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董卓為什麼那麼厲害?

《三國演義》中的董卓,加官進爵是靠花錢拉關係,獨霸朝綱是靠各路人馬的各種腦殘,無能無情無恥無理取鬧,讀者簡直難以想像就這麼個人怎麼就能顯得那麼厲害?

單看《後漢書》和《三國志》中的董卓列傳,可以發現他的一些本事,但仍然無法解釋何以董卓竟能凶暴到被當時的人比作秦始皇的程度?

董卓勢力的形成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淵源,再加上虐待型的人格驅使他導演了很多令人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的重口味人間慘劇,因而這一篇以董卓為主要人物的文章對於涉世未深、天真無邪的讀者來說是難以承受的,煩請跳過。

本文所涉及到的人物眾多,而且大部分都沒什麼名氣,筆者堅持這種出力不討好的寫作思路是因為了解這些人物的價值不亞於熟知三國主要人物的收穫,而一旦忽視了他們,我們就只能看到一個簡單粗暴的董卓,一個太不完整的漢末三國。

公元前五世紀,一位羌族青年被秦國擄為奴隸,在做牛做馬的屈辱中掌握了農業技術。後來他找了個機會開溜,在秦人追捕時躲進山洞。焚燒山洞之後,追兵們認為已經完成了任務也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奇蹟在於,這名青年被一隻猛獸所救,未被燒死。出洞之後的他在曠野中遇到一位被割了鼻子的羌族女性,同病相憐的兩人就此結為夫妻共同逃亡到了族人的部落。由於大難不死的傳奇經歷,該青年被淳樸的羌人推舉為部落的首領。

羌人稱奴隸為「無弋(音通義)」,首領稱「爰(音通援)劍」,從此這名青年被稱為無弋爰劍。無弋爰劍將農業技術傳授給族人,使羌人成了一個半農耕半游牧的民族。但無弋爰劍的子孫不知是何原因不願在一起生活,他們各自奔走形成了新的部落。羌族各部落未能形成部落聯盟,因而無法與強大的草原霸主匈奴爭雄。

漢景帝時,一部分羌人選擇為大漢戍邊,更多的羌人則選擇與文化相近的匈奴組成聯盟。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匈奴,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原屬匈奴的河西走廊上設置了河西四郡和玉門關。此舉不僅為切斷匈奴與西域的聯繫,更為了阻止匈奴與羌族的聯盟。匈奴衰落之後越來越多的羌人進入了大漢帝國的境內。帝國中央認為一個個分散的羌人部落無甚威脅,遷入內地的羌人可以將其漢化,而且可以通過他們使境外的羌人作為帝國的眼線,何樂而不為?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包括河西四郡在內的涼州便成了帝國的西部邊境,因而又稱「西涼」。如果不特意去查閱資料,很容易將「西涼」這一地理概念誤解為涼州的西部。

涼州是大漢境內羌人的主要聚居地。出乎預料的是,羌人並未被漢人同化,反倒是涼州的漢人變得越來越像羌人,就連婦女都因為受到羌人的影響變成勇猛的戰士。作為現代人,我們可以驚喜地發現,即使兩千多年過去,古代羌人的子孫們依然保持著他們的傳統和特色。事實證明,純粹地指望民族融合是行不通的,關鍵還是要有開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遺憾的是,漢代的主流意識中並沒有民族平等的觀念,關東(函谷關)的漢人常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涼州的居民。帝國派往涼州的官員在橫徵暴斂時也就分外地肆無忌憚。

地域歧視與民族歧視的惡之花終於結出了惡果,漢羌戰爭爆發,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竟然持續了一百多年。

誠然羌人還是沒有組成統一的部落聯盟且人口基數無法與漢人相比。但父親去世兒子必須娶後媽,兄長去世弟弟必須娶嫂子的游牧風俗結合了可以養活更多子女的農耕生產方式使羌人的生育率出現了異常高速的增長,涼州境內的漢人在人口上並不佔有明顯的優勢,而勞師遠征地從關東調兵又很難敵得過主場作戰、以逸待勞且弓馬嫻熟的羌兵。

公元57年-公元139年,大漢朝廷足足用了82年的時間才將最早起出頭的羌族部落擊垮。但其他的部落早都已經成了氣候。

公元108年,司馬懿高祖父司馬均率領的漢軍大敗於羌兵,八千多人戰死。羌軍掠奪長安附近的三輔地區並南下進入益州,殺死漢中太守。

公元110年,故都長安已被破壞殆盡,另一隻羌軍攻打緊靠洛陽的河內郡。朝野震動,考慮將涼州的漢人遷入關中,將涼州土地讓給羌人。涼州漢人不願背井離鄉,在遭到強制拆遷後乾脆投奔羌人和官軍拼了!朝廷迫於形勢最終否決了放棄涼州的提議,耗費了天文數字的軍費繼續與羌軍拉鋸,以致濫發銅錢引起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但依然敗多勝少。

直到三位涼州籍優秀將領的出現,東漢帝國才穩住了局勢。他們分別是:

皇甫規,字威明,主張恩威並用,緩和與羌人的關係。同情清流士大夫,一生不與外戚宦官合作的皇甫規,沒有得到本該屬於他的爵位,官位也只做到度遼將軍、護羌校尉。公元174年,剛剛退休的皇甫規病逝,享年70歲。

張奐,字然明,皇甫規推薦的接班人,繼承了皇甫規的指導思想。在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的關鍵時刻因為不明真相被假傳聖旨的宦官所騙,直接導致了竇武的敗亡和第二次黨錮之禍。張奐深以為恥,抱憾終生,拒絕接受封侯,險些被迫害致死。知識水平很高的他晚年閉門不出,教授了上千名弟子。公元181年,以77歲高齡壽終正寢。

段熲(音通囧),字紀明。主張對羌人採取種族滅絕。攻滅東羌的段熲戰果遠在皇甫規、張奐之上。其殘忍血腥的作風遭到士大夫批評,為保住權位不惜做宦官鷹犬,捕殺太學生,官至太尉,封萬戶侯。公元179年,靠山王甫倒台,段熲被酷吏逼迫服毒自殺,死去時年齡不詳。

由於這三位將領的表字中都有一個「明」字,故而合成「涼州三明」。「涼州三明」之後,選擇誰作為帝國的武力支柱成了擺在漢靈帝面前的重大難題。其中有一位很不錯的候選人名字叫做叫做董卓。

董卓,字仲穎,涼州隴西郡臨洮縣(今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人,粗猛有謀,武藝高強,能左右開弓。雖然許多年以後他不幸地發福成了數百公斤的巨胖兒,但年輕時代的他更像是香港電影中手持雙槍、風流倜儻的周潤發。

其父董君雅雖然只官至縣尉(副縣級公安局長)但種種跡象表明董家屬於頗有資財的地方豪強。由於兄長早逝,作為繼承人的董家二少爺充分發揚了富二代的優點——出手豪爽。他沒事兒就到羌人的部落里欣賞風光,和少數民族兄弟切磋武功並邀請他們參加派對,殺牛宰羊、唱歌跳舞,把家裡的牛羊都吃光了也在所不惜。誰家生活困難只要叫他一聲老大他都會幫一把。如此作風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一個受歡迎的人,董卓迅速成為了涼州地面上叫得響的遊俠。迫於漢羌戰爭的緊張局勢,從中央到地方,越來越多的官員都願意推薦他、培養他、提拔他。

公元167年,董卓跟隨「涼州三明」中的張奐出戰。他極力表現自己,大力發揮,縱橫衝殺,左右突擊。經過上百次戰鬥,功勛卓著的他連連升遷,平步青雲,官至并州刺史、河東太守。朝廷還專門賞賜了他九千匹細絹。

面對朝廷的賞賜,董卓講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為者則己,有者則士。」意思是立功的雖然是自己,有賞賜就應該都分給將士。這句話既證明了董卓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也解釋了為什麼董卓的嫡系部隊對他那麼死心塌地。

眼看著就要順順利利地繼「涼州三明」之後成為帝國的武力支柱,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的爆發讓董卓多了三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皇甫嵩,字義真,皇甫規的親侄,曹操的老領導,黃巾之亂時任左中郎將。鎮壓黃巾軍的第一功臣,被封為左車騎將軍。中郎將這個職位介於雜號將軍和校尉之間,大致相當於准將、大校。當時的雜號將軍還不像後來那樣一抓一大把,中郎將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出征之前,皇甫嵩提出赦免黨錮之禍中被打入另冊的清流士大夫,以免他們倒向黃巾軍,意見得以採納。皇甫嵩也因此被宦官集團視為眼中釘。

朱儁(音通俊),字公偉,孫堅的靠山。家境並不富裕的他年輕時以替朋友還債聞名,在朋友遭到彈劾時他又賄賂送奏章的具體辦事人員修改內容使朋友得以輕判。一生左右逢源,從未遭到迫害,黃巾之亂時任右中郎將,戰功僅次於皇甫嵩,被封為右車騎將軍。

盧植,字子干,劉備的老師。黃巾之亂時任北中郎將,包圍張角後因為拒絕向宦官行賄被免職。東中郎將董卓接手之後敗於張角之手,也被免職。經皇甫嵩力保,盧植被任命為尚書。

被罷官閑居的董卓十分幸運地碰上緊隨黃巾之亂爆發的涼州之亂。這場叛亂一開始的帶頭大哥是羌人,沒想到經過一番又一番內訌,被脅迫入伙的漢人名士韓遂和原本屬於政府軍卻臨陣倒戈的忠良之後馬騰反倒成了涼州叛軍的領袖。叛軍勢如破竹,攻城略地,並打出討伐宦官的旗號進逼皇家陵寢。

董卓被重新啟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