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無名 第一節

實際上,感恩節之夜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平靜的。

因為就在這一天夜裡,有兩支美軍巡邏隊在豐山北部與27軍先頭部隊先後發生交火,雙方各有損失。

但是,這一切並未引起美國人的重視,或者說,戰局的「順利」使得美國人自動忽略了這種小規模的遭遇戰。

正是美國人的這種不經意,給他們在之後的作戰中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

11月24日,麥克萊恩上校接到命令,率領第31團級戰鬥隊支援部署在長津湖東部的陸戰第1師第5團。

儘管第31團級戰鬥隊所在的赴戰湖與他們的目的地長津湖之間的直線距離只有大約40公里,但兩湖卻被陡峭的赴戰嶺山脈所阻隔。由於赴戰嶺山脈橫向間沒有可供美軍汽車通過的道路可行,所以為抵達長津湖東部,全機械化的第31團級戰鬥隊不得不先沿原路返回至海岸,再向長津湖進發。為此,他們的行軍距離一下子就變成了220多公里!

※※※

11月25日,第二次戰役打響。

西線志願軍第38、39、40、42、50、66軍全面出擊,向輕敵冒進的南朝鮮第7、8師,美軍第2、24師,英軍第27旅和南朝鮮第1師發動了大規模反擊。隨著戰局發展,聯軍土耳其旅和美軍騎兵第1師也先後被投入戰場。一時間,西線到處都展開了激戰。

與此同時,東線戰場卻是一片沉寂。

原本根據志司的計畫,為了達成作戰的突然性,東西兩線的反擊是要同時進行的,但是,由於東線志願軍九兵團入朝倉促,後勤補給嚴重短缺,加上天氣嚴寒,出現了大量凍餓減員,因此九兵團的戰役準備工作無法按時完成,不得不向志司請求將戰役發起時間推遲。考慮到東西兩線被狼林山脈阻隔,大部隊根本無法逾越,敵我雙方都無法利用地利以奇兵影響到另一線的作戰,因此東、西兩線可視作獨立戰線,故志司同意了九兵團的請求,將東線的戰役發起時間推遲了兩天。

11月26日拂曉,由319輛車輛組成的第31團級戰鬥隊的車隊離開豐山,開始了他們踏向死亡道路的行軍。

(後世的美國人在研究軍史時認為,美軍依賴卡車運送補給、重武器和傷員,而這些車輛幾乎沒有在朝鮮陡峭冰封的山路上行進的能力。這些山路既狹窄又疏於保養,山路上的很多橋樑都橫跨深谷,還是單車道,一旦被炸毀就無路可行,再加上要時刻防備遭到襲擊,使得第31團級戰鬥隊的行軍精疲力竭,行軍速度也大受影響。相比之下,由於中國軍隊都以馱馬和人力運送彈藥補給,使他們受崎嶇地形影響的程度要遠遠小於美軍,從而使得中國軍隊的機動能力高於美軍,可以不受限制地對美軍進行迂迴包抄。似乎志願軍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始後勤補給方式倒成了制勝法寶。這樣的推論,實在滑稽!)

※※※

對於美軍第31團級戰鬥隊而言,他們原路返回只是為了便於利用公路向他們的目的地進行機械化行軍而已。

可對於早已擺開陣勢的志願軍9兵團27軍來說,美軍第31團級戰鬥隊的舉動卻顯得有些詭異。畢竟東線美軍這段時間的進攻一直都很「順利」,以他們一直以來的進攻態勢,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在這時候突然撤退!

除非,美軍已經發現了前方的陷阱,所以想要迅速擺脫危險!

但問題是,美軍撤退了,27軍要不要追擊呢?

現在追擊,顯然要冒很大風險,因為誰也不敢肯定,美軍的撤退是否是虛晃一槍,布置好了陷阱等著志願軍去鑽。如果原本想要誘敵深入的志願軍被美軍來了個「誘敵深入」,那笑話可就真是大了。

不過,眼看就要煮熟的鴨子竟然要飛了,任誰也心有不甘。

於是,摸清當前美軍撤退的真實意圖這個任務,就落在了周衛國的快反營身上。

接到兵團部的命令後,快反營立刻冒著風雪出發了。

這樣的天氣雖然不便於部隊徒步行軍,卻也為快反營的行動提供了天然的偽裝,而且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美軍的空中偵察和空中支援也根本無從談起。

好在快反營也不是普通部隊,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寒區作戰訓練,但良好的身體素質、充足的保暖物品再加上平素嚴苛的訓練還是使得他們在此刻顯露出了遠超出一般部隊的耐力。上午十點受命,快反營硬是在風雪中只用了六個多小時,就在天黑之前抵達了四十多公里外的原美軍第31團級戰鬥隊宿營地。

在徹底搜索了這個宿營地,確認美軍的確撤退了之後,周衛國也有些茫然了。

美國人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

※※※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傍晚。

傍晚時分,快反營的一個尖兵小組發現了一支美軍巡邏隊。

美軍不是撤退了嗎?怎麼這裡還有他們的巡邏隊?

周衛國當機立斷,立刻派出快反營的一個作戰排伏擊了這支由7名美軍士兵和5名南朝鮮士兵組成的巡邏隊(美國陸軍第7步兵師在朝鮮戰爭爆發時駐紮在日本,實際兵員只有編製員額的70%。朝鮮戰爭爆發後,全師約有1000名有實戰經驗的軍官和士官被調走,兵員缺口更大,即使補入後備兵也不夠,所以只好補入南朝鮮兵,美國人將這種兵員稱之為Korean Augmeo the US Army,即KATUSA。二次戰役時,第7步兵師中KATUSA的比例約佔全部兵員的27%)。

戰鬥的過程不值一提,結果也沒有意外。有心算無心下,快反營的這個作戰排以3人輕傷的代價全殲了這支巡邏隊,擊斃了3名美軍士兵和2名南朝鮮士兵,活捉了剩下的。

戰鬥結束後,周衛國在第一時間審訊了7名俘虜。

俘虜的口供解答了周衛國的一些疑惑,但卻給周衛國帶來了更大的疑惑,因為俘虜交待了這支巡邏隊的番號:美國陸軍第7步兵師第31團1營A連3排7班,而且,他們所在的第31團1營目前還停留在豐山。

第31團?

快反營曾經阻擊過的美軍不就是第31團嗎?27軍設伏的對象不就是第31團嗎?今天拂曉時分撤退的美軍不就是第31團嗎?

周衛國一下子糊塗了。

兵團部通報的情報顯示,今天撤退的美軍第31團車隊足有三百多輛車輛,這的確符合美軍一個團的兵力規模。可是,豐山怎麼會還有第31團的一個營呢?這多出來的一個營怎麼解釋?

俘虜並沒能解答周衛國的這個疑惑,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麥克萊恩團長在撤退時沒有通知他們營。有個南朝鮮俘虜在得知第31團竟然撤退了之後,甚至還破口大罵美國人不仗義。弄得周衛國也是哭笑不得。

既然美軍第31團主力的確已經撤退了,那麼,27軍是否可以撿漏把留在原地的31團1營給吞了呢?肉吃不成,有碗濃湯喝喝也行啊。

在將這些俘虜向27軍移交時,周衛國順便也把這個想法透露給了27軍軍長彭德清。

彭德清開始也頗有些意動,不過改變戰役目標並不是他能說了算的,還需要請示兵團部。

在27軍請示兵團部的同時,27軍偵察營和快反營也沒有閑著。

通過逐步加強的偵察所獲得的情報再加上分析,周衛國得出了一個令他有些沮喪的結論:雖然美軍第31團主力的確撤退了,還留下了一個貌似孤立的1營,但是,美軍第7師主力卻仍然停留在原地,而且就位於這個營身後。也就是說,這個營的美軍並不是孤立的。要想吃下這個營美軍,就必須做好直接面對他們身後的美軍第7師主力的準備。而27軍顯然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27軍只有眼睜睜看著戰機喪失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周衛國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樣想過。

在他看來,打仗從來就沒有純粹靠等待而來的戰機,更多的時候,戰機是要靠自己創造的!

在檢查了一遍從那支巡邏隊繳獲來的戰利品後,周衛國發現了一部電台。想必這就是巡邏隊和他們營部之間的聯絡工具了。

更幸運的是,巡邏隊當時估計正在和他們營部聯絡,所以電台的頻率停留在某個波段。換句話說,這個波段應該就是美軍第31團第1營的聯絡波段,而第31團和第7師的聯絡波段也應該在這個波段附近。再進一步說,利用這部電台,應該可以截聽到第7師的一些無線電聯絡信號。這些信號里,想必總有些有用的信息吧?

想到這裡,周衛國立刻精神一振。

不過,新的問題也跟著來了。

快反營雖然自成立以來使用的就是美製武器,但為了入朝參戰後聯絡指揮上的統一,在山東休整時補充的卻是蘇制電台和相應的操作員。而這位操作蘇制電台的操作員並不知道怎麼使用美製電台!

好在幸運總是結伴而來,抱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