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八千里路雲和月 第七章 先倨後恭

雲夢山,清溪鬼谷,聖君宮,風敲鐸鈴,一瘸腿老道人正在丹室盤膝打坐。

自說降九江王英布背楚投漢,縱橫家大師兄隨何就回到鬼谷,一意修仙。兩耳不聞山外事,一片虔誠頌道德。

哪知那世間戰火紛爭風雲變幻,他想不管還不行,有人偏要他管。

一道人影,飄然出現在他蒲團前,正是那兵敗之後流亡到此的英布。

隨何雙眼驟然一睜:「原來是英王駕到。不知英王何故蒞臨荒山?」

「兀那老道,寡人可被你害慘了!」那英布一見隨何就大聲埋怨。

那英布一身襤褸風塵僕僕,一看就知道栽到了地頭。隨何不露聲色道:「貧道勸說英王棄暗投明,日後裂土封王成為開國勛臣,如何將英王害慘了?」

「寡人聽你妖言蠱惑,興兵反楚。如今弄到兵敗國滅。妻兒皆遭斬首。如今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個,還說不慘?」英布氣鼓鼓說道。

隨何淡淡笑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勝敗乃兵家常事,英王既與漢王有盟,何不去投奔與他,借來兵馬以報國破家亡之仇?」

英布「嗨」了一聲:「昔日寡人有兵馬在手,漢王故來與盟。如今只是一個喪家之犬流落江湖,那漢王還會看重寡人乎?」

隨何拄著拐杖立起,說道:「茲事由貧道而起,少不得貧道去櫟陽走上一遭,為英王做個引見。」

英布等的就是這個話,立馬躬身一拜:「如此就多謝道長。」

※※※

於是二人啟程,由英布雇了一輛馬車把隨何載了,來到那漢都櫟陽。

二人到驛館住下,由隨何先到漢宮見那漢王劉邦。

「道長莫非眷顧俺劉季,回心轉意下山來輔佐寡人乎?」劉邦見到這位縱橫家的大師兄,分外高興。

隨何苦笑道:「貧道一意求仙,那肯在這軟紅十丈內打滾。只是先頭為大王說降英布,如今那英布兵敗已是窮途末路,故央求貧道來向大王引見。」

劉邦聞言喜道:「英布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為難得的人才。來人!速傳英布來見寡人,寡人當授以重任。」

一邊美人軍師張良急急止住:「且慢!」劉邦問道:「軍師這是何意?」張良道:「英布者,豺狼也。先叛章邯,後反項王。恃勇自傲,暴而無恩,其人反覆難養也。宜先倨後恭,收其雄心,方可使之誠心歸附。」那劉邦便來討教如何馴服這頭豺狼,張良道:「如此,如此——」劉邦頷首而笑。

那隨何回到驛館,英布便來問漢王何時召見。隨何答道:「漢王白日政務繁多,無暇接見大王。到夜間方有空閑,請大王入宮進見。」

那英布當時就有點不悅,心想我一鎮諸侯名滿天下的黥面英布來投靠你劉季,你應該立馬隆重迎接才對。

好在只須等半日,也說得過去,那英布便按捺性子等待。

到了夜間,有黃門內侍來傳。英布梳洗乾淨,穿戴一新隨那內侍入宮。

那內侍將英布引至漢王寢宮,未進門便聞到一股酒氣。英布方進門內,就像當初酈食其初見劉邦的那副光景:劉邦坐在床邊,兩位袒胸露背的美眉正在為他洗腳。劉邦雙眼半睜半合,似有醉意。

英布頓時大怒,「劉季如此簡慢,豈是待客之道!」心中只後悔與劉邦結盟,致使今天落到這步田地。

既然來了,英布還是按捺,躬身行禮道:「九江王英布窮途來投,特來拜見漢王。」

劉邦欠了欠身,面帶倦意道:「今日寡人喝多了酒,睏倦不過,不能出宮迎接。明日寡人自會安排薄宴,為英王接風。」話一說完,眼睛一閉,鼾聲大起。

「好你個劉季,白日說是事忙原來是忙著灌那黃湯!」英布越發後悔,自個出得宮來。

那隨何站在宮外,便上前打探消息。英布悵然長嘆道:「寡人為漢王之故,斷送了大好的江山社稷。被你匡到這裡。不料漢王見寡人處境蹩困,舉止輕浮,慢而無禮,令我英布進退兩難。寡人與那漢王同是一國諸侯,並立於海內。既受此辱,留在此間又有何益。不如去往趙國,投那趙歇去吧。」

隨何勸道:「或許漢王真是酒醉,故而怠慢。他既說明日為大王接風,且再等一晚,看明日禮遇如何。」好說歹說,把英布拉回驛館。

剛回到驛館,只見眼前一亮,自己住處金壁輝煌已變了模樣。那帷帳,床榻卧具,洗漱用具,案幾都是按諸侯王宮的標準,招待所忽然變成了總統套房。十幾個侍衛,宦人畢恭畢敬佇立兩旁,珍饈美酒四時瓜果羅列在案。

對一國之君來說,這只是小CASE,又能花多少銀子?就是這種不值一提的小CASE,居然讓英布沾沾自喜,對隨何道:「漢王果然是仗義之人,有禮數!」

過不多時,有軍師張良引典客笑顏來見。

張良畢恭畢敬道:「漢王知大王棄楚助漢,心甚敬重,早於櫟陽建下王宮,專等大王到來屈居,不知是否有怠慢之處?」

英布笑呵呵道:「漢王如此美意,小王感激不盡。」

張良又道:「大王今日酒醉,自知失言。特遣子房來代為賠禮。明日自當厚禮相謝。」說得英布心裡像灌蜜一樣。

次日,蕭何、張良、周勃等文武眾臣敲鑼打鼓齊至驛館,隆重迎接英布入宮。為英布準備的鑾輿便是那劉邦自個所用。英布欣然乘上鑾輿,來到漢宮。

那劉邦早在宮門外等候,一見英布就送一個熱情的擁抱:「英老弟怎今日才至,劉季早望眼欲穿也!」抱得那英布毛骨悚然,好像多年老友重逢一般。

那英布知道這是劉邦的招牌動作,也就泰然受了劉邦這個熱情的擁抱。二人同入殿中,劉邦道歉道:「劉季久敬英王英雄豪傑,今日邂逅實乃幸事。昨日劉季酒醉失禮,相待不周,望英王海涵。」

這會子英布還會責怪什麼,連忙道:「小王計窮來投,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望大王勿辭。」劉邦道:「英王今日歸來,如箕子從周,子胥相吳,乃漢國之幸也。」英布再拜道:「大王寬厚,小王得投,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於是劉邦當即拜英布為淮南王,賜錦袍王冠,置膏腴美酒款待英布。那劉邦本就長袖善舞,頻頻敬酒盛讚英布,那英布還是個少年心境,哪識這等伎倆,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酒到正酣,英布想起妻兒被害,忽而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劉邦問明情況,安撫道:「大丈夫在世,只患不立,何患無妻?」手一拍,從屏風後走出十餘名美眉,個個天香國色婀娜多姿。劉邦道:「聞英老弟合家被害,寡人深表同情。這十名宮娥姿容尚可,就送給老弟做個姬妾,以解老弟枕席之虛。」

那英布本對吳家大小姐一往情深,做了九江王也不納其他妃子,宮中只有吳月娥一個正牌王妃。而今妻兒被害,再加美眉秀色迷人強過吳家小姐甚多,他也就放浪形骸,欣然受下劉邦所送的十名美女。

酒宴散後,英布回到劉邦所賜的淮南王府,當晚與那十名美女顛鸞倒鳳,一夜風流,不提。

次日上殿,劉邦資英布三萬軍馬,去往那成皋駐守繼續鬧革命。

※※※

草飛鶯長,離漢軍攻破河東又是兩個月過去。

夕陽西下,一隊漢兵仍在原野上急急地趕路。他們均在十五六歲的稚氣方脫的年紀,身上均綁了沉重的束縛,卻仍是健步如飛。

離大將軍的要求還差那麼一點,今天日落前若不能按時趕回平陽郊外魏軍大營,全體隊員就要全體罰做一千個「下蹲」。

大將軍的要求也不難,昔日橫掃中原各國的魏武卒就能做到: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半日之內要走一百里路,還要加上沉重的負擔!這些士兵都是精心挑選的體格強健的少年,曾經歷過利豨獨創的沙袋練兵法算是有基礎,但乍一聽韓淮楚說起那要求來,一個個目瞪口呆。

「這是人能夠做到的嗎?」立馬有人提出疑問。

韓淮楚只簡單的說一句「昔日魏武卒能夠做到,想必你們也能做到。」就堵住了那些挑選出來的士兵的嘴。

能不能做到韓淮楚最是清楚。這些要求對於他曾待過的特種部隊來說,簡直是小兒科。要是把這要求拿出來對大家說,要讓人笑掉大牙。

鋼鐵不是一天煉成的,韓淮楚也沒有叫他們立即做到。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OK。堅持不懈地訓練下去,必然一個個變成「飛毛腿。」

如今的周邊形勢十分嚴峻。

自項羽滅掉九江國,又開始大舉打造戰船,不惜重金打造西楚水師。想必那項羽在伐齊一戰與京索一戰吃盡了水軍疲軟的苦頭,這一次要徹底改變這種不利狀況,不僅要在陸地,也要在江河湖海稱雄於諸侯,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西楚雄師。

以那西楚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只要項羽想做,有什麼不能辦到?據斥候來報,楚軍的第一批三百艘戰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