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巨鹿鏖兵宴鴻門 第五章 水涌獻弓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詩讚的是那漢朝飛將軍李廣。那李廣箭一出弦,百步穿楊百發百中那還是小CASE,居然箭能裂石。難道他也練成了什麼什麼霸王神功,射出的箭有裂石之力?

李廣的武功雖然一流,但絕不能同楚霸項羽相比。箭能裂石,靠的是他手中那張靈寶穿石弓。那靈寶穿石弓排名於中國古代名兵器譜。

這故事要從秦末年間,他爺爺說起。

※※※

卻說章邯大軍退至濟北,即知會各地秦軍,兵分三路,征伐趙國亂黨。

卻是哪三路?

東路軍由章邯親自率領,整軍十五萬,兵車五百乘,從武城出兵西征,兵鋒所指,直撲趙國都城邯鄲。

南路軍由武成侯王離擔綱,治軍八萬,兵車三百乘,從滎陽出師北伐,鋒芒所向,直取上黨。

西路軍由老將揚威將軍涉間統轄,率領關中各地聚集的精兵五萬,兵車兩百乘,西出函谷,作出攻打河東之勢。

這秦軍東路軍兵馬最是強大,遇到的敵手卻是最弱,只有趙國左丞相張耳領五萬人駐防。西路軍最弱,遇到的對手卻是最強,有趙國名帥右丞相廣武君李左車領十三萬大軍駐守。而趙王歇為防備王離的長城兵團,將上將軍陳余的十萬大軍從常山調來上黨,兵力與王離在伯仲之間。

兩國軍馬看似不相上下,實則不然。那王離的長城軍團經蒙恬一手調教,又在王離手中東征西討,早已是身經百戰的鐵血雄師,戰力比諸陳余的十萬大軍至少要強上一倍。而章邯的東路軍更是一路從函谷關血戰打來,作戰能力超強,對付張耳的五萬兵馬貌似以石擊卵。那邯鄲離濟北近在比鄰,章邯的這一手直有蛇打七寸,拿住趙國命門,擒賊擒王之勢。只有東路軍皆是招募不久的新兵,作牽掣李左車,配合東,南兩路大軍之用。

秦軍西路大軍,兵分四路,依次進發,直往趙境而來。第一路虎威將軍章平,領步騎共計兩萬;第二路典軍校尉李烈,領馬步軍二萬;第三路章邯,自提主力大軍八萬;第四路都尉董翳,引三萬軍殿後。大軍共計十五萬,浩浩蕩蕩,遮天蔽地。

趙國得斥候來報,朝野俱驚。眼下在邯鄲城的五萬駐軍,是絕難抵擋住章邯西進的步伐的。而趙國的兩位軍事大家李左車與陳余皆大軍駐紮在外,遠水救不了近火。

趙王歇即召集文武,於大殿商議對策。

太史馮簡持笏出班道:「邯鄲兵微將寡,難擋秦師鋒銳。不如棄了邯鄲去往巨鹿。現巨鹿城有大將軍司馬卬領五萬軍馬駐守,城高牆厚,如兩軍合為一處,可支撐一時,保吾王安全。再發檄調遣各地將軍,邀約諸侯來援。則秦師不可慮,趙室宗祠可存。」

此言一出,趙國朝堂便炸了鍋。

便有左丞相張耳出班駁斥道:「太史此言差矣。邯鄲乃吾國上郡,自先君襄子立為國都,歷經近兩百年。吾王命途多舛,歷盡艱辛方能回先祖故居,延其犧牲社稷,怎能輕易捨棄?為臣不才,願提一旅之師與秦賊廝殺,禦敵於國都之外。」

上大夫程及厲聲道:「丞相之語,實誤國之言!那章邯乃海內名將,麾下兵馬精足,戰將如雲。自出師以來,戰無不勝,多少關東豪傑皆敗在他手,汝又有何計能阻其鋒芒?」

張耳長笑道:「說什麼那章邯戰無不勝?新近他便敗在楚國武信君之手,師出齊國卻徒勞無功,反損兵折將空費錢糧。程大夫焉知本相不能敵章邯乎?」

眼看廷上唇槍舌劍便要爭起來,馮簡慢悠悠說道:「二位不要爭持,且聽丞相明言有何計能破秦賊,也好讓吾王與眾臣安心。」

張耳便緩緩道:「那章邯之所以能勝各路諸侯,是因有猛將英布。此人有絕世武功,一人可抵大將十員,是而成就了章邯之名。臣聞英布已棄秦而去,秦軍諸將再不可慮。本相麾下有上將李齊,只須領他出征,便可破敵。」

那李齊乃趙國名將,武功睥睨河北。張耳此言一出,便博得武將們一致叫好。

程及搖頭道:「李齊雖勇,但兩軍交戰絕非憑武將之勇,當慮雙方實力。丞相若一戰不勝,則吾王危矣。」

他話一說出,便有一幫文臣紛紛附議。於是文武眾臣分成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張棄城而逃。這趙國的大臣有在大殿吵鬧爭辯的習慣,頓時殿上你言我語,鬧作一堂。

那趙歇便道:「諸位愛卿休要爭吵。不如一邊讓丞相領兵拒敵,一邊將邯鄲城錢糧廟器運往巨鹿。若丞相得勝便罷,若敗則棄城。」

於是張耳提四萬軍馬前往肥鄉,大軍屯於黃河西岸,迎敵秦軍章邯。營盤密密匝匝,直鋪了十里開外。

(筆者按:滾滾黃河,在秦代流經河南滑縣一分為二,北面入海流經巨鹿,南面入海流經平原津渡口。那肥鄉正處於北面黃河西岸。)

※※※

且說魔界盟主伍子胥與群魔駐立空中,正在觀看秦趙兩國交兵。

黃河邊上,兩軍各擺陣勢。秦軍一色的玄衣玄甲,趙軍一色的黃衣黃甲。

陣中兩將正在廝殺。一秦將年方弱冠,面孔黧黑,目如曜星,鼻若懸膽,猿臂蜂腰,頭頂虎頭盔,身穿連環鑌鐵鎧,手持一字亮銀點鋼槍,正是秦國先鋒章平;一趙將面如古銅,體態矯健,跨下颯露紫駒神駿如風,頷下美髯如柳,飄灑逸群,正是有美髯公之譽的河北名將李齊。

原來這章平是章邯的幼弟,自幼便學習弓馬兵法,跟隨其兄長南征北戰,積下了赫赫的戰功,剛被擢升為將軍,正是春風得意少年時。那英布棄秦而去,這章平便補了他的缺,作了秦國正印先鋒。

那章平果然得了他兄長的真傳,陣勢布得是層次分明,法度森嚴。只見旌旗獵獵,衣甲鮮亮,寒光掩映,殺氣如霜。

垓心二將各逞本事,二人「乒乒乓乓」打了起來。

那李齊果然是睥睨河北的名將,一桿碗口粗重桿虎頭槍使得勢大力沉虎虎生風,槍尖舞出有風捲殘雲之勢。章平雖得了章邯真傳,卻是不敵。戰到十合便左支右捂落在了下風。

秦陣中一將拍馬掄斧,高聲叫道:「章將軍休慌,吾來助你!」縱馬直趨戰團。他這一現身,趙軍一陣大嘩。

原來這秦將乃是弒殺趙王武臣後投降了秦軍的李良。趙人每每念到這逆賊李良,便切齒痛罵。想不到他竟有臉來幫秦人攻伐自己的故土家邦。

那李良引部屬三萬投降秦國太原郡守張南,卻被李左車追住截殺,用攻心計鼓噪李良部下臨陣嘩變,將李良的三萬軍馬殺得只剩五千。

李良逃到太原,只被張南封了個偏將。也是秦人對降將素來不感冒,那張南將李良來降之事奏報了朝廷,請朝廷為李良另行委任要職,殊知朝廷卻不聞不問。那李良便鬱郁不得志,一直在太原張南手下作個偏將。

這事前不久被章邯得知。章邯正欲攻打趙國,心想那李良對趙地山川地理無不清楚,正好可以利用這個降將作為嚮導。於是一封調令,將李良急招到了濟北。

那章邯見了李良,假惺惺道:「本侯素聞將軍勇武。今將軍棄暗投明,使我得一猛將,秦室可興也!」李良便感激涕零,拜倒於地,盡表忠誠。

章邯便道:「今本侯欲征伐趙國,將軍久在趙地,當知山川地貌,軍力人事,汝有計獻於本侯乎?」

那李良為了取得章邯信任,便將自己所知趙國內情盡泄給章邯。又手繪趙國軍事地圖數張,供秦軍征戰之用,可謂極盡賣國賊之能事。

章邯嘉勉李良幾句,又思幼弟章平年輕經驗不足,恐他擔任先鋒不稱,便封李良為副先鋒,讓他盡提本部軍馬,隨章平作為大軍前驅,攻打邯鄲。李良兵敗於李左車,對趙歇一黨正是懷恨在心,一聽攻打邯鄲便極為上心,欣然前往。

※※※

閑話扯回,且說那趙軍將士見了李良,皆破口大罵起來。一時斥罵之聲,不絕於耳。

李良一心想做賣國賊,雖聽到那斥罵之聲卻充耳不聞。縱馬馳到垓心,與章平合力來斗李齊。

李良也是趙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曾以一柄一丈六尺長開山大斧,拿下常山一郡。他這一上陣,果然形勢扭轉,擋住了李齊的兇猛攻勢。

章平與李良便如走馬燈般圍住李齊廝殺。那李齊以一敵二,公然不懼,仗著豪勇,將一桿虎頭槍使得如蛟龍出水,大河奔流。頷下一柳美髯隨風飄灑,姿態酣暢淋漓。看得趙軍一陣喝彩,把那戰鼓敲得震天作響。

李齊與二將戰到四十餘合,見天色已晚,喝道:「今日已晚,權寄你二人人頭於項上,明日吾再來拿。」章平久戰不勝也是不耐,便順水推舟罷戰。

※※※

群魔在雲霄看罷,說道:「那李齊有過人之勇。秦國大軍被此人所阻,不知何日能進邯鄲?偏偏吾等又不能插手相助,奈何!」

伍子胥便道:「明裡不能插手戰事,盡可暗裡相助。吾手中有弓一張,有神箭十支,可射殺那趙將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