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夏侯家族

曹操先生:您的頭疼病好些了嗎?

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不知劉協、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陶謙、劉備、孫權等領導同志有沒有向您發來賀電?在您去世1789年之後的公元2009年,您費盡心機隱藏起來的陵寢到底還是被發現了呢。

好消息是,根據曹操墓中發現的您的DNA樣本,復旦大學課題組於公元2013年正式宣布您和夏侯家族並沒有血緣關係。這一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洗刷了您的污名。要知道由於《曹瞞傳》、《世說新語》和《三國演義》都說您的父親在給宦官曹騰作養子之前本姓夏侯。由此,您對夏侯家族的信任、器重,兩個家族的世代通婚都為您招來了無數罵名。他們說曹孟德滿嘴唯才是舉,最關鍵的領導崗位上還是只倚靠自家兄弟、曹家的後人凈是些是近親結婚的產物……

當然,您的罵名遠不止這些,您也向來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您,但您不在乎不代表夏侯家族的人也不在乎。這些年來替您說公道話的人越來越多,眼下我無意湊這個熱鬧,倒是夏侯家族那幾位身負不白之冤卻乏人問津。雖然在下姓劉,依然不計祖上前嫌,打算給夏侯家族的那幾位寫上幾封信聊以慰問。由於他們大都是您的部下,出於禮節,先向您知會一聲。

————漢室宗親 鐵背蒼龍劉軒鴻

夏侯嬰先生:腰疼好些了嗎?

雖然夏侯氏系出名門、血統高貴、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後代。你的祖上直到春秋時期都還是杞國侯。但自從杞國被滅,閣下的祖先改姓夏侯,這個家族就默默無聞,在你之前沒有出過一個名人。

你本是大秦帝國沛縣政府的一名司機,換了別人肯定整天圍著縣令轉,你卻一門心思認準了泗水鄉的鄉長劉三兒,整天和他混在一起。不知道是劉三兒的人格魅力太過耀眼還是閣下的眼光就是這麼獨到,反正是鐵了心跟他混了。

劉三兒這人沒個正經,和你鬧著玩事兒時誤傷了你。大秦的律法太過嚴苛,儘管身為受害人的你都不願追究刑事責任,他也還是進了監獄。這一下你比他還著急,費盡心思反覆上訪才將劉三兒救出。沒的說啊,多好的兄弟。

後來窮途末路的劉三兒膽大包天,揭竿而起要攻打沛縣縣城。當時你剛剛從臨時工轉正,成了縣令身邊的人,卻二話不說就當了他的內應,裡應外合攻下了沛縣,劉三兒也真是浪得不輕,剛佔了個縣城就誇下海口,封你為九卿之一的太僕,主管兵車、戰馬。

之後就是漫長的崢嶸歲月,史書上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你以太僕之職率領著著兵車部隊南征北戰。常年開車難免腰疼,可誰讓劉三兒的草台班子里懂車又懂馬的專業人員就你一個呢?在將星雲集、群星璀璨的秦末漢初,你的戰功並不耀眼。可你看人的眼光,對時局的預判卻是精準到嚇人:

彭城之戰,劉三兒領導的諸侯聯軍以五十萬人的龐大規模慘敗於西楚霸王的三萬人馬。你開著車帶著他和他的兒女倉皇逃命。為了提高逃逸速度,劉三兒這個黑心的爹竟然把一兒一女從馬車上扔了下去。按說既然親爹都下得去狠手,又關你什麼事兒呢?可你卻不忍心,停下車把孩子抱回來,劉三兒再扔,你就再撿,如此反覆了好幾次,最後你乾脆讓兩個孩子摟著你的脖子,氣得劉三兒十幾次都想連你一起殺了。好在,他不會開車……每每讀史至此,心寒之餘都會為你的善良和勇敢動容。你的經歷告訴了後人,掌握駕駛技術是多麼的重要啊。

世人皆知軍事奇才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卻很少有人知道最早發現韓信是奇才的伯樂正是你。是你把他韓信從死囚中簡拔出來,推薦給了蕭何。後來他因得不到劉三兒重用負氣出走。蕭何月下追韓信,好說歹說,韓信只是搖頭,直到你出現,和蕭何一起打包票,說韓信要是再得不到重用你們倆就跟他一起走,這才把他勸了回來。

你對韓信有知遇之恩,更有救命之恩。然而,韓信並不欠你什麼,因為後來當了皇帝改名劉邦的劉三兒已經是徹頭徹尾的權力動物,他在韓信封地以捕風捉影瞎編亂造的罪名騙捕人家的爛事兒,你也有份兒,要不是出於對你的信任,韓信哪有那麼容易被抓?當真是成也夏侯,敗也夏侯。當然,你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在下只說韓信不欠你什麼,並沒有指責你的意思。

韓信由楚王被貶為淮陰侯的第二年,劉邦和你就自食惡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大軍層層包圍。好不容易靠著賄賂和忽悠逃出生天,劉邦的老毛病又犯了,只想趕緊逃命,幸而你比較靠譜,讓部隊以弓弩手掩護,緩緩撤退。不然隊伍一亂,即便匈奴人信守承諾不衝過來追殺,光是自相踐踏就會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了吧?

也許是因為在人品和眼光兩方面都表現得比劉邦更勝一籌,太僕這個不高不低的職務你幹了一輩子。但在西漢的幾位開國元勛里,能夠善始善終已屬不易。要不是在每一次清洗異性諸侯王的戰鬥中,都有你捨生忘死的身影,恐怕你早就橫遭不測了。

當年你營救了呂后僅有的一兒一女——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因此劉邦死後的呂后時代你得到了極好的待遇,呂太后特意給你修了一座離皇宮最近的宅邸並為之命名為「近我」。按說姓呂的老闆娘比姓劉的老闆對你更夠意思,可呂后一死你預判呂家要倒,立刻調轉槍頭剷除諸呂,擁立了漢文帝……

你這一生啊,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當真配得上穩、准、狠三個字,從未行差踏錯。在幾年一變天的西漢初年,多少人燦如煙火只開一瞬,多少家族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多少人來了又走了,而你一直都在。縱然飛得不高,卻也從未落寞。

你的兒子、孫子都靠著你留下的爵位世享尊榮。到了你的曾孫夏侯頗時,娶公主為妻,光耀門楣。但在夏侯頗繼承爵位的第十九年,他因為與老爹的「貼身侍女」保持不正當性關係而畏罪自殺,按說這種事兒在大家族當中在所難免,可大可小,但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先生在削弱世襲王侯這一問題上採取的是矯枉過正的態度,借著這點兒破事兒就把你如履薄冰拼了大半輩子才留給子孫的長期飯票兒永久追回。夏侯家族自此家道中落。

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以司機出身,主管全國車輛的僅有您一人。成千上萬的家族都成了皇權政治唯我獨尊的犧牲品。當祖上的光輝只剩下傳說,家道中落,全家混成了平頭百姓卻還能逆襲成功的,也只有劉邦和你的子孫。三百年後,你的後代夏侯惇、夏侯淵兄弟結識了一個叫做曹操的年輕人,他們與劉邦的子孫們相愛相殺,上演了一幕幕蕩氣迴腸、經久不衰的好戲,把劉家虧欠夏侯家的飯票兒連本兒帶利都討了回來。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您足以欣慰了。

————漢室宗親 鐵背蒼龍劉軒鴻

夏侯惇先生:右眼沒累壞吧?

將軍這一生幹了很多事兒,知名度最高的卻是一件將軍不大可能幹過的事兒。在一部叫做《三國演義》的小說中,將軍被描寫成了一條硬漢。話說那一日你在討伐呂布的戰役中,左眼中了一箭,你不僅重傷不下火線,更以驚人的悍勇喊出了「父精母血、棄之可惜」的豪言壯語,拔出箭來,硬生生將自己的眼珠吞下。無論是敵人還是自己人都被你嚇傻了眼……問世間疼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也許這事兒令將軍哭笑不得,一目受損明明是將軍一生的痛嘛。但你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在這個叫做羅貫中的小說家筆下,夏侯家族的成員們能夠保持歷史本來面目就已經很不錯,很多人都被潑了一身的髒水。羅貫中先生甚至還憑空捏造出了一個叫做夏侯傑的人,把他描寫成了一個被張飛在長板橋喊了兩嗓子就嚇得心膽俱裂而死的窩囊廢……再看看將軍你,不僅沒有被潑髒水,還又加戲份兒又加台詞兒,這待遇在夏侯家族那可是獨一份兒。

那麼問題來了:

一生致力於貶低曹氏與夏侯氏的羅貫中為何對將軍如此厚愛?

翻史書尋找答案吧,卻發現蹊蹺之處更多:

一生多疑的曹公唯獨對將軍極為信任,允許你不必遵守任何規章制度,只要將軍認為有必要想怎麼來怎麼來。心性涼薄,只信任身邊那一小撮人,對父輩元勛敬而遠之的曹丕在將軍的葬禮上情真意切,如喪考妣。

說句將軍不愛聽的大實話,將軍這輩子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功,只要是將軍親自出馬獨當一面,每戰必敗。尤其是當年將軍討伐落難的劉備時不聽部將李典的勸告,非要鑽進劉備的埋伏圈,若非李典留了個心眼,將軍早就被燒死在博望坡了……

這樣的戰績憑什麼與曹仁、夏侯淵相提並論,同為一方主帥呢?可將軍卻穩坐曹操集團二把手的位置,當上了東漢帝國最後一任大將軍。

績效與待遇的反差太過明顯,有的人根據謠言解釋為將軍是靠著與曹公的血緣關係有恃無恐、尸位素餐,在下卻認為這份絕無僅有的待遇應該歸功於將軍做人、做官不同凡響的態度。

對名利: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曹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