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節 青絲

楊廣其實並不喜歡封官,他很多地方非常大方和奢侈,可對於賞官一事卻是十分吝嗇。

吏部尚書牛弘死後,升遷任免官吏的事情就分給別人處理,楊廣沒事也會參與,卻不再任命吏部尚書。群臣中有應陞官進爵的,一般都是讓兼職暫代而已,有的職務雖然是有空缺,可很多都是空著不補上,而讓其餘的官員分擔職責。如此一來,大隋的三省六部制度雖然完備,可卻是空缺很多。蕭布衣能夠當上太僕少卿已經算是個異數,因為宇文化及倒台了,這個職位空了出來。他能當上右驍衛大將軍,更是異數中的異數,李渾倒台那是少有人能夠預料到的事情。

他從太僕少卿一躍到了右驍衛大將軍,可以說是官至極品,而且掌握右衛府的兵權,應該說是楊廣對他已經極為的信任。

楊廣在城頭宣布對蕭布衣的升遷,也算是一種信任的表現。

蕭布衣卻沒有什麼感覺,一年多來,他見多了太多的起起伏伏,也知道如今的官是越來越不值錢,皇帝過幾年都可以自封,一個右驍衛大將軍算得了什麼。不過有這個官銜總比沒有的強,最少大隋目前還是兵精糧足,最少他除了養馬,還可以名正言順的養兵,這算是他雁門之圍最大的收穫了。

楊廣終於確信始畢可汗帶兵撤走的時候,命王仁恭前去追擊,王仁恭一直隨駕,可不過是個太守,楊廣身邊重臣無數,輪不到他說什麼,他一直都是默默的負責城防,倒是少有能夠發表意見的機會。

楊廣給王仁恭千餘騎兵去追擊始畢可汗的數十萬大軍,王仁恭領令的時候腦袋有兩個大,他當然不敢真地去追,只是尾隨著突厥大兵進發。

可能是始畢可汗一口怨氣難發,也可能是雁門郡實在沒有什麼可搶的了,始畢可汗攻入雁門郡,卻從馬邑郡撤離。本來以為生靈塗炭在所難免,沒有想到王仁恭迴轉後居然抓到了不少突厥傷兵。而且告訴了楊廣一個好消息,馬邑城在奉誠尉齊洛和校尉劉武周的堅守下,竟然沒有被攻破。

蕭布衣想起齊洛和劉武周迥然不同的表現,不由感慨。國難當頭,表現卻是截然不同,齊洛方無悔等小兵都是以身赴難,義無反顧。反倒是劉武周,做事滴水不漏,只是想引狼入室,卻讓人抓不到把柄。

楊廣命將捉來的突厥兵都斬了,這才準備起駕去崞縣。始畢可汗都打到家門口了,不用問,和親的事情自然不成,眼下是要迴轉西京商量對付突厥的事情。

不等楊廣起駕,齊王楊暕從崞縣就趕了過來,樣子簡直和個叫花子彷彿,手上纏著繃帶,血跡斑斑,只是哭著蒼天眷顧,讓自己能再見到父皇一面。等聽到劉藩被斬,蕭布衣被升為右驍衛大將軍的時候,齊王楊暕哭的和淚人一樣。不知是為劉藩被斬傷心,還是為蕭布衣陞官傷心,良久才道,自己聽信了讒言,請父皇重罰。

齊王的一幫手下都是說,齊王楊暕知道聖上被困,誓死要殺出縣去救聖上。可突厥兵實在太多,齊王手臂受傷,難以殺出重圍,無奈只能迴轉縣堅守,齊王對聖上的忠心可見一斑。

楊廣卻沒有多說什麼,和齊王倒顯得父子情深。他兒子畢竟只有三個,一個已死,一個年幼,雖是疑心齊王,可那畢竟是蕭皇后所生的兒子,不給齊王面子,總要給蕭皇后點面子,要算賬也不急於現在。楊廣總覺得雁門郡有些危險,帶著一幫大臣急急的過忻口向太原進發。

到了忻口的時候,雲定興和李世民正在扯大旗作虎皮呢,本來探子說突厥兵撤退,都是有些不信,覺得突厥兵怎麼可能這麼愚蠢,一嚇就走,這和傳說中的彪悍完全兩樣,難道是突厥兵的詭計?雲定興正猶豫是否出兵的時候,有兵稟告說聖上駕到。雲定興嚇了一跳,學齊王樣,蓬頭垢面的從山溝里出來,見到楊廣就跪下,說老臣救駕來遲,請聖上責罰。見到聖上沒有責罰的意思,雲定興又把李世民拉過來,把李世民的妙計,自己的從諫如流一說,楊廣點點頭,也不多話,倒讓雲定興大失所望。

在雲定興的眼中,顯而易見,突厥兵的撤退是和他採用的疑兵之計有很大的關係,他以兩萬兵士嚇退突厥兵四十萬,實在是生平難得的功績,這次雁門解圍居功甚偉,可聽說到楊廣把解圍之功算到了蕭布衣的腦袋上,甚至破格升他為右驍衛大將軍,下巴差點砸到了腳面。

李世民倒是可有可無的樣子,這是他生平的第一次戰役,比想像中要平淡得多,而且從未廝殺過,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楊廣身邊多了兩萬兵士,多少來了點底氣,晝夜行軍到了太原,又等了數日,各地勤王的兵將才陸續趕到,只是聽說聖上無恙安然迴轉,都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情。

楊廣臉色如常,笑容卻少,各地勤王的兵將都是惴惴不安。他們發現聖上變得更加深沉,愈發的難以捉摸,只能小心翼翼地應對。雖然有多路兵將勤王,楊廣獎勵的援軍只有三路,一路是雲定興的部隊,另外兩路軍隊還在路上,聽到楊廣安然無恙,不到太原就已經迴轉駐地,卻也得到了楊廣的嘉許。一路是齊郡張須陀的隊伍,另外一隊卻是江都郡的王世充!

張須陀和王世充一在齊郡,一在江都,都是離雁門郡頗遠,二人能來救援,當然讓楊廣覺得忠心耿耿,只是二人又要剿匪,中途迴轉也是情有可原。

◇◇◇◇◇

太原,晉陽宮中。楊廣坐在高位,眉頭深鎖。雁門之圍雖然解了,可他已經感覺到,現在是全天下的人和他為敵!

為什麼?他窮其一生就是為了天下。難道只是換回了這個結果?沒有誰說,可是楊廣卻心知肚明,比起當初的東都之圍,這些援軍來的實在太慢了些,隴西閥門掌握重權,離雁門郡也算迫近,可是來到太原的速度比起東都的軍隊還要慢,他們希望自己死!

想到這裡的楊廣手掌微微有些僵硬,凝望著遠遠坐著的蕭布衣,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完全相信他。

對於蕭布衣,楊廣的感情可以說是十分複雜。蕭布衣是皇后的遠房表親,出身卑微,是早就沒落蕭氏的後人,能夠當上右驍衛大將軍,實在是因為多方面作用的結果。可敦,裴閥,裴茗翠,還有宇文氏,李閥多方面正反的作用結果,造就出來個蕭布衣。

他可以說一直在考驗著蕭布衣。可他驀然有一天發現,這個蕭布衣表面恭順。骨子裡面卻是桀驁不馴。蕭布衣和朝臣有著太多的不同,朝臣沒有敢忤逆他的意思,可這個蕭布衣,在雁門城的時候居然反問了他一句,實在是楊廣這輩子前所未有的事情。

可楊廣又不能不重用他,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信不著旁人,也實在難以有人可供他大用。他這一輩子若說破格信任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張須陀,另外一個就是王世充,這兩個人都沒有辜負他的信任。現在蕭布衣有可能是第三個人?

楊廣還是不能肯定,唯一值得欣慰的卻是,蕭布衣對他從來沒有什麼背叛的舉動,看起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是規規矩矩。雁門城若是沒有他來報信,若是沒有他發現始畢可汗的詭計,若是沒有他的兄長李靖,自己現在不見得還能高高在上。

「聖上,如今盜賊不息,士卒疲憊,希望陛下速返西京,專心平亂,鞏固根本方是大隋的長久之計。」

蘇威顫巍巍地站起來,誠心說道。

「宇文愛卿,你意下如何?」楊廣問道。

宇文述猶豫下,「聖上,我倒覺得,如今跟隨聖駕的官員家眷都在東都,不如先去東都,再謀打算的好。」

「右驍衛,你的意下如何?」楊廣以前對蕭布衣都是直呼其名,這下稱呼官職,一是提醒蕭布衣,自己對他不錯,二來也是代表這是一場正式的官方交談。

蕭布衣沉吟道:「回聖上,微臣沗為右驍衛大將軍一職,本是一介武夫,對治國一事其實並不在行可依臣下所見,如今天下動亂已現,究其根本就是百姓無以為生的緣故。如今大隋雖有張將軍,王郡丞,太僕卿等一干名將剿匪,可畢竟治標不治本,若聖上能休養生息,少動土木,讓百姓專事民耕的話,三年之內,大隋盜賊必少。再等數年,國富民強之時,盜匪之疾必然不治而治,到時候突厥若是驕橫如常,聖上大可派精兵去伐,一舉功成,成就不世的偉業。」

「布衣太過自謙,一介武夫如何能說出這種治國安邦的話來。」蘇威一旁大喜道。

楊廣皺起了眉頭,半晌才道:「右驍衛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明日起駕迴轉西京再行商議。」

宇文述不悅,蘇威等人卻是大喜,齊聲道:「聖上英明。」

楊廣卻是擺擺手道:「眾卿家先退下,裴御史,宇文將軍還有虞侍郎留下。」見到蕭布衣要起身,楊廣輕聲道:「右驍衛也留下。」

蕭布衣愣了下,見到群臣都是艷羨的表情,知道自己從現在起,已經可以參與軍機大事,和七貴平起平坐了。

等到群臣退下,楊廣看了一眼四人,緩緩道:「右驍衛,可敦來信說,李靖只憑三百軍士,就在草原從西到東的轉戰千里,打的突厥人雞飛狗跳?」

蕭布衣苦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