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窮途末路

諸葛亮聽探馬來報說前面發現司馬懿軍馬,不禁暗叫好險,心道還好司馬懿來晚了一步,若是他早到片刻,壺關便不可能那麼順利的拿下了,那樣他三個晚上的通宵算是白熬了,這腦門上的幾十根白頭髮,也就算是白白了。他原本長得玉樹臨風,英俊瀟洒,走到大街上都不用靠顯赫的地位,滿腹的才學,僅憑外表就能迷死萬千美少女,賈仁祿可望而不可及的泡妞本錢,他一生下來便有了,只不過不用而已。可如今他為了打下壺關,一連三個晚上不睡覺,殫精竭慮,苦苦思索,方始想出這條驚天地泣鬼神的妙計,累得頭髮也白了數十根,看上去像是老了十來年一般。如果攻下壺關,雖說成了白毛男,卻也名揚九州,加官進爵,倒也不無小補,如果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那可真該找個地方撞牆了。

歷史上他同司馬懿鬥了數年,雖說屢戰屢勝,但卻總被他扼住險要,不得前進,最終神衰力竭,油盡燈枯,長嘆一聲:「再不能臨陣討賊矣!」鬱鬱而終。他一生都致力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可就在他命在旦夕之時,這個目標卻仍無法實現,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怎能不叫人耿耿長恨?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臨終之言中飽含了多少凄苦自傷,多少無可奈何,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如今歷史雖被賈仁祿改得亂七八糟,但諸葛亮見到司馬懿自然而然就心生懼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明所以,也許二人從生下來的那天起,便註定要成為一對相互欽佩,卻又不得不以死相拼的死仇吧。

此時他一聽司馬懿引軍殺來,當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付。略一沉吟,便作出決斷,跟著一疊連聲的下達命令,將各支軍馬迅速的調到指定位置,對司馬懿形成合圍。其實司馬懿手下不過萬餘人,這樣做當真是小題大作了。

不過諸葛亮不敢輕視司馬懿,對司馬懿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此番他未得皇命而來,手下兵馬本就苦不甚多,若是偷雞摸狗,占點小便宜,勉強還夠用。若是想要和諸葛亮正面衝突收復壺關,就這點兵馬拉將上去,還不夠填坑的。他見到諸葛亮佔了壺關,便立即撤兵,引軍向鄴城逃去,怎奈諸葛亮如臨大敵,一上來便分路攔截,左右包抄,司馬懿大軍只奔出十餘里,便感到情勢不妙,身後壓力驟增,兩側也是翻翻滾滾攻了上來。司馬懿深處險境,仍是從容鎮定,一面奮勇殺敵,一面斜眼側倪,但見西南北三路漢軍源源而來,越聚越多,只有東邊一帶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他知道這是諸葛亮的詭計,想要讓自己向東奔去,他卻於東邊埋伏精兵猛將,突然殺出,自己猝不及防之下,只有束手待斃的份了。

當下他不暇細想,立即指揮兵馬向南殺去,奪路而走。南面這支軍馬由馬超統率,見司馬懿殺來,大喜迎上。兩下激斗多時,馬忠引軍從後面殺來,馬岱、吳懿引軍從左右兩翼殺到。魏兵損折極多,各自逃生,司馬懿禁止不住,而也知向南突圍毫無指望,咬一咬牙,引軍向東突圍。

眾軍只奔出里許,突然間前方蹄聲隱隱,煙霧揚起,過不多時一支軍馬殺到,為首一將正是孫禮,一挺手中大刀,暴雷也似的喝道:「司馬懿,你已被四面包圍了,早早投降,饒你一命!」

司馬懿微微冷笑,道:「想要取我性命,只怕沒那麼容易。」李典大怒挺刀衝上,纏住孫禮,司馬懿把劍一招,身後大軍搶上,奪路而走。走了一夜,天色微明,司馬懿放眼望去,只見四下儘是枯木敗草,朔風肅殺,吹得長草起伏不定。不知怎的心中一股凄涼之感油然而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李典奮戰一夜,筋疲力盡,渾身是血,見此情景,也覺英雄末路,跟著長長嘆了一口氣。

司馬懿感到悲惶,也只是一瞬間的事,不片時便覺胸中氣血上涌,豪氣頓生,叫道:「如此逆境,一生之中能遇到幾回?世事如浮雲,成也好敗也罷,又何必理會?痛痛快快的大殺一場,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眾軍聽了此言,直感熱血沸騰,紛紛仰天長嘯,直是地動山搖。突然間遠處一聲呼喝:「在這裡了,快追,別讓司馬懿跑了。」說話的正是馬超,引軍殺來。

李典大聲叫道:「漢軍窮追猛打,不給我們活路走,簡直是欺人太甚,弟兄們和他們拼了!」

身後兵士紛紛應和:「對了,和他們拼了!」各挺兵器迎了上去。兩下里混戰一場,魏兵經過司馬懿打氣之後,像吃了興奮劑一般,大呼酣斗。馬超大軍沒想到魏軍竟會翻身殺回,猝不及防,失了銳氣,漸漸支持不住。

馬超見手下兵士抵敵不住,紛紛後退,大為忿怒,一聲斷喝,挺槍沖入魏陣,來尋司馬懿晦氣。這邊李典拍馬迎上,敵住廝殺,兩下里鬥了十餘合,李典氣力不支,已呈敗象。突然間一支軍馬悶聲不吭,從斜刺里殺將過來,正是趙雲。魏軍再牛也敵不住這兩支大蟲亂突,四散而走,李典無心戀戰,保著司馬懿往東去了。

正奔走間,四下里喊聲大震,馬超、趙雲合兵一處從後趕來,馬岱、馬忠從左路殺到,龐德、吳懿從右路殺到,司馬懿大軍已苦戰一夜,一個個都口吐白沫,無力再戰,如何抵擋得住,四下亂竄,司馬懿招引敗軍向東潰走。

又走了一陣,忽聽一聲鼓響,山谷中轉出一彪軍馬,當先乃是一輛四輪車,車上端坐一人面如冠玉,羽扇綸巾,正是諸葛亮。

司馬懿回頭一看身後跟著的不到百餘人,長嘆一聲,道:「我今死於此矣!」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仲達乃人中之龍,不過暫遇危難而已,他日前程似錦,何必長吁短嘆。」

司馬懿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這事我無論如何也不答應,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諸葛亮尚未說話,李典拼著最活一絲力氣,大聲呼喝,掄起斬將刀,策馬衝上,便要來取諸葛亮的項上人頭,以泄心頭之恨。突然間,山角下一聲喊起,樹林中湧出無數弓箭手,張弓搭箭,萬弩齊發。李典身中數箭,不能殺出,帶傷而回。背後喊聲又起,趙雲等將引大軍從山谷中殺來。

司馬懿眼見四面楚歌,兵困垓下,不禁心中大駭,正慌急間。忽見前面喊聲震天,諸葛亮所屬的弓箭手,大聲驚呼,紛紛向兩旁閃避。一支軍馬打著魏軍旗號,殺入重圍。司馬懿大喜一看,乃是曹真。原來司馬懿走後,次日早朝,曹丕在朝堂上看不見人,大失驚色,如失左右手,心念一轉,便知他私下引軍前往壺關,當即點起御林軍馬,令曹真為前部先鋒,曹洪、徐晃為大將先行,曹休為合後,前後馬步軍兵十餘萬,克日起兵,前往壺關來接應司馬懿。先鋒曹真行至此間,遠遠聽見前方喊聲震天,大吃一驚,忙催促軍馬上前,途中遇到敗兵,一問之下,發現被困的竟是司馬懿。曹真招引軍馬,奮勇衝殺而來。

馬超欺負曹真年少,拍馬迎上,兩下里正要廝並。只見身後塵土飛揚,殺聲四起。曹丕引著大隊軍馬殺到,徐晃、曹洪奮起神威,當先沖陣,當者披靡。諸葛亮見魏軍越到越多,向司馬懿瞧了一眼,暗暗嘆了口氣,羽扇一揮,押陣官忙令軍士敲起破鑼。趙雲、馬超聞得金聲,忙引精兵殿後,其餘諸將保著諸葛亮,緩緩而退。

曹丕策馬來到陣中,見到司馬懿道:「悔不該不聽你的話,以致妙才被擒,壺關失陷。如今諸葛亮甫得壺關,民心未附,此機不可失也。可就此殺將上前,復奪壺關,救回妙才,伺機收復并州,好好的出出胸中這口惡氣。」

司馬懿道:「諸葛亮善能用兵,手下馬超、趙雲等人俱是當世虎將,不可輕敵。如今他佔了壺關地勢,我軍宜退守漳水,堅守不戰,方是上策。」

曹丕問道:「尚若諸葛亮別領一軍繞過漳水,突襲鄴城,如之奈何?」

司馬懿笑道:「我觀諸葛亮用兵,同賈福處處相反。他不喜行險僥倖,凡事都力求穩妥,引軍偷襲之事,他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來的。皇上儘管放心,只要堅守險要之處,諸葛亮進無法進,戰不能戰,久之自退。皇上如今不必以諸葛亮為慮,應該想想如何擊退已逼近信都的曹植大軍。」

曹丕緩緩點了點頭,道:「嗯,扼守險要,使諸葛亮不能前進,這個重擔非你若屬。可你若是去了,誰來為我出謀劃策,擊退曹植?」

司馬懿笑道:「皇后娘娘足智多謀,應付當下混亂局面綽綽有餘,皇上只要每事咨之,定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曹丕皺起眉頭,道:「她雖然聰明絕頂,但畢竟是一個女子,如何能當此重任?」

司馬懿道:「當此非常之時,便該用非常手段。若皇上仍拘泥於繁文腐禮,大事去矣。」

曹丕沉吟良久,道:「仲達之言甚是,此間軍馬便由你統率,你可自擇善地安營,以扼諸葛亮進兵之路。朕今日便迴轉鄴城,這裡可就全交給你了。」說著上面拍了拍他的肩頭。

司馬懿道:「臣受大魏厚恩,敢不竭心盡智!」

曹丕緩緩的點了點頭,別了司馬懿,引著數千御林軍馬,迴轉鄴城。他進得宮來,哪也不去,徑自來找郭皇后,問道:「如今大魏形勢危如累卵,不知你可有什麼妙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