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大時代 第621章 歐洲之行(一)

姜淑讓和威德爾的擔心變成了事實,在開普敦附近,聯合艦隊遭到了荷蘭優勢兵力的攔截。

姜淑讓所率領的船隊,僅僅只有四艘兩層甲板戰艦,威德爾亦只有六艘戰艦,其噸位、火力皆不及荷蘭人的艦隊。一番苦戰之後,姜淑讓與威德爾各損失一條戰艦,方才擺脫荷蘭人。

歷經七個月的遠航,經歷了海盜襲擾、暴風雨襲擊、荷蘭人攔截等諸多困難,姜淑讓損失了一條戰艦、兩艘商船,最終抵達里斯本。

整個裡斯本,陷入了狂熱之中。

中國與歐洲直接往來的歷史,要追溯至東漢桓帝延熹九年(1661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到東漢。到了奧斯曼土耳其興起,整個歐洲籠罩在奧斯曼的威脅之下,自然而然地想與東邊的中國一起對抗奧斯曼。

這時,馬可波羅遊記適時地出現,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後來,西班牙、葡萄牙興起,西班牙與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連番大戰,最終解除了土耳其的威脅。中國熱才慢慢消退。

當葡萄牙率先來到東南亞,歐洲人與中國人的交流才正式多起來,中國精美的瓷器、華美的絲綢、茶葉成為身份的象徵,得到了歐洲達官貴人的熱烈追捧,中國熱再一次發酵。

再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在東南亞進行轉口貿易,賺取暴利,中國被視為富饒、文明、強大的國度。

傳教士們相繼來到大明,介紹大明的各種筆記、書籍開始流入平常百姓家,幾乎所有的歐洲都對大明充滿了好奇,充滿了熱情。

現在,大明艦隊一行七百多人,居然活生生地出現在他們眼前,里斯本百姓的熱情一下子被引爆,每日至港口觀看中國人的百姓不計其數。

在英國人的牽線搭橋下,布拉甘薩公爵以貴賓之禮招待姜淑讓一行,允許大明船隊在里斯本銷售貨物。

貨物一經展示,熱情的里斯本百姓徹底被驚呆了。直到此時,他們方才意識到,足足一個多世紀,他們完全被奸商矇騙了。相比較姜淑讓攜帶至里斯本的瓷器、絲綢和茶葉,以前奸商販運的貨物都是垃圾!

姜淑讓攜帶的貨物,的確是高品質貨物。相比較後世的中國而言,大明百姓的消費能力算得上全球之冠,因此,最精美、最昂貴的貨物都留在了大明,與後世中國將質量最好的貨物銷往國外完全不同。

而且,僅僅七八年以前,歐洲商人所能獲取到的絲綢等物,一般都通過走私等非正常渠道得到,其品質哪能與姜淑讓攜帶的貨物相比?

於是,甚囂塵上的中國熱,出現在里斯本,就成了必然。

姜淑讓繁忙無比,日程排得滿滿的,與里斯本的貴族們打成一片。不過,姜淑讓始終牢記身上的重任,他找到恰當的機會,向布拉甘薩公爵提出,共同構建海上自由貿易秩序,聯合打擊海盜及其他威脅海路安全的勢力。

說穿了,就是讓葡萄牙與大明一道,保護來往西洋、大西洋的商旅。也不知道布拉甘薩公爵對葡萄牙的實力缺乏信心,還是看穿了大明的圖謀,與或是正忙著造反,根本無暇他顧,布拉甘薩公爵對此反應冷淡,沒有實質性的舉措。

鑒於葡萄牙人沒有進一步合作的意向,再加上姜淑讓切身體會到葡萄牙暮氣沉沉,於是,姜淑讓一行在葡萄牙停留兩月之後,由里斯本起程,前往倫敦。

如果說葡萄牙對大明艦隊的來訪,有點被動接受的話,那麼英國則全然不同,至始至終對大明艦隊的來訪充滿了期待。

一則,威德爾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充分調動自己的故交,到處宣傳大明是何等文明、何等富饒、何等強大,與大明直接交流將給英國帶來無法估量的利益,直接激起了倫敦人對大明的熱情;二則,國王查理為了統一蘇格蘭、英格蘭的宗教活動,正籌備打第二次主教戰爭,但是議會拒絕撥款,不得已之下,查理典賣妻子的嫁妝,為戰爭籌款。查理窘迫至斯,威德爾將大明船隊帶至他的面前,他理所當然地想通過擴大與大明的貿易,為戰爭籌款。因此,查理日夜期盼大明使團的到來。

三則,無論是英國的貴族,還是新興工坊主,都非常清晰地知道,英國的殖民勢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的新英格蘭、弗吉尼亞等地,至於印度洋、南洋,基本上算是空白。若能與大明搭上關係,可以趁機將英國的勢力伸展至印度洋。

多方面因素之下,倫敦上自國王、下至黎民百姓,對大明使團的到來,規格空前,創造了歷史。

姜淑讓一行,得到了國王查理的熱情接待,並且前後三次設宴款待遠方使團。查理還召見姜淑讓,詳細了解大明之風土人情,並探討雙方可能合作的範圍。

姜淑讓趁機拋出了海上自由貿易的提議,查理非常感興趣。

查理不可能不感興趣,畢竟,所謂的海上自由貿易,其目標就在於打破東西方航線由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控制的現狀。無論是大明,還是英國,都迫切希望改變受制於人的現狀。

與查理搞好關係的同時,姜淑讓還把目標瞄準了上下議院。

下議院多由新興工坊主、冒險家、商人組成,不用姜淑讓主動接觸,他們就如鯊魚嗅到了血味一般,圍攏上來,試圖在姜淑讓身上找到新的發財路子。

相比較下議院的熱情,上議院反應顯得有點冷淡,不過,也無人反對與大明發展新的關係。

至於倫敦的黎民百姓,首先如里斯本百姓一般,被精美的貨物吸引,旋即,他們對大明人的衣著、烹飪瘋狂追捧,直接掀起了一股潮流。街頭巷尾,皆在議論大明人的習俗,尤其是年輕人,對大明人束髮的習慣非常著迷,以至於倫敦街頭出現了束髮的英國人。

頻臨階層分裂的英國,在對大明使團的態度上,居然莫名地達成了一致,堪稱近十多年來的奇蹟。

當然,姜淑讓除了完成經濟與政治任務外,令麾下大肆收集英國及歐洲的情報,收羅各類書籍……

提出海上自由貿易,合作打擊海盜及維護航線安全的理念,乃林純鴻試著改變歐洲局勢的第一次試水。

姜淑讓出使之前,林純鴻將張道涵、周望、張兆及他召集在一起,詳細商討過這個問題。

若歐洲和大明真能實現海上自由貿易、共同維護海上安全,顯然對荊州有利,對整個華夏文明有利。畢竟,大明人口超過遠超過一億,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擁有遼闊的疆域、豐富的物產,再加上蓬勃發展的棉、毛、絲織業、瓷器業、鋼鐵業、造船業,大明必然處於貿易的優勢地位。利用這種優勢地位,大明人將逐步分布至世界每個角落,讓華夏文明拓展至全世界。

事實上,在大明周邊海域、南洋,林純鴻建立的海上規矩,就是自由貿易、維護海上安全。不過,當林純鴻想在西洋(印度洋)立下這個規矩時,遭到了葡萄牙果阿當局及荷蘭的強烈反對,葡萄牙堅決拒絕金票在印度流通,就是明證。

林純鴻、張道涵等人一致認為,當前,最有可能支持西洋自由貿易政策的,就是英國、法蘭西。因為,當前西洋為葡萄牙、荷蘭所控制,英國和法蘭西屬於後起之秀,要在西洋活動,得看葡萄牙和荷蘭的臉色。自由貿易政策,無異於向英國和法蘭西打開了一個口子,為兩國在西洋拓展勢力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林純鴻令姜淑讓在英國提出海上自由貿易政策,用意非常簡單,就是想提前激化英國、荷蘭之間的矛盾,讓荷蘭趁著英國革命時,趁火打劫。荷蘭與英國國力差不多,誰也無法吞掉對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戰爭曠日持久,給大明充足的時間經營西洋乃至大西洋。

姜淑讓從抵達歐洲的第一天開始,就在努力踐行海上自由貿易的計畫,現在勢也造了,該拉的關係也拉了,就看英國是否上鉤。

東方人並不比西方人聰明,在理性思維上,東方人甚至還有所不如。姜淑讓在里斯本及倫敦多次提出海上自由貿易政策,引起了荷蘭人的警惕。荷蘭的共和派約翰—德—維特,看穿了林純鴻的圖謀,並提醒了荷蘭議會大議長。大議長向英國就在好望角海域襲擊威德爾一事表示歉意,並主動賠償損失,同時,還就海上自由貿易一事提出了嚴厲警告。

警告本身,英國人並不放在眼裡,只是,維特的一句話,讓英國人悚然一驚:大明人口足足有萬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士準備拿出多少人口參與海洋自由貿易?

一句反問,徹底驚醒了做著美夢的英國人,英國朝野猶豫了,開始冷靜地思索海上自由貿易的利弊得失。

最終,國王查理及下議院大多新興貴族皆認為,支持海上自由貿易,英國所獲之利遠小於大明,甚至還有可能面臨著被大明擠出印度洋的風險。

也就是說,英國支持海上自由貿易,很可能會為大明做嫁衣。

姜淑讓並不知道荷蘭與英國之間的互動,當他再次提到海上自由貿易政策時,查理及一些貴族皆有意無意地避開這個話題。

姜淑讓明白,林純鴻試圖影響歐洲局勢的努力,遭到了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