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青史留名 第930章 荊州各路算計

成業六年四月,李林麾下大將朱靈受挫新野,收得殘兵數千,北上於鵲尾坡等候張郃大軍,張郃本來在後徐徐進軍,聞得朱靈打敗,心中一驚,立即加快速度,趕往鵲尾坡,一天後,張郃徐庶先後趕到,得聞朱靈三萬兵馬受挫新野,心中大奇,軍師徐庶當即便細細詢問經過,朱靈如實道出。

「如此說來,就是那陣霧了……」沉吟一聲,徐庶在大帳之中踱了幾步,眉間隱隱有些憂慮,無他,只因那陣霧來的太過蹊蹺,而徐庶可是沒有龐統對於諸葛亮了解,並不知道諸葛亮會什麼仙法,看過三頁天書,不過徐庶敢斷定,這樣蹊蹺的事情,肯定與諸葛亮有關……

「可不是么!」朱靈氣怒不已,坐在帳內鬱悶說道:「我那時已知不妥,是故立即下令撤軍,萬萬不曾想到此時霧氣大起,伸手難見……可惜我帳下三萬將士!」

「韓將軍!」轉首望了一眼韓浩,徐庶沉聲問道:「你因何要率軍前往新野,誤與朱靈將軍廝殺?」

「這……」韓浩面色猛變,急聲說道:「軍師明鑒,末將實是不知情啊……」

「軍師誤會了!」還未等韓浩辯解,朱靈抬手解釋說道:「此事不怪元嗣,此乃我與他早先定下之計策,待見新野城中火起,他便率大軍前來助我,反之,則退十里紮營!」

「軍師明鑒!」韓浩感激的望了一眼朱靈,抱拳對徐庶恭敬說道:「末將奉朱靈將軍之命,萬萬不敢懈怠,那日但見新野城中火起,還道是將軍大功已成,是故急忙率軍前往相助,途中起大霧,又聞無數敵軍喊殺之聲,末將心中急慮之下,不急明察,這才誤與朱靈將軍廝殺一處……事已至此,末將甘願受罰!」說吧,叩地低頭認罪。

「原來如此!」徐庶恍然大悟,歉意的望了眼韓浩,點點頭說道:「此事確實怪不得你!」李林命徐庶為軍師將軍,更是有監軍的大任,但是對於這些跟隨李林征戰沙場多年的武將們,徐庶這個軍師不好當,還不如就是一個軍師或者是謀士方便,出出計策便好了,但是這軍師,可不是徐庶能夠輕易做好的……

「不過軍師!」坐在主位上的張郃撫須詫異道:「觀朱靈將軍所言,那大霧實在是太過蹊蹺,哪裡有這般湊巧之事?」

「難道是有人行妖術?」張郃的副將猶豫的插口說道。

「妖術?」帳內眾將莫名其妙的望著副將,副將一見,急忙抱拳如實說道:「諸位將軍,末將也是道聽途說,當年黃巾賊寇之首張角,便善於驅使妖術,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大破官軍無人能擋,末將以為眼下是否……」

「荒謬!」朱靈笑哼一聲,撇嘴說道:「他劉備到時給我變出來數萬兵馬來!」

「末將也是隨口說說……」一看那副將的模樣,其餘將領皆笑,張郃與徐庶心中有所思。

「不管怎樣!」沉吟一下,徐庶沉聲說道:「我等一面將此事報於洛陽,一面發兵新野,新野彈丸之地,劉玄德帳下又唯有數千兵馬,豈能檔我等大軍?如今我軍非同往日與袁紹作戰,不需用奇謀,劉備兵遠遠少於我們,以正道御兵,劉備必敗!」

「諾!」帳內眾將皆起身抱拳。

「我說軍師!」舔著臉起身,朱靈訕訕說道:「待得我等攻下新野之後,再將戰報一同發於洛陽如何?」

望著朱靈扭扭捏捏的模樣,眾將暗笑,徐庶故作一臉不解,詫異問道:「這是為何?主公有言在先,一戰罷,便送戰報與洛陽,在下區區一軍師,如何膽敢違背主公之命?」

「這不……」朱靈撓撓頭,忽然心中一動,抱拳說道:「末將願下軍令狀復收新野,若是再敗,兩罪並罰,便是砍了末將,末將也無半點怨恨!望軍師允我心愿!」

「砍了你?」眾將與徐庶會心一笑。

「將軍當真欲立軍令狀?」徐庶淡淡說道。

「是,軍師!」朱靈抱拳沉聲說道,畢竟折翼於小小新野,朱靈實在是心有不服。

「如此……」徐庶用詢問的眼神望了一眼張郃,畢竟他才是李林任命的主帥,張郃暗地裡點點頭。

「好!」徐庶低喝一聲,走向桌案,口中說道:「諸位將軍且過來!」

「諾!」帳下眾將起身在桌案旁圍站,望著徐庶手點案上行軍圖,正色說道:「在下方才說了,新野區區彈丸之地,無法擋我大軍,此事我等明白,劉備、曹丕也應當明白,是故,我認為劉備必定會棄城!」

「棄城……」張郃摸摸下巴,忽然眼睛一亮,急聲說道:「棄城投襄陽?」

「唔!」徐庶點點頭,憂慮說道:「眼下劉表病故,荊州掌權的,無外乎蒯越,以及劉表妻舅蔡瑁,雖說此二人……不過大敵當前,或許此些人會聯合對抗我軍也說不定,如此一來,我軍不可在新野耽擱太久,在下的意思是,在此地分兵兩路,一路,由朱靈將軍統帥,襲新野,張郃將軍引一路,仍留於此地修養,待得朱靈將軍攻下新野,屯兵修養三日,此間,張郃將軍引兵襲樊城,待得張郃功成,朱靈將軍在即引軍攻襄陽……如此一來我軍麾下將士士氣不泄,馬力不乏!」雖然蒯越和蔡瑁已經暗中和李林,徐庶通信許久,但是他們二人對於荊州的事情上,可是一直沒有表明態度,所以說徐庶不得不防!加上蔡瑁和蒯越與李林之間的事情,知道的人一雙手就可以數過來,所以說徐庶更是不會多說什麼。

「步步為營,高策……不過,如此一來,所耗時日要多處不少啊!豈不是給了襄陽召集兵馬的時間?」有的將領皺眉道。

「非常時期,則用之以非常之策!」見眾將心有顧慮,徐庶正色說道:「眼下荊州失主,其心必慌,一旦我軍兵臨城下,豈能有士氣抵抗?再者,傳聞劉表遺有二子,長子劉琦,不討劉表歡心,如今身在江陵,次子劉琮乃蔡瑁侄兒,若是我等許他些許官職、保他性命,或許兵不血刃便可拿下荊州……荊州水軍與江東水軍久有爭鬥,實力相差無幾,若要復取江東,這荊州水軍,能收服……還是收服的好……此乃長遠之計!」

「那可非是軍師說了算,要看蔡瑁是何等心思啊!」朱靈咧嘴笑道。

「是啊!」點點頭,徐庶長嘆一聲,淡淡說道:「確實要看蔡瑁等人是何等心思……若是冥頑不靈,那也就無可奈何,唯有攻城了……」徐庶說的這話很有氣勢,雖然蔡瑁和蒯越一直跟李林這邊裝孫子,但是真正到了用到他們的時候,讓他們捨棄荊州,他們真的會輕易願意嗎?這也是李林先向荊州用兵,而不是先招降的原因。

而此時此刻,卻有一人在襄陽,正在苦苦的勸說蔡瑁,不是別人,正是曹丕,正在勸說蔡瑁發兵救援新野,按理說,新野是劉備的,理應劉備來,或者是諸葛亮來,但是劉備屢次遭到蔡瑁和蒯越的暗中迫害,哪裡趕來,而前方戰事還需要諸葛亮,而曹丕本來便是和蔡瑁這些人打過交道,當然就是他最為合適了,而今的曹丕也不是當年的小孩子了,在同齡人之中以已經想到了得,所以曹丕前來,不會有危險,也會有幾成的把握勸動蔡瑁……

然而儘管曹丕費盡口舌,蔡瑁仍是一臉淡然,絲毫不為所動,口中冷笑說道:「曹子恆,你所謂聯合抗遼,不是想叫劉備或者是你入主荊州,成為荊州之主吧?」

「蔡將軍何出此言?」曹丕面色一變,憤怒的等著蔡瑁道。

「兄長莫要聽此人滿口仁義,或許他確實打著算盤奪荊州基業呢!」蔡瑁身旁蔡和亦是出言譏諷說道:「當初傳言陶徐州將徐州讓與劉備,可其中究竟如何呢,小弟只聽聞,陶徐州膝下有兒子,長子從文,次子從武,皆是一表人才,嘿嘿,既然陶徐州膝下有子嗣,仍將基業讓於劉備……嘿嘿!不會是引狼入室、騎虎難下,不得不如此吧?再說說你,曹丕,你就更被說了,你爹都是那個樣,你呢?嘿嘿……」

「蔡和將軍何以血口噴人、污衊在下和劉皇叔!」曹丕一臉憤然,怒聲說道。

「好了!」蔡瑁大手一揮,沉聲喝道:「二弟,無謂逞口舌之勇,無智也!」

「兄長教訓的是!」蔡和一抱拳,後退一步。

「那麼……曹子恆!」轉頭望著曹丕,蔡瑁淡淡說道:「你一再言聯合抗遼,那麼我且問你,你可有妙策抗遼?」

「在下……」曹丕低頭一想,正要拱手回話卻被蔡瑁打斷。

「我話還未說完!如今遼王李林掌控北方各州,麾下猛將如雲,各個驍勇善戰,身邊名士更是多如牛毛,麾下兵馬上百萬,而我荊州一州之地,如何與掌握大半個天下的遼王抗爭?子恆!你來說說,你有什麼方法!」蔡瑁很是硬氣的說道,彷彿說李林這遼王倆字就是在說他的主子一般。

「大將軍此言差矣!」搖搖頭,曹丕拱手正色說道:「兩軍交戰,拼的豈是兵馬人數耶?乃將士之勇、謀士止智也……若要拼人多,李林又如何會是當年公孫瓚,袁紹,劉和的敵手?將軍意下如何?」

「嘿!」蔡瑁哈哈一笑,坐在主位俯視曹丕笑道:「有一事,我甚是不明,劉備帳下謀士不過一二,武將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