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節 氣勢

頡利可汗出兵十萬,相助李唐!劉武周瞬間腹背受敵,形勢大為不妙!

蕭布衣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並不比竇建德要晚。眼下他坐鎮東都,俯瞰天下,觸角甚至都已到了遼東、百濟等地,草原是他發跡之地,自然不會忽視。

旁人聯絡突厥,只因為突厥勢強,又有戰馬。蕭布衣關注突厥,只因為突厥勢強,想著如何消滅突厥。

消滅突厥雖然比征伐遼東要容易,可眼下,有此雄心之人,只有蕭布衣和李靖!

李淵老謀深算,知道眼下蕭布衣勢大,若再不借用突厥之力,只怕再沒有機會。一個劉武周,就讓他已疲憊不堪。

李淵和劉武周已僵持半年!李淵能忍,比蕭布衣還要能忍,他也和蕭布衣一樣,珍惜自己手上的每一分兵力。他絕不衝動,因為最好的兵士,要站到最關鍵的一刻。

蕭布衣、李淵二人都知道,平定各路盜匪、門閥、士族的反叛,均是開胃小菜。這些小菜用過後,才是爭奪天下的盛宴。

李唐和西梁,終究還要驚天一戰!

不過兩家對決,其實從蕭布衣認識李玄霸就已經開始。不過誰都不是先知,所以伊始的時候,他們還是朋友。就算天書,只怕也寫不出西梁、李唐究竟誰輸誰贏!

無論哪個輸贏,他們在後世的歷史上,都已留下驚艷的一筆,決不可能抹殺!

蕭布衣早明白這點,更知道,眼下他的歷史,早非記憶中的歷史。這種錯亂,這種混亂,讓他恍惚,讓他恍然。

李玄霸要知道今日,只怕當年就要殺了蕭布衣。因為那時候,蕭布衣在李玄霸手上,甚至過不了三招。蕭布衣要知道今日,恐怕當年馬上就要宰了李淵,可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今時今日。

命中注定,他們以往的擦肩而過。命中注定,他們還會再度重逢。

竇建德感慨自己沒有退路的時候,李淵、蕭布衣也明白,自己絕對沒有了退路。要知道眼下天下三分。天下人都有選擇。爭奪天下,沒有退路的只有三人。

蕭布衣、李淵、竇建德都知道。退就是敗,敗就是死。降亦是死。他們都有極高的威望,可號令一方。沒有哪個君王,能容忍這樣的手下存在。就算他們就算不死,亦是生不如死!

蕭布衣想到這裡的時候,環望群臣,輕咳一聲。大殿中,數百文武,鴉雀無聲……

「今日本王召諸大人早朝,是想商議應對河北竇建德一事。」蕭布衣說到這裡,臉色凝重。

突厥畢竟還遠,河北軍已攻到家門,當然要先解決門口的問題再說。

他沒什麼士氣,甚至給人的態度是,大家等河北軍再打到家門口好了。群臣議論紛紛,殿上不安情緒瀰漫。

見無人上前,蕭布衣又道:「河北軍兇悍,眼下不但取了黎陽,兵逼河內、長平,而且過黃河,圍攻東平,看起來馬上有過濟陰、攻擊滎陽的企圖……」蕭布衣竭力把形勢說的嚴重些,卻不知道無意中道破了羅士信的企圖。古往今來,預言家均和蕭布衣彷彿。不過蕭布衣明白,就算形勢如此嚴重,他也不怕,他其實希望,竇建德攻的更猛一些!

河北軍攻的越猛,東都百官越是團結,中原百姓越是厭惡,他前方東平得到的支援愈多。

千萬不要小瞧百姓的力量,蕭布衣對這點心知肚明。

見群臣沉默,蕭布衣提議道:「賊勢兇猛,百姓受苦,若是下詔,讓這些郡縣的百姓退守滎陽以西,不知道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西梁王,萬萬不可!」一人挺身站出,正是馬周。馬周幾年曆練,狂傲雖斂,性情不減。

蕭布衣心中欣喜,裝作肅然道:「黃門侍郎有何高見?」

馬周正色道:「想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幸得西梁王坐鎮東都,才解天下百姓於倒懸。可沒想到中原才定,河北又亂。諸郡百姓雖是征戰多年,卻不忍遽去,何也,對故土之眷戀也!動亂征戰十數載,不能讓他們忍心離去,難道河北軍為禍,就讓他們捨棄苦守多年的家園?西梁王不考慮為他們解除苦楚,出兵相救,反倒想要一紙宣召,讓他們放棄故里,豈不讓天下百姓為之寒心。」

馬周說的鏗鏘有力,眼有淚痕,群臣不由為之動容。

天下百姓累,因為自從楊廣大業伊始,百姓就沒有安歇的時候,天下百姓苦,因為自從楊廣徵伐遼東後,百姓就沒有喘氣的時候。可就算再苦再累,他們也是不忍捨棄家鄉,馬周出身寒門,當然明白這點,一切以百姓為重,可這般出言頂撞聲勢日隆的西梁王,讓人實在為之憂心。

蕭布衣臉色陰沉道:「魏御史,不知你意下如何?」

魏徵上前道:「下官贊同馬侍郎所言,也覺得西梁王建議不妥。天下百姓等西梁王解之倒懸,此刻西梁王不思進取,小勝則安,如何平定天下?」

蕭布衣皺眉不語,有馬周、魏徵兩人開頭直諫,刑部侍郎薛懷恩跟隨上前,沉聲道:「河北群盜雖是氣焰囂張,但不得民心,冒然而進,根基不穩。東都若出正兵,當可擊退河北軍。」

大理寺卿趙河東接道:「眼下天下初安,百姓思定。河北軍逆天行事,自取敗亡,懇請西梁王出兵痛擊,還河北以安寧!」

盧楚上前道:「懇請西梁王收回成命,出兵伐匪!」

眾口一心,幾人上前,慷慨陳詞,群臣見狀,躬身施禮道:「懇請西梁王收回成命,出兵伐匪。」

蕭布衣坐鎮東都以來。就算攻擊李密,都沒有萬眾一心之時。見到殿中群臣躬身施禮,黑壓壓的一片,再無二心,知目的已到,拍案而起,振然道:「本王若非諸位大人提醒,險些釀成大錯。諸位大人說的不錯。河北軍逆天行事,自取敗亡,本王當以天下之憂為憂,帶兵出征,平定盜匪!」

最後幾句,他為鼓舞士氣,運出內勁傳出去,殿外黃鐘都是嗡嗡作響。勢不可當。

群臣駭然又兼振奮,齊聲道:「謝西梁王!」

眾人一口,聲音激蕩,遠遠的傳開去,從殿中到了內城,從內城一直傳到外城,軍士怒吼,百姓沸騰……

只是半天的功夫,東都百萬軍民都已知道,西梁王就要親征河北,平定盜匪,還天下安寧!

蕭布衣決定親征之後,聲勢造足。想出征最忌眾口不一。若是萬眾一心,那股力量的凝結,無疑是可怕至極、無堅不摧!

蕭布衣忍了河北軍很久,他也等了很久,他是西梁王,他要為兵將負責,他要為百姓負責。他一直等待最佳的機會來對戰河北軍,本來萬事俱備,只差氣勢。可經過他以退為進之法,已重振東都血戰之心。

這股氣勢,已和當初背水一戰李密不相上下。

聲勢已足,蕭布衣當機立斷,整頓三日,領兵出征。

徐世績、魏徵等人早等今日,早準備了不止三個月,早定下這個策略不止三年。江南大局已定,中原萬眾一心,他們本來就準備先下荊襄,再取東都,平定江南,再攻河北。

等到河北平定的時候,揮兵徑取關中,平定突厥,征伐遼東,還天下一統!

他們的策略,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他們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過。

現在對決關中,就是要對戰突厥。突厥已援助李淵,他們若不想和李唐一樣奉表稱臣,自稱兒皇帝,任由突厥兵肆虐中原,留下千古恥辱,就要對決突厥。戰突厥、戰關中,本來就是二而一之戰。

很多人都有遠志,可堅持下去的人卻是萬中無一。蕭布衣、李靖、徐世績從殺朱粲、攻襄陽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堅持。

雖有波折,但從未改變。

他們一直在等,可眼下,時機已經成熟。就算李唐得突厥兵相助,可敗劉武周,轉瞬可能和竇建德聯手,但是他們也要攻河北!他們並不畏懼,他們也從來沒有畏懼,謹慎和懦弱完全是兩回事!

主戰場不在河南,不在關中,或許河北平定之時,就能知曉天下的歸屬。

李靖早就敏銳的知道這點,蕭布衣清醒的意識到這點,所以他們要以雷霆之勢去攻河北,或許不能短期攻下,或許李淵也要出兵河北,可他們已不再畏懼。

竇建德根本不笨,相反他尤為聰明,他當然已看出了這點。王伏寶不明白,眾將領不明白,但他和羅士信都已經明白。就算他不攻蕭布衣,蕭布衣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河北,而不是關中!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魚肉又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他伊始想要左右大局,均衡勢力,藉以求生。可李淵、蕭布衣哪個都是老奸巨猾,怎麼會讓他左右?無論對李淵還是蕭布衣而言,河北要平!李淵聯合了突厥那一刻,河北軍振奮,覺得李唐若敗劉武周,必定聯手河北,攻擊東都。可竇建德已然明白,李淵從未真心和他聯手,李淵顯然最重的還是突厥大軍,李淵要聯手的亦是突厥大軍。他竇建德不過是個過河小卒,被李建成所騙,再沒有回頭的餘地。

可此種騙術並不複雜,他卻沒有任何破解的方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