公公,實在是最近外頭鬧得凶,小的們全都心裡沒底。您也知道宮裡的苦楚,在皇上和娘娘們面前固然體面,但總提心弔膽,都指著有朝一日能夠放出去守備地方,如今都察院這一鬧斷了這條路,大家全都沒了盼頭!還有,內書堂的孩子們不少都是咱們的乾兒干孫,一旦關了,他們就沒了讀書的路子!」

「是啊,王公公,這些年咱們漸漸有了好日子,不能讓他們斷了咱們的好路!」

「范公公金公公都不發話當了菩薩,您可不能袖手旁觀!」

看著這三張義憤填膺似的臉,王瑾立刻皺起了眉頭,丟下手中那塊毛巾就訓斥道:「好了,這時候別說這個!眼下只等著皇子降生就好,休想那麼多!你們是乾清宮的,誰讓你們把手伸去的內書堂?要是還有那邊的人找你們訴苦說話,一律別給迴音。眼下正亂的時候,要是火上澆油出了什麼事,別怪咱家不客氣!」

乾清宮中的人惶惶不安,永寧宮上下更是如此。若是孫貴妃平安得男,不消說都是上下重賞;可若是這位貴妃有什麼閃失,哪怕是最後保著了孩子,永寧宮伺候的宮女和宦官也休想有好果子吃,因此是無人不賣力無人不緊張。而同樣緊張的還有永寧宮外頭各宮打探消息的人,除了太后的仁壽宮和皇帝的乾清宮之外,皇后和嬪妃也都派了人在此處問訊,十二監四司八局那二十四衙門的頭頭腦腦也都在關注著這裡,因此,永寧門前頭那條巷道擠滿了人。

朱寧來到這裡的時候,看到的赫然就是宦官三三兩兩擠在一塊的情景。見身後隨行的仁壽宮一個太監要上前呵斥,她就擺了擺手,見這些人上來行禮也沒有多話,只是暗暗分辨這一張張臉。果然,這其中幾乎都是些低品的生面孔。等到進了永寧門,她才看見乾清宮和仁壽宮先頭派來的兩個人,此外就是一旁廊下來來回回踱著步子的王振。

就在她剛想要詢問裡頭情形的時候,孫貴妃一陣陣聲嘶力竭的叫喚陡地戛然而止。此時此刻,縱使是她也感到心裡一沉,但下一刻,產房中就傳來了響亮的嬰啼聲。沒過多久,一個人就拉開門從裡頭沖了出來,手中抱著一個明黃色的襁褓,喜氣洋洋地嚷嚷道:「是位皇子,母子平安!」

「謝天謝地!」

朱寧忍不住雙掌合十念了一句,一轉頭就看到院子里剛剛還在的兩個太監已經拔腿回去報信了,只有廊下的王振跪在地上對天禱祝著什麼。瞧見他畢恭畢敬磕頭之後,又上前拉著一個喜上眉梢的太監囑咐些什麼,她忍不住覺得蹊蹺得很,遂沒有立刻回去見張太后,而是招手叫來一個小宦官問了幾句。得知王振常常往這兒走動,她的心裡立時有了數目。

皇子降生之後必定會從各處調人,如今內書堂已經是激起朝堂波瀾大動,王振往這兒打算,不外乎是希望能夠在將來找到一尊最好的靠山。雖說是立儲以嫡,但瞧著皇帝對胡皇后的冷落,只怕這嫡子的可能微乎其微,如今的小皇子幾乎就是日後的太子。

對於內廷和外朝來說,皇子的降生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自從朱瞻基冊皇太孫妃至今已經快十年了,十年間,除了孫貴妃和另一個低等嬪妃生過女兒,其餘的嬪妃竟是動靜全無,更不用說皇子了。民間百姓也都會憂慮無嗣,更何況是天家。因此,皇帝因皇子降生而下詔大赦天下,免明年租糧的三分之一,這種明顯不合規矩的事竟也無人勸諫。至於剛剛被押回京打入詔獄的那個小小巡按御史,此時此刻更是沒有多少人記得。

仁壽宮中,朱寧小心翼翼地將襁褓送到了張太后面前。雖說不太喜歡孫貴妃的靈巧善媚,但皇嗣畢竟是皇嗣,張太后把孩子抱在手中逗弄著,臉上不知不覺露出了笑意。她平日向來最是嚴肅的人,如今這一笑,休說嬪妃宮人少有見過,就連朱瞻基也覺得稀罕。

「這麼多年了,總算是得了個麟兒,孫貴妃這回確實是莫大的功勞。」儘管往日從來不在胡皇后面前贊孫貴妃,但張太后這一次卻破了例。端詳著酷似朱瞻基的面龐,她越看越愛,好一陣子才換手交給了朱寧,臉上的笑容也斂了,「我知道你盼著兒子,所以因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