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片丹心照汗青 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

駿馬撒著歡,綠色的原野不停地落到身後。

「信哥哥,你要帶我去哪裡?」坐在韓淮楚身後的項追疑惑地問道。

「去長沙,找一個老朋友。」韓淮楚甩著馬鞭,歡快地答道。

那老朋友就是長沙國丞相利蒼。幾年前利豨邀請韓淮楚與他父親切磋武功,韓淮楚因那劉恆處境險惡,一直不敢離開,故而將這事耽誤了。如今那劉恆即將做上天子,而項追也恢複記憶,正好帶著項追去長沙。

長沙是那大漢唯一的異姓王——長沙王吳臣的地盤。若是與追兒隱居在那湘江邊上,想必不會被人知曉。

那湘江邊上橘子洲頭,也是他未來的故鄉。能終老於故鄉之地,韓淮楚心愿已足。

「薄太后那裡,你不去辭行么?」項追問道。

「我又不是她的真正兄長,管他呢。」韓淮楚滿不在乎地說道。

「你在晉陽城外的莊園呢?」項追有點可惜道。

「跟著你信哥哥,餓不著你。」韓淮楚笑道。

「可是恆兒還沒有做上天子,我還是擔心得很。」項追又道。

「等我們到了長沙之後,一定會有代王做上天子的消息。」韓淮楚篤定地說道。

「為什麼你說得這般肯定?」項追不解問道。

「因為你信哥哥來自未來。」韓淮楚給項追一個答案,將馬鞭一刷,如離弦之箭向著那黃河方向而去。

※※※

且說這日代國大將軍滕翼出殯,代王劉恆親往送葬。

殊知那滕翼的女兒突然病重並未出現,主持葬禮的是那烏家的當家人烏大娘子。偏巧這時候證人舅父薄昭也未出席,劉恆只得作罷。

葬禮一畢,劉恆又來到韓淮楚莊上。管家說道:「家主昨夜出外,不知去向。」

韓淮楚一向是特行獨立,多次孤身外出。劉恆也習以為常。

過了十日,諸事備妥,那代王母子就要去長安受那天子之位。直到這個時候,韓淮楚還未回來。

「想必你舅舅又去了京城,為你登基之事打探消息。」薄太后推測道。

臨行之時,代王又想起那滕翼的女兒。派了一名太醫去大將軍府探視。哪知那太醫去後回話,說大將軍的女兒病重不治,已經身亡安葬。

劉恆聽說後雖然懷疑,又急著啟程,也無閑暇查起。

於是代國君臣離開中都,去往長安。

※※※

半月之後,在那長安城外的渭水橋邊,又上演了一幕歷史大戲。

太尉絳侯周勃、左丞相曲逆侯陳平、汝陰侯夏侯嬰、後將軍棘蒲侯陳武、御史大夫北平侯張蒼、符節使襄平侯紀通、中正上邳侯劉郢、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謁、博陽侯陳濞等五十餘人等候在渭水橋北,迎接新君入都。

在此之前,為新君登基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已經做過四朝太僕的夏侯嬰逼著那後少帝劉弘離開未央宮,住進了少府。皇太后張嫣也從長樂宮請出,住進了北宮。

那劉弘還是一個孩子,見那夏侯嬰帶著甲士進來,哪見過這種陣仗,身軀發抖問道:「老愛卿欲載我何往?」夏侯嬰板著臉直接吼道:「汝非惠帝之子,不當奉為天子,出就外舍便是!」

挪窩只是第一步,殺那劉弘就是第二步。當夜,後少帝劉弘暴斃於少府,死因蹊蹺無從考究。

還有那惠帝劉盈的三個兒子,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濟川王劉太也被周勃派人分頭捕殺。惠帝劉盈一脈,自此而絕。那呂太后生前作孽無數,自家卻落得斷子絕孫。

※※※

代王母子的車仗緩緩行來,眾臣皆拱伏於地。

就見劉恆與薄太后同在一車。劉恆下車還禮道:「公等皆社稷之臣,小王安敢受此大禮。」群臣三拜而起。

太尉周勃突然說道:「請大王摒退左右,臣有要事,需獨與大王而言。」

目光齊刷刷地盯著那劉恆。是做個傀儡皇帝,還是真正做這漢家天子,就在劉恆的回答之中。

劉恆回頭看劉敬一眼,劉敬將頭一搖。

「太尉若言公事,請公然言之;若言私事,王者不受私言。」劉恆朗聲說道。

周勃窘得慚愧無地,長跪在地,手中捧出那和氏璧——傳國玉璽。解釋道:「臣非為他事,乃為獻上璽符也。」

「此天子之印,小王如何敢受。待入城之後,等楚王到來,再與諸公商議天子之選。」劉恆還是推辭。

周勃再三相勸,劉恆只是不從。周勃只得收回璽符。群臣前導後擁,接著劉恆母子一行入城。

入城之後,劉恆不住那未央宮,只在代國驛館歇足。那陳平周勃又領群臣來勸進,劉恆揖讓再三,方才答應。

群臣大喜,乃奉上璽符,與新帝更衣。群臣依禮參拜,接入未央宮中。是為史上之漢文帝。

※※※

文帝是夜設朝。金鑾寶殿上,蠟光搖曳。群臣都昂著頭,等著那新君的封賞。

把你捧上皇帝的寶座,還不是為了這個?

就聽文帝開金口先說道:「前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以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罪。此皆眾愛卿之功,朕不敢忘。」

群臣都呼慚愧。

文帝於是降詔:「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定下安邦之計,以矯詔入北軍,立下首功,各賜五千金,太尉封左丞相,益萬戶;襄平侯紀通以符節助太尉奪下兵權,賜兩千金;呂產自置為相國,擅矯遣灌嬰將軍率兵擊齊,欲代劉氏。將軍灌嬰留滎陽不擊,與諸侯合謀以誅呂氏,賜三千金;朱虛侯劉章誅殺呂產有功,封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除奸有功,封濟北王;原琅琊王劉澤乃宗室元老,今失其地,改封為燕王;酈寄誑呂祿有功,繼承其父曲周侯爵祿,益兩千戶;其餘功臣,各賜千金。」

文帝這詔書一念完,群臣山呼萬歲。大部分都覺得滿意,只有那劉章劉興居兄弟卻深深地失望。

在搞政變之前,陳平周勃許諾,弄死了呂產呂祿,他們那趙王梁王就是你兄弟的。二兄弟如此賣命,就是沖著那趙王梁王的位置而來。

如今倒好,這新君一登基,就將齊國一分為三。那城陽本是他們老爹獻給魯元公主的。呂氏一倒,魯王張偃被廢,劉家兄弟指望那城陽會還給劉襄。那濟北已被大哥劉襄所佔,卻要劃將出去封給劉興居。

這一招叫做借花獻佛,劉氏兄弟其實未得到任何好處。

「這是吾大哥欲爭天子,劉恆小兒對吾等兄弟的報復。」劉章劉興居心中清楚得很。

這三兄弟哪裡咽得下這口氣。自文帝登基之後,不到兩年,劉襄劉章就相繼氣死。只剩下劉興居一個人在忍聲吞氣。後劉興居起兵造反,便是今日種下之因。

※※※

就有右丞相陳平出班對文帝奏道:「呂黨之滅,臣功不及周勃。願將右丞相之位讓給周勃。」

陳平說這話,那態度貌似十分的謙虛。而周勃眯著眼,捋著那鬍鬚,貌似十分地受用。

「這周勃織席吹簫之人,做這左丞相還不知他做不做得來。右丞相這般重要的位置,他如何當得?」劉恆心中嘀咕。

但是陳平已經開口,文帝要說不行,恐怕周勃立馬就要翻臉。文帝就順陳平之意,將這二人的位置對調了一下。右遷周勃為右丞相,左遷陳平為左丞相。

這一左一右,是位置的排序。周勃自認功大,對陳平的禮讓也心安理得。

可是坐上那右丞相位置沒幾天,周勃就坐不下去了。

原因是文帝對兩位丞相的一次考核。

文帝先問的是周勃:「丞相可知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周勃答不出來,只好說不知。文帝又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周勃又不知道,被問得冷汗直冒,心生慚愧。

文帝就將這兩個問題問那陳平。陳平回答:「有主事者。陛下若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

「敢情你也不知道啊!」周勃聽陳平的回答,心中那慚愧也就消了不少。

對陳平的回答,文帝不能滿意。於是板起面孔問道:「苟各有主者,爾宰相所主者何事也?」

「陛下若問臣主何事,不妨答之。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陳平是對答如流。

文帝一時對陳平刮目相看,大聲贊好,而對那周勃露出不屑的目光。

認為丟份的周勃,出來就責備陳平:「這些話,爾何不早教我,讓我今日在皇上面前尷尬?」

陳平笑道:「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今教與你,若皇上問你其他,又如何對乎?」

周勃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只懂打打殺殺,這御前對答,如何能及得上這位縱橫家弟子。

在陳平面前感到壓力的周勃,也向文帝遞上一封奏章,願將右丞相之位還給陳平。文帝就准了周勃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