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節 埋伏

偃師順洛水而下,不日就可到達洛口倉,洛口倉又名興洛倉,位於鞏縣東。

洛口倉地理位置極為扼要,自洛水逆流而上,可直到東都,自黃河逆水而上,可到潼關和大隋西京。順流可達山東入海口,還和大運河溝通,南北通達。

大隋將江南運來的糧食囤積此處,可確保兩都糧草無憂。

因洛口倉是為天下第一糧倉,素來都有重兵把手,倉城平日里守衛兵士都有數千人之多。

再加上洛口倉東近虎牢,西接偃師,兩城都是城高牆厚,兵精糧足,成犄角之勢護衛洛口倉,倒少有盜匪敢來。

當然,打洛口倉主意的並不在少數,只可惜有心無力。

蕭布衣行軍在洛口倉停整一日,補充糧草後,繼續前行。

自偃師再次出軍後,三軍的散漫不羈已經少了很多,蕭布衣斬了衛府兵士宋猛,錢貴,杖責偏將狄宏遠的消息早就在三軍傳來,眾人無不凜然。

本來這些衛府的精兵都是朝中供養,和普通的府兵又有不同,很有些傲慢的習氣,平時倨傲挑釁也是常事,本以為跟著蕭將軍去剿匪,無非就是遊山玩水,可現在才發現,事情絕非那麼簡單。

可讓兵士最頭痛的卻不是蕭布衣,而是魏徵。

自從魏徵做了監軍後,對兵士的要求幾乎稱的上苛刻。當然苛刻都是相對而言,軍規在魏徵看來,是再尋常不過,套用在這些兵士的身上,卻成了桎梏,不免叫苦連天。

不過魏徵鐵面無私,毫無情面可言。再說對於這些衛府的兵士來說,魏徵完全是陌生的臉孔,也沒有什麼人情可講。

蕭布衣對魏徵也不褒揚,更不貶低,只是聽從魏徵的稟告。逐一查明核對,確認無誤後,嚴懲不貸。

魏徵見到蕭布衣絕不徇私舞弊,包庇手下,就算對內軍亦是一視同仁,不由治軍信心大增,覺得有了用武之地。不過他只是處事公正,絕不飛揚跋扈,被處罰之人雖是腹誹,可見到旁人也是如此。少了很多怨懟,旁人見地心驚,自然收斂了很多惡習氣。

如此一來。蕭布衣多了個得力的治軍幫手,卻省了一堆麻煩,從偃師行到了洛口倉,隊伍紀律嚴明,比起出東都之時已經好了很多。

蕭布衣暗自得意,心道自己或許沒有掌握領軍的要訣,卻已經掌握了當領導的竅門,不會做事不要緊。有手下會做事就好。魏徵雖然脾氣臭些,性格倔強些,對他從不溜須拍馬。總像欠賬不還,可蕭布衣知道他有能力,能幫自己做事,這些足矣。

眾兄弟包括孫少方都對蕭布衣佩服的五體投地,心道這個老大武功好也就算了。偏偏還有識人之明。隨便找個偃師地書記來治軍,居然井井有條。徐世績見了也是欽佩。他一直追隨蕭布衣左右,留心觀察,才發現他的表現實在讓人吃驚。他做事看起來散漫不羈,可往往未雨綢繆,處事少有紕漏。他行軍不緊不慢,不急不躁,或許領軍能力還是遠遠不及李靖,可這兩萬精銳此行到了瓦崗,只怕翟讓等人決計抵擋不住。

翟讓對徐世績有恩,他雖被翟弘氣走,可對瓦崗畢竟還有感情,想著翟讓若是死在蕭布衣的手上,難免不安,晝夜只是要想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蕭布衣大軍出了洛口倉,徑直取道虎牢。

虎牢高大巍峨,城固牆厚,出虎牢關後就是滎陽,過運河原武后就是翟讓等人所在的瓦崗。

虎牢的城守為虎賁郎將裴仁基,卻是裴行儼的父親,歸征討大將軍張須陀統領,鎮守要塞重鎮。

裴仁基見到兒子跟隨蕭布衣過來的時候,大為詫異,趁旁人不注意之時,拉兒子到一旁,低聲問道:「行儼,你怎麼會和蕭將軍一起?」

聽到兒子講完前因後果,裴仁基皺眉道:「行儼,你怎麼不了解為父的苦心。」

「爹,我知道你用心良苦。」裴行儼沉聲道:「可男兒習武,當揚名疆場,立功取業,馬革裹屍在所不惜,你讓我跟隨龐將軍鎮守偃師,固然性命無憂,可孩兒心中並不快活。」

裴仁基嘆息口氣,「吾兒志向遠大是好事,可你要知道,如今根基不改,盜匪絕難根除,你就算如張將軍般東征西討又能如何,還不是徒勞無功,甚至有性命之憂?」

裴行儼搖頭道:「爹此言差異,張將軍雖難除盡匪盜,可立下了一世威名,萬人敬仰。若是草芥般苟活一世,就算善終又有什麼意義?」

裴仁基望了兒子半晌,這才嘆息道:「為父只有你這一個兒子,你好自為之。」

蕭布衣雖是行軍緩慢,可到了虎牢後,尉遲恭還沒有趕到,張須陀那路人馬也沒有消息,眾將都問蕭布衣計將安出,蕭布衣尋思半晌,下達命令道:「諸軍虎牢城外安營紮寨,等待時機。」

◇◇◇◇◇

東都,厚德殿上。

楊廣緊鎖眉頭,有些煩燥不安。

裴蘊,虞世基,蘇威等大臣均在,衛文升當先稟告道:「聖上,虎牢軍情迴轉,蕭將軍已經行軍到了虎牢,按兵不動,說是等待時機,張將軍和尉遲恭兩面均還沒有消息迴轉。」

楊廣對於蕭布衣東征並不在意,只是嗯了聲,心不在焉。蘇威卻是上前道:「聖上,老臣倒覺得征伐盜匪一事並非刻不容緩,安撫百姓,專事生產才是根本之道。」

楊廣煩躁道:「安撫安撫,你整日就知道勸朕來安撫,可誰來安撫朕?朕一再免除賦稅,難道對那些刁民安撫的還不夠?」

蘇威暗自皺眉,「聖上。往日盜匪只聽說在長白山出沒,如今卻已近了汜水,各地租賦丁役日漸稀少,這說明盜匪多是平日種田地百姓……」

「夠了。」楊廣怒拍桌案道:「他們敢反,難道以為朕不敢殺嗎?退下!」

蘇威顫巍巍的退後。暗自搖頭。裴蘊,虞世基都是驚凜,不敢多言。楊廣在假陳宣華死後三個月,悲痛欲絕。可在又想出陳宣華再次還陽之後,楊廣著實振奮了幾日,可也就是振奮了幾日。蕭布衣帶軍出東都後,楊廣等陳宣華的消息漸漸煩躁,又恢複到往常暴戾地性格。

見到蘇威搖頭,楊廣怒喝道:「你搖頭做什麼,可是覺得朕說的不對?」

蘇威不等回答。宇文述匆匆忙忙從殿外走來,楊廣暫時放過蘇威,從龍椅上站起。緊張問道:「宇文愛卿,事情辦地如何,兩位道長可找到關鍵之人?」

宇文述擦了把汗水,氣喘吁吁道:「聖上,找到了。」

眾人都是怔住,以往宇文述都是說什麼儘力而為,不過是拖延之計,哪裡想到他竟然找到替陳宣華還陽之人。裴蘊,虞世基都是冷眼旁觀,不知道宇文述這次又有什麼名堂。

楊廣大喜。疾走幾步握住宇文述的手道:「在哪裡?」

宇文述望了群臣,欲言又止。楊廣這刻無比明白,揮手道:「你們都退下。」

蘇威等人退出厚德殿,宇文述這才說道:「桓道長在東都遍尋許久,才發現有一人勉強符合所算的命格。可卻還差一樣。」

楊廣皺眉道:「你有話徑直說好了。只要朕能做到,不會拒絕。」

宇文述臉露為難之色。「不如聖上讓兩道長前來敘述,更為明白些。」

楊廣許諾,片刻的功夫,兩個道人入殿,左手的年紀不小,鶴髮童顏,右手地不過而立之年,神色和藹,舉止從容。

二人都是道人打扮,仙風道骨,讓人一見,覺得頗有出塵之意。

楊廣望著年長地道長問,「桓道長,朕聽宇文將軍說,你已經找到所需之人?」

桓道長做個稽手施禮道:「啟稟聖上,貧道和徐道長算了七天七夜,這才算出此人應在宇文將軍的身上。」

楊廣愕然,轉瞬又握住宇文述的手,哈哈笑道:「既然如此,還等什麼,莫非宇文愛卿不想幫朕嗎?」

宇文述只能道:「聖上,你且聽桓道長說完,若是需要老臣地話,老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就算舍了性命又能如何?可事情絕非那麼簡單。」

楊廣熱情遽減,忐忑道:「那還需要什麼?上次袁道長算命還陽,好像也不麻煩。」

他忽冷忽熱的表情讓旁邊姓徐的道人看去,眼中閃過不易覺察的嘲弄。

桓道長卻道:「聖上,還請這位徐道長為你解釋。」

徐道長正色道:「上次袁道長所算的不差,做法也是好地,可卻忽略了一點,導致陽氣不足,這才折損了陳夫人地命數。陳夫人這次香消玉損,卻和做法簡略大有關係。」

楊廣聽他說的也有道理,喃喃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宣華只和我相聚數月就是分離,這難道也是命嗎?」

徐道長點頭道:「聖上,的確如此。所以我說這次絕不能倉促行事,二次還陽遠比第一次要艱難很多,若是陳夫人再次殞命,那就大羅神仙都是無法挽救。」

「徐道長所言極是,可到底如何去做呢?」楊廣頭一次不恥下問。

徐道長說道:「我和桓道長商議良久,可能這次要耗時良久,絕非一朝一日之功,還請聖上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