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青史留名 第929章 攻新野

成業六年四月中旬,大將張郃,朱靈逢李林之名對南陽宛城用兵,圍城僅僅數日,宛城守軍早就暗中在蒯越和蔡瑁的授意下,投降,城內萬餘兵馬盡得張郃之手,既然宛城已得,張郃一面遣人送捷報於洛陽,一面想著讓大將朱靈率三萬軍進圖荊州先行,自己率大軍在後照應。然而就在此時,張郃忽然得麾下副將來報,說是新野劉備大肆招兵買馬,練甲士,積草儲糧,其志不若早圖。

張郃當即便招朱靈和監軍徐庶前來商議,畢竟大軍去留,就算他一軍統帥,也無法獨自決斷,何況營內還有徐庶呢,劉備乃是徐庶的老主子,當然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聽聞張郃所言,徐庶當即便皺眉說道:「劉備,人傑也,主公常以為之大患,不可不早圖!」

張郃一聽,立即下令,朱靈領三萬大軍兵分三路取郟下、安眾、安樂,於新野匯合,而張郃自己,則引近剩餘大軍遙遙在後,呼應各軍。

十日不到,三城相繼攻克。

成業六年四月末,朱靈三萬大軍先行趕到新野,人頭涌動,密密麻麻一片,站在了新野一座小城的外面,而新野城中兵馬,不過三五千而已……

「唉!」望著底下三萬遼軍,劉備黯然長嘆道:「李林南下,乃是荊州之禍,天下之禍啊!」

話音剛落,劉備身旁一文人,搖了幾下手中羽扇,頭上頭巾的下擺跟著晃了兩下,很是隨意的俯身望了一眼城外遼軍,淡淡說道:「亮觀遼軍,不過如此」不錯,此人正是諸葛亮了。

「莫非軍師心有破敵之策?」劉備立即問道。

「主公放心,亮自有破遼之策!」諸葛亮搖著羽扇,笑眯眯說道。

「裝模作樣!」不遠處的大漢不屑地撇撇嘴,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元長!」鍾繇身旁的一年輕人輕斥一聲,但是卻皺眉望了一眼諸葛亮。

不錯,此二人便是如今已經投靠在了劉備麾下的曹丕,鍾繇,當日就帶著千餘人馬從宛城的地道逃了出來,應著荀攸之計,曹丕逃到了劉備處,而劉備也是領軍到了半路迎接曹丕,這才得以活命,而現在,曹丕則是再一次面對著這城下的數萬李林麾下的兵馬,領軍的將軍乃是朱靈,朱靈,那更是曹丕的兵馬跟著打過的,什麼樣的戰力,曹丕和鍾繇當然都知道,這也是看著諸葛亮那麼輕鬆的樣子,而鍾繇發出一聲不削的聲音的原因。

「敗李林者,唯此人也?哼!且先叫某看看你如何對付遼軍!」曹丕早就聽過劉備跟他說過這句話,但是對於就比自己大六歲的諸葛亮,曹丕實在是不敢苟同,也可能是沒有見過諸葛亮的神奇之處,所以曹丕心中還是有些不相信的,但是面對著前方的數萬遼軍,曹丕和鍾繇倒也是毫無懼色,畢竟都是從那樣的場景裡面跑了出來,他們還有什麼怕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曹丕注視的目光,諸葛亮轉身一望,輕笑著點點頭算是見禮,豈料曹丕淡淡望了他一眼。別開了視線。

「唔?遼軍有動靜了?」望著城外遼軍一陣涌動,劉備面色一緊,急聲說道:「遼軍莫不是想就此攻城?」

「非也非也!」諸葛亮微笑著搖搖頭,冷眼望著城外遼軍淡淡說道:「遼軍一路遠來,先克宛城。不曾歇息便分兵三路,取郟下、安眾、安樂,急行到此,亮聞,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遼軍已兵力已怠,如何能戰?」

「那朱靈這是……」劉備有些弄不明白了。

「無他,示威耳!」諸葛亮淡然說道。

「示威?」劉備心中乃悟,望著城外所有所思。

「孔明所言極是!」單手搭著城牆俯視遼軍,曹丕忽然有些不削的說道:「朱靈此來,乃是亂我軍心而來。另外嘛,或許朱靈仍打算說服主公投降吧!」這話的意思,當然是在試探著劉備,更是帶著隱約的諷刺意味。

「我與李林理念不同,勢不能共存。如何會降?」別備搖搖頭嘆息說道,劉備這話倒是讓曹丕聽後微微一點頭,你媽,你不想著投降變好,我就可以帶著麾下那麼點人馬幫你跟李林拚命!

話音剛落,城外忽然有人喊道:「劉玄德出來回話!」

劉備遙遙一望,見朱靈跨坐戰馬。親自出陣喊話,遂立於城上喊道:「劉備在此,不知將軍何事喚我!」

朱靈一勒馬,抬頭望了一眼城上的劉備,大喝道:「聽聞劉荊州病故,遼王恐奸人趁機作亂荊州。是故派我前來,今日我率二十萬大軍至此,劉皇叔身為大漢皇叔,為何緊閉城門,拒天軍於外耶?」

「呵呵!」諸葛亮輕笑一聲,搖著羽扇大聲譏笑說道:「李元傑掩耳盜鈴,恐世人不知耶?若我是你,便早早引軍撤回,倘若冥頑不靈,必然葬身荊州!」

「大膽!」諸葛亮話還不曾說完。城外朱靈勃然大怒,急欲攻城,身旁副將韓浩苦勸道:「將軍!你忘了軍師吩咐啦!我軍一路遠來,將士疲憊,如何復戰?不若待眾位將軍皆至,一同圖新野!」

「荒謬!」朱靈呵斥一聲。怒聲說道:「小小一新野,彈丸之地。如何擋我三萬將士?」

「將軍!」韓浩竭力勸道:「雖人力不竭,馬力已乏,即便攻下新野。亦無法誅卻那劉備,主公與軍師皆言劉備乃人傑,不可不早圖,將軍不若稍且退軍休整一夜,待明日一鼓作氣拿下新野,斷了那劉備生路,豈不是上策?望將軍三思!再者……將軍前來新野,原本不就是打算示威,壞敵軍士氣么?」

「唔?」朱靈聽罷,點點頭說道:「被那城頭之人一說,幾乎忘卻我此行目的,也罷!」說著,他深深望了一眼城頭,嘴角露出幾許冷笑,大聲喝道:「我三萬大軍,皆乃是百戰之士,豈是你區區數千殘兵能當?劉玄德,你既,不降,待明日大軍破城時,休要怪我無情,到那時,嘿嘿!悔之晚矣!」最後朱靈還怪笑了幾聲,帶著那氣勢,到時也格外的慎人……

一聲大喝,城內將士心中更是惶惶,劉備上前一步,正色喝道:「李林所為,與備理念背道而馳,勢不能共存於天下,為荊州百姓,劉備求仁得仁,雖死無憾!」

「哼!」朱靈冷笑一聲,撥轉馬頭,冷聲喝道:「那你便等著明日城破!死無葬身之地吧!走!」

「喝!」三萬遼兵應喝一聲,帶著凜凜的殺氣,徐徐而退。

望著城外遼軍漸漸退去,曹丕拱手對劉備笑道:「劉皇叔方才好氣勢!」

「呵呵呵!」劉備搖搖頭,苦笑說道:「我話雖如此說,卻不知如何抵禦遼軍,莫說三萬遼軍,唉!也不知明日朱靈率三萬遼兵攻城。我等如何應付!」隨即,劉備便看向了諸葛亮。

「主公言錯了!」劉備話音剛落,諸葛亮淡淡說道:「非是明日,乃是今夜也!依亮之見,今夜遼軍必來襲城!」

「今夜?」劉備愣了愣,狐疑的望了眼諸葛亮,低頭細細一想,忽然面色大變,驚呼說道:「非軍師險些中他詭計!」

劉備轉身對諸葛亮問計道:「但不知軍師有何計謀破朱靈三萬兵馬?」那個樣子,就好像是在求諸葛亮一般。

諸葛亮輕搖羽扇,自信說道:「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我等盡了主人本分,厚待便可!」

「哦?」劉備遲疑地點點頭,不遠處的鐘繇冷笑一聲。

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話說朱靈退了五六里之後,當即便下令大軍就地歇息,也不叫將士紮營,副將韓浩疑惑道:「將軍為何不下令設營?」

而朱靈卻大笑三聲,撇嘴說道:「我今夜便要取新野,營塞要來何用?」

「今夜?」韓浩面色大變,急聲勸道:「將士們奔波數日,如何能復戰?望將軍三思啊!」

「真乃愚見!」朱靈皺眉呵斥道:「我軍將士雖是疲憊,然而卻無一戰之力耶?非也!本將軍方才刻意對劉備言,我欲明日取城,他豈能料到,我故意這般說,今夜。本將軍便欲取新野!劉備必定認為我軍遠來疲憊,是故疏於防範!正合兵法所言,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此乃妙策也!」

「將軍高見!」韓浩欣然拜服,忽然面上又起了幾分憂慮,猶豫說道:「聽聞軍師所言,劉備帳下有一軍師,名為諸葛亮,乃有經天緯地之才!就連軍師都自愧不如,所以一直囑咐將軍要小心行事,等到他和張郃將軍前來,如今將軍此般……若是將軍之計被他看破,那該當如何?」

「諸葛亮?」朱靈撇撇嘴,哂笑說道:「本將軍跟隨主公多年,主公屢次用此出其不意掩其不備之計,無人識破!那諸葛亮怎麼了?難道還能比得了主公嗎?」朱靈跟隨李林許久,不得不說跟很多李林的老將一樣,身上都沾染了不少李林的氣息,行軍布陣更是很有李林的味道,這也體現了遼軍整體的作戰方式。

「將軍還是小心為上!」李林的地位在每一個遼軍將士的心中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韓浩還能說啥?略微猶豫一下,韓浩低聲說道:「將軍乃先鋒,若是折了銳氣,主公必定怪罪,就連軍師和張郃將軍恐怕也說不過去啊!」

朱靈面色略微凝重了,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