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黃巾之亂 第5章 郡府之變

聽完李信的話,祖昭不由笑嘆道:「真是沒想到,今歲察舉唯有獻岩兄一人勝出。」

李信搖了搖手,頗為苦悶的說道:「祖兄弟切莫這麼說。如今家鄉出事,家人安危未卜,我日日揣揣不安,這種滋味可不好受。再者,不僅是我一人留在郡府,你還記得田楷田子輝么?他同樣被留用郡中,早幾日本是追隨文都尉同往昌城剿賊,可惜不逢時機,前日文都尉兵敗,這會兒也不知道他情況如何。」

祖昭長嘆了一口氣,一臉憂慮,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李信忽地又開口說道:「你可知道此次是誰叫我來保你的么?」

聽到這一問,祖昭頗為詫異,按照適才李信的說法,不正是因為太平道起義致使文丑兵敗,郡府陷入危機之下,故而才會四下徵募義勇。如此說來,倒放佛是另有其他說法了。

他奇問道:「獻岩兄,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信呵呵笑了笑,說道:「你可不知道,雖然劉太守罹難,但太守府那些舊部依然效忠於劉太守家人。如今太守府並非無人話事,劉太守長子劉成劉公子半個月前從京城返回,全府上下便推舉劉公子主持大計。雖說這位劉公子是個讀書人,無心管理政務,但在府中幾位長者的輔佐下,還是能將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

祖昭倒是未曾料到還會有這樣一出,三國時期太守獨霸一方、子承父職的的確確很正常,要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始作俑者還就是現任幽州刺史的劉焉。不過眼下並非三國,東漢末年家族政治體系尚未成形,右北平郡劉家豈會如此閉門造車?

他默然思索了一陣,旋即又問道:「怎麼,該不會是這位劉公子要保我么?」

李信搖了搖頭,煞有其事的說道:「倒也不是。我之所以跟你說這個,只是想告訴你如今太守府在郡內仍有威信可言,包括南北兩位都尉皆是效忠於太守府,所為遼西郡代理本郡政務,也不過是場面上的功夫罷了。」

祖昭點了點頭,不過卻沒有說什麼話,他依舊在等待李信回答自己剛才的問題。

略微頓了頓,李信接著又說道:「其實這次是太守府三小姐命我前來保你。」

祖昭一時沒有什麼印象,疑惑不解道:「三小姐?怎麼有多了一個三小姐?」

李信笑了起來,說道:「難道你忘記了么?那日太守府晚宴,劉太守不是請三小姐撫琴么?之後突生變故,還是你最後救了三小姐。」

聽李信這麼一提,祖昭方才回憶過來,他緩緩頷首,似有幾分明白,說道:「原來如此。莫不是三小姐記著當日我救過她,所以這次也要救我么?」

他倒是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太好意思,畢竟當初在太守府自己並不是第一時間趕去營救三小姐,真正意義上還是三小姐命大,沒有被刺客的箭當場射死。

李信說道:「我想,應該是這樣吧。當然,除此之外也確實需要你們祖家出一份力。如今太平道公然叛亂,全郡不得安寧,文都尉新敗,郡府兵員不足。想必昌城張玩近日一定會聚集叛眾,聯合太平道,試圖侵擊郡府。你在郡內好歹是有名聲,而且也有多次跟賊寇交戰的經驗,真正是難得的人才。」

祖昭失笑道:「獻岩兄這般高估,弟實在慚愧。不過若真有弟用武之地,弟萬死難辭。」

李信勸慰道:「你且安心,此事太守府早已呈報到薊縣,刺史劉大人一定能夠通曉事理,明判此案。就算再有多大為難,也應分清楚輕重緩急才是。」

祖昭稍微收斂了一下笑容,微微嘆了一口氣,隨後說道:「但願如此吧。」

趕了一天的路,傍晚時分一行人總算抵達平剛縣北郊。

如今正值非常時期,城門早早的便已關閉。李信安排申元等人先在城外一處亭驛休息,等到天明之後再進城。當晚,李信在亭驛安排了一餐簡單的宴席招待申元,他故意沒有理會王維,不僅是不耐張將軍的越權,更是厭惡王維本人那副狐假虎威的德性。宴席上,李信不失為祖昭說了一番好話,又再次強調右北平郡目前處境。一番推杯置盞之後,申元全然寬心下來,表示此事一定會儘可能通融。

次日天亮,城門剛開,李信便張羅眾人進城。

路過城門時,分明可以看見要比平日更加森嚴,衛兵嚴厲盤查所有進城之人,杜絕會有賊人派遣內鬼混入城內。李信出示了令牌,方才帶著眾人順利同行。再次來到郡府,已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感覺,街道上所見的百姓無不是行色匆匆、神色漠然,原本曾有的繁華,如今業已蕭條不已,許多店鋪、棧肆緊閉門檐。

二月春風似剪刀,樹木草叢並沒有從嚴冬中恢複,地面上時不時能看見一些髒亂的枝葉隨風滾動,徒增了幾分凄涼和寂寥。

祖昭透過牛車車窗看到外面的情景,心中不由自主生出許多感想,亂世將至,人如螻蟻,就放佛天底下的秩序重歸為混沌之中。

隨著越來越接近太守府,街道上甚至還能看到來來往往、三五成群的兵士。

聽李信介紹,就在太守府附近的一條小街道上設置了一處徵兵營。自文都尉出征昌城之後,太守府便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後備兵力的問題。只不過眼下情況並不明朗,一則郡府財力有限,沒辦法解決太多兵員的糧草供應問題,二則如今郡內動蕩不安,平剛縣又處在風頭浪尖之上,縣內百姓多有趁早離去者,人口流失較為嚴重,無法招募到更多的兵員。

到達太守府,李信先安排申元等人休息,隨後急忙向府上通報相關事宜。

一直到臨近晌午的時候,太守府新任郡丞趙俞方才趕來拜見申元、王維。

論官職職銜,申元雖然沒有一郡之守那般品秩,但其在州郡之內的地位,還是要比郡守稍高一籌。更何況這會兒右北平郡還沒有太守,讓申元乾等近一個時辰之久,著實有所失禮。趙俞到來後,連忙彎腰向申元賠罪,謝稱太守府目前人手短缺,郡內又諸多急切事件,故而有所怠慢,望申元海涵見諒。

申元本來是有不悅,但畢竟是有身份和風度之人,見趙俞如此道歉,也算是接受了。

趙俞先將目前郡內情況詳細向申元回報一份,大部分內容早在來平剛的路上,已由李信言簡意賅的做了稱述,趙俞現在的話無非是做一番添油加醋,讓所有事情顯得更加危急一些而已。不過除此之外,趙俞最後又說道:「昨日傍晚本郡剛剛收到夕陽縣發來的急報,逆賊張玩於昨日早上,糾集昌城叛軍和周遭太平道徒眾共計五千餘人,正往夕陽縣方向進發,只怕不日就會進攻夕陽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