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片丹心照汗青 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

高帝七年,漢軍以傾國之兵進入太原郡,出戰匈奴與韓國聯軍,取得一連串夢幻般的勝利。廣武城(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一戰,擊敗匈奴左賢王與韓軍聯軍;晉陽城下,漢軍裡應外合擊敗匈奴左谷蠡王,破解晉陽之圍;離石一戰,再敗匈奴右賢王;銅鞮一戰;徹底擊潰韓軍。韓軍主帥朱進戰死,那韓王信獨自敗走大漠,其部將兩員趙籍將軍曼丘臣、王黃另起爐灶以自重,收攏殘兵擁立趙王后裔趙利為趙王,據守軍事重鎮馬邑。

匈奴騎兵就像二戰時的德軍坦克部隊,漢軍大多是步卒,為何能一勝再勝?那橫掃草原無敵手的匈奴鐵騎怎這般不經打?

原來天氣轉寒,一場大雪幫了那劉邦的忙。雪地溜滑,匈奴騎兵不能策馬。而漢軍有陳倉之戰雪地作戰經驗,備下大量釘子鞋,戰馬都換上了帶釘子的鐵掌。以漢軍人數之眾,匈奴戰馬飛不起來,豈有不敗之理?

漢軍贏得的是戰場上的勝利,犧牲的是大漢帝國精英戰士的手指。此時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

匈奴軍節節敗退,那匈奴大單于冒頓親自領兵陳於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帶),阻攔漢軍北上。而漢軍將大本營設在晉陽。

失去的地盤幾乎都奪了回來,匈奴人也有退軍之意,這仗還打不打?

不打,那被匈奴擄走的數萬百姓將淪為奴隸,還有大批的財物被匈奴白白搶去。待漢軍大軍退後,匈奴還將再度襲擾。打,匈奴各個部落已紛紛向代谷趕來,劉邦將面臨的不再是十萬匈奴鐵騎,將會是二十萬,或許還會更多。

劉邦也是老革命一員,深知「兵者國之大事也」不敢輕易與匈奴決戰。故而派出使者去代谷議和,商談兩國交好,以財貨贖回百姓之事。那使者另外還有個使命,就是探查敵情。

使者派出十幾撥,一輪輪的談判都是為收集情報。收集來的情報一模一樣,皆是戰馬羸弱,士卒均老弱病殘,連欄內的牛羊都瘦弱不堪,可擊!

經過文景兩代積累直到漢武帝才能實現的強國夢那劉邦就想做到,接連的勝利刺激著他的神經。「像當年的蒙恬大將軍那樣,重創匈奴,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聽了使者回報,劉邦按捺不住就要進軍代谷。

最後派遣的使者回來,就是奉春君劉敬,諫劉邦遷都長安的那位隨駕郎中,卻提出異議。

「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為臣以為匈奴不可擊也。」

劉邦不聽其諫,大罵劉敬道:「耕夫,靠饒舌而得顯貴,安知軍國之事,敢妄言沮吾軍?」將劉敬抓起來囚禁在廣武城,準備凱旋後進行處罰。

這情節與三國時官渡之戰前有點相似,袁紹謀士田豐因諫被囚,都是真言逆耳惹的禍。

談判談了十幾輪,有什麼事談得這般艱難?不要說是一代梟雄冒頓,就是有一點頭腦的士兵都會懷疑。劉邦在冒頓眼皮底下玩手段,反而是自家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中。

劉邦想的是效那蒙恬建下豐功偉績,那匈奴大單于冒頓同樣也想揚威吐氣。「活捉漢天子,將中原臣服在匈奴鐵蹄之下!」對這一戰冒頓期盼已久。

劉邦發動的是一場雪地長途突襲,準備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代谷給匈奴軍致命一擊。能承擔突襲任務的只有騎兵。漢軍三十餘萬,那騎兵卻少得不對稱只有四萬。

「兵貴神速」那也要對手沒有察覺,而匈奴人已經設下圈套。劉邦雪地里的急行軍劉邦依然嫌慢,急於功成的他不停地催促御用車夫夏侯嬰全速趕路。

他卻不知,將要面對的不止是二十萬匈奴軍馬,而是多出一倍。調遣四十萬匈奴騎士,對匈奴也是傾國之力。這一戰冒頓是志在必得。

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劉邦急於奏功,率騎兵北上。一進入包圍圈,早有準備的冒頓立即揮動軍馬對漢軍來個攔腰斬。步卒截斷在後,突得太前的劉邦的騎兵被圍困在白登山。

誰說匈奴馬瘦?漫山遍野只見那一匹匹戰馬膘肥體壯。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清一色青馬,北面是清一色黑馬,南面是清一色紅馬。誰說匈奴皆是老弱病殘?那控弦策馬之士,哪個不是身形矯健的鐵血勇士?陣容之齊整,匈奴人展現的強大實力,讓匱乏戰馬的漢軍將士好不心驚膽顫。

好在是雪地不利騎兵的發揮,好在漢軍先登上了白登山佔據地利。要不然劉邦早就玩完。

冒頓並不想強攻做無謂的犧牲,只將白登山團團包圍。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天寒地凍,不怕你劉邦不投降。

這一圍就是七天七夜,剛剛做天子一年的劉邦頻臨絕境,《漢書—匈奴傳》記載: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大漢江山岌岌可危!

※※※

凌冽的寒風,漫天的飛雪,呵氣成冰,白茫茫的世界。

白登山腳下,匈奴大寨前,飄忽著一個白色的身影。身形鬼魅,足底踏過,雪地上不留半點痕迹。

踏雪無痕的上乘輕功,非等閑之人能夠做到。先天真炁已快突破第九重的韓淮楚,這一年來輕功又有大進。

冰天雪地之中,白色不易被人發覺。韓淮楚故而換了一襲白衫。

來到太原已經兩個月,目睹了漢軍與匈奴軍的幾場戰役,韓淮楚卻一直無法得見那深藏在漢營大帳內的「辛妃。」

以前出入那劉邦的金帳如家常便飯,而今身在草莽,才知道要見到心愛的追兒一面是那樣的艱難。韓淮楚只有耐心地等待機會。

劉邦是個享受派,這廝行軍打仗身邊總有妃嬪侍奉,這一次突襲代縣到那最危險的烽火前線,天寒地凍,居然還帶著辛妃。他壓根就沒有設想一下若是兵敗,那傾國傾城的美人落到匈奴手中,會受到怎樣的凌辱。

結果辛妃也隨他一起,被匈奴大軍圍困在白登山。

山上是戒備森嚴防備匈奴的進攻,山下是連營百里團團圍困。韓淮楚依然難以見到他心愛的追兒。

凌晨時分,天蒙蒙亮,在韓淮楚的視野中,從匈奴的一座營寨,悄悄走出一位土人。一身毛皮,頭戴氈帽,腳底是長可及膝的深筒皮靴。只是那驕驕不群的丰姿,看出他絕非一般的土人。

時隔多年,大帥哥陳平也步入而立之年。也不知他是如何保養的,那倜儻的模樣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故而極易得女人的歡喜。

這是匈奴大單于最寵愛的朝霞閼氏的營寨。那朝霞閼氏也是位巾幗奇女,能騎會射,武功頗為了得,是那草原上第一美人。十六歲時芳名便傳播整個草原,慕名前來求親者擠破門檻。她卻心志奇高,非大單于不嫁。

而今她終於如願以償嫁給了草原上的雄鷹——偉大的撐犁孤塗大單于。那冒頓對她十分傾倒,一個月里幾乎有半個月都是宿在她寢帳內。對此朝霞閼氏已經十分滿足。

哪知陳平送來的一幅畫讓她大驚失色。那畫中的漢家美人,讓自恃貌美的朝霞閼氏自慚形穢。那謫仙般的姿容,自己是個女子尚且動心,別說男人見了一定會心旌動搖不能自持。

陳平口稱這只是大漢朝美人中的一位,中原似這般的美人還有許多。若是大單于吞併漢家天下,恐怕她專寵的地位不保云云。

女人真是好騙,尤其是心地純真的女人。這幅畫上的美人早已亡故,就是那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妃虞姬。朝霞閼氏其實大可放心,佳人曠世,如今已經是香魂一縷,中原哪裡還能找到第二人能與她相比?

那朝霞閼氏聽了陳平說詞,受了陳平的重賄,為了維繫大單于對她的專寵,答應向冒頓吹吹枕頭風,求他網開一面,放漢天子一條生路。

※※※

「這個陳平師弟,就是這格調,招數上不得檯面。有時卻偏偏能管大用。上次整死那老頭子范增,也是他出的陰招。」韓淮楚望著那鬼鬼祟祟的陳平離去,心中暗笑。

這段情節連正史也沒載入,只有野史中有記載。

「那冒頓聽了他寵愛的閼氏求情,真的會放劉邦一條生路嗎?」韓淮楚此刻十分懷疑。

冒頓雄才大略素有吞併中原之心。早在巨鹿之戰就敢親自潛入中原觀戰。怎會因一個女人的枕頭風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放走大對頭劉邦?

而史書上劉邦這一次並沒有掛掉,漢高祖還是漢高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冒頓放走了劉邦?雪地中逡巡的韓淮楚默默沉思。

※※※

「嗒嗒嗒」,風雪之中一員將軍在揚鞭催馬奮蹄趕路。

這是韓淮楚的老朋友,信武侯靳歙。綽著一桿大刀,從平城而來,經過白登山南麓,向西而去。

從地圖上看來,白登山、平城、馬邑構成一個三角型,那靳歙去的方向正是被趙將曼丘臣、王黃佔據的馬邑城。

馬邑城中是敵非友,靳歙急著趕去馬邑作甚?而白登山下有匈奴軍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