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計已出,當行動

當一行人商量完畢後,總算是把這個計畫的大體構思給弄了出來。無疑,這個項目是一個大項目,如果運作得好,那麼不但能讓國內的產品出現更強的競爭力,早日佔領世界的廣闊市場,還能讓環亞這個經銷者,在一段時間之內,有了相當強勁的發展動力。

雖然在蘇聯境內,因為盧布不靠譜的原因,劉東他們只能是選擇以物換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但並不代表,在國內環亞同樣也只能以物易物。人民幣的堅挺程度,完全不是盧布可以比擬的。所以只要在國內用人民幣結算,那麼劉東的環亞人民幣的持有量,就會變得非常的多。

等以後這項計畫走入正軌,那麼在幾年之內,環亞是絕對不用擔心自己的人民幣不夠用,反而會擔心人民幣持有過多。沒有那麼多地方來投入建設。

如果當初在國內投資的時候,也有那麼多人民幣,劉東壓根就不會拿出二十億美元出來作為交易的條件,在國內,人民幣好賺,但美元並不是那麼容易賺的,無論從匯率上,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用美元交易,環亞都是比較虧的。

但可惜,這個計畫在早幾年,根本就行不通,環亞在蘇聯的合作夥伴葉利欽,那個時候正惶惶不可終日,哪裡還能有心思來幫環亞做交易?即便是他當時有心思幫助環亞,但以當時葉利欽的地位,也未必能把這個事情做好。所以劉東也就只有委委屈屈的拿出二十億美元的買路錢,來國內做發展。

當然,那二十億美元花得,也並不是毫無價值。畢竟,在當時來說,這麼大一筆投資,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官方上面,能夠給予環亞足夠的保證,阿貓阿狗一類的小角色,也不能對環亞怎麼辦。就算是那些大勢力,看在美元的面子上,也不得不保持克制,讓環亞在國內初生期當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威脅。

而到了現在,環亞很多的工程,已經接近完工,而二十億美元的紅利,還在繼續發揮作用。相信等到這份額外的紅利完全消失作用的時候,環亞在國內,也能成長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根本就不用怕外在的威脅。總的來說,當初投資二十億美元在國內,政府和環亞,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當時環亞手中並沒有足夠多的人民幣,才會用美元來結算,對於劉東來說,也算是一個不算遺憾的遺憾。

而現在嘛,劉東覺得,人民幣對於自己來說,已經可以可勁兒花了。至於到時候如何讓這些屬於自己的空殼公司,把錢轉移到環亞總公司,對於環亞來說,實在是太容易了。直接用環亞銀行的盧布,來換取人民幣,那就是最為簡單實用的辦法。

要說環亞在近幾年時間內缺美元,那是絕對的,畢竟國際市場上面,環亞賺取美元的主要途徑,僅僅是依靠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當中在沒有大波動的前提下,想要賺取足夠多的美元,並不是那麼容易。而日本那一批美元,早就讓劉東安排了出路,到時候作為準備金來吸納盧布,就需要這筆美元來墊底。

所以,雖然環亞在未來幾年之內,能夠有一百多億美元的資金,但這些錢都是死錢,並不能拿出來用。至於美國股市那邊的資金,就更加不能動用了,那些股票,可是個個都肥得冒油,劉東可捨不得在現在就把他們給解放出來。甚至有可能,他還要想方設法的更多的持有那些有潛力的公司的股票,以便以後撈錢更加的迅速。

在十年之內,美元都是好東西,所以總的來說,環亞是缺美元的。但盧布這相當於草紙的玩意,環亞卻並不缺。到時候,環亞銀行為國內的蘇聯空殼公司提供兌換盧布的業務,那麼一倒手,蘇聯公司手裡面的人民幣,就會變成實實在在的環亞的資金。而蘇聯的空殼公司,也能高高興興的拿到那些沒用的盧布回家過年。

這樣一來,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從現實當中,別人都抓不到環亞的把柄。至於環亞銀行是否有資格做這樣的買賣,那是絕對沒問題的,環亞不能從國內的蘇聯空殼子公司裡面直接交易,難道還不能和這個蘇聯空殼總公司取得聯繫?在國外的交易,壓根就不用理會國內政府的意見。或許在某些時候,環亞銀行儲備的人民幣總量,甚至會比國內某些銀行的人民幣總量還要多。

當然,現在劉東也僅僅是展望未來,到時候是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劉東也不會太清楚,如果之前環亞的發展還有借鑒後世一些企業,但到了環亞現在的地位,就算想要借鑒,都沒有地方借鑒,就算是二十年後,國內的私企,也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環亞那樣的高度。環亞也算是鑽了法律的空子,並沒有以私企的身份進入到國內,而是有了一個光亮的外衣,外企在國內的待遇,不光是私企羨慕嫉妒恨,就算是國企,那也相當的眼紅。

無怪乎後世很多企業,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恨不得批個外企的馬甲在國內混,實在是私企是後娘養的,國企雖然是親媽,但親媽沒權勢,外企老爸喜歡,外面的人也喜歡,就造就了外企的神話故事。

人民幣的收入有了一條捷徑,但劉東現在對於如何花這些人民幣,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有時候錢花不出去,也是一種糾結,尤其是在現在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當中,並沒有太大的需求的時候,人民幣多了,也就沒有多少作用。劉東倒是想讓環亞銀行進入國內市場,但現在這個問題,還在慢慢談,什麼時候有結果,還不知道。

當然,現在劉東的手裡面,並沒有那麼多人民幣,甚至包括這個計畫,都還沒有開始實行,貌似劉東的擔心,好像有些杞人憂天。但是劉東知道那些蘇聯的機械,在國內的吸進能力,實在是非常強,現在就考慮人民幣太多的問題,也算不上太過。

畢竟,當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的主要精力,都將會放在華夏,在技術圍堵之下,華夏想要衝破技術封鎖,靠著蘇聯的機械和技術,就是一條不錯的路子。雖然對於歐美人來說,蘇聯的東西全都是傻大黑粗,但其實蘇聯的工業實力,並沒有他們說的那麼不堪。

要不然,蘇聯為什麼能夠成為兩極之一?他們的東西真那麼差勁,歐洲人也用不著怕紅潮了。作為唯二的兩個太空大國,蘇聯即便是尖端科技領域,事實上也是非常出色的。蘇聯人最開始搞工業的時候,可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購東西,無論是美國人,還是德國人,抑或者是法國人,英國人,當初大蕭條的時候,沒少被蘇聯人佔便宜,再加上一個二戰的紅利,蘇聯人的技術哪裡能不先進?

對於歐美人說蘇聯人的技術不先進,最多的也就是體現在電子科技上面尤其是集成電路上面,而電子科技集成電路,又恰恰是未來的發展主流,所以蘇聯人就悲催的輸在了起跑線上面,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蘇聯人的電子工業,也並不像後世那麼難堪。只不過當時的蘇聯一直想著打核戰。

而在核彈的威脅下,電子工業集成電路的脆弱性,讓蘇聯人更加熱衷於電子管,因為電子管抗干擾能力強,在蘇聯人還在為電子管小型化努力的時候,集成電路已經光芒萬丈,所以蘇聯人給別人的感覺就是電子工業不行,而歐美人也比較喜歡摸黑蘇聯人,再加上世界主流媒體都說蘇聯人的電子科技不行,眾口鑠金之下,蘇聯人也就不行了。

但劉東知道,即便是二十年後,沒有了蘇聯的美國,其實也在暗中搞電子管小型化的技術。這就能證明蘇聯人並沒有錯,僅僅是錯在他們在沒有搞定麵包的時候,就在開始想著怎麼殺人,餓著肚子和美國人干,自然就輸掉了國家。

劉東倒不是在意蘇聯人和美國人電子管和集成電路之間的爭鬥,只不過劉東想要賣蘇聯人的產品,自然就得對蘇聯人的東西有所了解,要不然真弄出一些垃圾回去,國內的人也不會要,虧本的也是自己。

所以,採購產品,必定是不能要那些電子類的蘇聯設備,而是要那些非電子化的設備,集成板這一塊,就算是華夏也能解決。到時候實在不行,有些東西,在華夏再改造改造,就能拿出來用。

有了計畫,劉東他們這些人,自然不能再呆在辦事處裡面,除了劉東和陳潔兩人需要在辦事處裡面居中調節,其他的人,個個都出去辦事了,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弄出一條產業鏈來,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

列夫捷特回到列林格勒去找他的小夥伴了,周青富作為環亞在蘇聯這邊的領導人,自然也要跟著去第一線。而林家兄弟也開始忙碌起銀行那邊的事情來,既然準備要用盧布,當然要去看看自己的家底到底有多豐厚,有多大的碗,才能吃多少飯。萬一被食物給撐死了,那才是真正的好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