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時光如梭,白駒過隙般閃過。
光陰飛逝的一長串歷史故事中,多少真實湮沒在淤泥之下。當權者的淫威、盲目者的愚蠢、別有用心者的煽風點火、利害關係者的算計、民間的謠傳,這林林總總的虛假,透過記憶的基因代代相傳,化為故事,化為傳奇,構成了我們從出生而來便順理成章 已知世界的龐大基礎。
說近的,在中華歷史中,明朝皇帝朱允文究竟是燒死在皇宮裡還是遠走他方?鄭和下西洋是否為了尋找朱允文,還是他才是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發現者?唐代玄武門之變,是基於忍無可忍的正當反擊,還是蓄謀已久陰險至極的無恥暗殺?
說遠的,耶穌基督被猶大出賣而釘死在十字架上,時間、地點、人物、遺物,統統成了一筆遙不可及、無法清算的胡塗帳,正如二階堂黎人借蘭子小姐在《聖奧斯拉修道院》中諷刺的那樣,如果各個修道院都有當時的釘子、裹屍布、十字架乃至頭骨,那麼主基督又是何時升天,如何復活的呢?
世界歷史上不解之謎實在是眼花繚亂,而真正讓世人恐懼的是,不僅存在不解之謎,更存在被掩蓋的真相。
歷史的種種,極有可能在大肆渲染的文明、和平、民主、自由的現代社會重演,否則就前一階段俄羅斯前KGB特工被害案又怎會甚囂其上,永無翻案之日呢?
從恐懼出發,抵達人性。歷史的被掩蓋,終於漸漸地為普羅大眾所知曉,每個人在閱讀歷史書時,都會長出個心眼,無論真真假假,總算有質疑的意識。
從恐懼出發,抵達學術。真相在歷史深處,才引起歷史學家們的關注,才有了學術界的爭辯。而它對於我們普通人的意義,就在於告訴我們:無論真相被掩蓋多久,經過時間的沉澱,一定會大白於天下。
從恐懼出發,抵達文學。歷史上的紛紛擾擾,刺激了作者的創造,無論虛構還是考證,無論娛樂還是正統。
而在推理文學,為了歷史真相搖旗吶喊的最初之作,不得不提約瑟芬鐵伊《時間的女兒》。唐諾先生已做過精闢而獨到的導讀,而他的文字最令我心有所感的就是:「作者是正面攻打一則歷史定論。」
是啊!推理文學,從原點開始就承載了追尋真相這一命定的特質。回溯歷史、找尋真實材料,經過嚴密的推理推翻「理查德三世是英史最無人性的君主」這一定論,是多麼令人心潮澎湃的事啊!
甚至倍受推崇的密室之王卡爾,在晚年也以目前流行的「穿越文」的方式,寫出一系列歷史推理小說。這融推理、歷史、科幻為一體的創作企圖,頗讓人眼前一亮。
而目前在歐美懸疑推理界蔚然流行起來的,也是歷史推理小說風。從《達文西密碼》開始,一路狂飆,直到《達爾文的陰謀》、《耶穌裹屍布之謎》、《康德的詛咒》,對歷史的謎團或者人物涉獵極廣。
這些小說,在影響與意義上無法與《時間的女兒》相比,但破解帶有猜測與虛構色彩的歷史之謎,依舊有著獨特的魅力。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這句在鐵伊作品開頭引用的英國古諺,或許也正是所有歷史推理小說的座右銘。
在海盜船上追尋
《替身海盜船》作為整個系列最後的結尾,可謂是漂亮至極的鳳尾。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比以前更好,一些「屢教不改」的缺點也得到了修正。
在故事整體上,終於將玄幻與推理融為一體。雖然還不如日本科幻推理作家那樣遊刃有餘、與本格推理聯繫非常緊密,可也是不錯的嘗試。
凌羽與水鏡在英國旅遊時,與相遇的當地人看到了幽靈船,於是他們一起登上了船,結果竟然發現自己的意識被嵌入了五百年前的海盜身體里,身體面貌沒有變,也可以自我思考,但嘴巴卻不受控制。
這一巧思讓人擊掌稱讚,能思考而不能說話的焦慮、成功的異域海盜風情描寫、龍套人物的形象豐滿等等,都使作品的特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向若隱若現的旅情推理感,藉由歷史推理的環境設定而得到強化,登上故事的正面。
文中提到的乳酪、義肢、雙槍、葡萄酒、酒窖,都是歐洲中世紀的海上風情,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彷佛那種海腥氣就要撲鼻而來,感覺非常美妙。
在人物方面,小貴族哈里溫文爾雅描寫成功,有趣的是心理描寫卻是凌羽的無厘頭。試想想,凌羽以哈里的身分出現,說的卻是別人五百年前說過的話,心裡勁著喊:「劇情快點發展。」細細品味,噴飯的喜感呼之欲出。
而表面上(嘿嘿,變成兇手後性格就大變嘍!)老酒桶的和善、屠夫的血腥殘忍、雙刀隊長的狡猾、團長的陰險、騎士的正直、雙槍隊長的火暴都描寫得恰到火候。期間接連不斷的動作場面,讓人物具有更強的臨場感與發揮空間,形象真實立體。論人物描寫之成功,則非這部結局篇莫屬。
在劇情方面,這次也可見陣地花了很大的心思。比如每個人在成為海盜前的遭遇、凱瑟琳與哈里的相遇、分金幣的反應、飯桌上的對談、互相數次殘殺、團長關於毒蛇的比喻、逃出海盜船等等一系列宛如電影劇情的發展,製造出身臨其境的張力,一幅幅畫面也會油然而生,令人印象深刻。
或許本格推理無論如何改換寫作方法,都逃不出發展過程冗長無力的「三分之十七模式」,一旦改變了場景與模式,便起到了爆炸性的作用,《替》就是個例子。
而在寶藏島歷險的篇章 ,又延續了以往的風格,不溫不火的小劇情。最有趣的就是小喬治的「送安全套」事件,博人莞爾一笑。而後發生的大量毒殺事件又開始了「武俠情節」,再次拜託,本格推理的兇手只有通過殺人藝術感的測試才能上崗幹活,否則還是失業在家不要出去害人了。
不過,找到寶藏與遺書,遺書中的內容感人至深,又與前面的劇情呼應,這也是愛之極致吧。最後的那個陽光四散的吻,確實是一個最完美的結局。
本篇幾乎沒有推理的內容,僅僅是凌羽靈光一閃想破了詭計。所以這一篇的推理分空缺。奇妙的是沒有推理,而毒殺詭計卻有奇思妙想,這一類的詭計實屬罕見,而且方法不露痕迹。如果真的能夠實施的話,確實非常實用。
若不是現代的軍事防禦已經不同以往,在幾個世紀前這一詭計的確可以起到令人瞠目結舌的作用。毒殺詭計是全系列詭計中又一個亮點。
但海盜船上的密室殺人手法,我只能引用一句《龍卧亭事件》中,傻傻的石岡君對此詭計的評語:「這已經是低階中的低階了。」
評分:
詭計:三五分/五分
劇情:四五分/五分
人物:四分/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