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片丹心照汗青 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

劉邦此刻雖有除彭越之心,但自己又拿不出除彭越的計畫來。直到做皇帝多年,劉邦還是那老脾氣,但凡遇到難題,主意都是別人拿。

「那彭越擅長游擊。若是興兵征討,破敵不難。但他若逃入巨野澤,則如魚歸大海也。且此人號召力極大,會聯絡其他異姓諸王一起反朕。除他不易也。」劉邦對他婆娘一點也不隱瞞,說出心中的擔憂。

呂雉咯咯一笑,說道:「除彭越何須興兵。只須派遣若干好手潛入梁都定陶,突然一擊將他拿來便是。」

綁架一國國君擒來長安,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綁架不成,被彭越意識到劉邦的殺意,逼急造反。

劉邦對呂雉的膽略不由吃驚,有點猶豫道:「這能成么?」

「杜衍侯王翳師兄弟武功高強。臣妾舉薦杜衍侯前往,定能成事。另外通知平陽侯曹參,秘密率兵前往巨野澤要道阻住彭越退路,如此則萬無一失。」呂雉眉飛色舞獻計道。

劉邦贊道:「皇后真乃朕之賢內助也。就依皇后之見,派杜衍侯秘密前往定陶,生擒彭越。」劉邦當即拍板。

※※※

那彭越之事敲定,劉邦就要來詢問韓信造反的事由。

「韓信造反之事,你可拿到罪證?」劉邦很謹慎地問道。

「罪證確鑿。是他自己府中舍人李嚴告訴欒說,經欒說告發,如何有假?」呂雉很肯定地答道。

「李嚴,就是那個犯下過錯被韓信驅出家門,懷恨在心的小人?欒說,就是那個被韓信趕出齊國的作姦犯科之徒?就憑他二人一面之詞,就能斷韓信之罪,殺開國功臣?你是要在青史之上,朕留下一個錯殺功臣的罵名么?」劉邦雖在河北交戰,對這事早已派人打聽得清清楚楚,冷笑著說道。

劉邦措辭嚴厲。呂雉冷汗直冒,當即跪倒在地,請罪道:「是臣妾一時魯莽。當時聽到韓信要襲擊太子,臣妾嚇得是六神無主。皇上又遠在河北不能給臣妾拿拿主意。臣妾為大漢社稷,只有當機立斷將他處死。」

劉邦手一抬,道聲:「起來吧。人都被你殺了,還有什麼好說的。朕厚封蕭何欒說他們,還不是為你這婆娘遮掩。」

呂雉方始站起,剛剛心安,又聽劉邦問出一句:「韓信有絕頂武功,王吸等人加在一起也不是他對手,在鍾室大殿是如何擒住他的?」

呂雉正要將這事稟報,今聽劉邦問起,這便開口。

「臣妾認為,鍾室殿死者並非韓信,而是他找來的一個替身也。」

呂雉語出驚人,劉邦是大吃一驚:「你說什麼,殺死的不是韓信,而是一位替身?」

※※※

待呂雉將話稟完,劉邦站在那裡是良久不動。呂雉站在他對面,大氣也不敢出。

過了好久,劉邦悠悠問出一句:「韓信何處去了,你可查出?」

「韓信絕頂高人,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臣妾派人秘密查訪多時,依然不知其蹤。」呂雉答道。

「異姓諸王,皆對朕心懷不滿。若是韓信去到他們國中,以他那神鬼莫測之軍事才能與他聲望,只要登高一呼便是我大漢國之大敵。此人隱藏民間,比困在淮陰侯府更增朕之憂慮也。一日不知其所蹤,朕心一日不安。皇后還須繼續查探。」劉邦憂心忡忡交代道。

※※※

宣室殿後殿,劉邦捧著一堆奏章在留心觀看。

去河北征討陳豨半年,群臣上奏的奏章就由監國太子劉盈批複。只有遇到重大事情,才由快馬送到前線來給他親自批閱。劉邦看那些太子批複的奏章,是想判斷一下自己接班人的執政能力。

呂雉端了一盅茶進來,站在案邊很緊張地問道:「皇上,你看盈兒批過的這些奏章如何?」

「還不錯。」劉邦接過呂雉遞上的茶盅,品上一口,漫不經心地說道:「那叔孫通滿腹經綸,他教出的徒弟也差不到哪去。你看這一字一句這麼文縐縐,比他老爹強得多了。」

呂雉喜上眉梢,就在劉邦身側蹲下,伸出拳頭來為劉邦捶腿。

「都是盈兒不爭氣,害得皇上要親赴前線剿滅叛賊。皇上啊,你這老寒腿在河北可曾犯過病?」呂雉作出一副關心狀問道。

「還是時時有犯。幸而將士用命,大破敵軍。如今那陳豨聞朕之名惶惶如喪家之犬,已不足為慮。」劉邦很自傲地說上一句,突然話鋒一轉,冒出一句無厘頭的話來:「老蕭府中,如今想必是賓朋滿座了。」

「這當然。皇上又賜他五千戶食邑與五百甲士,文武百官那還不到他府上稱賀。」呂雉怔了一怔,說道。

「一萬五千戶啊。老蕭如今可是群臣首富,富得流油啊。」劉邦發出一句感慨。

呂雉也是人精,劉邦心裡想些什麼立即就明白。

劉邦河北平叛半年,大漢國經濟吃緊。前線周勃仍在披堅持銳與陳豨軍作戰,還需要源源不斷的錢糧。賜給蕭何五千戶食邑與五百甲士,不過是為她誅殺韓信做掩飾,絕非劉邦心中所願。

呂雉眼珠一轉,咯咯一笑,說道:「要老蕭把那些賞賜吐出來,又有何難?」

劉邦吃驚地望著呂雉,詫道:「朕的賞賜,群臣只是恨少,從未見哪個恨多。你這婆娘,又有什麼高招,讓老蕭把吃進肚子里的肉吐出來?」

呂雉站了起來,向那宮門外走去,笑道:「皇上就等著臣妾安排好了。」

※※※

劉邦的厚賞,蕭何吃得進口,卻咽不進喉。

大漢丞相蕭何府中,這日是大排筵席,款待到賀的文武百官。

突然門外又來一人,是那曲成侯蟲達。卻是素巾素服,一身重孝。

蕭丞相被皇上厚封,這莽夫居然來弔孝。頓時門丁一陣喧囂,就有家丁攔住他來喝問何故。

丞相府的家丁,就是不做官,見到朝中文武也是氣勢盛上一籌。

那蟲達進不得門,只在門前放下半匹豬,半匹羊,也不解釋,揚長而去。等到蕭何聞聲來到門前,蟲達已去得遠了。

豬羊皆祭祀之物。蟲達乃周呂侯呂澤的親信。

蕭何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急令撤去筵席,閉門送客。

次日早朝,蕭何誠惶誠恐遞上一封奏章,稱自己已得聖上眷隆,家中食邑已有萬戶之多。而前線烽火未熄,國家財力艱難。願捐出加封的五千戶,退辭皇上賜給的五百甲士。並變賣家產,以資軍需。

劉邦龍顏大悅,廷上對蕭何褒言褒語嘉獎,欣然收回五千戶食邑,五百甲士,並蕭何捐出的三千金。

那蕭何引誘韓信進那長樂宮被呂雉誅殺,不僅未撈到半分便宜,反舍了三千金。還落得天下人唾罵,以其既為韓信之伯樂兼同門,卻將韓信送入絕地。後人有詩嘆道:韓信胸中智略多,蕭何三薦定山河。豈知勛業番成怨,成也蕭何敗蕭何。

只有那揭發韓信的欒說撈到實惠,因劉邦欲坐實韓信造反之罪,被封為慎陽侯。傳三世。其孫欒買之坐盜鑄白金幣,於武帝時被殺,國除。

※※※

且說光陰如梭,又是兩個月之後。那秘密潛入梁國都城定陶的杜衍侯王翳,果然將彭越秘密綁架,擒拿回京。

這事已是天下轟動。世人公論,大漢立國,功勞就屬韓信彭越英布三個諸侯王最大。哪怕劉邦搞出一個十八元功功臣榜,人心還是有一桿秤。一個韓信被殺世人均在喊冤,又逮住了一個彭越。漢天子是不是要將異姓王全部剪除啊?朝內朝外,都在睜大眼睛看著。

要殺彭越,必先審明他的反罪。廷尉府審理,彭越聲稱自己無罪,那車夫因犯罪被自己懲治,逃到長安誣告自己。

會審的結果是,謀反罪不成立。

劉邦看著那廷尉府遞上來的奏疏是窩了一肚子火。刀已經架在彭越的脖子上,還是殺不得。

謀反罪不成立,裝病的罪卻是有。跟天子玩裝病,也夠將彭越咔嚓。問題是彭越是開國元勛,是在劉邦被秦嘉追殺走投無路逃到巨野澤避難時建下的交情。殺彭越,人心不服啊。

劉邦只得在奏疏上批複:憐彭越之功,免彭越死罪,廢其梁王位,流放到蜀郡青衣縣,直至終老。

土地分裂為二,東北仍為梁國,由皇子劉恢出任梁王,西南為淮陽國,由皇子劉友出任淮陽王。

※※※

風蕭蕭,路漫漫。披枷帶鎖的彭越離開長安城,老淚縱橫。朝中一半大臣,還有梁國臣民,均來到長安城外為他送行。

眨眼之間,一個諸侯王就變成了刑徒,要流放到巴蜀。

巴蜀經劉邦開拓,如今已不是漢軍初入時的「鬼地方」,而是一片富饒的沃土。彭越流放到巴蜀,為什麼要落淚?

他老家在齊國昌邑,離那巴蜀何止萬里之遙。彭越已經年邁(那個時候五十歲都算老人),指望今生再不能回故鄉也。

就在那送行的百姓中,突然一漢子越過人群擠到彭越身邊,為他敬上一杯酒。

那彭越素來與民親近,百姓敬的酒是來者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