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大時代 第695章 復遼大計

權力框架已定,剩餘的事情都好談。

朱由檢要求將禁衛軍團作為他的衛兵,保衛京師皇城的安全,其餘軍隊任由林純鴻進行整編和處理。

朱由檢還要求,皇城不得作為各大機構的辦公場所,林純鴻不僅同意,而且還許諾,各大機構將在北京城之西北、香山之東的區域(海淀)建立新城,作為各大機構的辦公場所。

……

陳奇瑜、黃宗羲既作為談判方,又作為中間人,忙碌了整整半年,直到崇禎十五年九月,方才完成所有的談判工作。

緊接著,北京新城開始建設,原有的荊州中樞機構開始搬遷,大明銀行、光祿院,也開始籌劃搬遷。

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在走過了一系列程序之後,林純鴻正式就任大明內閣總理,一眾原中樞官員,皆在大明中樞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朱由檢任命魏國公徐文爵為大理寺卿。

張道涵、朱之瑜、郭銘彥、李崇德、周望、張兆、陸世明依然擔任閣幕使,魏國公徐文爵作為大理寺卿,自動成為閣幕使。與此同時,林純鴻將彭新調回大理寺就任寺丞,擔任徐文爵的副手,並被任命為閣幕使。

大明一眾官僚,尤其是楊一仁、包哲東、馬世奇、熊文燦、黃渤、田楚雲、狄威等人,他們考慮到張道涵、李崇德、周望的年事已高,數年之內就要卸任,無不卯足了勁,力圖開拓,為自己今後的政治前途添磚加瓦。

新政府當然要有新氣象。

內閣總理林純鴻宣布,按照前期工程院研究的成果,自今年始,投入巨資對黃河、淮河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徹底改變河南、山東、河北及兩淮地區一次次清零的窘境。

內閣總理宣布,鑒於大明境內鋼鐵產量大增,鋼鐵價格回歸至正常,修築從武昌至京師的鋼軌路,修築洛陽至徐州的鋼軌路,修築京師至宣府的鋼軌路,修築京師至山海關的鋼軌路。

內閣總理宣布,大規模擴建天津、登州、萊州海港,整治境內內河航道,修築一系列高標準官道……

……

荊州那幫土蠻子,果然個個都是工程狂。新政府的新氣象,非得用一系列超大型工程來展現。不過,舉國歡慶,超大型工程,帶來的必然是新的掙錢機會。

當然,荊州土蠻子還是軍事狂。

樞密院下令,虎嘯軍團、驃騎軍團北上至山海關,接替山海關防務,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至保定,進行整編。

吳三桂和祖大壽商議一番,雖極不情願,但在虎嘯軍團及天武軍團的強大壓力之下,吳三桂不得不率兵前往保定,在雄威、天武兩軍團的監視下,進行整編。

沒過多久,樞密院又派龍虎軍團在錦州附近登陸,接替祖大壽,承擔起錦州的防務。樞密院令祖大壽率兵至山海關,在虎嘯、驃騎軍團的監視下,進行整編。

在剔除了大量兵痞,對各級軍官進行大換血後,將關遼兵編為虎衛、神策兩軍團。虎衛軍團由周世亮、陳奎分別擔任正副統帥,神策軍團則由竇石溫、周遇吉分別擔任正副統帥。周遇吉、陳奎兩人,到底無法忍受皇帝衛兵的寂寞,辭職後來到樞密院,得到了林純鴻和周望的重用。

至於吳三桂、祖大壽等一幫遼東高級軍官,則在樞密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從事一些軍政、軍務管理工作。

與此同時,樞密院又對靖國軍團及薊遼軍團進行了整編,補充了大量軍官,完善了各級指揮機構及武器裝備後,依然由黃得功和曹變姣擔任統帥。

北方的軍隊整編進行得如火如荼時,鄭芝龍順應大勢,提出將福建艦隊與東洋艦隊合編,並交出棉蘭老島及香料諸島之統治權。

林純鴻、周望大喜,對東洋艦隊進行了整編,並任命鄭芝龍為東洋艦隊提督,原提督宋書陶則成為海軍副提督,上升了一級。

本來,樞密院對關遼兵進行整編時,是滿清韃子挑事的最好機會,林純鴻還嚴加戒備,以防韃子鬧事。

哪知,皇太極生了重病,不停地嘔血,根本就沒有精力挑事。

待關遼兵及其他軍隊整編完成後,樞密院對軍隊重新調整了部署:宣武軍團返回河南開封駐防、靖國軍團南下至保定駐防。

雄威、天武軍團駐紮薊州及通州,驃騎、虎嘯兩軍團調至錦州,薊遼、神策、龍虎軍團駐防山海關、永平,虎衛軍團調至宣府。

如此軍力部署,只要稍稍有點軍事常識,就能一眼看出,大明試圖對遼東用兵。

而且,三路攻遼的作戰思路也清晰可見:寧錦一線為主攻方向,以驃騎、虎嘯、神策、薊遼四軍團作為主力;遼東半島為輔攻方向,金吾軍團擔負輔攻及牽制的任務;遼西為輔攻方向,以武衛軍團、虎衛軍團為主力。

龍虎軍團則駐紮在永平(今秦皇島),隨時可作為奇兵登陸遼東。

雄威、天武軍團則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對前線進行支援。

正當大明二十餘萬軍隊厲兵秣馬,準備進入遼東之際,忽然傳來消息,皇太極嘔血而死。

林純鴻趁著這次征伐遼東,正式組建了參軍聯席署,並且放任參軍聯席署對征伐遼東進行軍事部署。

圍繞著林純鴻提出的攻佔瀋陽,將戰線穩固在白山黑水之間的目標,參軍聯席署經過一番爭論,最終決定組建復遼行營,由田楚雲擔任行營最高統帥、狄威擔任行營參軍總管、馬守應擔任行營後勤總管。

崇禎十六年七月初十,復遼行營祭旗出兵。

皇太極已死,豪格和多爾袞為了爭奪大權,鬥爭異常激烈,雙方各不相讓,最終在明軍強大的壓力之下,決定由皇太極幼子福臨接續大統。

爭權奪利對軍事行動影響不大,滿清韃子充分利用重騎兵衝擊力強、機動靈活的特點,四處遊動,試圖先行消滅遼西、遼東半島兩路軍隊,複製當年薩爾滸之戰。

然而,田楚雲非楊鎬,林純鴻非萬曆爺,三路明軍非當年的六路大軍。

二十萬大軍在田楚雲的統帥下,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不給韃子騎兵絲毫可趁之機。

三路大軍中,以鄭福林的金吾軍團最為薄弱,成為多爾袞、濟爾哈朗、豪格、多鐸消滅的首要目標。

鄭福林穩紮穩打,將兵鋒一直推進至耀州,沒讓韃子重騎兵找到機會。

韃子內部,顯然有高人指點,待鄭福林抵達耀州後,不戰而退,將燒成一片白地的耀州城留給了金吾軍團。

待到金吾軍團進入耀州城,又呼嘯而至,給予金吾軍團突然打擊。

金吾軍團猝不及防下,吃了大虧。不過,鄭福林到底是戰場宿將,不懼軍團損失,死死咬住了多鐸萬餘重騎兵。

戰機業已出現,稍縱即逝,田楚雲立即令龍虎軍團從耀州登陸,共同夾擊多鐸。

多鐸進退不得,面臨著絕境。

此時,韃子內部產生了巨大的紛爭,豪格、濟爾哈朗認為不必援救多鐸,力主多鐸迅速撤退,能退出多少算多少。

而多爾袞、阿濟格則強烈反對。多鐸是他們的兄弟,歷來歸屬於多爾袞陣營,他們懷疑,豪格、濟爾哈朗出於私利而不救多鐸。

所以,多爾袞和阿濟格不聽豪格和濟爾哈朗之勸告,毅然率兵至海州(今海城,在東營以北),準備援救多鐸。

田楚雲正愁抓不住韃子的騎兵,現在見多爾袞和阿濟格主動現身,立即令驃騎軍團、虎嘯軍團重騎兵出兵,迅速插入海州與遼陽之間。

與此同時,田楚雲又令神策、薊遼軍團及驃騎、虎嘯軍團剩餘兵力日夜趕路,前往海州參與會戰。張鳳儀和周世亮一改往日步步為營的態勢,瘋狂進兵,緊咬住濟爾哈朗及豪格的屁股,使其不能向海州增援。

多爾袞及阿濟格這才明白局勢的兇險之處,立即命令多鐸逃跑,能跑出多少是多少,而兩人則回頭攻擊驃騎、虎嘯軍團的兩個重騎兵軍。

兩個重騎兵軍,正兵超過一萬三千多人,擁有戰馬三萬多匹,與多爾袞和阿濟格的重騎兵在平原上展開了激烈廝殺。

山河失色,日月無光。

多爾袞和阿濟格的兵力雖然遠遠超過兩個重騎兵軍,但要在短時間內想衝垮兩個重騎兵軍,顯然不可能。

眼見得寧錦主力越來越近,多爾袞和阿濟格毅然向東撤退。田楚雲得勢不饒人,命令所有部隊日夜追襲,一直將多爾袞和阿濟格大軍驅趕至長白山系中。

多爾袞和阿濟格損失雖然有點慘重,但遠未至傷筋動骨的境地,無論跨過長白山還是進入朝鮮,都可以儘快休整,接濟糧草,最終恢複戰鬥力。

然而,下雨偏逢屋漏,南芬傳來消息,數萬礦工趁機發動暴亂,目前正好堵塞了長白山山口,望著遼陽、瀋陽蔓延。

在礦工的鼓動下,無數的包衣拿起了武器、跨上了戰馬,加入了暴亂的行列。

更讓多爾袞大驚失色的是,朝鮮清西派宋世烈發動政變,將功西派一網打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