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巨鹿鏖兵宴鴻門 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

趙高送給心腹楊甘的胡亥密旨,被早有準備的楚軍截獲。那傳旨的信使,也被妙虛宮公主英布一刀送上了黃泉路。

范增手捧那密旨,笑道:「有了這道密旨,便可說降那章邯。」

但隨之棘手的問題又出來了,那便是缺少一名說客。

那秦營便如龍潭虎穴,搞不好說不動那章邯還要弄得身首異處,哪是一般人能夠去得?

上次縱橫家弟子周叔去秦營邀請章邯商談和議,已是勉為其難,只因周叔在鬼谷學的是兵法,雖然也涉獵了一點詭辯之術,但到底不是專攻。而鍾離昧,韓信也是學的兵法,不擅那詭辯之道。要想說服章邯投降,還是要靠一名口才好的辯士。

但縱橫家門下那些辯士,不是隨劉邦去了南陽,就是人間蒸發了。四十萬聯軍,竟找不出一個能逞三寸不爛之舌的人物。

那項羽正為此事煩惱,忽然守衛來報,營門外有昔日魏國太僕陳平求見。

項羽在萬載谷中也未與陳平打過交道,對他曾任魏王咎太僕一事不甚了解,便問左右:「陳平何許人也?」

有知情者道:「那陳平曾是魏王咎殿前太僕,後來去趙國請求救兵未果,就此失蹤。」

項羽不屑道:「為人當有始有終。那魏咎還對他抱有指望,豈能搬不來救兵,就不告而別。此等宵小,不見也罷。」

鍾離昧急忙道:「那陳平是末將師弟,曾隨家師學習詭辯之術。如今招降章邯,正好派上用場。」

項羽「哦」了一聲:「陳平也是你縱橫家弟子么?他可有真才實學?」鍾離昧傲然道:「我鬼谷門下,個個都有一身本領。陳平既被家師收入門牆,怎會無真才實學。」

又有人哂笑道:「那陳平既有真才實學,魏王咎怎只讓他做一個太僕?他出使趙國,怎請不來救兵。聽說他人品可大大的有問題。」

項羽便問陳平人品有何問題。那人答道:「聽說他極其好色,與他家嫂子私通。」

項羽怒道:「如此一個品質低劣的小人,也敢來見項某,轟出去!」

軍師範增捋須道:「亂世當擇才而用,不可拘泥小節。那盜嫂之事恐怕是捕風捉影,不足信之。鍾離將軍說陳平有真才實學,想必不會差到哪去。就容他進來,查看一下。」

項羽聽了,便道:「傳陳平。」

※※※

風流倜儻的陳平入到帳中。參見畢,項羽傲慢道:「聽說太僕曾是鬼谷門徒,不知學了哪些本事?」

陳平挺直腰桿,說道:「陳某的本事,搖齒弄唇,便可抵十萬雄兵。」

項羽嗤笑道:「你既有如此本事,為何去趙國搬不來救兵援救你家國君?」

陳平早有對詞,說道:「趙王歇鼠目寸光,之所謂夏蟲不足言冰,不能與語。巨鹿之圍正是他咎由自取。更何況趙軍黯弱,縱陳某請來援兵,也不足擋強秦鋒芒。前國君之亡,實乃天數也,非人力能回。上將軍英明神武,以一支孤軍救趙,披堅持銳興義師西進滅秦,海內歸附,有志之士莫不以追附上將軍驥尾為榮……」

那陳平還欲滔滔不絕地說下去,項羽已經不耐煩,揮手道:「夠了。今有一事,不知你能否完成?」

陳平精神一振,說道:「上將軍但有差遣,陳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項羽道:「不要你赴湯蹈火,只要你去秦營說降那章邯。若能成功,便舉薦你到大王殿下為臣。」

陳平一聽咋舌不迭,心想剛剛見到項羽,便接了這麼一個高難度的差事。但大話說在前,也不能不去。

陳平便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只須上將軍答應我一件事,陳某此去必馬到功成。」

項羽聞言,對陳平有了那麼一點興趣,問道:「你說的是什麼事?」

陳平道:「那章邯手擁二十萬重兵,若要他歸降,他必提出諸多要求。若上將軍答應,不管那章邯提出什麼要求,陳某都可允從,便可說動章邯來降。」

項羽哈哈一笑:「這有何難。那章邯便是提出要封王,也可答應與他。」

范增急忙道:「話雖如此,但你此去須便宜行事,不可貿然答應他的過分要求。」

陳平點頭道:「陳某自知。若能成事,陳某不求在楚王殿前為臣,只求跟從上將軍,為上將軍牽馬墜蹬做一陣前小卒。」

花花腸子的陳平,早就對時局深有研究,知道跟著那空有其名的楚懷王混,還不如跟著手握重兵炙手可熱的項羽前途光明。

項羽含笑道:「此事容後在說。」

※※※

那陳平果然有兩把刷子,去到秦營,穿了一件道袍,打扮得道貌岸然。不說是楚軍使者,卻詐稱是終南山修道之士,來助章大帥破敵。

章邯正為聯軍之事憂愁,一聽有高人到來,便恭恭敬敬請他入帳,問道:「道長有何計教我?」

陳平故作神秘道:「吾之計不可為外人得知,只可與大帥一人言講。」章邯乃屏退左右,獨留陳平一人。

陳平便道:「大帥死期將近,汝可知否?」章邯怒道:「本侯青春正盛,怎會就死?哪裡來的野道人,滿嘴胡言!」

陳平嘿嘿一笑,從懷中掏出胡亥那封密旨,呈給章邯。

章邯一看那密旨,冷汗涔涔。嘴中卻道:「聖上受奸人蒙蔽,待本侯去到咸陽辯說,洗刷章某不白之冤。」

陳平放聲長笑道:「大帥以為去到咸陽,就可洗刷汝之冤屈么?」

章邯心中也沒底,兀自強橫道:「本侯為朝廷戎馬倥傯,忠心可鑒,豈會背叛朝廷與賊黨勾結。此去吾去聯合眾臣,金殿鳴冤。」

陳平冷笑道:「這密旨既是趙高唆使秦帝而下,趙高謀害大帥之心昭然若揭。那秦廷滿朝文武俱是趙高一黨,何人會為大帥仗義執言。恐怕大帥去到咸陽,落得與賢相李斯一般下場。」

章邯聞言默然不語。忽問:「道長不是說來助本侯鋤滅賊黨的嗎,何處得來這密旨?」

陳平便亮出底牌,說道:「吾哪裡是什麼終南山修道士,是魯公愛惜大帥,特派陳某來勸說大帥棄暗投明。」

「陳某聞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楚國),北坑馬服(指馬服君趙括),攻城略地,不可數計,竟蒙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卻為何?只因功勞太大,封不勝封,威重凌駕於朝廷,故被大臣陷害,借故以法誅之。」

「今大帥為秦將數年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並起之勢絲毫不減,反而愈來愈烈。那趙高弄權專行,將巨鹿戰敗之罪推卸與大帥,企圖以其親信取代將軍。將軍久居於外,對秦廷之事想必知之不多。其實趙高專權以來,有功亦誅,無功亦誅,哪有道理可言。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此乃天意婦孺皆知。今大帥仍本愚忠,為秦廷出生入死,卻內不能直諫,外將為亡國之將,豈不哀哉!」

「與其如此,將軍何不陣前倒戈,與諸侯約共攻秦,並分其地,不失得封國稱孤。與淪為階下囚,含冤而死禍及妻兒相比,孰更明智,不用陳某分說,將軍亦能自知。」

「望將軍自圖之。」

陳平口若懸河,一席話如大河奔流,說得章邯啞口無言。

陳平已知章邯動了心,又道:「聞大帥曾言,只要秦廷不負大帥,大帥今生不負秦廷。今秦廷已負大帥,刀已加頸,大帥還要猶豫嗎?」

章邯沉吟半晌,說道:「若要本侯降楚,須依本侯三個條件。」

這事陳平早就料到,含笑道:「大帥請講。」

章邯道:「第一條:若裂地封王,我崤山三兄弟都要分封。」

陳平聞言奇怪,怎麼把董翳司馬欣也牽了進來?問道:「這是為何?」章邯道:「我崤山三義自結拜以來,情同兄弟不分你我,一容俱容一損俱損。若章某封王,而兄弟不分,何能心安。願將吾之封地一分為三,給董翳司馬欣二人。」

陳平心想這章邯倒挺義氣的,一碗飯要三個人吃。反正只那麼一碗飯,分給一人與三人也沒有什麼不同。便笑道:「這個好說。」

章邯又道:「第二條:各路諸侯,待遇要與我軍一樣,不可厚此薄彼。先生請想,那各路諸侯,除楚軍外,都是章某手下敗將,怎可居於章某之上?」

陳平哈哈一笑:「大帥放心,斷不會虧待了你們將士。」

章邯見前兩個條件陳平都答應得很爽快,心中也十分滿意。便又提出最後一條:「若要攻打關中,我軍將士不可為前驅。」

陳平聞言一愣,心想你們二十萬大軍想做看客,哪有這種道理。問道:「這又是為何?」

章邯道:「那關中之人皆是我軍中士卒的父老鄉親,如何忍心看見刀兵相見?這也是人之常情。」

陳平搖頭道:「大帥前兩條陳某均可允從,但第三條萬萬不可。此去關中,魯公並不想要你軍將士陣前廝殺,而是為我義軍開道。只因那各處守將,皆是大帥的舊部。憑大帥的威重,所過之處盡可喚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