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東吳入寇

劉禪不會撒謊,卻又不得不撒,紅著臉道:「這個……這個……是兒臣答的。」

劉備微微一笑,道:「真是你答的?」

劉禪囁嚅道:「是……是兒臣答的?」

劉備捋了捋須,道:「這會說了,還可以少受些苦,呆會朕要是查出不是你,這屁股打將起來,味道可不好受。」

劉禪打了一個寒噤,他心裡反覆鬥爭了良久,終於還是硬著頭皮道:「真是兒臣答的。」倒不是他不想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只是害怕劉備知道了真相,把他的屁屁打開了花。

劉禪在發愣的時候,劉備一直在注視他,聽他說完,笑著道:「『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這句話典出何處?」

劉禪不知劉備為何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考他的學問,不由得微微一怔。這句話繞來繞去,他根本就不知所云,這連意思都搞不清楚,自然不知典出何處,大眼瞪小眼,搖了搖頭。

劉備笑了,問道:「這句話你難道就真的一點印象也沒有?」

劉禪覺得這話似曾相識,似乎在哪裡聽到過,撓了撓頭,認真思考一會,還是想不起來,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

劉備沉下臉來,將卷子擲到他跟前,道:「撿起來,將第二列的那段話念給朕聽!」

劉禪拾起試卷,雙手捧定,大聲念道:「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念到這裡突然明白過來,嚇得渾身發顫,牙齒打架,下面的話說什麼也念不下去了。

劉備笑道:「怎麼不念了。現在找到你的答案,大聲給朕念出來。」

劉禪雙膝跪倒,將胖嘟嘟的腦袋有多低垂多低,根本不敢正視劉備。

劉備怒道:「大聲念出來!」

劉禪身子又是一抖,拿著卷子看了半天,這才找到了相應的答案,顫聲道:「出……出自《詩經》秦……秦風中的無衣一詩……」

劉備道:「這不答得挺好么,剛才朕問你,你怎麼搖頭?」

劉禪不知該說什麼好,索性給他來了個悶聲大發財,一言不發。

劉備道:「快說這答案是誰替你寫的,不然朕叫人把你的屁股打開花!」這一氣將起來,他也就顧不得之乎者也,子曰詩云了,哩語,俗語胡言亂語一股腦的噴了出來。

劉禪嚇了一跳,把找搶手替考的事一五一十的都說了,末了流著淚道:「父皇,就饒兒臣這一次吧,兒臣再也不敢了。」

劉備氣得七竅生煙,臉皮紫漲,伸手向他一指:「你!」劉禪嚇著向後倒退了兩步。劉備定了定神,盯著他瞧了好一會,嘆道:「這些題目真的這麼難么?」

劉禪點點頭,忽覺不對,又搖了搖頭。

劉備笑了道:「這只是取得鄉試資格的童試試卷,所考內容都是一些基礎知識,沒有什麼特別繁難的,你真的一題也不會?」

劉禪不知該點頭,還是該搖頭,索性低垂著頭,雙手玩弄衣角,悶聲不響。

劉備搖了搖頭,道:「這些題目,你要是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交一張白卷上來也好。朕見了最多不過打你一頓。可你害怕朕處罰你,居然投機取巧,欺瞞朕躬,你可知欺君之罪該當何罪?」

劉禪當然知道欺君之罪該當何罪,嚇得身子直抖。劉備向他凝視半晌,嘆道:「唉,你實在太讓朕失望了。好了,沒什麼事了,你下去吧。」

劉禪滿以為劉備會叫來人將自己拖下去暴打一頓,搞不好他還會親自操棍上陣,把自己的屁股打開花。可是萬萬沒想到這雷聲甚大,雨點卻小得出奇。劉備連罵也沒罵,只不過是不咸不淡的責備幾句,就讓他出去了。他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下意識的撓了撓頭。

劉備氣得笑了,道:「怎麼還不出去,難道等著朕叫人打你屁股?」

劉禪趕忙起身,轉身跑了。

劉備苦笑道:「我怎麼會生出這麼一個兒子。」攤開一道空白聖旨,提起筆刷刷刷的在上面飛快的寫著,剛寫到一半,一內侍慌裡慌張的跑了進來,道:「不好了!不好了!東吳起傾國兵馬三十萬,分三路而進。東路,吳主親帥精兵十萬會合故魏將領夏侯惇,入居巢門攻合肥新城,中路這十萬軍由陸遜統率,屯兵江夏、沔口徑取襄陽。西路也是十萬軍,由諸葛謹統率,逆水而上,徑取白帝。」

原來魏亡時夏侯惇被堵在了高郵,前有大漢,後有東吳,無路可走,只能憑著山陽池天險,負隅頑抗。他雖然有心跑到遼東投靠曹植,可是山遙路遠,一時難以成行,當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就在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孫權伸出了橄欖枝招攬他。夏侯惇雖不願為東吳效力,但更不願投降大漢,權衡再三,他還是答應了孫權的請求,不過他也有個條件,那就是他和他手下幾千殘兵仍奉魏國正朔,自成一家,不歸屬東吳,只是在有戰事的時候,出兵相幫,就好像同盟國一般。孫權雖覺夏侯惇不歸於自己名下,有些美中不足,可是在關鍵時刻他好歹也能搭把手,也就答應了。此番用兵,他令人到高郵知會夏侯惇,夏侯惇聽說孫權要打劉備,欣然應命,領兵趕往合肥與孫權會師。

劉備吃了一驚,道:「東吳入寇!速叫仁祿、孔明來宣室殿見朕!」

那內侍道:「皇上,賈大人現在新豐,這一時半會可叫不來。」

劉備嘆了口氣,道:「最近這煩心事一大堆,忙得朕竟忘了他已經削職為民了。」

那內侍道:「那還叫嗎?」

劉備擺了擺手,道:「不用了,你去把孔明和仲達請來。」

那內侍道:「是。」轉身退出。

劉備低頭瞧著那道剛寫了一半的聖旨,喃喃地道:「這會可不能再出亂子了。」拿著聖旨放在宮燈下燒了。

諸葛亮、司馬懿聽聞吳兵入寇,大吃一驚,急忙趕往宣室殿。

劉備道:「東吳軍馬三十萬入寇,分三道而進,這該如何禦敵,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諸葛亮道:「敵軍分三路來,我若也分三路應援,兵力分散,難期必勝,還容易僵持不下,對我甚為不利。依臣之見,救兵不妨派,不過須分出主次,當集中大軍,擇其一路攻之,只要破其一路,餘二路便不能存扎矣。」

劉備面有憂色,道:「集中優勢兵力,以強陵弱,固是穩操勝劵。可是新城,襄陽,白帝三處都是緊要之處,哪一處失守後果都大大不妙啊。」

司馬懿道:「皇上不必太過擔心,臣也覺得孔明之言有理。敵軍看著來勢洶洶,想要置我們於死地,可是您聽臣一路路仔細分析,就明白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劉備道:「哦,你且說說看。」

司馬懿道:「先說陸遜,此人是東吳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有周郎之智略,又無周郎之淺躁,可說是極難對付。」

劉備笑道:「陸遜黃口孺子,有何能耐?仲達竟將之與周瑜相比,怕是太過了吧?」

諸葛亮道:「一點也不過,陸伯言之才不下孫吳,皇上切莫大意。」

劉備聽諸葛亮也怎麼說,緊張起來,道:「既如此襄陽這路不可不小心提備,若是陸遜攻襄陽,大事去矣。」

司馬懿道:「持重之人必畏敗,襄陽多山,可於林木間遍插旌旗,陸遜見我有備,恐懸師深入,中我詭計,全軍覆沒,必駐兵觀望,摸清我軍虛實,才好進兵,有了這點時間,我軍主力便可置敵於死地了。」

劉備緩緩點了點頭,司馬懿見他仍是猶豫不覺,道:「若皇上仍不放心,可令一上將率一偏師往攻南郡,東吳錢糧半在江陵,這可是東吳重鎮,豈容有失?陸遜見南郡遇襲,必會分兵往援,此兵法所云:『圍魏救趙』者也,誠如是,襄陽一路又何足優?東邊這路由吳主親統,吳主也是輕躁寡謀之人,要不然他為何屢攻合肥新城不下?他認為我軍千里來援,難以速至,必疏於防患。皇上可令趙雲將軍領本部軍馬星夜往援,出其不意,速戰速決,此一路亦不足憂也!」

劉備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只是攻打江陵的這路軍馬,沒有應援,搞不好要全軍覆沒。」

諸葛亮道:「只要能取得整場戰爭的勝利,這點損失又算不了什麼?」

劉備點頭,道:「好,中路、東路都不用考慮了,那西邊這一路呢?」

司馬懿道:「西邊一路主帥是諸葛謹,此人乃治政長才,可武略畢竟不足,孫權居然委以方面,實在兒戲的厲害,不過這對皇上來說倒是一件大好事。皇上可令關將軍鎮守白帝,堅壁不動,荊蜀交界處山高水深,地形險要,吳兵又是逆水行舟,糧草轉運頗為不便,吳兵乏糧,不出一月自走,到時銜尾擊之可操必勝,此一路又何足憂?」

劉備哈哈大笑,道:「仲達之言,甚合朕心。好,就這麼辦。傳旨,令子龍統帥青徐兗豫諸路軍馬三十萬去救合肥新城;翼德引兵救襄陽,於林木茂密處多張旌旗以為疑兵,迷惑敵人;漢升引本部軍馬攻南郡,以解襄陽之圍,此路軍馬須當小心在意,勿墮了敵人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