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佳人伴君,大趙風雲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又是黎明前的黑暗,月色之下,天空如同潑墨。燕軍大營,死一般的沉寂。

時到初秋,凜冽的朔風將一頂頂灰色的帳篷吹得嗚嗚直響。在行軍褥中酣睡的燕國士兵,好夢不時被那從帳縫滲入的寒風攪醒,又不耐煩地緊了緊褥子,聚一聚褥中的熱氣,繼續酣睡。

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睡覺,必要的警惕還是要有的。轅門內,一排穿著兩重皮襖的燕兵,仍睜大眼睛注視著周圍,嚴防敵人的突然偷襲。

敵人?好像不可能有敵人。明日辰時邯鄲城就要開關投降,城中的士兵也會納入燕國的兵馬,成為他們的「自家兄弟」。

為了士兵們不萌生「同室操戈」之想,在戰場上不心慈手軟,這批士兵均是從白山黑水地廣人稀的苦寒之地——燕、代兩境募來,連統兵元帥臧荼也是燕人。

對於邯鄲的富庶,他們早就聽說。到了城中,雖然上峰命令不可燒殺姦淫,但這年頭誰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說而已。那邯鄲城滿地的資財,嫵媚的趙女擺在眼前,又怎能禁得住士兵們飢餓與貪婪的本性。

一陣嘹亮的號角,將這批值守的士兵從進城後劫掠姦淫的遐想中驚醒。

「這是怎麼回事?何人會吹響號角?」

一匹快馬箭一般從營外馳來,卻是一燕軍斥候。眾人高聲喊道:「老秦,發生了何事?」那斥候老秦急匆匆道:「不好!有大批趙國士兵,從邯鄲城南面進城。」眾人詫異道:「老秦,你是不是說錯了?這當口哪裡來的大批趙軍?難道是從天而降?」

那斥候也顧不上回答,急沖沖從眾人讓出的道中馳了進去。

鳴號,挑燈,起床,集合,召集眾將,一連串的忙碌過後,中軍大帳內聚滿了人。

坐在正中虎皮帥椅上的,是一個高大魁梧的壯漢,胸腹開闊幾乎有常人的兩倍,一雙健碩的臂膀有巨碗粗細,面孔黑黝黝如同鍋底,亂髮披散,一雙厲眼透出能將人撕碎的咄咄氣焰。

上將軍臧荼,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字,一個能在十三歲力搏猛虎的望而生畏的野人!

臧荼乃是地地道道的燕國人,本是山中獵戶,因其勇猛過人聞名燕代。韓廣循燕時招入麾下,一路戰功赫赫,成了韓廣軍中最驍勇的統帥。

那臧荼似乎對軍師蒯通十分尊敬,在帥椅旁另闢一椅。頭髮凌亂,鬍鬚蓬鬆的蒯通便坐在那椅上。看來軍情緊急,那不修邊幅的蒯通接到號令後,更顧不得收拾頭臉了。

燕趙尚武,燕趙兩地多悍勇之徒。除了那軍師蒯通,在這帳中的哪一個不是剽悍過人?

最瞻目的乃是四個小將,其身軀比那臧荼還高出一尺,渾身黝黑髮亮,肌肉虯結,堵在那裡好似四尊鐵塔。

這便是臧荼之子,臧家四虎:臧擒龍,臧擒虎,臧擒熊,臧擒豹。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自從投身行伍一來,臧家父子橫掃燕代,所向披靡,還未吃過一場敗仗。

臧荼端坐在帥椅之上,慢慢聽著那斥候的稟告——一批近乎兩萬的趙國士卒,兵甲鮮亮,旗幟整齊地從南面開進了邯鄲城。

「啪」的一聲,蒯通在桌上重重一拍,臉脹得通紅:「可惡!吾等中了趙人的緩兵之計。」

昨日邯鄲城派來上大夫程及,送來受降書,雲今日一早便開關受降,正在清理府庫,準備肉食美酒來犒勞三軍,原來竟是詐降。

蒯通盛怒之下,忽然想到一人,此時那人面孔彷彿就在眼前。

「韓信!一定是他,只有他才想得出這主意。」

在鬼穀道場,眾所周知,兵法學得最好的不是李左車,而是這位後來居上的小師弟。師傅鬼谷懸策對他最是青睞,要不然怎會將門中至寶《鬼谷子十四篇》傳了給他。

在龍武坡一役,韓信那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帥才展露無遺。蒯通竊地里暗嘆不如。若非如此,怎會將他推薦給趙王武臣。

蒯通終於明白,要面對的對手不是那些邯鄲城中的一群弱智,而是自己的師弟,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韓信。換手如換刀,那韓信文韜武略,焉知這小師弟出手,那趙國上郡邯鄲還能不能攻克得下?蒯通不由對邯鄲城志在必得的信心產生了一絲動搖。

在蒯通的眼裡,亂世諸侯中只有武臣能夠實現它爭霸天下的理想。而伴隨著武臣的被弒,他那理想彷彿瞬間破滅。

燕地,北臨匈奴,地廣人稀。燕國,在戰國史上一直碌碌無為,除了那曇花一現的樂毅破齊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乏善可陳。待到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的齊人醒來,田單火牛陷陣,又將燕軍逐出國門。

靠燕國這塊地盤,蒯通深知是無法爭雄於諸侯的。能夠苟安一隅便算不錯了。他唆掇韓廣攻打邯鄲,雖打的是為武臣報仇的旗號,真實的目的是能打開燕國的門戶——趙國。只有拿下趙國那廣袤的土地,才能繼而與天下諸侯一較雄長。

自薊城興師以來,一路高歌奏凱,勢如破竹,一日之間能連下數城。這也難怪,韓廣北略燕代,趙人把他當成了自家人,這一線的防守幾近真空。而韓廣突然自立為王,又有姬風之亂,哪裡還來得及布防?外加蒯通搬弄三寸不爛之舌,沿途寥寥無幾的守軍,哪裡還敢直攖其鋒?還不乖乖投降?

可惜前日遇到了仙道弟子姬風,那蓋世武功委實令人膽寒,蒯通幾乎要打退堂鼓了。只是在韓廣面前曾說下大話要踏平邯鄲,面子上過不去罷了。

忽然喜訊傳來——那姬風失蹤了,邯鄲無主,民心大亂。蒯通簡直喜出望外,急忙催師劍指邯鄲。為了免遭傷亡,一盡全功,故勒令大軍就城郊紮營,送出勸降書一封。

對方臨陣易帥,韓信行緩兵之計,一支接近兩萬的士兵開進了邯鄲,這一連串的意外完全打亂了今日進軍邯鄲的計畫。

只是這一支軍隊是如何來的?卻令蒯通百思不得其解。據報離這最近的陳余部還在三百里外,難道能插上翅膀飛過來?

他卻不知,這些士兵均是邯鄲城平民所扮。

經過鋪天蓋地的輿論宣傳,邯鄲城中已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愛國熱潮。為保家衛國,丁壯們紛紛踴躍報名。

在今日月黑風高的子時,從邯鄲城南面城樓,忽然墜下數百條繩索。一大群臨時招募來的壯丁,穿著府庫中存放的趙軍的軍服,從城樓攀了下去。又偃旗息鼓伏在郊外。直等黎明前的這一刻,來個「大軍入城秀」,給燕軍一個巨大的震撼。

自然這一切均是韓淮楚安排。他要導演的空城計,當然不能與諸葛亮的一模一樣。

其實這「入城秀」內中藏有一個破綻,一直為韓淮楚擔憂,那便是這群「士兵」中沒有騎兵。試想倉促之間,如何籌得恁多馬匹武裝一個兩萬人的「部隊」?而且從城樓上墜下馬匹,難度難以想像。

幸而當時馬匹奇缺,馬價貴得驚人。在此亂世之中,暴徒橫擊,徒具步兵沒有騎兵的草寇比比皆是,又夜色如墨看不清楚,故而那燕軍斥候沒有在意。

當然靠一群臨時招募來的平民還不能完全達到韓淮楚的要求,至少那行軍的隊列姿態便不像正規軍人。於是韓淮楚派了一名軍侯,投入了一千名衛戍士兵,作為這批人的領隊。其餘人只需跟在這些職業軍人後面有樣學樣,倒也成行成列,一絲不亂。

※※※

中軍大帳內,爭論的焦點便集中在這群士兵的來歷。

「難道消息有誤,斥候未偵查到這支人馬,還是李良部突然殺了回來?」

蒯通忽問道:「欒布都尉可有消息?」一人答道:「欒將軍自昨日放出飛鴿,便音訊全無。」

「難道那欒布遭遇到什麼意外?」蒯通聞言一怔。

臧荼乾咳一聲,說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一支兩萬人的軍隊進城,實力不容小視。為今之計,我軍該當如何?」

在出兵之前燕王韓廣叮囑,遇到疑難皆憑軍師之意。臧荼歷練沙場,對這行軍打仗的事雖說不一竅不通,可在這縱橫家第二大弟子面前,還是謙虛得很。

蒯通高聲道:「趁敵立足未穩,趕快召集人馬,準備攻城。」

臧荼臉現困惑,說道:「軍師不待辰時再攻城么?」蒯通像看白痴地望了臧荼一眼,冷笑道:「敵人使詐,吾等還守什麼信用?快趁敵援軍剛至,打他個措手不及。」

臧荼道聲好,剛下令埋鍋造飯,蒯通阻止道:「兵貴神速,諸位就不要吃飯貽誤戰機了。」臧荼惑道:「如此一來,士兵會不會沒力氣打仗?」蒯通現出一個冷酷的表情:「我軍存糧不多,戰死者徒費糧食。傳諭三軍,待吾軍拿下邯鄲城,允劫掠三日。」

這邯鄲城中,金銀財寶無數,美女如雲。允劫掠三日,士兵們還不像發瘋了一般攻城?那一幫燕將一聽,眼珠子都直了,無不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拿下邯鄲。

臧荼會意一笑,即傳令:「事不宜遲,眾將聽令!臧擒虎領一萬人留守大營,其餘諸將隨本帥出征,踏平他邯鄲城!」

眾將轟然叫好,欣然領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