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垓下逐鹿定江山 第四章 做個看客

「不知關相邦煉這鐵劍,用的是何方礦石?」那虛若谷立馬問道。

若是運氣好,遇到什麼天外隕石,也能鑄造出一口鐵劍。

關君豪搖了搖頭:「這劍是用河源境內連平縣的大頂鐵礦鑄成,平常得很。」

這一說眾人更是吃驚。那大頂鐵礦乃是趙國境內一口極普通的鐵礦,采出的礦石是大路貨,賣到天下各郡,也沒什麼稀奇。而關君豪居然能用這極其普通的鐵礦鑄成一把鐵劍,在當時的人眼中就是神乎其技。

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韓淮楚提手操起那劍,屈指在劍身上一彈,發出「嗡」的一聲脆響。他眼中旋即現出一絲失望:「此劍終是無用也。」

關君豪聽到韓淮楚這樣評判,大不服氣。原來他曾用此劍與青銅劍互擊,交鋒之下青銅劍劍刃卷折,而鐵劍還完好無損。在他心中,這劍的品級應高於一般的青銅兵器。

「大將軍為何說老朽這劍無用?」關君豪耐著性子問道。

「韓某方才用指一彈,這劍發出一聲雜音。堅韌是堅韌,卻不純正。與青銅兵器交鋒,一擊尚可,數擊或許不斷。十擊之後,必然斷折。」韓淮楚耐心地解釋道。

「不會吧?十擊之後,必然斷折?」關君豪極不服氣地說道。

韓淮楚拍了拍腰下自己的佩劍,說道:「韓某這劍乃軍中上品,已超過尋常兵器,用之試先生之劍不妥。不知在座者誰還佩劍?拿來與關先生鐵劍一試便知。」

亂世之中,就算是文弱書生也要弄柄劍護身。正好那虛若谷身上就有一柄,聞言拿將出來,說道:「小可這劍乃是市面上買的,最是平常,就請關相邦試劍。」

虛若谷那劍雖是平常市面所買,一柄劍在當時價值也是不菲,弄壞了殊為可惜。那關君豪說聲:「公子爽快,老朽就不客氣了。」左手拿起鐵劍,右手操起婁敬那青銅劍,「當」的一聲火星四濺就是那麼一對撞。

這下看得分明。只見虛若谷那劍劍刃折了一道口,關君豪的鐵劍卻完好無損。

關君豪有點得意地望了望韓淮楚,卻見他面無表情,說聲:「再試。」關君豪依言再試。就這麼試得七下,只聽「咔」的一下,那鐵劍被青銅劍一撞,斷為兩截。

關君豪頓時面色灰敗,沮喪得很,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

韓淮楚摘下自己佩劍,遞給那虛若谷,說道:「弄壞公子的劍不好意思,韓某這劍就賠給公子。」

那虛若谷急忙推辭:「一柄劍算得什麼。韓大將軍戰場殺敵的佩劍,如何敢受。」韓淮楚見他執意不要,便也罷了。

他轉頭望向關君豪,問道:「關先生能用尋常的鐵礦煉出一柄堅硬的劍來,已經十分難得。不知這煉劍之法,可否吐露一二?」

冶劍大師煉劍的方法,都是師徒相授,獨門秘傳,絕不會告訴外人。韓淮楚提出的這要求有點唐突。

只是那關君豪煉出一口廢劍,也沒什麼好敝帚自珍。聽韓淮楚問起,有氣無力地答道:「小人這煉劍的方法也沒什麼稀奇,不過是在鐵礦中加了點碳粉,出爐後放在水中浸一下而已。」

別人弄不懂關君豪在說什麼,在大學學過《材料學》的韓淮楚卻聽得大為入巷。

「滲碳?淬火?」這四個字差點韓淮楚就要衝口而出。

原來如此,原來關君豪的煉劍方法已經比以前煉鐵者跨出了一大步,離成熟的工藝就差那麼一點點。

休小看了那一點點,那可是煉鐵工藝的核心,就是低溫退火,消除殘餘應力。

象牙塔的時代已經十分遙遠,韓淮楚對於教科書上的具體步驟記憶已經變得模糊,腦海中只是殘存那麼一絲印象而已。

「先生若是將煉出的劍放在爐中,與爐同冷,不知煉出的劍效果如何?」韓淮楚沉思一陣,悠悠說道。

「與爐同冷?」關君豪念叨一聲,眼中豁然一亮。

對於一個冶劍大師來說,如何不懂得煉劍過程的關竅與需要解決的難題?韓淮楚所說的方法,對他來說就是啟開了另一扇大門。雖然不知能否成功,但至少值得一試。

「看來這論戰大會老朽也要作一回看客了。大會一罷,老朽就返回黔中煉劍,試一試韓大將軍所說的與爐同冷。」關君豪說著那話,有點躍躍欲試。

※※※

那冶劍大師關君豪剛剛安定下來,即有杏林聖手沈渭南捋須緩緩問道:「大將軍見聞廣博,好像無所不知,不知對醫道是否亦有研究?」

韓淮楚哪裡懂什麼醫道?只是師從盧生學過金針刺穴,可那是習武之人療治內傷的方法,並不能為尋常人治一般的疾病,哪敢與這位當今杏林泰山北斗式的人物過招討論什麼醫學問題。

他連忙擺手道:「韓某未學過醫道。沈先生要向某探討醫道,恐怕未遇其人也。」

那沈渭南捻著鬍鬚得意道:「諒大將軍也不懂。老夫每次參加這論戰大會,見過懂醫者無數,還從來沒有遇見真正能值得與老夫傾蓋一談者。」

沈渭南這麼說,絕不是誇口。從他二十五歲第一次參加這論戰大會,到今年五十五歲,他共參加過六次,會上也遇見過其他當世名醫無數。可只要他一開口講醫道,無人能對他所談的醫學理論挑出半點毛病。都是嘖嘖稱讚,由衷地佩服。由此博得杏林第一人稱號。

周逍遙立即恭維道:「靈丹子乃神醫扁鵲的傳人,能活死人肉白骨,已是超凡入聖。是所謂曲高寡和,何人能對爾所云說三道四。」

沈渭南輕笑一聲:「逍遙公謬讚了。活死人肉白骨,那只是傳說而已。真正死了的人,誰能把他救活。老夫祖師扁鵲,當年救活的只是一些假死者。」

韓淮楚聞言微微點頭,心想這沈渭南倒有自知之明。活死人肉白骨,連醫學高度發達的未來都不能做到。一個春秋時期的醫生,難道還會比後世那些名醫高明?

便有婁敬很謙虛地問道:「不知沈先生今年在會上要講哪段經,讓吾等大開眼界?」沈渭南呵呵一笑:「今年老夫要講的是《玉尺經》,乃老夫窮二十年心血所著。」

眾人一聽大奇,皆問:「何謂《玉尺經》?」沈渭南解釋道:「昔者倉公診女子,知其欲男子不得。脈出魚際一寸,是以玉尺量准者也。取其玉尺之名,只為論婦人疾病也。」

「搞了半天就是個婦科病論文,取那麼一個古里古怪的名字作甚?」聽那沈渭南一說,韓淮楚頓時心中有了計較,「若是與這位杏林聖手討論一般的醫學問題那是班門弄斧。看他那老氣橫秋的樣子,乾脆就給他上一堂現代醫學課,駁一駁他的老臉。」

「若是婦人難產,先生以為是何原因?」韓淮楚問道。

「無他,神氣怯弱,子戶未舒,腰曲不伸,展轉胎側,兒不得出,故難產者。」沈渭南最喜歡的便是有人提問,沒有人提問反而難受。一聽韓淮楚問起,頓時來了興緻。

「若婦人難產,先生有何辦法?」韓淮楚接著問道。

這問題自然考不到那杏林聖手沈渭南。他不假思索道:「先以獨參湯接力,次服藥。是謂滑胎法催生。」

眾人聽得頻頻點頭。這「滑胎法」是當時醫家唯一對付難產的辦法,無論是誰也想不出第二招來。

「若是服了葯後,仍然難產,先生會當如何?」韓淮楚又問。

「這位韓大將軍到底是請教問題還是在故意刁難,哪有這般刨根問底的?」沈渭南被韓淮楚追問,不由臉現慍色,帶點怒氣道:「除了等死,那還有什麼辦法?」

韓淮楚把頭一搖:「這豈不是一屍兩命。先生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

沈渭南臉脹得通紅,顧忌韓淮楚大將軍身份,忍怒道:「就連我祖師爺,到這個份上也要束手無策。這已是我醫者定案,大將軍有何質疑?」

「先生不會剖腹拿出胎兒嗎?」韓淮楚坐在那裡一本正經地說道。

沈渭南再也忍受不住,猛一拍桌,喝道:「大將軍為一國丞相,安能說出此等聳人聽聞的話來?剖腹取胎,豈有此理!」

何止是那沈渭南生氣,桌上眾人聽了韓淮楚的怪論,都是一個個瞪圓了雙眼,怒視著他。

隔開孕婦的肚子,掏出血淋淋的胎兒,在這楚漢年代的人耳中聽來,簡直是難以想像。

韓淮楚用可憐的目光望著那盛怒至極的沈渭南,心想古時所謂的神醫,也僅僅只會望聞問切開方而已,只限於中醫的那些套路,卻沒人懂得用手術刀。卻不知剖腹生產,在後世只是最平常的手術。

不會用刀的醫生,那也能叫做杏林聖手?

只有到漢末年間,那神醫華佗出世,這世上才有人懂得用手術刀。

韓淮楚面對眾人那異樣的目光,平靜地說道:「先生可想過母親難產,累及胎兒同死,安知這一刀下去,不會救出一條生命?」

沈渭南冷笑一聲:「那是胎兒無福來到世間,有什麼好想?」

韓淮楚搖了搖頭:「先生錯也!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