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節 激將

蕭布衣擺下空城計,沒有效仿書中諸葛亮城頭彈琴,實際上他彈棉花或許可以,彈琴那是一竅不通。

他只是坐在城頭,擺了張桌子,放了壺酒,慢慢的品酒迎敵。盧老三就扮演諸葛亮旁邊的書童角色,負責給蕭布衣倒酒。

蕭布衣這個空城計和諸葛亮還是很有區別,最少諸葛亮當初坐在城頭的時候,城中沒兵,可蕭布衣卻手握萬餘兵士。

所以蕭布衣現在意氣風發,看起來比諸葛亮還要亮!

而根據蕭布衣所知,王行本、楊公卿帶了大約兩萬的兵士而已。

蕭布衣沒有在什麼谷中伏兵,實際上,他並不貪婪,沒有想將對手一網打盡。硬碰硬的對敵,李靖不取,蕭布衣當然也輕易不會使用。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何能讓兵士不厭戰才是至關重要。蕭布衣沒有從千年後的歷史學到什麼,卻從多年的征戰經驗中總結出這點,他當然不想成為第二個張須陀。

他這個空城計看起來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總算有模有樣。

王行本當然不是司馬懿,蕭布衣也不是諸葛亮,蕭布衣知道的一點是,他表現的越鎮靜,城中的兵士越有勇氣;他表現的越鎮靜,沒底的就會變成王行本他們。

見到思楠靠在牆角望著自己,蕭布衣舉杯笑道:「能飲一杯否?」

思楠搖頭,「否。」

蕭布衣一笑,見日頭漸升,遠方的天際突然變了顏色。那是一種戰事的顏色!蕭布衣已看出,有大軍向這裡行進,而且看起來越來越近。

兵將早就傳令下去,全城嚴陣以待。蕭布衣卻是又飲了一口。舒服的嘆口氣道:「該來的,還是要來了。」

酒童盧老三一直跟隨蕭布衣,見慣了他漫不經心的神色,心中欽佩。應道:「其實他們不該來。」

可無論該來不該來,塵煙越來越重,直衝雲霄。王行本顯然不會以二人的意念為轉移,再過片刻,大地微有顫抖,一隊騎兵火燒屁股一樣從遠方的地平線沖了出來。

蕭布衣不動聲色。看著城下地動靜。

騎兵有數千之多,雖是疾馳之中,卻是隊列不減。從這點來看,這隊騎兵訓練有素。

不過蕭布衣早非當年的蕭布衣,一眼望過去,知道這隊騎兵是不差,顯示了良好的作戰能力,但是比起鐵甲騎兵來,還是差的太遠。

若是對陣。蕭布衣可以肯定。他只需一千鐵騎,就能將對手沖的稀里嘩啦。

騎兵越沖越近。蕭布衣甚至可以感覺到桌案在輕微的顫抖,可他連看都懶的看。只是喝酒。西梁軍一見,當是信心大增。

那隊騎兵之後。就是列成方陣的步兵,步伐嚴整,小跑而來,氣勢洶洶。騎兵快近了城池,只見到城頭遍布西梁王的旗號,城門……竟然沒有,不由驚奇交集,紛紛勒馬。

他們也知道空城計,可不敢確定的是,眼下是否為空城!

為首一將,面色陰沉,赫然就是楊公卿。

騎兵分列兩側,步兵快步上前,盾牌戳地,弓箭手散開,先是構成一道防線。盾牌後,刀槍林立,陽光一照,形成奇異地寒光。

蕭布衣人在城上,見楊公卿騎兵、步兵的搭配布置,暗自點頭。

六合山楊公卿雖敗,可那非陣法有誤,而是被偷襲所致。眼下才顯出楊公卿的真本事,若是列開戰場對決,蕭布衣感覺,不見得能有十足的把握擊潰他們。

就算能夠擊敗眼前的淮南軍,他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淮南軍氣勢洶洶,當求一戰,蕭布衣當然不會傻到送上門去滿足他們的心意。他現在只需等,等待這股敵軍銳氣消失,等待他們攻擊。

他們想入城,當然要改換陣型,他們一攻擊,肯定威力大減,這種時候,才是他出手的最佳時候。

西梁軍不是淮南軍,他蕭布衣也不是劉永通。不要說眼前的數千兵力,就算再多幾倍,只要蕭布衣在城頭,王行本就不用打算登上城頭!

根據蕭布衣的消息,王行本帶了兩萬左右兵士來援,可眼下蕭布衣所能見到,也就八千左右。想到這裡,蕭布衣想笑,其餘的人馬並沒有出現,有一種可能極大,那就是埋伏在後面,等著給對手致命的一擊。

蕭布衣當然不會和劉永通一樣,急急地出去激戰請功,他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請功。他只是悠閑的喝酒,全然不將兵臨城下放在眼中。

旌旗招展,城頭肅然一片,倒真的讓淮南軍看不透虛實。

城門都沒有,可說是開門揖盜,可無論先來的騎兵,還是後到的步兵,均是狐疑不定,不敢入城。

城下列陣已畢,鼓聲一陣,兩列兵士鎧甲鮮明,從陣中簇擁出一人,那人面如白玉,氣度不凡,正是荊王王行本。

王行本出了陣中,向楊公卿望了眼,都看出彼此的狐疑之意。

永福城再失的消息傳來,王行本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兵來援,其實早就探子去告,通知永福的唐知節守住城池,第二日迎接他入城。

沒想到探子星夜前去,半夜迴轉,帶給王行本城池失陷的噩耗。探子見到滿山遍野都是攻城的西梁軍的時候,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根本不能入城,他也沒有必要入城,他只知道,西梁軍攻勢兇猛,已成功的佔據了永福城。

探子是在外圍。所以還能安然無恙。他不敢耽擱,馬上去通知了王行本。

王行本無疑挨了當頭一棒,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楊公卿臉色蒼白,又想起當初山谷的伏擊。

西梁軍來去如風。楊公卿征戰多年,卻對西梁軍產生了莫名的恐懼。西梁軍實在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李靖、蕭布衣一直隱而不動,可幾天的功夫,連敗淮南軍,輕取兩城,這種對手,楊公卿想想就已心驚。

楊公卿雖是西梁軍的手下敗將,王世充這次還是派他前來,一來是希望楊公卿知恥而後勇,二來就是楊公卿已有和西梁軍作戰的經驗,希望他能總結教訓,扳回一城。

可楊公卿卻已有些膽怯,當王行本向他求策的時候,他建議王行本帶兵暫時迴轉江都,再做打算。

王行本當然不同意,在王世充的子侄中,王行本雖是儒雅,卻是自負。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的兄弟落在了蕭布衣的手上,這次有機會對決。他肯定不能放過。

楊公卿雖是將軍,可還是要聽荊王地意見。既然不能退。楊公卿當然要竭盡所能求勝。他和王行本商議,眾人沒想到守城變成攻城。所以根本沒有帶什麼攻城工具。當然他們還有獲勝的機會,那就是引蕭布衣帶兵出來,城外決戰!

王行本相信,蕭布衣雖佔領了永福城,但是城中的軍民不見得服他,這對蕭布衣而言是個隱患。只要他們能在城外對決勝過蕭布衣,可趁機取城。

所以二人在遠方設置伏兵,只想先誘蕭布衣出城追擊,然後以伏兵勝之!

二人計畫周全,卻沒有想到趕到這裡的時候,蕭布衣正在城頭喝酒,城門一個大洞,像是怪獸的大口,等著他們送上門去。

城門都沒有,可竟然沒有人敢攻進去。

他們當然也不知道,他們的計策,蕭布衣昨晚才用過,多半不會上當。

王行本心中有些不安,知道這樣也不是辦法,催馬到了城前,揚聲道:「城上可是西梁王嗎?」

蕭布衣終於放下酒杯,微笑道:「城下可是行本賢侄嗎?」他一句話就激起了王行本的無邊怒火,這個蕭布衣,實在狂妄。

可一想到對手是西梁王,王行本還是壓制住怒氣,他想誘使蕭布衣出城,蕭布衣想誘使他進城,這本來都是件鬥智鬥力的事情。

避開稱呼不談,王行本道:「久聞西梁王仁義之主,今日一見,卻是大失所望。」

蕭布衣裝作詫異道:「行本賢侄何出此言?」

王行本壓抑怒氣,肅然道:「想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凡有志有為之士,均以還天下太平為己任。」

蕭布衣一拍桌案,城頭讚許道:「賢侄所言極是。」

他張口閉口不離賢侄二字,當是處在叔輩的位置上,城下淮南軍聽了,心中滿不是滋味。

王行本忍不住道:「西梁王,你我本無半分關係,這個賢侄二字,似乎有些問題。」

蕭布衣扯淡的本領一流,含笑道:「想當年我和世充兄一殿稱臣,可是稱兄道弟。眼下你是世充的子侄,當然也是我的子侄,這種稱呼,有何不可?」

他其意甚誠,王行本卻恨不得一腳踹在他臉上,只可惜距離太遠,他沒有那麼高明的本事,「既然西梁王和我皇稱兄道弟,卻來取聖上的疆域,不知是哪門子兄弟?」

蕭布衣嘆道:「賢侄此言差矣,天下之大,君主只有一人,那就是皇泰帝。天下之大,疆土只歸一人……」

他估計拖長了話音,王行本冷笑道:「那當然也是歸皇泰帝了?」

蕭布衣讚賞道:「賢侄,你雖年幼,倒也很有見識。」王行本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