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半月之期

張飛撓了撓頭,道:「從這一個字入手,就能打下濮陽?」

賈仁祿點頭,道:「嗯,這就是老子為你制訂的攻城方案。只要你照方抓藥,一個月內拿不下濮陽,老子把頭割下來給你當球踢。」

張飛連連搖頭,道:「不可能,不可能。俺用了十五萬大軍花了兩個月沒打下城來,你就靠這麼一看不見摸不著的『信』字,一個月內就能打下城池,這不是開玩笑么?」

龐統道:「下官也覺得此法可行。不知仁祿打算如何示民以信?」

賈仁祿問道:「濮陽被圍,可有派人突圍求援?」

龐統道:「有,不過都被我軍半路攔截,一個也沒有走出去。」

賈仁祿道:「好傢夥,防守夠嚴密的。」

張飛叫道:「那是,俺帶出來的兵,能差到哪裡去?」

賈仁祿道:「請將軍傳下令去,從明天起,將士們不必再攔截突圍求救的魏人。」

張飛叫道:「不行,不行。放跑了這些人,叫來援軍,那可就遭了。」

賈仁祿笑道:「濮陽離青州甚近,曹丕的耳朵沒聾,眼睛沒瞎,你在這裡折騰兩個多月,他怎麼可能一點也不知道?兩個多月都沒派援兵來,就說明他不打算救東郡了。東郡的人去的再多,也一樣搬不來救兵,放人與不放人又有什麼區別?」

張飛道:「大哥說了東郡是曹丕的命根子,咱們說什麼也要將他奪過來。既然是命根子,曹丕怎麼可能不派兵來救?」

徐庶道:「曹丕不是不想救東郡,而是無兵可派。鄴城之役後,曹丕竄身青徐,元氣大傷,沒有十年時間休想恢複,他現在自顧不暇,如何還有多餘的兵馬來救東郡?」

張飛道:「嗯,既然曹丕不會來救,放人和不放人都沒多大差別,軍師為何要將把人放出去?」

龐統隱約明白了賈仁祿的用意,微笑道:「放人和不放人對我們來說是沒多大差別,可對城中軍民來說差別可就大了。濮陽被我軍圍困兩月有餘,糧草告罄,城中軍民晝夜惡戰,腹中飢餒,日夜盼著朝廷派兵來救,解了他們的倒懸之苦。我們若在這時把人放出去,任他們前往青州求救,到時他們討不來救兵,回城一說,對城中軍民士氣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我們因勢利導,濮陽當可一鼓而下。」

張飛大叫道:「妙極,妙極,這麼簡單的辦法,俺這麼就沒想到?」

賈仁祿心道:「你這腦瓜子除了會想些酒後打人的主意出來,還能想出啥主意來?這次你鞭打那小鬼,多半又想故伎重施,樂進又不是傻瓜,他鎮守合肥多年,什麼場面沒見過,這麼簡單的計謀他如何看不出來?老子還是先給你打住,省得你丟人現眼。」

徐庶皺起眉頭道:「曹丕雖說無應變之才,司馬懿、蔣濟可是學貫古今,腹有良謀,不可能會斷回絕前去求援的人。倘若他們重施故伎,詐稱救援已到,令城中百姓固守待援,我們當如何應對?」

龐統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元直所說,我不是沒想到,只是苦無破解之法。當初孫權就是被蔣濟所誆,倉皇退走。說實話這計用在我身上,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不知仁祿有何高見?」

賈仁祿道:「所以我才說要從信字入手。曹丕以詐,我以信,不勝何為?」

龐統徐庶都是聰明人,只不過身在局中,一時找不到北。這話猶如醍醐灌頂,當頭澆下,連日來苦思不得其解之事,豁然貫通,叫道:「妙極,妙極,妙之極矣。仁祿,說句實在話,你打下鄴城時,我們兩個都很不服氣,認為你不過是運氣好,適逢其會,其實沒有什麼真本事,現在我們算是徹底服了。」

賈仁祿剛要謙虛兩句,張飛叫道:「你們在說什麼啊,我怎麼還是什麼也不明白。」

賈仁祿道:「不明白不要緊,等打完了,你就明白了。」

張飛叫道:「跟你們這些讀書人在一起真累。說吧要俺老張怎麼做?」

賈仁祿道:「你搞錯了,老子可不是什麼讀書人,家裡雖然擺了不少書,不過是用來養螞蟻的。好了,廢話就不多說了。你這就傳令下去,讓大軍準備十五日糧,十五日攻城不下,便解圍而去。並將這消息散步到城中,讓城中百姓也知道此事。」

張飛瞪圓雙眼,叫道:「什麼,咱們打了兩個多月,死了這麼多弟兄,城雖未打下來,不過城中糧草匱乏,守城百姓俱已疲憊,這可是攻城的絕佳時機,十五日內攻不下城便即退走,這怎麼可以,萬萬不行!」

徐庶笑道:「將軍只管照他說得去做,半個月後濮陽一定不攻自破。」

張飛道:「你說的是真的?」

龐統道:「定是如此。」

張飛撓了撓頭,道:「既然你也這麼說,俺就信他這一回。來人傳令下去,軍士各攢半個月糧食,半個月攻城不下,便即解圍而去。」回頭對賈仁祿說道:「這可是你說的,半個月內若下不了城,那當如何?」

賈仁祿笑道:「甘當軍令。」

張飛叫道:「好,要得就是這句話。」

賈仁祿立了軍令狀,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徐庶道:「這是孔明搞出的小玩意。我到長安時他將這個交給了我,說我日後興許用得著。我當時也沒怎麼往心裡去,沒想到這次還真能派上用場。你先照一萬個整,不夠咱再說,哈哈。」

徐庶不明所以,接過密信展開一看,只見開頭寫著兩個篆字:「地雷」其後則是一副副圖畫,旁邊列有文字詳細說明地雷的構造用法,徐庶只看了一半,便倒抽了一口涼氣,其時已是四月下旬,天氣躁熱,揮汗如雨,他不知怎的,竟覺得全身冰涼,瑟瑟發抖。

原來賈仁祿和諸葛亮閑聊時無意中談起了現代的火藥知識,當然這方面的知識他大部分還給化學老師了,說起來自是顛三倒四,雜亂無章。可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諸葛亮腦子之聰明,反應之敏捷當世不做第二人想。他一聽就這知道賈仁祿所說的東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能使漢軍的戰鬥力提升一大步。可賈仁祿所知畢竟太少,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去研究了。

那次談話進行之後不久,賈仁祿便捲起鋪蓋前去攻打鄴城。諸葛亮坐鎮後方,正好有大把時間從事科學研究。火藥唐時才有,還是一個無聊的煉丹士,瘋狂煉製丹藥時無意之中發現的,當然那個偉大的發明人當場便駕鶴西遊,到佛祖那裡領獎去了。諸葛亮想要把這一發明提前數百年談何容易?眾所周知,科學研究除了需要勇氣和運氣外,更需要大把的資金。諸葛亮雖是丞相,但清廉自守,所有俸祿大半捎回老家,接濟窮人,少部分買書,家無餘財。哪有那麼多錢鼓搗硫磺造炸藥?

好在一開始也不需要太多的原料,以他的財力,勉強可以。只是搞這玩意具有極大的危險性,諸葛亮知道的東西雖多,但對試驗的危險性還是估計不足。一開始他沒考慮在外面租用臨時場地,說實話既便有考慮,他也租不起,只好在家裡搞。

於是乎丞相府里時常傳出一陣巨大的爆炸聲,震驚四鄰,開始時街訪四鄰還道是他煮菜時不小心炸了鍋,也沒太在意。可是偶一為之則可,老炸鍋就不太對勁了。眾百姓紛紛猜測丞相府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眾說紛芸,莫衷一是,謠言越傳越凶,漸漸傳到了劉備的耳朵里。劉備聽說諸葛亮在自己家裡搞些見不得人的明堂,自是莫名其妙,拐彎抹角的問了幾句,好在諸葛亮口才出眾,三言兩語便搪塞過去,劉備也沒怎麼起疑。

當時科學還不昌明,搞這種東西明顯違背儒家經義,屬於離經叛道。不照孫老夫子指劃的陽關大道走,在當時可是大罪過,輕則罷官,重則有殺身之禍。賈仁祿不敢把現在科學知識噴得太多,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否則他肯定不會被當成促成科學進步的先驅者,而會被當成妖人綁在柱子上活活燒死。

諸葛亮雖是儒生,卻也知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未出茅廬時便常搞些新奇古怪的小玩意,這也為日後發明連弩、木牛流馬打下堅實的基礎。陳壽在《三國志》里是這樣評價諸葛亮的,說他:「外連東吳,內平南夷,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有人說陳壽父親是馬謖的參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受到了連累,陳壽因此對諸葛亮懷恨在心,在書中對諸葛亮評價過低。那純粹是瞎扯蛋,上面那段話不到一百字,一個既注重治國理民,又注重發展科學的好丞相便躍然紙上,難道還有比這個更完美的評價么?至於對他軍事上的評價,也甚是中肯,說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對之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敵,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寫的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確是太過了。諸葛亮六出祁山畢竟一無所獲,勞民傷財,真是無所不能的話,怎會如此?陳壽在書中將他比作管仲、蕭何,說蜀國有他,自然國泰民安,可是想要打出去,還得靠韓信、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