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

史學家們常喜歡將紙上談兵當成一個笑話來看,也有人想要為趙括平反,但很多人都只將重點放在了趙括這個人身上,而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理論和現實的差距和衝突。

史書上會為很多人列傳,看似寫的都是人,但我們不應該看人,而是通過看人來探討事件的意義,從事件當中了解歷史發展的規律,得到借鑒。

蘇牧曾經很多次體會到這種感受,想像和籌謀再如何完美,總會被現實一錘擊碎,破爛不堪。

當眼下再度出現混亂之時,或許很多人都認為他失算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這一次他並沒有失算,他的當機立斷也無可厚非。

他們北上就是為了平叛,平叛最終的目的是維護趙氏的皇權?還是為了將老百姓儘快從火坑裡拖出來?

起碼在蘇牧看來,目的應該是後者。

既然平叛歸根結底是為了老百姓,那就沒道理為了平叛而殺害平民,所以他選擇撤退,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侍衛司的人卻並不這樣想,在他們看來,這些流民已經不是百姓,而是叛軍,是敵人!

但他們最終還是退回了縣城之中,徹底陷入了被動。

他們曾經都是武林之中的好手老手,如今又有寶馬在座下,本該如虎添翼,但事實並非如此。

戰馬在大焱是稀罕物,漫說江湖武林,便是軍隊之中都是極其珍貴的,所以武林人士能縱橫卻不能馳騁。

戰馬給他們帶來了速度,但縣城地形逼仄狹窄,受限極大,糟糕的騎術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正如先前那位部將所預想的那般,退入縣城之後,戰馬徹底施展不開,無法發揮長途奔襲的效果,反而不利於躲閃騰挪,許多人恨不得棄馬而戰。

不過還未等他們棄馬,叛軍的箭雨已經鋪天蓋地而來,對於沒有衝鋒陷陣實戰經驗的這些侍衛禁軍而言,這等密集的箭雨攻勢,實在讓他們焦頭爛額心驚膽顫!

張迪等人的聯軍已經不是普通的叛軍,他們擁有的都是從官府武庫裡頭奪來的武器裝備,即便朝廷對廂軍和官兵不太重視,這些裝備無法與邊軍的相提並論,但也絕對不是什麼木棍石頭菜刀能夠企及的。

一輪箭雨潑灑下來,當場就有十數人墜馬,其他人紛紛慌亂後撤,那些墜馬的傷者則被一擁而上的叛軍踩成了爛泥!

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讓幾乎所有人都感到驚恐,但卻有人處變不驚,那就是蘇牧。

因為這個結果,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他將這支侍衛司人馬帶過來,就是要藉助叛軍的力量,將他們徹底殺滅!

如果能夠招降策反這些侍衛司裡頭的害蟲,自然是最好的,但趙劼是個多疑的人,絕不可能會同意這種方案,這些人又都是隱宗的幹將,或者是顯宗的叛徒,也只能除之而後快。

沒有人是鐵血心腸,死去的無論是隱宗的人還是顯宗的人,無論是官兵還是叛軍,無論是遼人女真人還是西夏人,蘇牧都會感到不忍。

但也僅僅只是不忍,因為這就是戰爭,這是時代的規律,或許可以暫時避免,但絕不可能永遠杜絕。

因為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受到那個時代的人口、土地、資源和文明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在古時,戰爭就是淘汰人口和集中資源的最原始也是最殘忍的方式。

就如同草葉會枯萎,地震旱災水災一樣,是大自然進行自我調控的一種手段。

看透了這一點,並不會讓蘇牧更好受一些,但卻可以讓他保持著清醒,不會在戰爭之中迷失自我,變成麻木不仁的戰爭機器。

一邊是想要除去的侍衛司害蟲,一邊是禍害百姓,危及朝廷的叛軍,而蘇牧是侍衛司都虞侯,平叛軍的統制,還有什麼比看著他們自相殘殺玉石俱焚更讓人省心?

若非有喬道清的暗中布局,若非有張萬仙的加入,這件事根本就無法促成。

無論侍衛司的先鋒軍和叛軍誰堅持到最後,張萬仙都會帶著偷走的那幾百匹戰馬,將倖存下來的那一部分人收拾乾淨,而此時連梁師成都絕對想不到,其他三路先鋒根本就不可能會來支援!

因為他們已經穿過山道,並在山口處紮下營寨,保持警戒,接應辛興宗的大軍過關!

梁師成能夠想到蘇牧會有很多事情隱瞞自己,但他絕對想不到,辛興宗和劉光世竟然會聽從蘇牧的安排,並且沒有將計畫事先告訴他這個太尉!

他從沒有逼著辛興宗和劉光世選擇站位,沒有讓他們在他這個太尉和蘇牧之間做出立場的選擇,因為他認為自己有著無可爭議的優勢,而辛興宗和劉光世都是將門之後,審時度勢,絕不可能傻到選擇蘇牧而不選自己。

再者,作為權傾朝野的太尉,官家身邊最寵信的內臣,即便是劉光世的老子劉延慶,他都不太看在眼裡,又怎麼可能將劉光世當成一回事?

然而辛興宗和劉光世在北伐之時,早已在心裡種下了對蘇牧的崇拜之情,太尉梁師成只不過是監軍,而蘇牧才是侍衛司那一萬人馬名義上的統制!

狹小的縣城僅有的一條十字街並不寬敞,侍衛司的人慌亂躲避,早有人落馬,無論部將如何嘶吼咆哮,都阻止不了頹敗之勢,流民果真如同前番預想,無孔不入,翻過低矮的土牆,從土牆那數不清的缺口之間湧入,瞬間就壯大起來!

梁師成心頭大駭,雖然明知道蘇牧想要藉助這些叛軍來清剿侍衛司的這些害蟲,但稍有不慎就會將自己都折進去的!

蘇牧的馬是衝鋒陷陣的馬,是單于夜遁逃,風雪滿弓刀的馬,而梁師成的馬卻是聲色犬馬的馬,雖然將蘇牧的話當成了保命的金科玉律,緊跟著蘇牧,卻無法在驚恐的狀態下控住戰馬,他的騎術在平地上耀武揚威還行,亂軍之中衝突就弱爆了。

此時他才深刻地體會到蘇牧為何一直強調,讓他不要離開蘇牧五步的距離,因為蘇牧的刀劍所能兼顧的範圍,就是他的五步之內!

慌亂之中,梁師成並沒有受到叛軍的衝擊,而是被侍衛司的一名騎士衝撞到馬腹,戰馬吃驚,竟然將他摔落在地!

他已經老了,而且已經安逸了幾十年,早已忘記了握刀的感覺,當他抽出那柄金線纏繞刀把的錯金刀,才體會到寶刀未老人先老的無奈。

「突突突……」那是他心跳的聲音,這種聲音只有趙劼面色不預,陰晴不定,沉默不語之時,小心伺候在一旁的梁師成才會聽到,因為這種心跳意味著關乎生死的危險,這就是伴君如伴虎。

而現在,他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脅,直到如今他才明白,這些被他視為螻蟻一般的賤民,在某些時候,竟然能夠產生當今官家才能夠給予他的壓迫感。

原來離開了朝堂,離開了內宮,離開了官家,他的小命竟然如此這般的脆弱!

他眼睜睜看著一名叛軍揮舞著一條銅棍,就這麼朝他沖了過來。

那銅棍剛剛才敲碎了一名侍衛禁軍的腦袋,參差的棍頭上還帶著一塊連著毛髮的頭皮,腦漿血跡讓人作嘔。

梁師成的頭髮已經披散開來,像寒風之中垂死的老乞丐,他雙手緊握著直刀,突然生出了一股熱乎乎的勇氣來!

「喝!」

未等那名叛軍的銅棍落下,他的直刀已經劈砍出去,這一刀有點偏,有點猶豫,但還是擊中了銅棍!

「鐺!」

金鐵相擊之聲很是刺耳,寶刀將銅棍砍出一個豁口,但梁師成雙臂發麻,錯金刀差點就脫手而出,他被擊退了四五步!

那名叛軍舉起銅棍來,看了看棍頭上的缺口,非但沒有任何恐懼,反而露出貪婪的笑容,那笑容不是針對梁師成,而是梁師成手中的寶刀!

「還是條大魚,哈哈哈!」

那叛軍大笑一聲,正要衝上來,身邊已經有十幾名叛軍一同湧上來,他卻揮舞著銅棍,朝那些人示威:「這老兒是我的!都滾開!」

或許他在叛軍之中也是個人物,否則也不會沖在前頭,如此一吼,那些個垂涎寶刀的人也都識趣地分散,各自尋找目標。

世道紛亂,人命不如刀,大抵如是了。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梁師成拼盡勇氣和力氣揮出的一刀,竟然沒有打退敵人,反被擊退,站定了腳步之後便環顧四周,想要尋找蘇牧的身影。

此刻的他彷彿迷失在狼群之中的老狗,在尋找著那個救命的牧羊人一般。

侍衛司的人早已大亂,馬腿被砍斷,人仰馬翻,整個十字街變成了屠戮的殺場。

梁師成拚命往後退,那叛軍步步緊逼,他的速度很快,銅棍很快就往梁師成的後腦砸下來!

一直偷偷關注著身後動靜的梁師成冷笑一聲,偏身躲過銅棍,猛然回頭,錯金刀抹向了叛軍的胸腹!

「好一條老狗,聽書聽傻了,還施拖刀計,入你娘的憨貨!」那叛軍輕鬆如意地躲過梁師成的一刀,竟然還有心情嘲笑梁師成。

這位老宦官,權傾朝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