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以退為進

對於蘇牧的上京之行,高慕俠是如何都找不到頭緒,唯一能夠想到的可能便是,蘇牧要親自前來,說服蕭德妃,將大焱和後遼的盟約延續下去。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反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因為蘇牧此次來上京,竟然只是為了讓皇城司撤退!

也就是說,蘇牧要徹底放棄蕭德妃,放棄後遼!

後遼對於大焱的戰略意義自不必說,如果能夠爭取回來,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蘇牧卻沒有任何爭取,反而要將皇城司的人全都撤走。

自打上次北伐,皇城司便開始在上京這個遼國的心臟不斷地潛伏和經營,好不容易掌控了地下格局,漸漸產生了足夠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在必要的時刻,刺殺蕭德妃和耶律淳。

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付出了皇城司弟兄們多少鮮血和犧牲,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蘇牧卻要將這一切都放棄,這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

既然要放棄後遼,為何不破罐破摔,將蕭德妃和耶律淳刺殺掉,一個混亂的後遼,對大焱的危害,總歸比現在的後遼要小很多。

蘇牧既然不想刺殺蕭德妃和耶律淳,應該是想繼續和談,延續盟約的,為何現在突然又要徹底放棄後遼?

既然放棄了,為何不殺掉蕭德妃和耶律淳?

這根本就說不通!

就像當初蘇牧堅決分兵,一定要將劉光世和楊可世的精銳騎兵派出去一樣,讓人看不懂!

而根據繡衣指使軍的情報,韓世忠已經帶領著大焱的精銳騎兵,從大定府出發,眼下已經陳兵儀坤州邊境,看架勢是要對後遼動真格了!

雖然有些看不懂,但高慕俠還是命令弟兄們開始撤出上京,這樣的決定,連他自己都感到憋屈。

弟兄們早已做好準備,為刺殺蕭德妃鋪平了道路,為此不知付出多少犧牲,結果高慕俠最終只是發下了一紙空文,這已經讓弟兄們非常的不平,如今又要下令撤退!

或許有人會想,沒有誰樂意在最危險的前線冒險,沒有人願意在兩國撕破盟約之後,甘願留在帝國的都城。

但皇城司的弟兄們就像一顆顆種子,撒落在上京的每一處角落,而後用鮮血灌溉,開出只存活在夜裡的花,這些都是他們的付出,都是他們為之努力賣命的基業。

雖然時局危急,但事實上,誰都不願意離開自己拚死經營出來的局面,特別是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

只是皇城司的人就如同岳飛韓世忠以及後來的大焱軍隊,在蘇牧的主導之下,早已鑄就了嶄新的軍魂,早已將服從命令刻入了骨子裡。

即便有再多的不滿,不甘,不舍,他們都選擇了遵從高慕俠的命令,不到兩日的時間之內,就紛紛偃旗息鼓,停止了所有的任務。

因為大規模集結會引起後遼方面的警惕,所以這些人仍舊散落在上京城內各處,而蘇牧則開始一個個據點流轉跑。

他要見一見這些弟兄,整個上京城內潛伏著的六百多密探,他都要一一見面,並向他們解釋自己的意圖。

他不想再讓弟兄們心灰意冷,如果不是保持機密對楊可世和劉光世的軍事行動太過重要,出於保護這兩支騎軍的原則,他也會向劉延慶等人詳細解釋自己的策略。

但大軍之內不比皇城司,他不能向劉延慶等人解釋太多,因為就算解釋了,他們也會認為蘇牧的策略太過異想天開,完全就是讓楊可世和劉光世去送死。

而事實上,楊可世和劉光世的任務跟送死已經沒有任何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送死的時候,他們能不能拉上敵人當墊背,僅此而已。

所以對於楊可世和劉光世的行動,蘇牧有著太多不能向劉延慶等人解釋的原因。

但皇城司的弟兄們卻不同,他們有著六百人,這其中仍舊有可能會有部分敵人的密探和細作,但相對於十萬禁軍和近乎二十萬的各種輔兵民夫雜役之流的三十萬大軍隊,六百人實在太微小。

況且高慕俠在皇城司暗察子的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使用了蘇牧交給他的分層直屬連坐管理制度,層層把關,細作想要潛伏進來的可能性已經非常的小。

所以蘇牧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打算告之他們,讓這些在最前線拚命的弟兄們不會感到心寒。

當然了,這是最笨的辦法,六百人相對於三十萬大軍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六百人相對於蘇牧一個人而言,就是六百倍,他們在上京城的據點多達上百個,蘇牧想要一一見到這些人,就要將整座上京城跑一遍。

但蘇牧還是這麼去做了。

而蘇牧只走了幾個據點,就不得不由衷感到驚訝,因為高慕俠對皇城司暗察子的掌控,實在是細緻入微。

不同的據點,不同的分支,不同的營班,他們不得互通情報,情報只能層層上遞,他們所需要做的只有執行,百分之二百的執行,沒有便宜行事,沒有自作主張,雖然死板,也增加了任務的阻力和難度,但卻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情報不被泄露!

起碼蘇牧將自己的計畫意圖解釋之後,隨後走訪的幾個據點,都沒有得知,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預先從其他同僚的口中,得知這一情報。

高慕俠真正將皇城司打造成了最精銳的情報機構,他們非但竊取敵人的機密,而且還善於保護自己的機密,甚至連同僚,都是保密的對象!

在蘇牧走訪的過程當中,整個皇城司都停擺了,上京城從所未有的乾淨,連那些追捕密探的斡魯朵,都感到非常的吃驚,彷彿大焱的這些密探,一夜之間就人間蒸發了一般!

這讓他們感到不解,也感到極度的恐慌!

當情報送到蕭德妃手裡之時,這位後遼的實際掌控者,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

雖然她不斷清除上京城的「老鼠」,但這些「老鼠」也讓她感到莫名的安心,因為有這些「老鼠」存在,說明大焱方面對後遼還存在著希望,還指望著依賴後遼,還指望著能與後遼重修舊好。

當這些「老鼠」突然之間全部消失之後,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焱徹底放棄了後遼!

蕭德妃很懂蘇牧的套路,也很佩服蘇牧的手腕,沒有大焱的牽制,一旦蒙古女真党項將大焱瓜分乾淨,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苟延殘喘的後遼。

所以她不能給大焱當炮灰,當先鋒,但也不想大焱徹底被打爛,她需要讓角色逆轉,需要看到苟延殘喘的大焱,以及夾縫求生的後遼!

只要大焱能夠一直拖住女真蒙古党項這三頭餓狼,後遼就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亂世對於後遼而言,是最有利的局面。

因為只有亂了,他們才無法分出精力來對付後遼,她的後遼才有時間和空間壯大。

而契丹人就是在亂世之中崛起的,在這方面,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和經驗,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亂世所帶來的損耗。

然而現在的情報卻表明,大焱不陪他們玩了,大焱已經開始破釜沉舟,打算要孤注一擲,決一死戰了!

上京城的大焱密探開始大規模停止刺探或者轉移,這讓蕭德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因為她很清楚蘇牧的為人,一旦他不再將後遼當成爭取的目標,一旦真的將後遼排除在外,那麼他第一個要消滅的,就是後遼!

這樣的推論看起來根本就是瘋了,在面對女真蒙古党項三家合圍的情況下,大焱竟然還要跟後遼魚死網破,稍微有些腦子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但蕭德妃對蘇牧太過了解,若換了老成的大焱老將,面對這樣激進的作戰計畫,或許只有瘋狂二字,但如今主帥是蘇牧,那麼就擁有了無限的可能性!

蘇牧太了解後遼,太了解上京,對整個後遼的情況知根知底,一鼓作氣將後遼打爛,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大焱有大定府做前站,又有幽州作為後方補給,更有長城可以退守,他們是有恃無恐,而上京只是一座孤城,根本就無險可依!

皇城司的密探曾經是蘇牧手裡最恐怖也是最有力的尖刀,如今皇城司撤出,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蘇牧真的下定了決心,要對付後遼了!

這就是蕭德妃對這則情報的推論,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再綜合蘇牧的個性和行事風格,得出這樣的結論並非瘋狂,而是合情合理!

在收到這則情報不久,蕭德妃憂心忡忡之際,前方再度送來軍報,大定府方面的大焱軍,已經陳兵儀坤州,兵力足足有五萬之多!

情報再度證實了蕭德妃的推測,蘇牧果然是個瘋子!

以後遼現在的國力兵力,想要阻擋蘇牧,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邵祥符,讓隱宗發力,讓蒙古的兵力介入後遼。

但這樣同樣是引狼入室,當初她只是想著給蒙古借道,讓蒙古人去踐踏大焱,她不想當大焱的炮灰,自然也不會當蒙古人的炮灰,如果非要選擇,她還不如當大焱的炮灰。

但現在蘇牧分明是在逼她,要麼給大焱當炮灰,要麼就引狼入室,讓蒙古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