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遼東 第106章 鮮卑大將

回去的途中,于禁把張預狠狠的責備了一通,還說要將他不聽軍令的事情向張遠和祖昭說,讓他們將他這個左先鋒調回去。張預又是哀求又是道歉又是願意接受責罵的,于禁這才說這次就不計較了,若是再有下次,不聽軍令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告訴祖昭和張遠,讓他們將他調回去,他必須為軍隊負責,也必須為他的小命負責。

而張預問起撤軍號令的時候,于禁很是不高興的說,他從嚮導那裡得知這裡面到處都是陷阱,回來之後得知他帶著士兵去打獵了,又無法派人進去找,於是就只能讓人吹響撤軍號角,希望他聽到了立刻回軍營。

張預嘆了一聲,幸好於禁高明,知道用撤軍號角催他回去,要不然此刻自己已經被大火燒得什麼都不剩了。對於禁的救命之恩又是一番感激,說以後一定聽於禁的安排,不敢在違抗半點。于禁心中也激動,幸好自己及時想到這個辦法,要不然張預若是出事了,真是不好向祖昭和張遠交代了。自己受到祖昭的重大信任,命為右先鋒兼破虜將軍,讓戰功顯赫的張預都歸他指揮調度,這是絕對的肯定和信任,若是這第一戰就讓張預死了,雖然是他不聽軍令,可是一個無法管教部下的將軍,又豈是一個好將軍呢。

回到營寨之後,眼看大火就要燒過來,于禁命令士兵立刻在前面弄出一條隔離帶,不要讓火勢蔓延過來。幾千士兵立刻上陣,將能砍倒的小樹全部砍倒,將地上的枯枝敗葉全部清除,而難以砍倒的大樹,則爬上去將樹枝砍掉,只到火苗無法上升到的高度為止。

最終,這個方向的大火得到了控制,可是其他三個方向的大火去無法控制,一直肆意的燃燒。期間,地上時有發生爆炸之聲,當地動山搖的。最終,大火連續少了十幾天,最終東、北面被一條河流阻隔,西面因為森林漸少,加上有暴雨襲擊,這才將大火滅了。面對這樣的能爆炸燃燒的洞穴,于禁問了當地的人為什麼會這樣的時候,當地人也是表示不知。無奈于禁只能修書給後面帶領大軍而來的祖昭。

祖昭接到書信之後,細細一想,這樣的天然大坑,裡面一定是產生的天然氣,所以遇到火就會燃燒,而由於空間狹小的緣故,自然就會爆炸了。於是祖昭修書回信,說地洞裡面有一種會燃燒的氣體,讓他們盡量避開,這種氣體在狹小的空間中會發生爆炸。

于禁得到了祖昭的回信,雖然對於這氣體怎麼會燃燒而且還會爆炸很是難以理解,不過他到底是見識過了這地洞爆炸的威力,所以也聽從祖昭的話,行軍途中遠離這樣的地洞,特別是安營紮寨燒火做飯的時候,對於方圓幾里的地方都是要細細探究,確定沒有這樣的洞穴,才剛安心下寨。

張預引爆了地洞而火燒森林的事情早就探子將這情況報告給了鮮卑先鋒尉家四雄。他們接著信報,對於張預的莽撞很是高興不已,老大尉突戊哈哈大笑說道:「漢軍說我們是北方蠻族,我看他們才是真正的慢族,居然引爆了鬼氣,一定炸死他們不少的人吧,或者已經有很多人掉進坑中死掉了。」

探子之言這倒是不甚清楚,不過漢軍對於火勢的控制倒是很有一套,他們制止了隔離帶,大火沒有燒到他們的軍營,所以到底他們有沒有重大傷亡,這還沒有得知。老大笑道:「這不用查,既然都引爆了鬼氣,那麼引爆之人必定是死掉了的,真是天助我也,我看漢軍該是嚇破膽了。」

探子道:「回將軍,漢軍沒有撤軍,而是繼續推進百里,現在距離我們的營寨百里不到了。而且據我們探查,漢軍每十里就有一寨,似乎是不敢貿然深進的樣子。」

老四尉突文說道:「漢軍行軍,一向謹慎,之前吃了鬼氣的虧,自然不會盲目的前進。而且他們對於地形不熟悉,後面大軍未至,自然不敢孤軍深入,他們十里一寨,只怕就是為了探知地形,以迎接後面的大部隊到來。」

老二聞言,說道:「既然他們不能合兵一處,那我們倒是可以分而擊之,他們沒有大軍,對地形又不熟悉,自然不是我們的對手,只要我帶著一軍隊前去,就行將他們的營寨全部拔了,讓漢軍不敢再來。」

尉突文搖頭說道:「漢軍一向詭計多端,現在他們來攻打我鮮卑,自然是步步為營,不敢冒進。可是我們若是貿然出擊,只怕會中了他們的計謀,還是小心為上,等一切探知清楚了在出兵攻擊不遲。」

老三很是不服氣的說道:「四弟,我看你是書讀得多了,倒是反而膽小了,怎麼這樣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既然你怕,那麼就由我帶著一支軍隊去衝殺吧,你個兩位哥哥留守後方,等我將他們殺了,你們再帶著大軍追擊,這樣可行?」

聽老三這麼一說,兩位哥哥也都爭著搶著要立這頭功,漢軍既然沒有集結大部隊,而是將兵力分開了,那麼要攻破他們,一定很是容易得,這先鋒之功,誰不想要。

三人最終爭執不下,兄弟之間倒是還鬧起了彆扭,居然發展到要去較量一番,誰勝了就誰去。可是這立刻就招來了老四尉突文的責罵,他雖然是老四,不過是官位最高的一個,三個哥哥自然也要聽他的。

可是現在三位哥哥卻爭得兇狠,對於老四的話很是不聽,還讓他休要用自己的官位來喝令他們,他們就是去證明他們也是厲害的。老四最終無奈,豈能看著兄弟相互爭功而鬧起來呢,說道:「三位哥哥,都聽我說,我不是用什麼官位喝令你們,只是現在敵人兵臨城下,我們兄弟不思團結一致共同抗敵,卻自己兄弟先要打打殺殺的,這讓漢軍知道了,豈不是讓他們笑掉大牙?既然三位哥哥要去,那麼就由天定,看看到底是誰去,我們抽籤決定可好?抽中者去,其餘的留下。」

三位哥哥聽了尉突文的話,也都同意點頭,最終選擇了抽籤的形式決定誰去拿著頭功。最後一番抽籤之後,老二尉突翎抽中其去簽,而老大和老三則抽中了留簽。他們二人雖然不服氣,不過之前就已經說過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能再爭論。

尉突翎既抽中了去簽之後,帶著本部一萬人馬就要出征。臨走之時,四弟尉突文交給他兩個錦囊,說是若是遇到危險的時候,自可以打開,裡面有計謀可以救他。老三很是不屑的接過,說自己怎麼可能會遇到危險,他一定殺的漢軍落花流水,怎麼會需要老四的這個什麼錦囊妙計呢。不過在老四的勸說下,他還是帶在身上。

尉突翎帶著一萬兵馬直朝漢軍營寨攻殺而來,到了第一個營寨門口,他手持狼牙棒,直接指揮著軍隊衝殺。正道寨門前,衝出一支隊伍,為首一將,黑須白面,手持長刀,乃是青州人士,姓趙名華。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趙華拖著長刀厲聲問道。

尉突翎也不打話,直接衝殺過來,趙華見了,拖著長刀迎將上來。只見尉突翎揮舞著狼牙棒砸了下來,趙華躲過,高舉長刀也砍了下來,尉突翎舉著狼牙棒格擋住,兩人在馬背上相互拼著力氣,分開之後,又戰了大約二十回合,趙華敗走。

尉突翎得勝,心中甚喜,哈哈大笑道:「就這身手的人,也有資格駐紮第一寨么,看來漢軍無人,夥計們,隨我衝殺,一舉將漢軍殺回去,直取他們京都。」聽了尉突翎的話,軍士們也是激情燃燒,鬥志昂揚,想要大幹一番。

尉突翎派五百軍士守住得了的營寨,帶著其他人繼續衝殺。行不足五里,又見一漢軍營寨,比之前遇到的倒是要大一些,尉突翎自然無懼,衝殺上來。轅門開處,一隊五百多人的漢軍沖了出來,為首一將,圓眼高鼻,樣子不甚美,看起來卻很是勇猛,手持巨斧一把,重達一百多斤。此人姓程名橫,祖籍泰安,跟著于禁一起追隨祖昭。他一馬當先殺將出來,問道:「來者何人,膽敢沖我營寨,不想活命耶?」

尉突翎大喝一聲,直接一馬當先殺將上來。程黃見了,爆吼一聲,舉著斧頭迎將而來,狼牙棒撞上斧頭,發齣劇烈的響聲。他尉突翎力氣極大,程黃的氣力也不小,兩人在馬背上胡拼亂打三十餘個回合,程橫一個破綻,險些被尉突翎一狼牙棒砸中,勒馬而回,帶著士兵丟棄營寨而逃。

尉突翎笑道:「一寨不如一寨也,我今日比將拔掉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營寨,看他們後軍能如何馳援。」說完命五百人留守,立刻帶著軍馬追殺而去。程橫的隊伍一路丟盔棄甲而逃,絲毫不敢停留。

又行不足五里,只見一高山之上又有漢軍旗幟,上書平賊中將馬關。尉突翎找來人問此是漢朝什麼官職,有知道者告訴他,這在漢軍中就是一個小將,屬於七八級之後的一個小小武將,和百夫長差不多。

尉突翎笑道:「這等小將也敢將自己的旗幡掛出來,真是不知死活。不過他在這裡紮寨,我們要是想要強攻上去,只怕要折損些士兵個耽擱一些時間。我看他們山中無水,不能堅守多久。你帶領八百士兵將這裡圍住,若是他們敢下來,殺了他們,若是不下來,那麼你們也別進攻,讓他們在上面缺水而死。」

「是將軍。」小將得令,帶著八百軍馬將小山崗圍了起來。尉突翎哈哈一笑,說漢軍自作聰明,自以為選擇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