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下) 虵王龍宮 第七十三章 龍宮

我拉著夕羽惠走到了洞前,前面透過的是刺眼的陽光。大概是在玉道昏暗的光線下待的時間太長,突然被太陽一照,眼睛很不適應,根本張不開眼。我只能低下頭。

風乾雞對我們說道:「別著急,現在應該是旁晚了,先休息休息吧。大家都累了。明天一早我們再出發。」說完就坐在了洞口的一側,雙腿盤坐這開始閉目養神了。

我見夕羽惠眼睛還紅著,就督促她先去將就著睡一覺。我精神狀態最好,所以來給大家守夜。他看了看我,也沒說什麼,就從背包里抽出了睡袋。說是守夜,其實守夜我也就是起到一個報警器的作用,真有什麼危險,我的任務就是快速向他們兩人「報警」,處理危險還是要靠他們兩個。

「你也睡吧,這裡很安全。」風乾雞的聲音從洞口傳了過來。

我對他說:「小哥不能大意了,咱們自從來了雲南,哪次晚上休息能睡個安穩覺?幾乎次次都遇到麻煩。」

「你聽我的就是,這裡絕對安全。今晚好好休息,可能明天之後就要永遠的睡覺了。」說完風乾雞不再理會我。無論我怎樣問他,他都之口不提。大概是想讓我今晚睡好覺,也許明天等著我們的可能是九死一生。

我見這樣,索性也就直接走到一個角落,靠在牆上呼呼大睡而去。這一覺睡得格外的踏實,也格外的香。我甚至沒有做夢,早晨的晨光打在我的臉上,我才慢慢地睜開了眼睛。這時,眼睛對陽光的排斥幾乎沒有了,只是眼睛還是微微的有點酸。

風乾雞還是那樣倚牆而坐,看起來已經是醒了,雙手背在腦後,一副閉目養神的樣子。看到風乾雞這安逸的樣子,腦海中晃過了一個身影,我突然對這個身影有點陌生的熟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突上心間,難道我以前見過他?不知道為什麼,那次意外之後,我這個人就是變的對線索性的記憶特別的敏感,而且很少出現差錯。但是,轉念一想,風乾雞是四爺找來的,那就應該是四爺手下的一個兵,那就很可能以前在四爺的家裡,我也見過他吧。夕羽惠則是站在洞口向外張望。我心想,還好,大家這次沒有誰突然的失蹤。心裡居然有點高興。我站起來,走到洞口向外看去,感到全身都被震撼了。

我們所在的是一處較高的位置,在洞口外處,有一條平滑的玉質小道彎彎曲曲的直通前方。映入我眼前的全景是,一條巨大的「玉龍」踩在了身下的那些零碎建築之上。「玉龍」的長度已經無法估量了,幾乎我的眼睛使勁的向尾部望去,還是看不到它的尾巴。單單就是「龍頭」就足有一架飛機的大小,頭部的各個部位都被刻畫的栩栩如生,甚至都能看到玉龍嘴下的一條條的錯綜複雜的「龍鬚」。「龍鬚」的擺動也都稍有差異。「玉龍」張開大嘴,嘴裡的牙齒都清晰可見。牙齒被打磨成了尖刺狀,排列的煞是整齊。最前端的牙看起來較長,以至於透過「龍嘴」露在了外面。從我們這裡看去,宏偉既不用說,明顯的感到玉龍氣勢逼人。龍舌蜿蜒著向外吐出,玉龍的兩個龍角,不是那種傳統的鹿角,而是那種刺狀尖端的角型。龍角的長度也不長。「龍眼」並非圓形,而是呈一種前窄後略寬的樣子,有點像我們常說的「丹鳳眼」。見氣眼微斜睜大,向外凸出了約三分之一,眼中居然都有點睛之筆。使得龍眼炯炯有神。龍身之上的「龍鱗」一片一片的接連而刻,每一片都刻得十分的精細,鱗片層層疊疊,落蓋而上密密麻麻的鋪滿了龍身。仔細看甚至都能看到每一片鱗片上的弧線。鱗片的數量更是難以估計,看上去幾乎每一片的鱗片都和周圍其餘的鱗片略有不同。

陽光灑在玉龍的身上斑駁陸離,加上下面騰起的薄薄輕霧,玉龍看起來就像真龍一樣在扭動巨大的身體騰雲駕霧,眼睛還發出了一種獨特的光芒,特別惹人注意。因為我們所在的位置較高,而且離龍身也較近,所以才能看清楚這「龍」的真貌,如果是在下方的位置,突然間看到這樣的巨龍,我也會以為這真的就是一條活生生的真龍!

這麼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傲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整個人被震撼的已經說不出話了。這「巨龍」停留在半空之上,從我們這裡看去,它周圍居然沒有看到任何固定的措施。完完全全就是整個龍在空中。而且玉龍的雕刻手法不覺得用匠心獨運都不夠,簡直就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難以想像這樣一條「玉龍」除了神力,又是怎樣將它打造的如此逼真。可以做到即使是每一片的鱗片,都經過了精雕細琢。在對古人巧奪天工般的技藝感嘆的同時,也是對這虵國的奢華的吃驚。這巨龍看上去就知道整個「玉龍」都是用龍玉而造。龍玉的稀有自不必說,而且龍玉的玉質幾乎可以用神奇來形容。我們在進入玉道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了。就是這樣一種寶玉,虵國居然可以將它奢華的打造成一條如此逼真的巨龍。不知道是虵王覺得龍玉太賤,還是就是要擺擺譜,硬是將一整條龍玉脈都用在了為所能用的地方。幾乎在龍宮之中隨處就可以見到這種「普遍」的龍玉。我想也許龍玉在虵國就像衛生紙一樣,打折促銷說不定還贈你兩瓶可樂。先前也知道龍玉的打磨幾乎是一件萬分困難的事情,也不知道虵國的工匠是用什麼東西將這種龍玉加工。但是這裡的這條巨龍,卻實實在在的給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栩栩如生。難以想像打造這樣一條巨龍要花費多大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工匠們的技藝要純熟到何種程度,才能在有生之年將這個巨龍完成。

「巨龍」身下的建築是一種木質的古老圓頂八角屋。外形的材質看上去依然有光澤,完全不像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這些房屋的造型看起來十分的獨特,要說圓頂八角屋這種建築在古代歷史中是極為少見的。

中國古代建築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因為木構架承重結構與維護結構分開,建築物的重量全由木構架承托,牆壁只起維護和分隔空間的作用。而且,木構架便於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可以因地區寒暖之不同,隨宜處理房屋的高度、牆壁的厚薄、選取何種材料,以及確定門窗的位置和大小。由於木材的特有性質與構造節點有伸縮餘地,即使牆倒而屋不塌,有利於減少地震損害。便於就地取材和加工製做。古代黃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較之磚石便於加工製做。木構樑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並廣泛採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乾式,以抬梁式採用最為普遍。抬梁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繫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

斗栱則是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特殊的構件。斗是斗形墊木塊,栱是弓形短木,所以才因此得名。它們逐層縱橫交錯疊加成一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頭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載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發展到高峰,從簡單的墊托和挑檐構件發展成為聯繫梁枋置於柱網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複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內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成為大型建築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後木構架開間加大,柱身加高,木構架結點上所用的斗栱逐漸減少。到了元、明、清,柱頭間使用了額枋和隨梁枋等,構架整體性加強,斗栱的形體變小,不再起結構作用了,排列也較唐宋更為叢密,裝飾性作用越發加強了,形成為顯示等級差別的飾物。

這裡的這些八角屋應該也是為木構架,其大小不盡相同。外層呈一種淡暗色,圓頂的部分看起來異常的光滑,各個屋子的排列看上去好像有點聯繫,但是我又仔細看了看,房屋的排列有些地方太密集,而有些地方又太鬆散。又讓人難以琢磨。

身邊的夕羽惠也被這「巨龍」深深的嘆服。眼睛瞪得大大的,在看著眼前這宏偉的「藝術品」。嘴裡自言自語的說:「這真是難以置信。」此時,風乾雞也來到了我們旁邊,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洞外。

於是我問道風乾雞:「小哥,你看看底下的那些屋子是不是有些特別?」其實我想問他那些屋子是不是有某種規律,但是剛才自己看了看確實沒看出什麼,又怕自己問了之後,再被夕羽惠一頓數落。所以又不好開口,只能問他有沒有特別之處。

「如果只是房屋,那麼古代建築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凡是重要建築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為一層,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單體建築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對構成建築物單體的立面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由於採用木構架結構,屋身的處理得以十分靈活,門窗柱牆往往依據用材與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處置與裝飾,所以這樣就極大地豐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在漢代已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