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治理巴蜀 第562章 熱衷發明

車子肯定就要用推或拉帶動,如果能減少提車把用的力,就可以讓推車的人更省力。雷曉飛現在就沿著這個思路,尋思攻克這道難關。

要讓車子不用提就可以推著走,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輪子。但要如何增加輪子呢?要增加多少輪子才合適呢?

獨輪的車子就一定要提著推,在出力提的情況下,還要用力就平衡。兩輪的車子,如果兩隻輪子在橫向,就不用就平衡,但也要提著推;如果兩隻輪子在縱向,就不用提著推,但要就平衡。只有三個或以上輪子的車子,可以不用提著推,也不用就平衡,所以,雷曉飛就朝這個方向思考。

要做三隻輪子以上的車子,就要解決一道難題。雷曉飛記得在前世爭議「木牛流馬」是否如書中說的那樣有四隻輪子時,有人就提出了疑問,四隻輪子在彎曲的棧道上能拐彎嗎?

精通機械的雷曉飛清楚,獨輪的車子,整輛車與地面接觸的只是一個點;兩輪的車子,兩個輪與地面的接觸點就形成了一條線;而有三隻或以上輪子的車,與地面接觸的點就形成了一個面。

與地面接觸只有一個點的車子,可以隨時隨地的隨意轉彎。而與地面的接觸點形成了線和面的車子,轉彎就麻煩了,在沒有轉向輪的情形之下,這些車子的轉彎,唯有就把整輛車的一邊提起後再轉。所以,要做三個或以上輪子的車子,就一定要做轉向輪,才能自由地轉變車子的方向。

在雷曉飛的前世,轉向輪又叫做萬向輪,意思是說輪子可以向任何的方向旋轉。要達到萬向的效果,就要運用平面軸承的原理,但在當代哪有製造平面軸承的條件?單是那滾珠,已經沒法加工。

那又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方向的問題呢?雷曉飛連續設計了好幾套方案,但這些方案連他自己都不滿意,先後被他否決了。他就這樣蹲在「農具社」里,一直構思下去,連午飯也忘了吃。「農具社」里的人見他思考得那樣深入,也就不敢驚動他,生怕打斷了他的思路。

冥思苦想之下,終於讓雷曉飛找到了一個折衷的方法,就是把車子做成既能像獨輪車一樣,提著推動前行,又能像三輪以上的車子一樣,不用提就推著走。

其實,雷曉飛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在獨輪車的兩隻腳上,各裝了一隻小輪子,這樣,獨輪車就變成了三輪車。這種三輪車,在直路上,就三輪著地推著走,拐彎時,只需提起車把,當作「雞公車」用就行。

這樣的車子,在當三輪車用時,就能省力;在當獨輪車用時,又能靈活轉彎,一身兼容了兩種車子的長處。雖然,這樣的三輪車並不算完美,但用起來已經比獨輪車好用多了,也省力多了。

在當前這個條件下,雷曉飛盡能力也只能做到如此水平,只是不知與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相比,孰劣孰優?

雷曉飛試驗過了三輪車後,又對其中的一些細節作了人性化改動。比如車的把手,當獨輪車用時,車把手的位置要低於人手垂直的高度才方向工作,而當三輪用時,因車把手下面的兩個輪子要著地後才省力,所以低於人手垂直高度的那個位置,推起車來就不方便,於是,雷曉飛就在原來的把手上,再添加了一級把手,方便後種運作使用。

三輪車研製成功以後,雷曉飛馬上就向社會推廣。因為這工具確是好用,不久,巴蜀就到處都能見到了這種雷曉飛設計的「木牛流馬」。巴蜀的民眾,還為這種三隻輪子的車子,命了一個名字叫「飛車」。

巴蜀民眾起這個名字的含義,一是形容這種工具的運輸速度快。當然啦,它搬運一次,就抵上常人挑四、五倍的重量,那還不是提高了效率?二是為了紀念這工具的設計者雷曉飛。

「木牛流馬」製作完成後,雷曉飛因在製作的過程中,曾經想到過絞盤,就又給碼頭設計了一種帶棘輪的絞盤,用來牽引負重回碼頭的貨船,讓貨船不用再由十個八個大漢,像拔河般用力扯纜繩,才能靠岸。

搞些發明創造來造福民眾,一直是雷曉飛最有興趣的事,所以,他在巴蜀的這段閑暇的時間裡,樂不思疲地投入了其中。而且,雷曉飛每發明了一樣玩意後,都能通過發明過程中的聯想,發明下一種玩意,這樣的靈感泉涌不斷,一發就不可收拾。

如受到做好了的絞盤啟發,雷曉飛又根據絞盤的原理,做了個縮小版的絞盤,用於收放船上的鐵錨。船上系鐵錨的鐵鏈,又啟發了他用鐵鏈來為一些山區做了不少浮橋。

現在,我們的雷小哥的想頭就更大了。他見到了當代的船容積太小,運送的貨物有限,就想研製只「巨無霸」的大船出來,改善當代的航運事業制船可就是大工程啰。雷曉飛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一行,但他仗著自己會點木工,算精通機械,了解一些力學,還有不少前世的先進見識,就搜羅了一班造船匠,合計起了這個龐然大物的構想來。

因為大家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巨無霸」大船設計的進度緩慢,造船匠們往往因一些技術的問題,斗個臉紅耳赤,最後只能讓雷曉飛定斷。

雷曉飛很喜歡這種學術爭論的氣氛,有爭論才證明了這班人能投入,有思想。而且,爭論也能讓人進步。反正自己又不急,讓這班人從爭論中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後,再生產也不遲。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雷曉飛的設計還沒有拿下,皇上的聖旨已經先找上了他。而且,還是連續兩份的緊急聖旨,讓他不得不放下了這個造船的偉大構思。

其實說兩份聖旨的點不合適,兩份雖然都是皇上的親筆書,但第一份卻不是以聖旨的形式發出的,而是借用丐幫的「飛鴿傳書」傳來的。

那天,忙碌了一天的雷曉飛才吃過午飯,準備例行的午休時,丐原的通訊員就匆匆到來,把一份「飛鴿傳書」奉上,並說,是皇上的緊急傳書。

雷曉飛這個後世先進社會過來的人,明白通訊的重要性,所以他時時都帶著丐幫的通訊員在身旁。

雷曉飛接過了丐幫通訊員說的皇上緊急傳書後,雷曉飛就納悶了,皇上不是有千里接力的傳遞聖旨機制嗎?為什麼還要用丐幫的「飛鴿傳書」呢?

雷曉飛打開傳書一看後,馬上就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傳書只是一句話,寫著:曉飛皇兒,馬上收拾行裝,組織巴蜀的軍隊待命,把巴蜀的事交待下去,隨時準備離蜀,聖旨隨後就到。

既然已經下聖旨,為何又要先傳書呢?雷曉飛稍思索了一下,想是因事態緊急,皇上就傳書先讓他準備好,能在接旨後馬上出發。

什麼事這麼緊急呢?還要出動自己那組建才不久,並且數量不多的軍隊,不會是暴亂吧?雷曉飛的心忐忑不安地胡思亂想起來既然事情緊急到了如此地步,雷曉飛一刻也不敢耽誤,馬上就下令了部隊集合。同時,他還讓丐幫的通訊員立即召集在青城的所有通訊員集中,全天候密切關注到來的信息和隨時準備發出信息。

隨後,雷曉飛把譚巡撫等幾個委員會的負責人召來,把皇上傳書的事給他們說出。然後按照皇上傳書的吩咐,就向幾人交待自己已經策劃好的、巴蜀下一步的治理規劃和工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