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青史留名 第964章 毒計瘟疫

魯肅聽罷眼中神光一閃,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周瑜與諸葛亮議論遼軍時的對話,而有一句確實讓魯肅記憶猶新:「水土不服、多生疾病么?」魯肅在心中喃喃一句,若真的是這樣,那可就是天助我江東,那麼遼軍最好是……誒……

而周瑜呢,眼神之中卻顯出來極大的無奈,為何這麼說,這要把時間向前推,推到幾天之前了……

「大都督!營中今日有兩名士卒患病致死!」一名伯長進入營帳向周瑜稟報道。

「哦?」周瑜眉毛一挑,大軍出征,士兵生病是很正常的,但是病死的就不一定那麼多了,自己身為主帥,營內若是有非正常死亡的士卒當然會有人想自己稟報。

周瑜疑惑道:「何病症?」

那伯長不假思索道:「軍醫診斷室寒症,患病士卒忽冷忽熱,頭痛,嘔吐!」

周瑜點點頭,道:「嗯!應該就是寒症了,傳令,跟這兩名士卒一所營帳的士兵立即去軍醫那裡檢查肯是否被傳染,隨即讓軍醫準備好藥材!」

「諾!」伯長答應一聲,隨即又道:「那……那兩名兄弟怎麼處理大都督?」

「埋了吧……」雖然只是兩名普通士卒,但是周瑜眼中也是顯出了悲傷之情,畢竟士兵沒有死在衝鋒的路上,若是被病魔折磨致死是多麼的令人惋惜。

「諾!」伯長點點頭,轉身出帳。

「慢著……」周瑜眉頭一皺,隨即道:「先不要掩埋,準備兩套遼軍士卒的服飾!」

「這是……」伯長疑惑的看著周瑜,很是納悶周瑜這指令是個啥意思?

周瑜一擺手道:「莫要多問,照辦便是了!那兩個兄弟的屍體要妥保存,不準有人接觸!」

「諾!」半信半疑,伯長緩緩的退了出去。

而周瑜的眼神中,露出了濃郁的陰狠,喃喃道:「哼!李林!莫要怪我周瑜奸詐了!」

周瑜為何要保存這兩句病死士兵的屍體,這個答案在一天以後就揭曉了……

「誒!江面上怎麼有兩具屍體啊!」李林水寨之外,一名巡邏的士兵驚叫了一聲。

「哦?」一旁的兄弟望了過去,立即驚道:「快!是我軍士卒的衣服!撈回來!」

「好!」不一會,兩具穿著遼軍軍服的屍體被撈了上來,周圍的士兵一陣的沉默,都是北軍,都是離家在外的,當然不願意客死異鄉了,但是大戰一起,沙場之上各為其主以死相拼,誰也沒有辦法,而每次水戰之時,這江面上都是一片一片的屍體,有遼軍的,當然也有孫劉的兵馬,所以忽然出現這兩具屍體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拉回去,跟兄弟們一起燒了吧!」負責巡邏的伯長沉默的說道,就是兩具戰死的士卒的屍體,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就是跟被的屍體一起燒了就得了,也不必上報什麼的,所以幾名士兵就將這兩具屍體放在車上推向了後營準備燒毀……

但是這兩個屍體可不是一般的屍體,這便是那兩個病死的江東士卒的屍體……

寒症,並不是什麼怪病,在濕冷的江東是很正常的,行軍打仗更是容易出現,但是因為他的傳染性和不可定性在軍中是很難控制的,畢竟將士們在一個大鍋之中吃飯,一個營帳睡覺,所以非常同意被傳染,可是還有一點,便是地域性,流行病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在這個地域的人時常發生這樣的癥狀逐漸也就形成了抗體,就像是這寒症對於江東兵馬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不過不要忘記,這江東的對面便是李林的大營啊,江東的將士們體內都存在著抗體,但是對面的李林,麾下儘是北方的兵馬,最精銳的更是來自幽遼二州的兵馬,距離江東這麼遠的距離,體內對這樣的癥狀肯定是毫無抗體的,這也就是說,讓這樣的病症在李林的大營之中彌散開來,那就不是一種病症了,而是瘟疫,致命的瘟疫,經過一系列的交叉感染,病菌的突變,這就不是什麼寒症了……

而周瑜也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比任何的計策都有用的方法,但是這又是何其的陰損,簡單的就是用兩具病死的屍體,但是這也可能害的李林的幾十萬大軍死上幾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人,這樣的計策,並不難想,最難的,而是你會用,如此邪惡的計策,周瑜也是思索了好久好久才決定的……

「老天!我周公瑾願意折壽以換取我江東這一次的危機,用這樣陰損的計策,老天,皆是我周瑜之過,就讓我周瑜一個人來頂吧!」周瑜的赤壁大營,周瑜看著夜空喃喃的說著,那兩具屍體送到了遼營之中沒幾個人知道,是周瑜親自下的令,就算是動手的那幾個士卒,也已經被周瑜派遣到了後方,營內,僅僅只有周瑜一人知道所有事情的原委,而周瑜還不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所做的一切老天都會看在眼裡,本應該再活上幾十年的周瑜,遭到了報應,跟歷史上一樣,活不了幾年了……

瘟疫,後世感受疫症之氣造成的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統稱,總的來說,瘟疫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既然有:「總的來說」那麼自然便有例外了,對於瘟疫一說,早在前秦時期。便有記載。或有人認為,瘟疫盛行於戰事期間,因屍首沒有妥善安置,故而引發疾病,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周禮》中記載。「季春行真令,則民多疾疲。」古人對於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溫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瘟疲是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統稱,那麼對於眼下境況說得再通俗一些,那麼便是傷寒病,也就是周瑜口中的寒症嚴重滯後的樣子,傷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內因。廣義傷寒各種疾病的外因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狹義傷寒由冬令感受風寒所致。傷寒發病的內因為正氣虛虧,如果身體虛弱,或勞倦飢餓,起居失常,寒溫不適,房事不帶,均可導致正氣虛虧,易被外邪侵犯成病,又可以說是地域病,到了一處,因無法適應當地地理氣候,因而患症。當然了,若是在發病前好生休養,那麼或許可以避免,不過對於臨戰的遼軍而言,此事恐怕有些不易了……

瘟疫之所以稱之為瘟疫,叫人談而色變,無外乎他的傳染力!若是單單一人,那自然不會鬧出什麼禍事來,然而,倘若是數十萬人呢?倘若是同食一鍋飯,同睡一個帳篷的四十萬遼軍呢?眾所周知,就像感冒病毒一樣,最初的病毒,恐怕一味葯便可以治好,然而若是在數十萬人中反覆傳染,那麼最終的患者,恐怕就不是單單一味葯便可以治癒了,因為其中,夾帶了其他病毒,而作為出身北方的遼軍,到了南方,原本就難以適應南方氣候,一旦瘟疲爆發,幾乎可以說是致命的,一發不可收拾!

成業六年十一月六日,遼營終於爆發了瘟疫,一時之間,偌大軍營。幾乎有二十分之一將士感染癥狀,四十萬大軍中的二十分之一,幾近兩萬人,數目何其龐大?要知道,這僅僅是爆發瘟疫的前期而已!

當李林得聞營中爆發瘟疫,竟是驚出一身冷汗。畢竟,李林熟知的《三國演義》之中,可沒說什麼瘟疫的事情,其實李林還不知道,真正的歷史上,沒有李林改變的歷史,曹操南下攻打江東之所以戰敗,可都要歸於在曹操軍中爆發的瘟疫……

「速速領我前去!」這是當龐統來報時,李林唯一說的一句話,隨後便領著龐統、郭圖、蒯越、蔡瑁、趙雲等一干人等,前往患病的將士帳篷。因這段時間,李林一直專心連環船之事,對於營中其他事項,他則託付了龐統,徐庶代為料理,而營中忽然就爆發的瘟疫,誰不是滿頭冷汗?

當眾人趕至患病的遼軍帳篷,還未走近,眾人便聞到該地一股餿臭味。臭不可當,令人作嘔,李林一旁的蔡中當即忍不住。吐了一地,觀其餘人面上,亦是難看,就連趙雲亦是一臉不適。

強忍著腹中嘔意,坐在輪椅上的李林當即厲聲喝道:「叫負責此地的將領速速前來見我!」

話音網落,卻見在附近執勤的一名遼軍猶豫說道:「梁將軍亦是患病不起!」那士兵口中的粱將軍,是位偏將,隸屬於太史慈麾下,正是負責該地的將領。

「麻辣隔壁的!該死!」李林低罵一句,重聲說道:「此將乃何人麾下?」

或有遼軍回道:「乃太史慈將軍麾下!」

「叫太史慈速速前來見我!」

「諾!」

一盞茶之餘。一臉愕然的太史慈便收令到了李林面前,待望見此地景象。他面上亦是一愣。作為李林麾下大將,更是如今面上的水軍都督,太史慈自然亦有事忙碌,除非是大事,否則向來是他麾下偏將、稗將代勞,其餘大將自然也是如此,否則事事躬親,還要底下偏將、稗將做什麼?眼下站在李林面前的太史慈,對此事恐怕還不如李林知道的多……

「子義!」皺眉望著太史慈,李林嚴肅喝道:「營中發生此等情形,你可知曉?」

「這……」作為李林麾下驍將,太史慈被李林說得啞口無言,愕然望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