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長大

宋氏微怔,理不出頭緒來。

冬寒凜冽的風呼呼吹響,在二人耳畔盤旋不去。

汪仁雙手籠在袖中,輕聲道:「六太太多年前,曾救過在下一命。」

風太大,這句話一出口便被風給吹散了,宋氏只聽到個話頭,一時間沒能想起來自己二人能跟多年前扯上什麼關係。畢竟,她同汪仁,這才是第二次見面,即便是第一次見面的日子已過了許久,也算不得多年前。

她猶疑著,問汪仁:「多年前,出了何事?」

汪仁定定看著她,眼神直勾勾的,卻又溫柔似水,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

他說:「說起來,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六太太怕是早就不記得了。」

話越說越玄乎,宋氏聽得是滿心疑惑,卻不知該從哪裡開始問汪仁,只能聽著他繼續說下去。

「延陵府的宋家大宅外,有一條小巷子,是條死胡同,平素連個鬼影也無。高牆後,是宋家的園子,牆邊有一棵臘梅,每逢冬日,花開似火,枝梢探出牆來,花瓣被霜雪打落,能散一地。」

「六太太彼時,在那條死胡同里,救了我一命。」

那條衚衕是死的,當時的他,也已離死不遠。

溫潤似玉的男人聲音,帶著些微不尋常的輕柔。

他到底不是個普通男人。

宋氏聽得有些痴了,眼前似真的浮現出了宋家老宅里的臘梅開遍枝頭的畫面。時至隆冬,臘梅花香在空氣里瀰漫,哥哥一早出門,她閑來無事,便忍不住帶著人悄悄往外頭溜。

冬日的街頭,雖不比往日人多嘈雜,但總有些平素少見的樂子可尋。

她少時,膽大得很。

想著想著,她不由警醒起來,用探究的眼神看向汪仁,蹙眉道:「印公如何會得知宋家的事?」

汪仁不動,同她對視著,亦慢慢皺起眉頭來,徐徐說道:「因為你救了我……」

「是嗎?」宋氏並不大相信,對他的話覺得驚訝不已,「我竟救過印公?」

她努力在回憶里搜尋著能用得上的信息,可許多事,時間久遠,她早就記不清了。

她不覺有些尷尬,看著汪仁的眼神卻仍是警惕的,慢慢往後退了一步,口中道:「莫不是印公記錯了?」

說起來,她可一直都因為汪仁同自己差不多年紀,卻已身處高位多年,想必是自小便在宮中長大的,誰知如今照汪仁的話一算,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汪仁嘆了聲:「小時候的事了,也難怪你全然不記得,你還給了我銀子。」

宋氏聽到自己還給了銀子,立時疑惑大減,信了幾分。

救人她沒什麼印象,但是散財這種事,她是一貫如此,從小也不知施了多少銀子出去。此刻想來,不免有些敗家。好在宋家一直不缺銀子,她也沒嘗過缺錢的滋味。

「我倒是真的,連一丁點也不記得了。」宋氏笑了笑,打著哈哈,「即便是,給些銀子,也委實算不得什麼。」

她說著,心裡卻在琢磨,小時候的事,這樣算起來莫非是汪仁入宮之前的事,那可真真是久遠,又不是什麼大事,她哪裡記得住。

可她早忘了,汪仁卻在心裡默默記了如此多年。

見宋氏眉眼間帶著難以抹去的困惑,汪仁不禁又長嘆了一聲。

也是他傻了,事到如今才來告訴人家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一晃眼,二十幾載,若非他無意間知道了宋氏的事,怕也該記不住了吧。

他一開始並沒有想要告訴宋氏,可今日本是出來看看謝元茂離京後宋氏的模樣罷了,結果就一個沒忍住,鬼使神差地就將話都給說了,連斟酌幾番的時間都無,直接便說出了口。

「……忘了,便忘了吧。」他穿著過分厚實的毛皮大氅,低低說了句。

話畢,他霍然轉身,一個縱身躍上牆頭,倏忽間便消失不見。

宋氏悚然一驚,等回過神,站在原地的人,就只剩下了她一個,原本狹小逼仄的地方,驀地空曠了起來。

她扭頭去看桂媽媽幾個,卻見謝姝寧大步朝著自己走了過來,一靠近便問:「人呢?」

「什麼人?」宋氏沒反應過來。

謝姝寧表情一凝,道:「汪印公!」

宋氏這才重新鎮定下來:「哦,已經走了。」

「走了?」謝姝寧方才聽到汪仁來了,而且還要同宋氏單獨說上幾句話,生怕是汪仁這個不著調的來將謝三爺跟謝元茂的事都說給了宋氏聽,急急忙忙就提著裙子跑了過來,誰知道到了地,卻只看到宋氏一人孤零零地站在樹下,問她話,也只是這樣輕描淡寫的幾個字,不由得慌了,「他同您都說了什麼?」

宋氏沒吭聲,她想到了汪仁方才離開前說最後那句「忘了」時面上的神情,那……似乎是委屈?

她怔了怔,連女兒抓住了自己的手也不知。

「娘親?」謝姝寧見她不說話,是真的慌極了,腹誹著汪仁果真是不靠譜,早知道索性麻煩些,不尋他幫忙便是了,暗惱不已。

正當此時,她聽到母親面露狐疑地道,「他說,很多年以前,我曾救過他的命。」

聽到並不是謝三爺的事,謝姝寧不由長鬆了一口氣。

然而這口氣還沒能松到底,就又被提了起來。

她抓著宋氏的手不敢松,不敢置信地道:「您昔日曾救過他的命?」

救過汪仁的命,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她大驚,差點摔倒,撲到了母親懷中,仰起臉來繼續追問:「可是真的?」

十三歲的大姑娘,猛地一撲,力道委實不小,宋氏抱著她踉蹌著往後退了一步,嗔道:「怎地這般慌張!」

「您先說,那事是不是真的?」謝姝寧許久沒聽說過這麼叫人吃驚的事了,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復。

前世她同汪仁沒什麼交集,母親跟汪仁更根本就是陌路人。

母親去世時,她才六歲,亦從來不曾從母親或是桂媽媽等人嘴裡聽說過這樣的事。何況那時,汪仁連她是誰也不知,她哪裡有機會聽到母親於汪仁還有救命之恩的事。

不同於她的詫異,宋氏驚嚇過後,這會則淡然了許多:「這話是他說的,我卻是真的連一點印象也沒了。」

一個人的記性哪裡能好到連什麼事都記得,再者又是那麼久遠的事。

謝姝寧默然,過了片刻才輕笑,「不會錯的。」

既然是汪仁親自開的口,必定是有十足的肯定,要不然,他又怎麼會提。

宋氏聞言搖搖頭:「許是他認錯了人也沒準,畢竟都是那般久的事了。」

謝姝寧嗅著母親身上清甜的香氣,卻想起了初見汪仁時發生的事來,在宮裡,他曾明明白白說過,真像。

她那時只想避開汪仁,從未細究過汪仁的言行舉止為何怪異反常,這會想來,便全都有了解釋。

還有後來她跟紀桐櫻無意間撞見了肅方帝跟淑太妃的苟且之事,也是汪仁幫了她們。

救了鹿孔回來後,汪仁竟特地派人來賠禮道歉,似乎也說的過去了。

原來,全是為了母親……

她迷迷糊糊地想,這份救命之恩,必是十分之重,否則又怎麼能叫汪仁這樣的人物,直到如今還記在心中。

但轉念一想,母親竟似早就忘得一乾二淨,這就又像是舉手之勞而已。

實在古怪。

「好了好了,便是真的,也是那麼久之前的事了,難為他記這麼久,可見是個重情義的。」宋氏笑著讓她站直,「即便是救命之恩,難道還能叫人以身相許不成?既過去了,便過去了吧,不必放在心上。」

心情不錯,宋氏語氣輕快,說的也是打趣的話。

謝姝寧一顆心則沉甸甸的,想著汪仁特地來告訴母親的用意何在。

不多時,舒硯因謝姝寧沒留一句話突然便跑了,特地打發了人來尋她們。

謝姝寧便沒有繼續同宋氏談論汪仁的事,一道去了前面。

桂媽媽在後頭敲打那群丫鬟,今日之事,一個字也不能透露出去。雖說來的是公公,並非什麼孤男寡女共處,難叫人置喙,但來的卻是位高權重的公公,說的想必也是秘辛,宣揚出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底下的人,平日里閑著沒事,素愛嚼舌根,卻也知什麼該說不該說,聽到是宮裡來的,怕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同方才似的胡亂攀扯,皆點頭應是。

一行人沒再留多久,交代了些事,便離開了修葺中的善堂。

馬車行了一路,回到了謝家。

一來一回,到門口時,外頭已是暮色四合,蒼穹之上繁星點點。

謝姝寧抬頭看了眼天,想著明日該是個好天氣,移步跨過了月洞門。

飯食皆送到了各自屋子裡用,謝姝寧心中有事,略用了幾筷子便先擱下了。

圖蘭今日沒跟著她一道去善堂那,見狀不由疑惑:「小姐,今日有您最喜歡的菜,難道不好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