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遼東 第103章 征高麗

與此同時,祖昭向所有遼東遼西百姓下榜文,家中兩男者,其中一人蔘軍,兩兄弟都可以獲得等額軍餉,以此來刺激百姓投軍,發展軍隊,家有一男者,如實從軍,家中妻小,由官府撫養。

此文一出,響應者十分眾多,甚至一傳十,十傳百,外州人士也紛紛跑來祖昭這裡從軍。

對於祖昭這一舉動,玄菟郡太守公孫王或也是十分支持的,他讓于禁跟著祖昭,同時介紹一人前來,此人寬額闊目,甚是威武,姓滿名寵;後滿寵又介紹一人,姓毛名央,使雙刀,無力了得。

祖昭大喜,封二人為帳前校尉。後二人又推薦多名勇士,都是大勇之人,祖昭盡皆收了。

時至此刻,祖昭手下有謀士有武將,其軍隊數量和裝備更是遠超過其他諸侯,威震遼東。

而公孫瓚聽聞祖昭勢力大增,唯恐威脅到他在幽州的勢力,急急地就率領軍隊回了幽州固防,甚至還親自派人探祖昭口風。

祖昭當然知道公孫瓚這是在試探自己,所以也是盡量放低了姿態,謙虛對待,並說他現在的勢力只是為了剿匪,沒有其他。當然,他也知道寥寥幾句話還是不太可能就這麼打消公孫瓚的懷疑的,就算自己姿態放的再低,再謙虛地舌燦蓮花這都沒有用。

最主要的,還是實際的東西。

所以,在陳宮的建議下,故意在那個使者的面前點閱糧草和財務的賬面,連連嘆息今年糧食欠收。

使者卻說:「將軍這遼東地廣物博,總好過我們,我們幽州的糧草和將軍卻是沒法比了。」他這倒是一句實話,若不是因為沒有糧草的話,公孫瓚又怎麼可能在之前的盟軍中一城都不得呢?!

而現在看祖昭那賬面上的數字,使者又是羨慕嫉妒,又是擔心。羨慕嫉妒,為的是遼東這著實是富裕;擔心則是擔心遼東這般富裕,這實力定然也強勁。

「既然使君這般說,那不如就帶著我這的糧草和財物回去,也算是本人對公孫將軍的一點心意。」祖昭笑道,說著,他又轉頭對站在身邊的陳宮道:「只留我軍夠吃用的,剩下的都讓使君帶回去吧。如今逆賊已誅,想也不會再有別的禍事了。」

此言一出,左右皆勸,張遠道:「將軍,如今這境況,萬一要打仗,如果沒有屯糧,可是要大事不妙的啊!」

「逆賊已誅,若還要出兵,朝中總能撥一些來的。況且,再過一兩個月,地裡頭的也能收了。」祖昭微微皺眉,「如今我有的吃,沒道理叫伯珪餓著,好歹同朝為官,他有燃眉之急,我自是要幫襯。」

「將軍三思啊!」張遠憂心忡忡,「如今時局紛亂,朝廷定也是自顧不暇,這……」

「你不要多說了!」祖昭忽然打斷他,「我意已決,此事便交由陳宮去辦吧!」

張遠氣的當場就離開了。張遠走後,大家見祖昭連最看重的副將張遠的話都不聽了,頓時也不說什麼了。

而那使君這才開始假意推脫了一番,後來一見陳宮遞上來給他看的單據數字,頓時兩眼發光,千恩萬謝地收下了。

公孫瓚這一次會盟,就是因為缺少糧草而不得城,現在得了祖昭的糧草,心中甚喜。

他細細盤問了一下祖昭送糧草的情況,聽說還因為此事祖昭和張遠有了矛盾,並且聽使君描述了祖昭看賬目的場面之後,更是對此事信以為真,撫著鬍鬚笑道:「如今倒也是真的沒了威脅了!他只剩下了三分之二的糧草,就是想做什麼也做不成了。」

「可不是么,」那出使遼東的屬下道,「地裡頭的還青黃不接,遼東今年有些乾旱,這收成定然也不好。恐也只夠日常用度。」

公孫瓚點點頭:「他待我這般仗義大方,日後若他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我自也不會袖手旁觀。」收了東西,他也不在懷疑祖昭,而是認真在他們的地盤周圍發展、擴散勢力,以求將來能和其他諸侯抗衡。

祖昭見公孫瓚果然不懷疑他,心中放心。

而陳宮找到了張遠,私下裡偷偷地和他說了祖昭那麼做的用意,他也就不生氣了,反而心裡覺得祖昭有遠見。但是對於給出去的東西,他還是覺得有些肉疼。

陳宮見他還是悶悶不樂的,便小聲和他說:「將軍在那使者來之前就有準備了,那送出去的東西不過是九牛一毛,於我們是絲毫沒有影響的,還讓公孫瓚欠了我們一個人情。」

「可今年遼東不是雨下的少么,這收成……」

「都尉有所不知,今年遼東的雨水雖不如往年充足,可因了將軍要求大量生產的水車緣故,光是那點兒雨水,便已經能潤澤大地了,這收成是只好不壞的。不信的話你完全可以去蒼鬱山後去瞧瞧,一眼就能望見!」陳宮笑道。

得了這消息,張遠為了打消自己心頭的疑慮,果然按著陳宮說的,去了蒼鬱山上查看。結果一眼望去,山下的農田中果真是長勢驚人,而田間稀稀拉拉的,立著很多的輪子一般的東西,分明就是之前趕工出來的水車。

這下,張遠徹底放了心,並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了部下,讓他們都安心。

且說祖昭平了公孫度之事後,距離之前的計畫也不過是完成了一半,打發了公孫瓚派來的使者之後,另一邊的全之虞派人傳了消息來,說她那邊已經全面準備完畢,就等祖昭有動作好配合。

祖昭大喜,便欲整兵出發,然而,就在祖昭要發下令箭整兵出發的時候,陳宮上前來攔住了他:「主公,此事暫且不急。」

「這事兒怎麼能不急呢!所謂兵貴神速,要的就是個速度啊!更何況,全之虞已經在那邊等著了,我如果不急,她那邊要急死了!雖說高句麗不是什麼有實力的國家,可我也不能讓全之虞她一個女人先去給我頂太久啊。」祖昭道。

「主公,現在朝廷的批文還沒有下來啊!」陳宮道。

祖昭頓了頓,這才想起,自己還因為這事兒給朝廷遞了摺子,為的就是個名正言順的出兵由頭。可是轉念一想,現在全之虞和高句麗對上了,她又發了消息來,自己不給點回應,不去的話就太不像話了!哪裡有讓老婆在前面衝鋒陷陣的。

「那也等不了了,全之虞那邊戰火已經快要燃起,我若不去,叫她怎麼辦?」

「主公,小不忍則亂大謀!您遞了奏書上去,卻不等朝廷批示就貿然出兵,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原本的名正言順,也變成了名不正言不順。而今您實力這般雄厚,若是因為這名不正言不順而成了眾矢之的,那就得不償失了!況且,夫人也算是一國之君,更是巾幗英雄,區區高句麗,恐也不會讓她太難為,您就安安心心再等兩天吧,許這兩天,朝廷的批文就下來了。」

祖昭也知道他說的有道理,所以也不反駁了。但是他到底還是有些擔心全之虞,便坐在位置上悶悶道:「那好,我最多再等五天。只是這來使該怎麼應付呢?!全之虞是我的人,可她那些部下卻未必全是我的。這使者的事情,也是應付不得的。」

陳宮沒有回答祖昭的問題,只是道:「主公,您若是想要朝廷的動作快些,其實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

祖昭眼睛一亮:「哦?!說說看!」

「您可以讓友軍再扮作高句麗的軍隊,騷擾咱們的邊境。動靜稍微弄大些,反正之前為了除掉公孫度那個逆賊的時候,他們也扮過,再扮一次,應該也是得心應手。朝中得了消息,肯定就快馬加鞭來請將軍出戰了。」陳宮歡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祖昭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並且也解決了來使的問題,當即便修書一封,交給對方,讓他帶給全之虞。

打發了使者之後,果然不出兩日,那邊便傳來了高句麗在邊境擾民防火的事情。祖昭當即飛鴿急報朝廷,說遼東郡邊界時有外敵入侵和賊人造反,為了保護遼東百姓,他只能出兵平亂。

朝廷終於來了消息,撥了糧草和為數不多的一點軍餉,要祖昭出兵。那點東西,祖昭自然看不在眼裡,不過,有的送他自然也樂意收。

軍隊早已經整頓好了,朝廷下詔的人一到,祖昭接了後就直接帶著兵馬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直奔遼東與高句麗相交的邊境。那裡,全之虞的軍隊已經在等著與他合兵。

他是打算進攻烏桓、鮮卑、高句麗等國家,穩固遼東後方的,以求將來爭霸天下的時候後院不會起火。這跟諸葛亮為何在北伐之前要平定南方是一樣的,只有保證後方不亂,才能用心往前推進,逐鹿中原。

而拿下高句麗,就是穩固後方的第一步!

正午時分,祖昭帶著的八萬大軍出了遼東,在離煙雲關還有十多里地的時候,忽見前面斥候來報:「將軍,前面煙雲關外,已經發現高句麗打扮的敵軍。」

「哦?可有什麼特徵?」祖昭饒有興緻,「有沒有看見一面很大的無字旗?」

那斥候想了想,點點頭道:「將軍果真料事如神,那軍中確有一面紅色的無字之旗,屬下還覺那旗幟來的蹊蹺,不敢近前查看。」

「哈哈哈……」祖昭哈哈大笑起來,那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